浮针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浅析

2023-07-30 09:39张玉周胜红
河南中医 2023年5期
关键词:皮部浮针卫气

张玉,周胜红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2.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浮针疗法[1]是利用特制的一次性浮针针具在局限性病痛周围的皮下组织进行扫散手法的针刺方法,因其进针深度在皮下,像浮在肌肉上,故取名“浮针”。其适应症多年来不断拓展,从一开始治疗四肢部的软组织伤痛、颈肩腰背痛、内脏痛、头面部疼痛等疼痛性疾病拓展到内科病等非疼痛性疾病,其中,浮针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屡见报道,但以往对浮针疗法机理的研究主要针对疼痛性疾病,而对呼吸系统等内科疾病治疗机理的研究非常少,故本文对浮针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文献报道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试探析浮针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可能的作用机制,兹以述评如下。

1 浮针疗法概述

浮针疗法是符仲华教授受腕踝针的启发并对《黄帝内经》刺法进行提炼总结,经过多年临床实践不断改进的成果,其浅刺至皮下疏松组织,针尖直对病所进行扫散,以其独有的扫散动作和浮针针具为标志性特征,并配合相应的再灌注运动,是一种新型针刺方式。寻找患肌上的肌筋膜触发点作为浮针进针点是浮针疗法中非常关键的环节,患肌(pathoiogical tight muscle)[2]是符仲华首先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在运动中枢正常肌肉放松时,出现病理性紧张的肌肉。患肌理论[3]是从患肌的角度分析和研究病痛的发生、发展以及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础医学理论,其贯穿和指导浮针医学的临床和科学研究全过程,是浮针医学的灵魂和核心。浮针进针点借用了西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简称MTrP)[4]这一概念,其定义为“位于机体组织内可被触知的紧带区的小节中,一个高度容易激发的触痛点”[5]。浮针疗法的病理机制目前倾向于解释为能量危机学说[6],简单来说,在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肌质网对Ca2+贮存、释放和再聚积大量增加,容易导致肌肉持续挛缩,出现结节、条索或局部紧张,并压迫血管,使血液供应减少,能量供应不足,而乙酰胆碱的释放、持续去极化、Ca2+的运动、肌肉的收缩这些复杂的过程都需要大量的能量,肌肉挛缩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能量危机反过来又加重肌肉挛缩,如此反复,循环无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浮针疗法的目标就是打破这一恶性循环,解除压力,恢复局部能量供应。

浮针疗法针具的演变从一开始使用毫针,后因效果不够明显、毫针弹性大不利于扫散动作、容易刺破血管等诸多不利因素,促使创制了独有的浮针针具,并历经多年的不断改进。除了针具的改进,浮针进针点也从最开始沿袭张心曙教授[7]的腕踝针疗法在腕踝部的6个纵区内进针到后来逐渐转变为病灶局部周围左右上下皆可。浮针疗法在操作、疗效、诊断等方面都独具特点,除了标志性的扫散手法和再灌注运动外,浮针疗法按照部位选取进针点,在病灶周围进针,不同于传统针刺深度深达肌层,浮针疗法为皮下浅刺,将传统针刺中的提、插、捻、转的行针手法改为在皮层平扫、滚动,加大了刺激量的同时不要求得气,减轻了患者痛苦,特制的针具也更有利于延长留针时间。与传统针刺相比,浮针疗法取效快,进针点少,皮下浅刺安全无副作用,更易为患者接受。

2 反阿是穴与筋膜学对浮针疗法“非经络”现象的解读

浮针进针点具有非穴位性和多向性,表面上看这些“非经络现象”似乎和腧穴无关,传统的针灸治疗学也无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但也有学者提出浮针进针点和反阿是穴之间有某种相似性和联系[8]。反阿是穴最早由张文兵[9]等提出,是与阿是穴相反的一种取穴方法,是在按压时患者当即感到疼痛消失或减轻处施行针刺的一种疗法,正如《灵枢·五邪》曰:“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张文兵等[9]认为,反阿是穴常位于肌纤维最紧张的部位,其下可触及紧张甚至条索状肌纤维,这刚好与浮针疗法中在患肌上寻找肌筋膜触发点作为进针点的原则不谋而合。而反阿是穴实质上归属于汉代以前经络学说的内容,在汉代以前,人体处处是腧穴,“经脉本无定数,阴阳术数而定之”[10],只不过在腧穴的发现、形成、归纳过程中,无数腧穴被淘汰了[11],最终演变建立了以十四条经络线为主要内容的经典经络学,而那些被淘汰的腧穴中就包括反阿是穴。有学者认为,这些被淘汰的穴位中,理应包含很多类似今日的浮针进针点,并预言浮针进针点日后势必也会经历类似的淘汰过程,最终留下的“最佳浮针进针点”多半会是腧穴[12]。据此浮针疗法的“非经络现象”在汉代以前的传统经络学中得到了解读,其不仅解决了以往浮针疗法无法用传统医学解释的疑惑和阻碍,而且还原了汉代以前经络的最初面目,将汉代以前的经络内容重新带回人们视野[13],所以浮针疗法依然无法脱离传统医学,是传统针灸学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

现代医学研究的筋膜学说也已经证实了人体处处是腧穴这一现象。原林等[14]提出了筋膜学的概念,认为人体可能存在第十大功能系统——支持与储备系统或自体监测和调控系统。从筋膜学角度来说,中医经络实质上是全身非特异性结缔组织所构成的筋膜支架,结缔组织在人体遍布全身的解剖特点奠定了“人体处处是穴位”的基础,筋膜学认为穴位是在进行刺激时能产生较强生物学信息的结缔组织部位,穴位与非穴位本质相同,只是在进行刺激时穴位能产生更强的生物学信息,经络是前人对能产生较强生物学信息部位的归纳总结。黄泳等[15]认为,腧穴数量的多少取决于刺激量的大小,穴位和非穴位的区别在于刺激量的大小。原林等[16]认为,筋膜学的发现使挖掘新穴位成为可能,且基于针体对筋膜组织的作用方式,可考虑通过增粗针身对针具进行改进,而浮针疗法中具有反阿是穴穴位性质的肌筋膜触发点、增粗的针管和扫散动作与这两点遥相呼应、恰好吻合。从筋膜学角度解读,浮针针具在进刺与扫散过程中,对局部筋膜组织产生牵拉,牵动筋膜内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感受器产生神经信号,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并释放增强化学信号,激活筋膜系统自体监控功能,使干细胞向功能细胞分化,从而发挥修复作用。浮针疗法的“非经络”现象在西医理论筋膜学下得到了解答。

3 浮针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于波[17]运用浮针治疗慢性咽炎45例,沿胸骨切迹上缘,针尖刺向喉结,有效率为97.78%。吕中广[18]运用浮针治疗慢性咳嗽20例,在气管、胸锁乳突肌、后颈和上腹部附近寻找肌筋膜触发点作为进针点,有效率为100.0%。张宏如等[19]运用浮针治疗慢性咽炎31例,选择穴位尺泽、天突、扶突为进针点,有效率为100.0%。周雪等[20]运用浮针治疗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例,选取肺部听诊啰音明显处或膻中、定喘、膏肓共5处作为进针点,治疗后肺部听诊、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测定均有所改善。张新艺[21]运用浮针治疗“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1例,使附分透大杼,肺俞外侧透向肺俞,患者预后良好。张怀月等[22]运用浮针治疗感冒123例,选取咳喘、膻中、咽四穴进针,有效率为99%。陈红根[23]运用浮针治疗干咳20例,取背部胸椎附近患肌作为进针点,有效率为95%。张勇强[24]运用浮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1例,选择膻中、双侧风门、双侧肺俞进针,患者预后良好。徐呈超等[25]运用浮针治疗急性支气管炎1例,并在胸锁乳突肌、胸大肌、斜方肌、斜角肌、腹直肌、竖脊肌等处寻得患肌进针,患者基本痊愈。

以上浮针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文献研究中,最明显的差异为进针点选择的不同。笔者发现,慢性咽炎、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这类与肌肉相关性较大的气管、咽部疾病都选择了患肌上的肌筋膜触发点作为浮针进针点,而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这类与肌肉相关性较小的外感或肺部疾病选择了穴位。虽然患肌理论目前仍是浮针寻找进针点的首要指导思想,但是随着浮针作用机理研究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穴位作为进针点也能发挥良效。对内科病的治疗浮针进针点究竟应该选择患肌还是穴位,目前暂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中医学理论将皮部理论和近治、以痛为腧、《黄帝内经》刺法理论[26]作为对其的解读,然而也有学者认为,这种笼统的回顾性解释前瞻性不足,对于后世浮针疗法的发展的指导意义不大,而应该把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在现代解剖等基础研究上,以期发掘浮针疗法更大的价值[27]。然而无论是选择肌筋膜触发点还是穴位作为进针点,浮针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都具有明显优势,治疗机理可从皮部浅刺、刺皮刺卫和肺主皮毛等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研究和现代医学研究等不同方面尝试对其进行阐述。

4 浮针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机理

4.1 以皮部浅刺理论为基础,五脏论为依据《素问·皮部论》曰:“凡十二经脉络者,皮之部也。”狭义的皮部,即十二经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浅刺法最早源于《黄帝内经》,并在其中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论述,在针具方面根据针刺深浅划分为九种,其中,镵针、员针、针、毫针用于浅刺[28];在刺法上总结出“浮刺毛刺”“扬刺”“半刺”“直刺”等五种浅刺法。皮部理论是浅刺法形成的理论基础之一。付于主任根据多年经验将十二皮部理论和现代解剖、组织功能学说相结合提出了“皮部浅刺”理论[29]。该疗法主要通过针刺皮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并将皮部浅刺的解剖学位置定位为皮肤组织,将皮部浅刺的深度定为真皮层[28],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真皮层中的免疫细胞是皮肤中最重要的适应性免疫学细胞[30]。

根据“五脏论”,浮针“皮部浅刺”可治肺疾病。《素问·皮部论》曰:“余闻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终始,愿闻其道。”可见,皮部有皮、脉、肉、筋、骨五体之分,《灵枢·官针》又曰:“凡刺有五,以应五脏。”故又有刺皮、刺脉、刺肉、刺筋、刺骨五刺之分,分别对应五脏,简称“五脏刺”。“五脏刺”的核心内容是根据疾病的脏腑辨证结果,选择与相应脏腑对应的深浅不同的组织结构部位(皮毛肉筋骨),正如《素问集注·官针》云:“五脏之气外合于皮毛肉筋骨,五脏在中,故取之外合而应于五脏也。”可见,五脏外合五体,五刺内应五脏,皮刺与五脏中的肺脏相应,故浮针“皮部浅刺”可治肺疾病。

从胚胎学、生物进化学方面来说,肺与皮同源,刺皮即刺肺,浮针“皮部浅刺”可治肺。有学者报道称,早期胚胎期,肺和皮毛都是由外胚层发育而来。人体中仅含有的18 g硅元素,其分布部位为肺与皮毛[31]。欧阳兵[32]认为,肺是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内呼吸而产生的特异性的皮毛。杨如哲等[33]、陈震霖[34]均认为,在没有肺的生物进化阶段都是通过身体最表层实现气体交换,进化出肺脏的低等生物和高等哺乳生物,皮肤仍然保留着呼吸和散热功能。所以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浮针的“皮部浅刺”很有可能对肺疾病有治疗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浮针通过对皮下疏松组织以某种特定的作用形式对疾病起着治疗作用。樊海龙等[35]认为,皮部可能存在与经络有联系的物质基础,刺激该物质能产生经气并抵达病邪治疗疾病,皮部刺激法通过经络在皮部固有的交通信息的物质基础而激发经气产生治疗作用。原林等[14]提出中医经络的解剖学基础可能是分布于全身的筋膜结缔组织。宋思源等[36]认为,浮针是通过刺入皮肤后的针刺机械力发挥作用。针刺通过影响皮肤机械感受器、成纤维细胞形态结构和肥大细胞脱颗粒等,实现针刺的机械力信号向生物信号传导,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37]。浮针刺入皮下结缔组织后,通过NTC换能将机械信息转化为生物电流[38],一方面,通过针刺机械信息产生细胞的构架重整[39],另一方面,使结缔组织产生压电效应[40],最终都能启动局部和远程的蛋白质合成来调节病变部位生理病理状况。陶嘉磊等[41]认为,浮针本质上是通过解除横络卡压、经脉不通治疗疾病,浮针通过粗大的针身,在推力的作用下穿破增生粘连,贯通组织通道,恢复血液运行与组织代谢,扫散的同时触发神经末梢和各种感受器,引起电化学反应,使血管舒张、肌肉松弛,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2 以针至病所理论和刺皮刺卫理论为操作、作用方式《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强调了“得气”和“气至病所”的重要性,然针灸疗法不仅包括十二经经气循行基础上的“气至病所”理论,还存在大量不以显性感传为依托的调节途径,如在十二皮部层面上以“卫气”为基础的“针至病所”理论。“针至病所”理论是许荣正[42]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在辨证、辨病、定性、定位的基础上,以针尖靠近病所或朝向病所来治疗临床疾病的一种治疗理论,主要治疗结聚性疾病,强调病灶局部取穴及针尖朝向病所,这与浮针疗法针尖直对病所治疗周围局部疼痛类软组织疾病有异曲同工之妙,且二者皆以皮部为治疗层面,并通过以针调气、以针引气达到治疗目的,故“针至病所”理论实质上可作为浮针疗法的理论基础。《灵枢·官针》曰:“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这里的皮下浅刺取的“皮气”指的极有可能是“卫气”。《素问·痹论》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可见,卫气弥散力强,不受经络约束,可行于脉外,充散于腠理间。有学者称“得气”源于“卫气”,是“针刺的卫气效应”,认为《黄帝内经》浅刺主在卫气[43]。还有学者认为,浅刺作用于皮部,就是要充分发挥卫气的作用[44]。还有学者也认为:“刺十二皮部,运其刺卫之功。”[45]可见,皮下浅刺实质上是通过刺激循行于皮部层面中的卫气起到调节作用。许荣正等[46]认为,皮部的卫气运行是针至病所与浮针疗法的原动力,其“慓疾滑利”的特性结合人体经气固有的自然调节性和趋病性,共同构成了浮针疗法在皮部层面针至病所的治疗学理论基础。可见,“卫气”是浮针疗法的动力来源和信息传递介质,“针至病所”为浮针疗法的具体操作方式,“以针调气、以针引气”是“针至病所”的作用形式,三者共同构成了浮针疗法的刺皮刺卫理论和针至病所理论。

《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水谷精微传于肺,在肺中与自然清气相合为营卫之气,而后宣于皮毛,其中,清气为卫气生成的必要组成部分,而清气的吸入依靠肺的呼吸运动,清气的合成以肺为场所,可见,卫气的生成和运行都与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张志聪《灵枢集注·卷二》云:“卫者,阳明水谷之悍气,从上焦二出,卫出表阳,故曰卫出上焦。”可见,卫气还需要通过肺的宣发功能布散于周身才能发挥卫表功能。由此可见,无论是卫气的生成运行,还是卫气正常功能的发挥,都与肺关系密切,故浮针刺皮刺卫的过程中,通过“针至病所”的针刺方式,“以针调气、以针引气”的作用形式最易引气至肺,使肺疾病趋于调和。

4.3 肺主皮毛理论中皮毛对肺的影响肺主皮毛理论最早出自《黄帝内经》,“肺主皮毛”的哲学基础源自古代的五行学说,《类经·疾病类》曰:“肺主皮毛,应金之坚敛而保障全体,悍御诸邪。”古人认为,肺和皮毛都具有“金”坚固收敛的特性,可以保护机体,防御外邪。《明医指掌·咳嗽论》曰:“夫肺居至高至上,主持诸气,……外主皮毛,司腠理开合,护卫一身,如天之覆物。”肺主气,宣发卫气于皮毛,保证皮毛发挥保卫机体、防御外邪的作用。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肺具有防御免疫功能,还通过宣发卫气达肌表发挥卫表功能,现代免疫学研究也逐渐证明了这一点。李浩等[47]认为,“皮毛”的含义不是只有皮肤和毛发这一表层含义,还指肺的免疫防御功能,相当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呼吸道黏膜。胡作为等[48]从现代免疫学角度也证明了呼吸道黏膜和皮肤的免疫功能是协同一致的。赵国荣[49]认为,肺的非呼吸功能体现在肺对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功能及相关炎性介质等方面,宣发肺卫能治疗非感染性疾病。王益平等[50]认为,肺主要通过机械性防御作用、化学性防御作用、巨噬细胞吞噬作用、胸膜的免疫作用完成其防御作用。赵强等[51]认为,黏膜免疫系统和皮肤免疫系统的提出为“肺”与“皮毛”免疫关系提供了基础,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在免疫功能上协同一致。可见,从免疫学角度来说,浮针皮下浅刺很有可能同时激发皮肤和肺的免疫调节机制,通过一系列免疫细胞和炎性介质的作用治疗肺疾病。

肺与皮毛在解剖学位置上都具有主表通外的特点,浮针通过刺皮可治肺系外感病。《灵枢·师传》曰:“五脏六腑者,肺为之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气通于肺”,肺覆盖诸脏,五脏中解剖位置最高,且通过气管、咽喉、鼻等呼吸道与外界相同,而“皮毛主表,言在外”,可见,二者在居位上都具有主表通外的特点。王晓颖等[52]也认为,皮毛之疾不单指皮肤病变,还有病位在表、病变初期的含义。很多临床研究也证实,治肺可从皮治,如穴位贴敷等外治法可治疗肺系疾病,曾火英等[53]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咳嗽,魏丹[54]运用肺俞刺血拔罐治疗咳嗽等都是肺系外感病可从皮治的佐证。

从疾病感传角度来说,外邪侵袭机体,必先于皮毛而入,浮针刺皮实质上是从源头上外邪延缓甚至阻止了从皮毛继续向肺脏传变。如《景岳全书·咳嗽论》云:“夫外感之咳,必由皮毛而入,盖皮毛为肺之合,而凡外邪袭之,则必先入于肺。”《素问·咳论》云:“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皮毛卫外不固,外邪由表入里,首先犯肺,导致肺失宣降出现咳、喘、鼻塞、头痛等一系列肺系外感疾病表现。有学者研究表明,寒冷刺激后,牛肺血流量增多,肺动脉压力增高,可见,外邪侵袭皮毛对肺的影响。

5 小结

本文从皮部浅刺理论、五脏论、针至病所理论、刺皮刺卫理论、肺主皮毛理论等方面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尝试阐释了浮针疗法治疗肺疾病的机理。将反阿是穴溯源至汉代以前经络学说内容,为浮针的“非经络现象”赋予了传统医学下的新依据,给现代针灸学中穴位的选取带来了新思路,为浮针医学归于主流针灸学科体系做出了贡献。筋膜学的发现也为浮针进针点的选取带来了新启发,穴位作为浮针疗法治疗内科病的组穴之一日渐普遍,也为浮针现代机理研究带来了新方向和新依据。目前,浮针疗法机理的研究依然不足,势必影响学科的发展,日后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大样本双盲对照实验和动物实验上,尽快建立浮针治疗内科病的进针点选取原则和规范,正确处理古籍和新针灸流派的关系,勇于打破针灸学科的保守和固化,实现自我创新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皮部浮针卫气
基于“卫气稽留”论治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付于皮部浅刺针法理论探析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浮针治疗产后股外侧皮神经炎验案
浮针联合自拟通便方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皮部浅刺法治疗带状疱疹性脊髓炎临床体会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卫气:保护人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