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肉牛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

2023-07-30 09:25韩硕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肉牛牛肉养殖场

文│韩硕(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牛肉的喜爱人群较多,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我国肉牛养殖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肉牛养殖业发展中,养殖户增多,但是国内牛存栏量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值。政府对农业与畜牧业一直持支持的态度,从多年来出台的农业政策和法规中可以印证该说法。肉牛养殖业因国家支持和民众的喜爱,促使肉牛规模化养殖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该情况不会出现改变。

一、规模化肉牛养殖现状分析

1.养殖规模逐渐变大。在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对牛羊等养殖行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在我国畜牧业属于支柱型产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不小的贡献,在市场中份额比重仍呈现出增长趋势。农村肉牛加工业,依托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的优势,利于养殖管理工作的进行,同时为养殖户带来不少的经济收益。绿色肉牛加工业在肉牛养殖体系中有不小的影响力。在农村绿色肉牛加工业健康发展的同时,推动牛羊养殖业向集约化、高产化的方向迈步。

2.肉牛繁育体系日益完善。在肉牛养殖产业发展期间,根据市场对优质肉牛的需求,以规范、科学的手段进行肉牛养殖的工作。此外,养殖户在肉牛人工饲养的过程中,养殖户积极学习现代先进的养殖手段,转变肉牛养殖的传统模式,选择人工授精、人工冷冻精子等方式,提高养殖场肉牛繁育水平。

二、规模化肉牛养殖的不足

在肉牛规模化养殖中,部分养殖户因未选择科学的手段进行管理,不能有效规避风险因素,会对牧场养殖活动造成不小的冲击。还有部分养殖户在肉牛的管理中,没有转变观念,过于看重经济效益,可能做出投机的行为,降低牛场管理的整体水平,容易出现经济亏损的情况。

1.养牛品种选择不当。部分规模养殖场品种意识缺乏,也没有配置专业的畜牧兽医,致使肉牛品种改良在专业人员匮乏的条件下不能良好地进行。规模养殖场在引种时,因不能及时引进优良的品种,也没有快速完善品种改良的基础配套,所以很难获得优良的品种,育肥地方品种成效与养殖场设定目标有不小的差距。

2.盲目追求养殖规模。建设肉牛养殖场并进行运营,需要的资金庞大,如果没有提前规划,贸然推进肉牛养殖场的建设工作,可能因盲目追求养殖场规模,在生产与资金方面出现恶性循环,肉牛健康得不到保证。

3.过于依赖药物预防的手段。

养殖场在肉牛养殖管理期间,基于肉牛健康维持需要,可能选择药物提高肉牛疾病防御能力。部分肉牛养殖场在用药管理中,出于成本节约目的,没有聘请专业的兽医,不能保证用药的科学性。比如兽医过度依赖抗生素,认为抗生素在疾病预防方面作用显著,将其作为肉牛预防疾病的首选药物。兽医在肉牛养殖中,向牛饲料中投放抗生素,目的在于提升畜禽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但是因过度依赖抗生素,没有根据牛群出现的疾病合理用药,在畜禽养殖管理中,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养殖效果。

4.育肥不合理。部分肉牛规模场在发展中,没有建立专业的技术人员队伍,无法在养殖期间做出育肥的正确指导,可能对肉牛健康状况有一定影响。养殖场对于肉牛的管理,因不熟悉架子牛生理特点和发育规律,不能在肉牛生长中合理使用育肥技术,在盲目添加高精饲料(含有高蛋白的饲料)或非合理延长育肥时间等手段下,不能保证肉牛产品的质量,同时会因育肥成本的提升,减少规模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5.政府扶持力度有待加大。规模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与市场供应关系的发展相关。目前,我国在畜牧业方面出台不少的政策,但是部分政策要求不明确,在实施方面存在问题,对牛肉养殖场的支持力度有限。在肉牛养殖行业发展中,政府需要关注行业的发展,同时完善行业的政策制度,引导社会资金流入肉牛养殖产业,可以提高肉牛育种工作的整体质量。

三、肉牛规模化养殖的策略

在肉牛养殖行业发展期间,养殖管理人员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使用现代理论知识,指导肉牛养殖活动,在养殖场安装现代设备,依靠科技手段推进养殖活动。在养殖管理人员现代化经营的手段下,可以为肉牛产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条件。肉牛养殖场的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市场对肉牛产品需求,转变传统的养殖形式,分析肉牛养殖期间在品种引入、饲料配制、圈舍管理方面的工作,以合理手段使肉牛规模养殖能良好进行,提高良种比重,由此在达到养殖需要的同时,减少养殖期间投入的资金量。

1.适度规模。肉牛养殖管理以规模化方式推进活动,有助于肉牛产量的提升,可以满足市场大众对牛肉制品的需求。养殖管理人员在肉牛规模养殖时,基于肉牛健康维护需要以及自身盈利目标,立足实际,适度规模养殖。在肉牛养殖管理方面,养殖管理人员以合理的育肥手段推进工作,通过良料、良种、良法的使用,保证肉牛健康成长,为市场提供优质的牛肉制品。在养殖场开展肉牛管理工作时,结合肉牛养殖规模给出管控方案,在肉牛繁育和育肥方面均可达到设定的目标,为养殖场带来经济效益。

2.技术推广。在新模式、新技术推广与秸秆饲料使用时,应该将育肥和新品种引进作为主体,选择适度精料作为辅助手段。养殖管理人员在肉牛规模化养殖期间,利用牛粪,在减少肉牛养殖对环境污染的同时,可以降低企业在肉牛养殖经营方面的工作成本,有助于低碳环保生态育肥目标与标准化养殖的实现。

3.技术培训。规模肉牛养殖是肉牛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由此满足市场大众对牛肉制品的需求。在肉牛养殖管理期间,因养殖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匮乏、新技术掌握不足等原因,导致养牛场很多要求无法达到,不能为市场提供优质的牛肉制品。在肉牛养殖规范发展期间,需要快速开展肉牛产业技术培训,在公共技术服务的支持下,使养殖场管理人员拥有较强的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主动学习肉牛养殖方面的技术与知识,按照肉牛生长规律进行妥善的安排,提高管理工作有效性。肉牛养殖场主需要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新知识,转变养殖管理的陈旧观念,按照市场供需求关系运营养殖场,给出肉牛养殖管理的新方案,可以在肉牛育肥方面获得较好的成效。

4.精深加工。在我国牛肉精深加工企业不在少数,但是优质品牌产品较少,不能满足现代大众对优质牛肉产品的需要。很多地区牛肉精深加工企业的品牌效益低,推出的产品在市面中反响较小,不利于相应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新时期,优质品牌将会成为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竞争的主要砝码。因此,牛肉精深加工企业应该围绕肉牛品种资源进行开发与挖掘,需要更新改造屠宰加工设备,在生产活动中使用技术手段,在先进设备的操作下,制作出高品质的牛肉制品,提高相关制品品牌的知名度。在相关操作下,使牛肉精深加工企业推出的牛肉制品拥有忠实的受众。

5.出台惠农政策。肉牛产业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展较为平稳,当下因市场对优质牛肉制品的需求,刺激肉牛产业发展。国家需要在肉牛产业发展期间,使用有效的管控手段,通过强农惠农的政策,给予肉牛养殖场主足够的支持。在土地优先供应、能繁母牛补贴等政策下,可以为肉牛养殖场主解决不少养殖方面的问题。配种补贴、母犊牛补贴,也是政府需要在肉牛养殖场发展中关注的内容,对相关政策进行细化,利于政策的落实,减轻养殖场主的经营压力。

6.关注市场信息。肉牛规模养殖需要养殖管理人员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可以根据肉牛养殖要点,做好品种引入,对肉牛进行可靠的管理。养殖管理人员应该对肉牛生产的形势作出准确判断,清楚市场对牛肉产品供求关系,给出养殖场在下一段时间的发展方案。肉牛规模养殖期间需要将供求信息作为工作的指导,以品牌为工作发展导向,基于消费需求给出管理方案。养殖管理人员清楚行业发展形势,对政府在行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有足够了解,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政策,减轻肉牛养殖的经营压力。此外,养殖场主利用信息,及时调整肉牛养殖规模,做好肉牛健康管控,保证牛肉制品可以深受市场消费者喜爱,并借此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肉牛牛肉养殖场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酸汤牛肉里的爱
寻味牛肉
牛肉怎么做,好吃又嫩?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吃不上牛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