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实验室安全管理

2023-07-30 09:25王海云战玉清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畜牧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消防应急实验室

文│王海云 战玉清(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丁国义(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苏睿聪*(中仁澳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近年来,国内外高致病性动物传染病、人畜共患病频发,在多种复杂形势和多重挑战与压力下,国家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高校、动物卫生医疗机构高等级实验室建设增多,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着新的威胁和挑战,实验室安全管理受到高度重视,笔者对兽医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及管理建议进行简单论述。

一、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主要包含水电气、消防、化学品、危险废弃物、仪器设备、特种设备、安全防护、行为习惯、人员急救、事故应急处置等10个方面。

1.水电气等物理性安全。主要指防火防盗、水电气等带来的安全事故。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多半由实验室管理者或实验人员的疏忽所致。每天应检查电源、水、锁门,仪器设备如灭菌设备在使用蒸汽前检查管道是否存在压力指示正常、蒸汽到位和蒸汽泄漏等情况。

2.消防。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应熟知安全隐患项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在实验室的指定地点放置灭火器、灭火毯和一些专业的灭火器具。实验室应做好防火、防水、防灾等安全。实验室消防演练每年至少一次。

3.危险化学品。实验室爆炸多发生于化学实验室,多半由于没有检查好实验设备,或者误操作设备、仪器及不当使用化学试剂所致,这些是最常见的引起实验室安全的因素之一。特别是易燃易爆化学品管理,一般有氢氧化钠、过氧乙醇,含有危害性比较大的化学品应有专用、双人双锁的储藏试剂柜。

4.危险废弃物。兽医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有废液、废气及尸体,均由高压灭菌合格后运到指定地点。有毒有害气体应在生物安全柜里操作。

5.仪器设备。实验室应日常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生物安全柜、隔离器、纯水仪等仪器设备正常使用。

6.特种设备持证上岗。特种设备如高压灭菌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实验动物饲养、动物实验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

7.安全防护。实验室发生生物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不当操作、气溶胶污染、接触病原菌等。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配备门禁系统,通过刷指纹或人脸识别进入,严格安全准入。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生物安全法规标准培训和宣贯,一是开展常态化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和测试,提升实验室生物安全防范意识、操作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二是对生物安全主要责任人开展专题培训,组织部门负责人认真学习政府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系列文件要求以及国家生物安全政策、法规、标准,强化生物安全主要责任人政策、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升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能力。三是对新进人员、青年科研骨干进行国家安全、生物安全专题培训,进一步强化青年科研人员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科研道德和国家安全意识。工作人员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8.行为习惯。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程序文件要求进出,做好人员防护,工作中做好相关记录。

9.人员救急。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发生溢洒、锐器划伤、针刺、晕倒等情况时应及时与中控室取得联系并积极进行抢救,及时向单位领导和上级部门报告。

10.事故应急处置。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通常都有各项应急预案,日常要加强学习培训,节假日期间对实验室活动、微生物菌毒种、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危险品和保密设施等安全管理情况,以及中心水、电、气、暖、网络、消防等公共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摸清安全薄弱环节,形成责任清单,制定下发工作预案,强化跟踪督办,落实整改措施,排除安全隐患,确保不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紧急情况按应急预案有效应对,优先保障人员安全、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控制污染源扩散、上报迅速处理,科学组织事故应急救援。因此,大部分安全事故多与实验室人员重视程度直接相关。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

1.管理者缺乏实验室安全第一的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目前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存在形式主义,责任落实不到位,执行埋下隐患。海因里希法则告诫我们一次重大事故的发生起因于30起轻微事故、100起未遂先兆、1000次安全隐患,因此安全要警钟长鸣。

许多实验室通过认证、认可。有时对实验人员缺乏有效的宣传培训,实验人员没有全面掌握管理制度。个别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及时更新,导致制度执行缺陷、缺少考核手段。

2.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配置不完善。作为单位的管理者、设备安全员和具体仪器设备使用者,要妥善处置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弃物,杜绝环境污染和环境风险。消防设施要标准、消防器材要定期更换,及时发现实验室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一些从事生物安全的实验室没有完备的生物安全保护设备,使实验室工作人员暴露在易感染的工作环境中。严格划分清洁区、污染区(核心工作区),及时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3.实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从发生过的实验室安全事故看,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对安全工作敷衍了事,我们应及时从实验室事故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加强实验人员安全防护技能培训,补短板,纠正错误操作,进行应急演练,提高操作水平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4.实验室危化品、菌(毒)种管理不规范。一些从事生物安全的实验室没有完整的细菌(毒株)管理系统,有关细菌(毒株)的购买、领取、使用和存储的相关记录不规范,也没有温度记录,菌(毒)种储存柜没有做到双人双锁,最直观的影响是流失、散毒,给实验室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严重的还可能造成社会性感染的问题。

三、实验室管理的建议

1.强化责任意识,确保措施落实推进。把实验室生物安全摆在日常工作的首要位置,全员树立病原性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强化底线、红线意识,尤其是对科研研究人畜共患病的实验室应采取必要措施,严加管理,对泄露做好各种应急防范措施,必要时进行定期的应急演练,也可定期请相关专家进行专业指导,避免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2.加强体系建设,推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落地执行。从实验室操作制度、安全制度、消防制度、三废处理制度、仪器设备特别是特种设备、危险化学试剂管理制度、菌(毒)种管理制度、应急处置制度等方面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明确规定各项工作中的责任人与职责要求,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责任人要熟悉安全管理制度,能及时应对突发情况。实验室要制定奖惩机制,保证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能有效运行。掌握和理解《生物安全法》及配套的一系列法规标准,尽快完善管理体系和相关管理制度体系,提升生物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实验室依法依规开展各项工作。

3.加大资源支持,优化实验室安全管理设备的更新与维护。对于拟新建生物安全实验室,在设计阶段要多参考同行的意见和建议,对净化通风、消防、给排水、废液、废气、废物处理设施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完成,经过验收后再启用。对于已建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配置不完善的要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优化实验室安全管理设备的更新与维护,加大对剧毒试剂和材料的防盗与监控设施建设。建立专门的巡检队伍或实验室运维管理中心,对实验室必备的通风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及应急照明与喷淋装置等进行定期检查与维修,确保安全事故发生时各项装置均可正常使用,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4.强化岗前培训和监管,提高实验室人员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实验室生物安全作为实验室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常抓不懈。强化岗前培训和监管,提高实验室人员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对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实验室安全意识,要求实验人员充分熟悉实验室中的设备操作流程及试剂操作要求,对突发情况下的溢洒污染、消防事故等具备一定的自救能力。不断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知识,全面理解实验室使体系文件,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室、到岗、到人。

四、结语

猜你喜欢
消防应急实验室
《消防界》征稿启事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漫画说消防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消防也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