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饲养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2023-07-30 09:25张雪峰宋浩然王玉婷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畜牧水产服务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雏鸡肉鸡湿度

文│张雪峰 宋浩然 王玉婷(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畜牧水产服务中心)

从整体上来看,现阶段肉鸡的饲养成本比较低,且具有养殖周期短、回报高的特性,因此吸引了大批养殖从业人员对肉鸡展开饲养工作,尝试利用这种方式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但是受养殖户较为分散、养殖管理缺失等方面的影响,国内肉鸡饲养管理成效较低,极易出现各类疾病的暴发,从而为养殖人员带来较多的经济损失。由此需要相关工作者对肉鸡养殖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研究,从而提高肉鸡的养殖实际成效。

一、强化对于雏鸡的饲养管理工作

1.雏鸡的筛选工作分析。相关工作者在对雏鸡展开现代化的筛选工作时,需要明确当前肉鸡养殖工作的各方面需求,对非疫情区的雏鸡进行全面的筛选,提高雏鸡的筛选实际成效。而在确定雏鸡的筛选品种后,还需要优先选择具有充足活力的雏鸡,利用这种方式来最大限度地规避病弱雏鸡进入养殖场内部。

2.调整对于雏鸡的各方面保温工作。雏鸡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死亡率相对较高,因此需要全面重视起养殖场内部的各方面温度管控成效,调整雏鸡的保温工作,从而更好地促使雏鸡进行高质量的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开展对雏鸡的保温工作时,首先,需要在进雏前两天提前将育雏舍内部温度进行调整,使其能够保持在一个较为温暖的状态下。在雏鸡生长到七天左右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33℃左右。而在雏鸡生长到两周时,需要将温度进行一定的调整与降温,将温度调整到30℃左右。最后随着雏鸡的逐步生长,将养殖场内部的温度进行对应的调整,雏鸡在进入第五周之后,将温度管控在19℃左右。

进行这方面的温度调节工作,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加迎合雏鸡的各方面生长需求,提高雏鸡的生长速度。而在对温度进行调整与降温时,还需要确保整体温度能够呈现出阶梯式下降的趋势,带动雏鸡能够逐步适应温度的变化,规避突然改变养殖场内温度等方式,减少温度急剧变化为雏鸡带来的负面影响。

3.重视起雏鸡的进食与饮水。如果想要更好地保障雏鸡能够进行高质量的生长,降低死亡率,则需要全面重视起雏鸡的进食与饮水工作,在通常情况下,应当在开始饲料投喂工作之前便进行饮用水的投放工作,保障雏鸡摄入充足的水分之后再进行饲料的投放。在雏鸡的饮用水调配方面,需要保障饮用水之中含有充足的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更好地保障雏鸡在生长过程中获取充足的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完成雏鸡饮用水的补充工作后,需要尽快对饲料进行投放,保障雏鸡能够从饲料中吸收到更多的营养物质,提高生长速度。

二、完善肉鸡养殖场内部的各方面环境条件

1.强化湿度的管控工作。相关工作者在推进肉鸡的现代化养殖工作时,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肉鸡的养殖实际成效,减少疾病的发生概率,则需要在保障养殖场内部温度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对养殖场内的各方面进行管控。一般情况下,对雏鸡展开现代化的养殖工作时,如果想要提高雏鸡的养殖成效,需要将养殖场内的空气湿度适当调高,将湿度保持在60%~70%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提升雏鸡的生长成效。

而在雏鸡生长到30天之后,养殖场管理人员需要将养殖场内部的空气湿度进行一定的调整与降低,把湿度控制在50%左右。如果忽视了对养殖场内部空气湿度的管理工作,使得室内空气湿度过高或者过低,会对雏鸡的正常生长产生负面影响。而在进行养殖场内部的空气湿度管理工作时,可以选用喷洒喷雾等方式来进行湿度的调节。

2.优化养殖场内部的各方面通风条件。对肉鸡展开现代化的养殖工作时,如果想要更进一步确保肉鸡自身的生长成效,则需要全面优化养殖场内部所具备的各方面通风条件。如果养殖场内部能够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则能够及时将肉鸡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有害气体排出,提高养殖场内部空气湿度的调节成效,同时,还可以及时将多余的热量排出,确保养殖场内部能够长期保持适宜的温度,提高肉鸡的生长成效与生长速度。

相关工作者在对养殖场所具备的通风成效进行设计工作时,需要明确肉鸡生长所需要的各类温度需求与通风需求,再依照环境方面的变化,在适当设置通风口,提高空气流通的效率与成效。同时也需要规避穿堂风的出现。如果需要在养殖场内部对机械通风设备展开安装工作,则需要确定养殖场的通风方向,进行纵向的通风工作。

3.提升养殖场内部的光照实际成效。依照现阶段市场发展以及消费者对于各类肉鸡产品的具体需求,相关养殖工作者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肉鸡的养殖实际成效,则需要全面重视起养殖场内部的光照效果,保障肉鸡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取充足的阳光,优化生长效果。依照雏鸡的生长需求,雏鸡在出生1天后,需要保障全天的光照。在雏鸡生长到2~4天后,需要将光照时间进行一定的减少,利用这种方式来更进一步的提高雏鸡生长效率。在雏鸡生长到16天后,应当将光照时间进一步减少,调整到每天光照16小时左右。而在肉鸡生长到22天后,养殖场管理工作者应当将光照的时间调整到10小时左右。

4.对各方面消毒工作进行调整与应用。养殖工作者想要进一步提高养殖成效,则需要在雏鸡进入养殖场之前,进行全面的消毒工作,利用这种方式来减少养殖场内部的有害病菌数量,确保雏鸡不会受到大量有害病菌的影响而出现集体死亡问题。在消毒工作的展开过程中,首先需要用清洁的水源对地面以及墙壁进行冲刷工作;其次需要工作人员运用专门的消毒用具与消毒用品,将养殖场内部进行全面的喷洒消毒。如果想要更进一步提高消毒工作成效,则需要运用不同类型的消毒药剂。

将雏鸡放入养殖场时,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带鸡消毒工作,减少雏鸡身上所携带的各类有害病菌。一般情况下,为了保障养殖场的养殖成效与养殖收益,可以将带鸡消毒工作设置成一周一次,从而更好地优化肉鸡的各类管理工作推进成效。

三、现代化饲养方式分析

1.换料工作。在对肉鸡展开现代化的养殖工作时,需要进行饲料的更换工作。如果想要更进一步提高肉鸡的生长成效,使肉鸡能够适应饲料的更换,更加高质量的生长,则需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每天适当增加新饲料的占比,利用这种方式来降低肉鸡在更换饲料阶段产生不适应问题,避免由更换饲料所引发的腹泻。

2.饮水问题。肉鸡在生长过程中离不开淡水资源,肉鸡的最终质量也直接受到饮用水质量的影响。由此,肉鸡养殖场内部工作者需要为肉鸡提供充足且优质的饮用水,使肉鸡能够在生长阶段获取到充足的饮用水。而雏鸡在饮水过程中,不但能够提高体内新陈代谢的速度,将排泄物及时排出体外,还可以促使雏鸡调节自身的体温。

3.对养殖场内部的饲养密度进行全面的管控。养殖人员需要对鸡舍饲养密度进行管理,利用这种方式来更好地促使肉鸡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健康状态,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以及发病范围。如果肉鸡养殖场内部忽视了对于肉鸡养殖密度的管理工作,则会使得肉鸡在生长过程中无法获取充足的生长空间,进而影响其生长成效。另一方面,肉鸡的生长空间受到压缩,也会使得鸡舍内部的空气流动性较低,有害病菌以及有害物质无法及时排出养殖场,容易导致肉鸡出现不同程度的患病问题。由此养殖工作者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当依照肉鸡之间的品种区别以及生长阶段差异,来设置最为适宜的养殖密度。

4.聘请专业养殖管理人员来对养殖场进行管理工作。现阶段,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肉鸡的养殖与管理成效,则需要保障养殖管理人员能够具备良好且完善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在保障这方面之后,便能够安排专业工作者对生物安全防控工作进行调整与完善。而专业养殖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明确自身的各类活动范围,对进入养殖场的各类人员进行管理以及登记,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养殖场内部,利用这种方式来规避有害病菌流入养殖场。管理人员应加强鸡舍内设施的维护,同时做好清理和消毒工作。

四、结语

猜你喜欢
雏鸡肉鸡湿度
工业锅炉饱和蒸汽湿度的运行控制
肉鸡腹水咋防治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基于湿度控制的室内空气净化器高压电源设计
泰州大桥主缆纵向湿度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优选雏鸡四法
肉鸡常见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