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羊场季节疫病防控策略分析

2023-07-30 09:25张健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羊场规模化羊群

文│张健(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羊养殖场数量不断增加,其饲养规模也逐渐扩大。在羊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季节疫病对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基于此,羊场养殖人员需要加强对季节疫病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有效防控疾病的感染与传播。羊场养殖数量的增加也为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与挑战。要想促进规模化羊场养殖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季节疾病防控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季节疫病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模化羊场季节疫病防控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一、季节疫病形成的原因分析

1.受到气候与环境的影响。由于春季的湿度相对较大,再加上规模化羊场羊只的密度较大,而羊只表层厚厚的羊毛也会直接影响到羊群的散热功能,从而导致热应激效应的出现。等到了秋季,寄生虫大量繁殖,这个季节也为其提供良好的繁殖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羊只患病的可能性不断上升。除此之外,部分养殖人员没有做好规模化羊场的消毒工作与免疫防控工作,也会进一步提高羊只患病的概率。

2.受到药物和饲料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规模化羊场的羊群数量和种类都相对较多,对于不同种类的羊群,应采用不同的喂养方法。但是由于养殖人员缺少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饲料的准备以及喂养过程中,没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比如为节约成本使用变质饲料、不按要求使用添加剂等,这些都可能会导致羊群的肠胃出现问题。与此同时,当规模化羊场中的羊只出现疫病后,相关养殖人员并没有采用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处理,或是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药物对患病羊只进行治疗。以上这些情况都会加重羊群的病情变化,进一步加大季节疫病的防控难度。并且由于管理人员没有做好规模化羊场的检疫工作与卫生管理工作等,也会导致季节疫病的发生。

二、规模化羊场季节疫病的防控策略

1.养殖场的选址与布局。在规模化羊场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做好养殖场的选址工作,关于场地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首先,需要选在地势相对较高且地面平坦的地区。其次,应选在环境干燥、阳光充足且排水方便的地区。最后,还要确保该地区没有受到过疫病的影响。除此之外,还不能聚集在居民区,应建立在居民聚集区的下风向。在规模化羊场的建设过程中,养殖人员应严格遵守生产与防疫的相关要求,将生产区、隔离区以及污染物处理区分开,同时还要建立独立的患病羊隔离区与引入羊隔离区。

2.养殖场环境的净化。管理人员在进行养殖场环境的净化时,应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处理。一般情况下,消毒的目的有两种:一方面是预防性消毒,另一方面是紧急消毒。管理人员需要制定详细的消毒计划,比如间隔1~3天对养殖场的使用工具及场地进行消毒;间隔1~2周,对养殖场进行全面深入的消毒。只有做到彻底消毒,才能有效控制病原体的传播与扩散。一旦出现疫情,需要第一时间控制传染源,并且进行紧急消毒处理,尤其是患病羊的排泄物、分泌物以及污染场所等,同时还要对隔离场地与使用工具进行消毒。

患病羊群所排出的粪便,以及产生的污水等,都可能会携带一定数量的病原体。因此,要想从根本上防止病原体的繁衍,就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消毒。在对粪便进行消毒处理时,可以使用生物热发酵方法,以此来实现无害化处理。在粪池中,把所有羊粪堆成堆,并在上面覆盖10厘米左右的泥土,等待发酵2~3月后,就可以将其当做肥料。另外,关于产生污水的处理方法,可以使用25%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

3.完善养殖场的预防工作。在规模化羊场季节疾病防控过程中,预防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在换季阶段,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使得羊群的抵抗能力大大降低。因此,要想提升羊只的抵抗能力,就需要对羊只进行疫苗接种。目前,对于发生率相对较高的季节疫病,已经研制出针对性的疫苗,只要为羊群注射相应疫苗,就能有十分显著的防疫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羊群对于高发疫病的抵抗力,以免因病毒的大量传播而出现羊群互相感染的情况。另外,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接种疫苗的作用,养殖人员还需要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羊只,进行抗体水平检测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发现部分羊只患有季节疫病,那么就需要及时将这些羊只进行隔离,并对其进行观察与治疗,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季节疾病的传播途径。当养殖场需要引入新的羊群时,也需要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外来羊群的体内可能会携带病原体,如果羊只未经相关检测就将其放在羊群中混养,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导致疫病的传播与蔓延,从而加剧季节疾病的防控难度。

4.定期驱虫。要想有效控制规模化羊场的寄生虫病,养殖人员需要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首先,养殖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寄生虫病的主要特征,比如类型、流行情况以及传播范围等。其次,养殖人员还需要制定详细的驱虫计划,对羊群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关于驱虫药物的选择方面,应严格遵循医嘱,并坚持高效、低毒等原则,在秋冬季节进行驱虫,或是在虫体成熟前驱虫。通常情况下,每年的4~5月需要进行一次驱虫工作,等到8~9月进行第二次驱虫。在每年的7~8月需要为羊群修剪羊毛,并使用1%的敌百虫或螨净药浴。关于常用的驱虫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比如左旋咪唑、阿维菌素以及伊维菌素等。

5.饲养管理。在羊只的饲养环节,养殖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规模化羊场的饲养管理。在季节疫病的防控过程中,提高羊群的抗病能力,是预防羊群疾病的有效途径。因此,养殖人员应为羊群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同时还要注意合理搭配饲料,保持一天三次饲养的频率。在喂养过程中,应做到按时按量、少量多次。如果需要喂养青干草,还需要将其进行切短、粉碎处理,禁止使用发霉、变质以及受到农药污染的饲料。另外,养殖人员也需要为羊群提供足够的饮水,确保羊只能够自由饮水。最后,还要在养殖场中安装纱窗或纱门,避免出现蚊虫叮咬的情况。

6.检疫监测。为避免规模化羊场季节疫病的感染与传播,就需要从根本上加强检疫监测,这种方法才是最为有效的。养殖场管理人员应按时巡视栏舍,实时掌握羊群的实际情况,比如日常生产情况以及流行疫病情况等,还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与检查。与此同时,还要按时对羊群进行免疫监测,尤其是需要对羊群的抗体水平及时了解与掌握,如果出现羊只患病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对患病羊进行诊断处理,对死亡羊需进行解剖、化验,并做好情况的记录与分析工作。而针对那些重大疫病或人畜共患病的情况,需要按时进行疫情监测,准确掌握疫情的变化。最后,对于从外引进的育肥羊与种羊,应进行严格的检疫,在隔离20~30天确定无病后,才能将其带入养殖场与其他羊群一起混养,避免带入运输性疫病或是其他区域性疫病。

三、治疗措施

1.病死羊的处理。当养殖场中有羊只病死后,养殖人员需要将病死羊的尸体、粪便以及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由于病死羊的身体携带者病菌而传染给其他羊群,导致养殖场大范围疫病的发生。养殖人员可以将病死羊的尸体带到远离人群的郊区进行掩埋或是焚烧处理,病死羊的粪便经热消毒之后可当成有机肥料,应用在农作物生产当中。对于污水的处理方法,可以经沉淀过滤后再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

2.患病羊的治疗。日常管理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熟练掌握羊群的生活习性以及患病羊的主要症状,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患病羊群,通过采用隔离措施,对患病羊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其他羊群受到影响。一般情况下,秋季是羊群患病的高发期,常见的传染病有红眼病、羊快疫以及羊腐蹄病等。养殖人员需要重视加强对羊群的管理,比如,当发现羊群有流泪、畏光等情况时,就考虑其是否患有红眼病。一旦确诊是红眼病,那么就需要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隔离治疗,并使用硼酸水清洗患病羊的眼部。

猜你喜欢
羊场规模化羊群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规模化舍饲肉羊场饲养安全体系的建设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城里的羊群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
春秋季疫病在规模化羊场养殖中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