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2023-07-30 09:24李蕊蕊临沂科技职业学院
中国畜牧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球虫病球虫雏鸡

文│李蕊蕊(临沂科技职业学院)

鸡球虫病是一种潜在的、不可预测的疾病,不仅会对家禽生长造成巨大的危害和损失,也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笔者从鸡球虫病的危害入手,阐述了鸡球虫病的临床诊断症状,详尽阐述了鸡球虫病防治的注意事项、治疗方案和用药方案,希望能通过笔者的研究有效预防此病的发生。

一、鸡球虫病的危害

鸡球虫病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原虫病。在生产中,该病不但导致大量鸡只死亡(盲肠球虫死亡率超过80%),导致鸡肉品质下降且死亡率增加,对家禽产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鸡球虫病对雏鸡和育成鸡的危害十分严重,15~30日龄的鸡感染率较高,抗性强的鸡生长缓慢,发育不良,肠黏膜受损,从而导致了免疫功能下降;成年鸡感染鸡球虫病一般不会有明显症状,但会对体重和产蛋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鸡球虫病属于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发病率与死亡率高达60%以上,病原菌主要寄生在家禽消化系统中,会对鸡的消化功能造成一定的不良反应。此外,鸡球虫病的感染不仅会对雏鸡消化系统产生影响,还会对雏鸡免疫力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些感染球虫病的鸡通常会因免疫力降低而导致其他病症,从而造成鸡只大量死亡。

二、鸡球虫病的临床症状

1.急性型。鸡球虫病大多发生在1~2月龄间的雏鸡中,早期症状以精神萎靡、胃口减退、经常在墙角独自发愣,大便呈水状为主。慢慢地病鸡症状会越发明显,表现为身体虚弱,胃口下降,翅膀耷拉,羽毛变得灰暗,饮水增多,尿液增多,粪便中还带有黑色鲜血。晚期病鸡出现抽搐,然后失去意识,最终死去。

2.慢性型。鸡球虫病多见于2~4个月的鸡,其临床症状与急性期症状类似,体重减轻并伴有严重的痢疾,产蛋数显著减少,持续时间较长,可持续几个月,但由于病禽死亡率低,症状严重,饮用的水无法被机体所消化,从而使病鸡出现脱水症状。

三、鸡球虫病防治的注意事项

就鸡球虫病而言,球虫卵具有很高的繁殖能力。特别是在潮湿的土质中可以生存1年以上。因此,在整个繁殖周期,所有鸡群都可能被传染。在使用抗球虫药期间,必须坚持用抗球虫增效剂,不间断使用,以免使鸡群大片感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使用抗球虫药时要正确掌握适宜用量。使用剂量过低效果差,容易发生抗药性或暴发疾病。如果使用量太大,很容易引起副作用,严重者可引起中毒。如马杜拉霉素的正常用量为5~6毫克/千克,大于6毫克/千克会使肉鸡生长受阻,使饲料利用率下降。常用的抗生素有盐霉素、氨丙啉、常山酮、尼卡巴嗪、盐霉素、氨丙啉、尼卡巴嗪等。同时服用2种以上的药物会对彼此的疗效产生一定的影响。与维生素B1搭配服用时会产生显著的拮抗性,从而对药物疗效产生一定的影响。严格来说,抗球虫剂的用量要小一些,两次预混合后才能继续服用,防止调配不匀造成鸡群中毒。

四、鸡球虫病的治疗措施

1.治疗方案。常用西医治疗鸡球虫病,虽然效果很好,但也容易出现药物残留。中西医结合可以提高球虫病的治愈率,降低西药残留,如黄芪、连翘、青蒿等。为了有效防治鸡球虫病,应根据该病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为保证治疗效果,应选用2~3种不同的抗生素进行联合应用。

(1)西医治疗。西医治疗主要选用成分为磺胺氯吡嗪的安球舒,50克/包,20包药加500千克水,让鸡群饮用3~4小时,每天1次。将500克1%亚硫酸钠甲基萘醌粉末加入饮用水中,每天1次。另外,还可以加入一些其他药物,如加入0.2%的三字型球蛋白粉,饲喂6天,既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又能促进病鸡早日康复。另外,二甲氧苄氨嘧啶、地克珠利和三甲氧苄氨嘧啶等药物对鸡的治疗效果也很好,但必须严格遵守说明书的规定,避免对鸡产生副作用。

(2)中医治疗。解毒和杀虫都要使用中药。将常山150克,乌胆子150克,白头翁150克,黄柏120克,青蒿115克,党参100克,大黄90克,当归70克,白术5克研磨成粉末,加入饲料用于治疗鸡球虫病。将中药加入饲料中还可用常山80克,青蒿60克,白术60克,黄柏50克,茵陈50克,研磨后均匀搅拌,治疗7天即可逐渐康复。在饲养过程中还要强化对鸡舍温度、湿度的监测,每天要对鸡群的吃药、采食、饮水进行跟踪,并根据疗效进行适时调整。

2.用药方案。治疗鸡球虫病时应逐渐减少用药,当雏鸡2~6周龄时再完全给药。此后逐渐减少使用药物。当鸡达到12~14周龄时停用药物。在此时期,生病雏鸡仅吃很少的虫卵,和鸡群一起生活即可。少数虫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免疫力。但这种方法很可能会引起鸡球虫病突然暴发。因此,要注意鸡舍中雏鸡的变化,注意其排泄物的色泽及形状。同时可根据粪便内卵囊数量来确定药物减少是否合理。

在鸡生长期间持续施用1种具有明显疗效的抗球虫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球虫卵囊的形成。此方法在选择药物时要使用抗球虫指数高、耐药性慢的药物,该法适合使用耐药率高、耐药性低的鸡苗和新鸡舍,并在一定时期内进行,防止产生耐药性。使用2种或更多的抗球虫药物来提高其效力,能延缓抗药虫株的产生。球虫的无性繁殖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鸡球虫病后1~2天,二是鸡球虫病后3~4天。抗球虫药发生作用的主要阶段是该抗球虫药物作用的峰期。作用于第一代裂殖生殖的抗球虫药,其作用高峰时间提前,可用于防治球虫病,但由于是在幼虫期初期,故不能产生抗球虫性抗体,如氨丙林、莫能霉素、拉沙洛霉素等。作为二次分裂繁殖的一种抗球虫药,由于其药效高峰时期比较迟,在该种药物中有很好的疗效,如磺胺类药物、三字球虫散等,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作用球虫的各个生长时期的药物结合起来,以提高对球虫药物的抗性。

五、结语

轮换用药,施用一种药物一段时间后应更换另一种药物。轮换周期以3个月或6个月为一个周期。该方法适用于3~4种以上的抗生素,如鸡场头批次鸡用氯苯胍、出栏后进鸡用马杜拉霉素、接下来再进鸡可用拉西洛菌素。

猜你喜欢
球虫病球虫雏鸡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优选雏鸡四法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3种消毒药对猪球虫的体外抑杀效果观察
鸡球虫病的诊治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