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检疫监督在牛羊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023-07-30 09:24赵蕾陈明生山东省诸城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牛羊传染性检疫

文│赵蕾 陈明生(山东省诸城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热点事件被报道。这引起了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的重视,且已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动物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牛羊肉是我国消费量较大的肉制品,牛羊养殖能为养殖户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但牛羊养殖、运输、屠宰、加工等环节存在很多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各环节检疫工作落实不到位可导致疫病的全面暴发。不仅影响经济效益,同时还会严重威胁消费者安全。因此,做好动物检疫监督工作,严格把控产地检疫、产品检疫等环节,严惩各类违法乱纪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产地检疫监督在牛羊生产中的作用

1.防范输入性疾病的发生。近年来,随着牛羊养殖业不断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很多养殖企业为了提高品种优势频繁进行引种。这种行为也造成我国牛羊的市面流通率逐年增加。这很容易导致外来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虽然很多牛羊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引种行为会使牛羊自身携带的病原体进入新的养殖环境。目前,很多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点已出现明显变化。就目前牛羊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动态而言,部分急性传染性疾病已逐步向慢性、隐性传染病方向发展,且发病时间延长,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若引种过程中缺乏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很容易导致传染性疾病的大范围流行,甚至在流行区域内呈周期性循环发生状态。因此,为了有效提高牛羊制品的安全性,确保市面上流通的牛羊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引入外地牛羊时,应进行严格的产地检验检疫工作。这就要求各地检疫监督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做好协作工作,实行联合监督执法机制,有效避免各种逃避检疫行为的发生。

产地检疫监督工作开展期间,相关部门应严格落实检疫监督工作。通过有效的检疫监管,不仅能够对养殖户的养殖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同时还能够对产地检疫、屠宰加工等环节进行监管保障。首先,做好检疫监督能够不断指导、规范养殖户的养殖行为。同时也便于开展各类传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技术宣传。其次,做好检疫监督工作能够使产地检疫部门、屠宰检疫部门的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有针对性地开展检疫检验,及时发现和控制不合格的牛羊产品,防止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通过有效的检疫监督还可以保证产地检疫工作人员能够承担自身工作职责。对检疫监督工作人员而言,应具备认真负责、敬业的精神,坚守自身岗位,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敬业精神,站好每一班岗。同时在广大消费者中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深入基层和广大养殖户、消费者进行深度沟通,引导消费者关注动物产品质量。工作期间对运输动物的车辆应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于手续不健全或存在疑似病例的车辆,应立即进行扣留检查,防止疫情的传播蔓延。尤其在疫病暴发的大背景下,各区域的检疫监督部门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展重大疫病检疫。在接到相关人员申请后,应组织检疫人员到达现场进行严格的检疫检验。检疫过程中,检疫人员应仔细检查动物疫苗接种卡、耳标佩戴情况、检疫证明等,确保所有证件均符合要求。所有检验标准合格的车辆再严密观察一段时间,确保无任何异常现象后方可放行。对于有发病现象的牛羊应立即进行隔离观察,查明病原体,随后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对于确诊为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牛羊,应立即进行扑杀,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本地牛羊安全。保证牛羊科学、合理养殖,严格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流程,才能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的流入和蔓延,确保牛羊制品安全。

2.防范输出性疾病的发生。向外输送的牛羊在输出前,当地检疫部门应进行严格的检疫检验。通过不断提高检验检疫质量,从而有效杜绝患病动物的流出。相关部门在接到养殖户申请后,应立即派遣专业检疫人员到达养殖场现场,进行严格的检验检疫。明确养殖过程中牛羊的免疫状况、疾病发生状况以及用药状况。在开展检疫期间,检疫人员还应结合产地检疫情况对养殖户开展特定检疫。对于散养户,检疫人员应引导其到特定的检疫站点进行检疫。在检验过程中,检疫人员应观察牛羊状态,对常见传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进行筛查,并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判定牛羊是否患病。此外,认真检查其免疫档案、管理档案等资料,对检验合格的牛羊开具检疫合格证明。监督人员应掌握整个检疫过程和情况,一旦发现逃避检疫的行为,应进行严格的处罚,保证输出牛羊质量良好。

3.严格落实免疫接种。严格落实牛羊基础免疫工作是牛羊输出产地前的重要流程,落实免疫接种可确保牛羊安全养殖。每年春秋季节,饲养人员应定期对牛羊进行疫苗接种,尤其针对重特大动物疫病进行免疫接种,同时做好常见牛羊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在疫苗接种过程中,接种人员应保证疫苗购入渠道符合国家规定,从而保证疫苗质量合格,禁止使用劣质疫苗。疫苗购入后,养殖人员在保存期间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保存。接种前应明确疫苗的使用剂量及接种部位。对于需要稀释的疫苗,应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稀释。对于口服疫苗应严格控制稀释液,稀释液中禁止存在金属离子和消毒剂,从而保证疫苗接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免疫效果。此外,还应做好疫苗接种后的抗体检测工作。对于抗体水平不达标的牛羊应再次进行疫苗注射。对于多次免疫均不达标的牛羊应进行淘汰处理。除此之外,还应做好养殖场的环境清洁、消毒工作,及时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各检疫监督部门应定期对养殖场进行环境监测,从而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4.确保牛羊养殖业良性发展。通过严格的牛羊检疫监督流程,能够有效减少牛羊制品在生产、加工环节存在的问题,这对于保证牛羊制品安全至关重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牛羊产品的生产环节进行检疫监督,有效约束牛羊养殖产业的各类行为,例如,养殖户的饲养行为等。根据当前我国牛羊养殖业的发展状况,通过不断提升检疫监督标准进而提升检疫监督执法效率和质量可有效推动我国牛羊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产品检疫监督在牛羊生产中的作用

除牛羊肉外,牛羊产品还包括内脏、骨制品、牛羊皮等。养殖期间的疫病检疫可预防疾病的传播和暴发,而产品屠宰、运输、加工环节的检疫工作则直接影响牛羊肉的质量安全。通过产品检疫可以更好地发现重大疫病的潜在流行风险,例如,一旦人畜共患病通过牛羊产品进入养殖环节和消费者生活环节,会导致牛羊群体和消费者患病及疾病的扩散,严重威胁养殖业和消费者身体健康。产品检疫可快速筛查出不合格产品,随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将疫病发生和扩散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从而确保牛羊产品的输出安全。

就目前产品检疫状况来看,定点屠宰方案的实施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集中检疫难度大,未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牛羊肉及其产品仍在市面上流通。检疫过程中内脏不足等现象进一步导致检疫难度增加,同时影响肉产品质量。因此,相关部门应不断规范市场,对牛羊产品的检疫程序进行明确规定,同时加大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减少市场乱象。由于产品检疫的特殊性,相关部门还应不断提高产品检疫水平,通过创新检疫技术,从而提高检疫效率、准确性及便捷度。通过不断完善产品检疫技术体系为检疫工作提供支持。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对现有的监管制度和程序进行调整,实现可追溯的责任制。

三、 如何充分发挥动物检疫监督职能

1.明确检疫要点。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动物检疫监督职能,相关人员应明确检疫要点,并且根据实际检疫项目制定配套的监督程序,从而有序的引导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以羊布病为例,该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导致的,发病后病羊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差、流产等症状,对羊健康危害极大。在对羊群进行布病检疫时,需要收集与该病相关的资料,了解疾病发生时可能出现的症状,并进行严格检查,一旦发现病羊立即扑杀,避免疾病的扩散。

2.掌握检疫技术。检疫技术是疫病检疫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技术的合理性、操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检疫效率和检疫结果。常用的检疫技术包括临诊检测、病理学检测、病原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等。不同检疫技术其检疫设备、操作难度和应用场景等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对屠宰前的牛羊进行检疫可使用临诊检测。该方法应用时间长,主要通过观察个体反应判断其是否处于健康状态,例如精神状态和反刍状态等。该过程检疫效率对检疫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且该检疫过程存在误检、漏检风险。病原学、病理学检测以及免疫检测适用于屠宰前检疫。整个检疫过程对检疫技术和检疫设备要求较高,但该检疫方法准确度高,能够及时发现牛羊体内的病原菌。检疫人员除了能够熟练掌握各类检疫技术外,还应高度重视各类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各种常规操作。通过全面掌握各种检疫技术,从而保证顺利完成整个检疫工作。

四、结语

猜你喜欢
牛羊传染性检疫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牛羊各几头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牛羊片形吸虫病的诊断与防制
在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猪共患传染病
羊快疫的检疫诊断和防制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
牛羊腐蹄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