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县发展人工草地关键技术要点

2023-07-30 09:25吴杉何仕荣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草地畜牧业发展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狼尾草关岭黑麦草

文│吴杉 何仕荣(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草地畜牧业发展中心)

一、自然概况

关岭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南,处于珠江上游的北盘江段东岸,东西宽43.2千米,南北长57.3千米,国土总面积1468平方公里。东北与镇宁县相邻,西南以北盘江为界与晴隆县、兴仁市、贞丰县隔河相望,西北毗邻六枝特区。关岭区域地势东南海拔低、西北海拔高,最高处海拔有1850米,最低海拔370米,地势海拔落差大,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800~1500米之间。

关岭境内气候呈立体状,跨越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主要以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为主,四季分明,热量充足,水热同季。境内12.5%的低热河谷地区有“天然温室”之称。累计年平均气温为16.2℃,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6.9℃,最低气温15.4℃,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205.1~1656.8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384.8小时,无霜期297天,年均降雨量1342.2毫米,相对湿度77%。全县土壤受地势、地貌、气候、植被等成土条件的影响,全县共7个土类,20个亚类,51个土属,180个土种,以石灰土为主,占土壤总面积的69.9%;其次是黄壤,占土壤总面积的14.5%。全县地带性土壤分布较全,有山地黄棕壤、黄壤和红壤。

二、人工草地概况

关岭自2006年以来通过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南方现代草地牧畜业推进行动项目、粮改饲项目、退耕还林还草等项目,以及县委县政府的宣传推广下,人工草地在关岭县逐步发展起来,不仅养殖成本得到降低,农户经济效益明显提升,还减少了对天然草地植被的破坏。

随着关岭县近几年的大力发展关岭牛产业,草地畜牧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全县从2016年以来大力推广人工牧草种植,品种以杂交狼尾草(皇竹草)、紫花苜蓿、黑麦草、青贮玉米等优质、高产牧草为主。截至2021年年底,全县累计开展人工种草16.64万亩,其中杂交狼尾草(皇竹草)保有量8.66万亩,紫花苜蓿1.48万亩;青贮玉米、甜高粱、黑麦草等一年生高产牧草6.5万亩。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有13个,均为杂交狼尾草(皇竹草),主要分布在新铺镇岭丰村、江龙村、海百合村、卧龙村、新龙村、金龙村、藏龙村、江西坪村;花江镇莲花村;普利乡马马崖村、普利村;沙营镇纸厂村,断桥镇大理村。100亩至1000亩的有8个,其中杂交狼尾草5个(分布在花江镇多德村、前峰村、锡厂村;岗乌镇中心村;沙营镇羊场村),紫花苜蓿3个(分布在沙营镇沙营村、普利乡长田村、月霞村)。

三、人工草地播种技术

一般人工草地播种的工艺流程依次为:垦地、整地、土壤处理、施肥、播种及管理等。

1.土地开垦。建设人工草地,首先要对土地进行地面清理,并且在全垦和整地时需要把土壤碎细,彻底清除土地中的原生植物根茎等杂物,以便有利于新播种的草种生长发育。

在25度以上的坡地一般使用人工开垦的方法,不建议使用机械耕作的方法,多采用带垦、穴垦的开垦方法为主,开垦深度一般控制在以7~10厘米左右最佳。

2.土壤处理。在草地新播种时,对刚开垦好的土地需要进行土壤处理,将有利于牧草种子的生长发育,关岭县多数土壤呈弱酸性,在播种时适当施撒生石灰有利于改良土壤酸碱度,而且还能起到灭杀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的作用。

3.土地施肥。关岭县域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不高,在播种时一般每亩施腐熟厩肥1300~2000千克(鸡粪、羊粪),或磷肥40~50千克及复合肥20~25千克,均匀混入土壤中,对土壤进行改良处理,打造适宜牧草种子生长的基础环境。

4.选择草种。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结合关岭独特的气候和环境,选择适合的优质高产牧草品种,能减少土地、人力投入,在关岭一般适宜采用皇竹草、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等产量高的优质牧草,县内种植的皇竹草亩产量可达20000~30000千克,多年生黑麦草亩产可达10000~12000千克。

根据海拔高度关岭县可分为三种类型:低海拔地区适宜播种皇竹草、宽叶雀稗以及青贮玉米等;中海拔地区适宜播种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鸭茅、宽叶雀稗、紫花苜蓿等混播,或者单播皇竹草、青贮玉米等;高海拔地区适宜播种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及紫花苜蓿等混播,或者单播甜高粱、青贮玉米等。

5.种子预处理。

(1)种子消毒。播种前采用1%的生石灰水或50倍的福尔马林液泡种1~2小时,或喷洒灭菌剂等,可有效预防禾本科牧草的锈病、黑粉病、赤霉病和豆科牧草的白粉病及炭疽病的发生。

(2)接种根瘤菌。豆科种类的牧草种子在消毒后,还需要用根瘤菌进行接种。一般采用粘合剂与根瘤菌剂充分混合,搅拌成糊状,按种子与根瘤菌剂10∶1的比例混合均匀,再倒入钙镁磷肥拌和,使每粒沾满根瘤菌剂的种子都均匀包裹上一层钙镁磷肥,置阴凉、通风处晾干,待种子一干,立刻装袋或播种,不能保存。

(3)拌种。禾本科如多年生黑麦草等可与基肥用稀泥进行拌种,尤其是在草田轮作时,对黑麦草拌种增加其重量,能够有效提高其发芽率。

6.播种量。播种时选择优质牧草种子,一般纯度为99%,净度98%,发芽率85%~88%为最佳,在水肥均匀的土地每亩播种1~1.3千克,贫瘠的土壤每亩1.5千克左右。其混合比例禾本科70%,豆科30%。若种子纯、净度、发芽率发生变化,播种量应适当增减。

7.播种季节及方法。关岭建设草地一般播种选择在春、秋两季播种最佳,春季一般在3~4月播种,秋季在9~10月播种。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以春季为佳,海拔800 米以上的地区以秋播为主。播种最好安排在雨季来临前。

播种的最好季节多选择在9~11月,然而黑麦草、狼尾草(皇竹草)、紫花苜蓿等多选择在2~3月播种最好。在进行播种时,将已经处理过的种子与土壤、肥料等进行混合搅拌后进行撒播。在撒播时为了做到草种播撒的均匀,一般要将种子从地块的两个方向分两次来进行散播,然后再用用耙或树枝来回拖动进行盖土。在25度以上的坡地上一般要一边垦地一边播种以及盖土压土。

四、人工草地管理技术

1.苗期管理。在草地播种以后的半个月内需要保持土壤的松软湿润,以便有利于草种的出苗,当出苗期出现地表板结时,要用锄头翻松破除板结,也可轻度灌溉润湿土壤,并对缺苗率超过10%的地方,及时进行补播。

2.杂草防除。

(1)人工防除。在杂草分蘖时,进行人工拔除或浅锄;在分蘖或分枝茂盛期,其根系入土较深,此时应当进行深锄。

(2)化学防除。一般采用除草剂来进行防除,比较常用的除草剂有选择性和非选择性两种,如在播种前用广谱触杀性10%草甘膦杀灭地表所有植物,利用2,4-D丁酯乳油或百草敌防除阔叶杂草。

3.合理追肥。人工草地要在牧草长出3~4片叶时进行追苗肥,一般每亩施尿素3~5千克左右。豆科牧草追肥在分枝后期至现蕾期及每次割草后,每亩施磷钾肥3~5千克;禾本科牧草在拔节以后至抽穗期以及每次割草后,每亩施尿素7~10千克。混播牧草地追磷钾肥,追肥时有条件最好结合灌水同时进行。

五、人工草地刈割技术

目前关岭县的刈割草地面积小,由于县域内多数地方坡度陡,一般主要以人工刈割为主。适宜刈割的牧草种类有:皇竹草、高丹草、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白三叶等。在牧草刈割时应掌握以下关键点。

1.刈割时间。饲喂牛羊等反刍草食家畜时,牧草适宜割草时期在禾本科牧草抽穗期至开花期,豆科牧草的现蕾期至开花期割草利用为最佳。多年生牧草第一年不宜进行多次割草,一般割草1~2次最好,且最后一次割草时间最迟应在初霜来临前一个月进行。

2.刈割茬数。人工草地每年刈割的茬数需要根据草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决定,一般在管理很好的草地可以进行多次的刈割,而在管理较差的地块则减少刈割或不进行刈割。在刈割后每次都需要及时地进行追肥促进牧草的迅速再生,达到可以多次刈割的目的。在关岭县境内一般情况下每年豆科类的牧草可刈割2~3茬,禾本科类的牧草可刈割3~4茬。

3.刈割高度。牧草在刈割以后留茬高度一般为中等高度牧草留茬4~6厘米。如果草地上有大量的上年枯草或地面不平、有小土丘等障碍物,留茬可适当高些(6~7厘米),以便于割草并保证所收牧草的质量。像一些高大草本如皇竹草、甜高粱等牧草可留茬 7~10厘米。

六、人工草地利用技术

1.放牧利用。草地放牧是利用草地的最基本形式,也是最简单、最经济的草地利用方式,对于大面积的草地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利用,但在放牧时应首先需要注意实行草畜平衡,放牧时注重畜禽配套,进行科学平衡草地配畜,按一定的配畜标准以严格控制载畜量,实现草地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达到既不使草场压力过重,又不造成资源浪费的目的;其次需要严格控制放牧时期,不要过度利用草地。根据对不同的草地和不同的季节进行划分,在注意载畜量的同时应当适当减少春冬季的放牧时间,必要时应停止放牧,给草地一个恢复时期。

2.青贮利用。青贮的目的主要是为在草料资源缺乏的冬春季饲养动物的营养需要,解决青饲料、放牧与牧草生长季节的矛盾,确保饲养场或饲养户全年对动物饲草需求均衡供给。

猜你喜欢
狼尾草关岭黑麦草
认识草,也是一门学问
薏苡秸秆与杂交狼尾草混合青贮品质的研究
不同行内生草影响葡萄果实品质
黑麦草的种植、青贮及应用
古生物发现之旅——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种苗根荧光反应在多年生黑麦草与一年生黑麦草两个种测定中可靠性验证
冰雪小镇 关岭永宁滑雪场
杂交狼尾草对育肥猪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开磷为关岭县送肥保春耕
Al3+胁迫下的野生狼尾草种子萌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