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资源联合建设的共建共享

2023-08-01 14:19李曹俊
科技资讯 2023年12期
关键词:共建共享数字图书馆科学技术

李曹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已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数字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大幅度提高书籍文献的利用率。科学技术时代数字图书馆能够实现资源的联合共建,对提升馆藏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结合笔者在遵义市图书馆工作经验,分析探讨了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方法,以便促进图书馆资源水平的提升,丰富大众精神文化生活,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科学技术   数字图书馆   资源联合   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the Joint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Library Resources

LI  Caojun

(Zunyi City Library, Zunyi, Guizhou Province, 563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gradually matured and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digital libraries have become more abundant in resources, which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books and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gital libraries can realize the joint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s, 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llections.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working experience in the Zunyi City Library,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methods of digital library resources, so a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ibrary resource level and enrich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 of the public, hoping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relevant personnel.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gital library; Resource association;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汇聚的中心,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文化知识的海洋,满足了城市居民对知识的渴求。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更应重视数字化建设,利用网络资源丰富馆藏,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数字资源建设效率。数字图书馆还要重视资源联合建设,将城市中关联的信息文化有效联合起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对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信息化时代不仅为数字图书馆提供优质信息资源,帮助提高图书馆的信息及时性,同时也影响了读者的閱读方式和习惯。所以,在建设数字图书馆过程中,工作人员更需要结合现阶段资源利用实况,拓宽建设思路,发挥资源优势,为大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1数字图书馆资源联合建设的共建共享特征

目前,我国数字图书馆资源联合建设的经验主要借鉴外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应的资源联合建设计划,以促进资源的共建共享。总体来说,数字图书馆资源联合建设共建共享特征有以下几点:(1)数字图书馆资源联合建设的机构来源于社会各界,这主要因为资源联合建设有着极强的资源优势与社会效益,所以社会当中诸多机构都愿意参与进来,除了各种图书协会以外还包含高校图书馆,为其资源建设贡献了力量;(2)数字图书馆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现阶段我国大力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相关部门提出了许多政策方针用于指导建设工作;(3)信息技术支持更加多元,数字图书馆资源联合建设中需要有较强的技术支持,企业信息技术队伍和高校信息技术团队都予以支持,推动了数字图书馆资源共建发展;(4)标准化建设体系,目前我国已经总结国内外先进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经验,形成标准化建设体系,对今后数字图书馆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2数字图书馆资源联合建设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2.1有利于信息资源建设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这是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联合建设共建共享的基础。图书馆有着极为丰富的馆藏资源,这些资源的种类、内容也会变得更加多元。除了传统纸质文献、期刊,现今还有电子文献、视频资源等,同其他图书馆联合建设数字化资源库,更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2有利于实现文献资源共享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越快,人们对知识的渴求越强烈。图书馆有着丰富的馆藏资源,无论是学术文献还是艺术期刊,读者在图书馆内都能找到相应的资源。图书馆的资源价值在于为读者提供便利,所以无论何时何地,图书馆都应积极提高资源利用率[2]。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图书馆资源建设更需要利用各项先进技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大资源建设与应用力度,在图书馆间建立畅达的沟通互动渠道,以此实现文献资源的有效传递,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加优质的服务。

2.3有利于资源互补建设

在数字图书馆资源联合共建共享过程中每个共享的机构、团体都有自己的特色所在。例如:高校图书馆的学术类文献资源比较多样,涵盖艺术、科学、文学、法治等多个领域,便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查阅。而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比较丰富,以遵义市图书馆为例,根据官网2020年6月数据显示,其藏有黎焕颐作品《午夜的风》《淘金者的河流》等,还有反映遵义“沙滩文化”系列文人的大多数作品。此外,遵义市图书馆还收藏了众多黔北作家的作品,充分展现了遵义当地的文化特色。2020年通过大数据对遵义市各级图书馆的馆藏情况进行分析,将正安县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料54 517页、湄潭县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料13 723页进行了数字化加工,并纳入遵义公共文化共享平台。参与资源共建共享的数字图书馆,通过合理实现优势发掘与利用,真正挖掘自身特色资源,展开信息和内容共享,真正彰显出数字图书馆的独特优势。在实现共享目标前提下,让不同的文献资源信息变得更加完善,弥补了原本文献资源的缺漏情况,让读者阅读起来更具质量。

2.4有利于促进标准化体系的形成

在现代科学技术时代,图书馆建设需要将原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才能建立起数字图书馆,从而形成更加科学标准化体系。在此过程中,需要将书目展开联合整编,在联合书目资源编制中涉及多个地区、多种资源类型,从书目中心可以获得优质的信息资源,便于读者阅读。同时还可以将图书馆的书目数据传递给其他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对于读者而言,书目资源共享能够提高阅读便利性,在标准化体系影响下,图书馆的建设水平也会不断得到提升。

3数字图书馆资源联合建设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

信息时代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建设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图书馆今后建设发展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在资源共建共享中还存在几个方面问题有待解决。

3.1数字信息资源不足。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大多以实体图书馆为主,数字信息建设资源不足,很多数字文献资源在工作过程中没有进行整理与补充。另外,图书馆纸质资源文献也没有完全转化为数字化资源,距离数字化还有一定路程要走。

3.2资源共享意识不足。

在我国图书馆发展中存在一个显著问题就是缺少合作意识,很多图书馆负责人缺少合作理念和共享意识,只想着怎么发展自身,将那些优秀的、珍贵的资源像宝藏一样收藏起来,不愿意共享。

3.3缺少资金支持。

数字图书馆资源联合建设需要有充足的资源作为支持和保障,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城市的图书馆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数字化建设与维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共享建设,也不利于图书馆长远发展。

3.4存在资源浪费问题。

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利用价值就是满足社会大众阅读需求,在知识滋养下提升社会大众文化素养,所以图书馆在建设中一定要重视资源利用问题。但目前很多图书馆只注重自己发展,没有建立起资源共享平台,造成了资源浪费[3]。

3.5缺少专业人才。

数字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不仅要有专业人才支持、技术支持还要有运营建设支持等等。所以在数字化资源建设中需要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掌握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具备信息素养和数据意识,但是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缺少人才储备。同时工作人员自身专业能力不足,不具备学习思维,也没有随行业的发展变化而拓宽知识范围,导致数字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进程较慢、效果不佳。

4数字图书馆资源联合建设共建共享策略

4.1改变传统思维,重视共建共享要求

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工作需要将信任作为基础和前提,各个图书馆才能够將自己的馆藏资源提供出来。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部分图书馆难以改变传统思维,将自己的利益作为重点,在馆藏资源的使用和服务方面有所私藏,往往以自己为中心,站在自己角度上思考问题,并力求小而全。在资源与合作的方面,只索取而不愿去付出。那些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图书馆,在与其他图书馆合作中发现没有什么可利用的优势,缺乏了资源共建共享的积极性。在科学技术时代,需要将原有数据、期刊、各种文献资源展开共享,包含一些图书馆的其他资料数据、企业信息等,这些数据较为敏感,在公开过程中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也会影响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展开。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扭转这样的思想,原来的资源共享方式已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对资源的需求,所以需要将资源共享的范围进行延伸,才能集中各个图书馆的力量,共同挖掘科学技术时代中潜在的创新功能与模式,以便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的创新发展[4]。除此之外,各个地方的档案馆、政协等都拥有大量具体极高价值的地方特殊文献,以遵义市为例,仅在遵义市政协可以进行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就达到30余万页,因此这个协调和沟通就极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转变思想观念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发展历程。尤其在一些图书馆效益严重受挫后,有些图书馆可能会出现退却心态,那么这时就需要一支更强大的团队,协助其他图书馆战胜狭隘心态,让其思维和想法更加适应发展的需要。

4.2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资源共建工作涉及的全部信息都要经过云计算上传到云端,才能够提高资源共建的效率。但是也存在一些信息风险,因为信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如果遭到篡改,损失的将不仅仅是一个图书馆的资源,而是多个图书馆联合的资源。就《云计算安全风险评估》调研报告发现,在云计算服务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安全风险,主要包括用户接入、数据位置、数据隔离、数据恢复等。这就需要在展开图书馆资源共建过程中,云计算服务商要予以更加牢固的安全防范,做好控制举措。同时,图书馆也要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保障机制,这样才能提高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图书馆应该积极建立起由专家组成的云计算安全反应队伍,能够对突发的各种硬件问题、网络问题、系统问题展开处理,积极建立安全预警系统。如果在图书馆资源共建过程中出现一些非法操作,系统便会予以报警提示,这样才能够提高图书馆资源共建的安全性,对于篡改的信息及时予以修复。

4.3建立以云计算为依托的数据中心

云计算与数据之间其实是技术和应用的关系,即云计算技术为数据来源奠定了更强大的基础,而数据则为云计算技术创造了更有意义的用武之地。就其所应用的技术而言,数据也可以表现为云计算技术的服务应用。而数据如果和云计算技术相结合,双方可以实现最大的优势互补。在图书馆资源共建过程中,因为云计算技术的基础框架可以实现信息基础设施的共享,所以图书馆不用为软件管理、网络故障等问题而苦恼。更不需要购买相应的网络设备、储存设备、服务器等。仅仅通过互联网租赁便可以建立相应的系统。这样既可以节约投资,也可以带来了价格更低廉的信息计算能力。

4.4有针对性地展开资源整合,突显自身特色

科学技术时代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的展开,不能盲目追求资源的“多”,不必将馆藏资源都展开数字化处理。要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自身需求建立相应的数字化图书馆,不能忘记自身特色。如果图书馆的建设盲目追求多,忽略特色就会导致资源的泛滥和浪费。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感觉到混乱不堪,也难以为读者提供良好的资源服务。在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用户对于信息有了更高的需求,一个图书馆没有办法满足所有的数据资源需求,也不能满足用户所有的需求,所以在图书馆资源共建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交流。在构建资源共享机制过程中,避免出现盲目现象,让资源信息达到有效共享,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5]。在资源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用户的需求,将其需求作为重要工作目标。在建设过程中加强对读者隐私的保护,这样才能帮助他们维护利益。另外,在资源、技术条件的支持下,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优质的信息服务。例如:可以展开信息定制服务或者根据读者的资源访问特点,对其访问关键词、频率展开研究,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以此展开针对性的信息推送服务,这样能够满足读者更多元的需求。数字图书馆资源共建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读者的心理特点、知识文化水平,展开内容建设。根据他们的信息采集特点,满足信息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彰显数字图书馆资源共建的作用,也能让读者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服务[6-7]。

4.5建立多种数字检索的模式

现阶段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还要积极建立多种数字检索模式,主要包括用户启发检索模式、多系统整合模式、大数据相关支持方式以及云架构技术等。户启发检索模式主要是根据用户所关心的大数据,满足用户的研究目标与兴趣进行研究。通过选择合理、有趣的个性化信息,将人们经常关心的信息转化为相关内容,先展开判断再进行搜索,从而完成了对数据的无感知搜索。多系统整合模式则是将复合用户资源进行集成,将结构化的资源和非结构的资源进行整合,有效整合资源,满足不同类型的用户[8-9]。而数据的关联模式则是通过对各种数据加以关联,并对信息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从而提高数据挖掘的准确性。以遵义公共数字文化共享平台为例对知识资源加不同类型标签,实现精细化、细颗粒度标引。对其中的人物、地点、机构、日期等命名或专有实体约30 000条数据进行精准抽取,实现资源的精细化揭示和知识化、专题化服务。通过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以实现语义的流式推理,对数据的术语和特征进行资源命名、建模,从而实现了数据关联。而云架构技术模式则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架构与核心,利用云构架技术可以实现图书馆整体的控制[10]。

4.6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素质

在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建设水平的好坏与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有着紧密关系,所以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还要不断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使其能够适应行业的变化与发展,积极克服新的工作理念和模式带来的不适感,通过加强心理调整,转变传统思维,以更加积极健康的状态面对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革。另外,还要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学习能力,通过不断学习新观念、新技术,提高自身素养。在科学技术时代的背景下,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图书馆资源建设和优化馆藏能力,更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了解数字资源的特点,同时加强对资源的组织与利用,掌握信息筛选和总结方法,对資源的评估有更清晰的认识。通过加强专业学习,能够对数字资源的开发有全新的认识。图书馆还应加强人才的引进与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图书馆在改革过程中,不仅要强化图书情报信息专业人才储备,同时还要组建一支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队伍,将其纳入研发团队当中,这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通过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加强对数据资源的挖掘,同时图书馆也能调配更多人才展开信息服务[11]。

5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人阅读习惯的改变,传统的图书馆资源服务模式已经不适用用户对数字图书馆的需求,所以在科学技术时代还应积极展开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服务力度。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仍要根据当前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情况,逐步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改变传统思维,重视共建共享要求。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建立以云计算为依托的数据中心,有针对性的展开资源整合,突显自身特色。建立多种数字化的模式,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素质。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提升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的能力,进一步推动公共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 杨民娟.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交互评估模型研究[J].情报探索,2022(11):98-103.[2] 胡婧喻.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2(16):147-148.

[3] 靳婕.大數据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鄂州大学学报,2021,28(5):64-65.

猜你喜欢
共建共享数字图书馆科学技术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Interlib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应用初探
创新应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思考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刍议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及其防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