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膏外敷联合痹痛汤方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炎性反应、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023-08-02 07:37郑红波倪小坤
河北中医 2023年7期
关键词:骨关节炎活血氧化应激

周 伟 郑红波 冯 穗 刘 强 倪小坤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中医骨伤科,广西 柳州 545006)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由膝关节软骨变性、增生导致的慢性关节软骨组织疾病[1-3]。膝骨关节炎的主要发病群体为中老年群体,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僵硬、疼痛、积液等,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情不断恶化,可能会导致关节畸形等严重后果[4-6]。目前西医对于膝骨关节炎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软骨保护药物、抗炎药物等,但均不能取得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致力于中医药治疗研究。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均予常规康复锻炼的基础上,我们采用活血膏外敷联合痹痛汤方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59例,并与单纯采用痹痛汤方口服治疗59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18例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中医骨伤科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9例,男30例,女29例;年龄48~72岁,平均(62.7±8.1)岁;病程8~29个月,平均(18.8±6.2)个月。对照组59例,男28例,女31例,年龄51~74岁,平均(61.9±8.5)岁;病程9~30个月,平均(19.6±6.4)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中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7]。中医诊断参照《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2020年版)》中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8]。

1.2.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病情均处于早、中期,依从性良好;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3 排除标准 膝关节活动能力完全丧失需手术治疗者;1个月内接受过相关治疗者;合并痛风、风湿、类风湿等其他关节疾病者;既往有膝关节手术史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以卧床休息为主,指导其行床上股四头肌等长、等张运动等功能锻炼增强膝关节稳定性,适度低强度有氧运动,避免下床过度站立、行走及膝关节剧烈运动。

1.3.1 对照组 予痹痛汤方口服治疗。药物组成:狗脊20 g,川牛膝20 g,熟地黄20 g,当归15 g,党参15 g,独活12 g,威灵仙12 g,土鳖虫10 g,鳖甲5 g。伴心慌气促者加当归20 g、黄芪30 g;下肢肿胀疼痛者加薏苡仁30 g、土茯苓30 g;四肢乏力者加肉苁蓉10 g、淫羊藿10 g。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活血膏外敷治疗。活血膏药物组成:红花20 g,土鳖虫20 g,桑寄生20 g,川芎15 g,当归15 g,赤芍15 g,白芍15 g,威灵仙15 g,宽筋藤15 g,白及15 g,乌药15 g,乳香15 g;龙血竭2 g,冰片2 g。以60 ℃对上述药材进行干燥处理,研磨至微细颗粒后添加凡士林(加热)并充分搅拌,呈糊状后冷却成膏剂,均匀涂抹于纱布上制成药膏。将活血膏外敷于患侧膝关节,持续6~8 h,每日1次。

1.3.3 疗程 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1.4.1 中医症状 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情况,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9]中相关内容拟定评分标准,包括晨僵酸胀、跛行走痛及膝部肿胀,按照无、轻、中、重的程度,分别记0、2、4、6分。

1.4.2 膝关节功能及运动功能 比较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及运动功能评分变化情况。膝关节功能采用奎森功能演算指数(Lequesne)[10]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膝关节功能越差。运动功能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11]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运动功能越好。

1.4.3 疼痛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 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情况。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2]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13]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4.4 炎症相关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 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症相关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炎症相关指标包括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氧化应激指标包括总抗氧化力(TAOC)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其中TLR4及NF-κB p65采用免疫印迹法计算相对表达量,TNF-α、IL-1β、TAOC及LPO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1.5 疗效标准 显效:中医症状评分下降>70%,膝关节功能、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中医症状评分下降30%~70%,膝关节功能、运动功能有改善;无效:中医症状评分下降<30%,膝关节功能、运动功能无改善[9]。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4.92%(56/59),对照组总有效率83.05%(49/5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晨僵酸胀、跛行走痛及膝部肿胀评分变化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晨僵酸胀、跛行走痛及膝部肿胀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晨僵酸胀、跛行走痛及膝部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晨僵酸胀、跛行走痛及膝部肿胀评分变化比较 分,

2.3 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eqensne评分及运动功能FMA评分变化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Leqensne评分均降低(P<0.05),运动功能FMA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Leqensn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eqensne评分及运动功能FMA评分变化比较 分,

2.4 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疼痛VA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VAS均降低(P<0.05),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疼痛VA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比较 分,

2.5 2组治疗前后炎症相关指标TLR4、NF-κB p65、TNF-α、IL-1β及氧化应激指标TAOC、LPO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炎症相关指标TLR4、NF-κB p65、TNF-α、IL-1β及氧化应激指标TAOC、LPO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炎症相关指标TLR4、NF-κB p65、TNF-α、IL-1β及氧化反应激指标TAOC、LP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治疗前后炎症相关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3 讨论

膝骨关节炎是膝关节的退行性变,由于年龄增长,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畸形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有的患者还同时伴有半月板损伤,其主要临床症状是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疼痛、关节肿胀、关节畸形,比如膝内翻、膝外翻等,此外患者还会出现膝关节活动时的功能障碍、关节僵硬,上下楼梯困难、不能下蹲等症状。膝骨关节炎属中医学“膝痹”“骨痹”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主要是由于风寒侵袭、经络不通、气滞血瘀等导致,临床治疗应以活血、通络、祛寒、除湿等为原则[14]。痹痛汤方是我们临床上治疗骨科痹症的常用方剂,临床效果显著,方中狗脊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利关节;川牛膝活血除湿,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当归养血和血,活血止痛;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独活擅祛下焦与筋骨间的风寒湿邪;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土鳖虫破血散瘀,使筋骨间瘀血散而止痛;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诸药合用共奏补肝肾、祛风湿、止痹痛的功效。

活血膏是我们新进改良研发的外用中药方剂,相较于口服剂型,其不但没有不适口感,且安全性更好,操作简单,更易被患者所接受。方中红花、乳香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土鳖虫性善走窜,能活血消肿止痛;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宽筋藤、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当归、白芍养血柔肝止痛;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龙血竭活血散瘀定痛;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全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通络、强筋壮骨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活血膏外敷联合痹痛汤方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可以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用,更够更好更快地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促进局部积液、炎性渗出物及淤血的吸收,从而达到缓解症状、提高疗效的目的[15]。

膝骨关节炎作为一种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疼痛是其临床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并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运动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严重下降[16-1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Leqensne评分及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治疗组采用活血膏外敷联合痹痛汤方口服治疗后,能够更好地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提升患者膝关节功能及运动功能,从而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改善。另外,研究表明膝骨关节炎患者常伴有膝关节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因此抑制炎性反应,提升患者抗氧化能力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19]。TLR4/NF-κB通路作为炎症通路,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变化与炎性反应具有密切联系,而TNF-α、IL-1β均为TLR4/NF-κB通路下游炎症因子,其水平升高可明显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20-21]。TAOC及LPO都是临床常用的评价氧化应激状况的指标,研究表明膝骨关节炎患者TAOC及LPO水平可明显升高[22]。本研究发现,治疗组治疗后炎症相关指标TLR4、NF-κB p65、TNF-α、IL-1β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TAOC、LP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治疗组采用活血膏外敷联合痹痛汤方口服治疗后,可明显减轻患者炎性反应,提升抗氧化能力,这也可能是其发挥作用功效的根本所在。

综上所述,活血膏外敷联合痹痛汤方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提高膝关节功能和运动功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提升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猜你喜欢
骨关节炎活血氧化应激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膝骨关节炎如何防护?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氧化应激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推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