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研究

2023-08-02 21:54吴华岳柏冰湛孝东
关键词:监督执纪人民至上思考

吴华 岳柏冰 湛孝东

摘 要: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强。文章剖析了当前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和体会,提出应从强化党纪教育、构建防腐监督网络、完善监督检查机制、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打造专业化队伍等五个方面完善高校附属医院医疗秩序管理,做好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附属医院的纪检监察工作。

关键词: 人民至上;监督执纪;高校附属医院;思考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01(2023)03-0103-06

Research on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in Affiliated Hospitals of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WU Hua1,YUE Baibing2,ZHAN Xiaodong3

(1.Office of the Commission for Discipline Inspection,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 Wuhu, Anhui  241000,China;2.School of Marxism,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Anhui  232001,China;3.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Anhui  241002,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eply advancing  of medical system reform,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plays an increasingly powerful role in hospital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to improve the medical order management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rengthening the party discipline education, building the anticorrosion supervision network, perfecting the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mechanism, comprehensively applying the “four forms” of supervision and enforcement, and building professional teams, so as to do a good job in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of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trict Party governance.

Key words: people first;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affiliated hospitals of universities; reflection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在《求是》杂志上发表重要文章《坚持人民至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1]。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高校附属医院必须认真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服务宗旨,从根本上净化行业风气,全心全意推进党的卫生事业发展,让党更放心,让人民更满意。附属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系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所在高校担负医科教学与科学研究任务,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依托,是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促进高校以及附属医院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把纪检监察工作做好、做细、做实是监督高校附属医院廉洁行医,保障人民群众“病有所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纪检监察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一、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醫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同时要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始终“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 综合发力”[2]。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工作者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在日常监督执纪过程中,时刻不忘初心使命,认真履行“监督为民、执纪为民、正风为民、反腐为民”神圣职责,营造风清气正医疗环境,为更好地发挥高校附属医院的“医”“教”职能,促进人民健康事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由此可见,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职业精神

高校附属医院是一个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专业机构。纪检监察工作是高校附属医院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和完善优质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以患者为中心”诊疗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医疗质量、营造风清气正医疗环境的主要环节,也是提升临床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政治保障。做实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工作能够对亦医亦教医护人员起到警示作用,不仅对增强医护人员个人素质和专业素养有着明显促进作用,也能有效提高医务工作者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推进高校附属医院党风廉政建设。简言之,纪检监察工作是高校附属医院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职业精神的根本保证。

(二)有利于促进新时代医疗卫生行业可持续发展

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部门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加强风险源头防治和高风险领域监督,能够有效评估附属医院整体运行状况,帮助医院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及时发现和了解医院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医院各科室尽职尽责,把医院党政作出的各项决策贯彻执行到位,助力附属医院高效运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可见,加强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工作既能防止贪污腐败现象发生,促进管理水平和医疗水平双提高,又能为医院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另外,面对医改进程中出现的“改制带来的利益分配”和“新的医患关系”等问题,纪检监察部门站在廉政风险点的最前沿,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勤于监督,也是适应新时代医疗卫生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有利于維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医疗行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问题一直是广大群众的关注点,“红包”“回扣”等问题现象依然是医务人员廉洁从业的风险点,更是医院管理的痛点和难点。做好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工作,落实好“一岗双责”,就是为廉洁行医竖立“警示牌”,织好“保护网”,让人民群众看病更方便、看病更放心。 因此,加强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工作,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塑造高校附属医院“生命至上”行业形象和医务人员白衣天使形象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切实有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二、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部门是医院内部设置的专门监督机构,其工作职责主要是在医院党委领导下,努力做好医院内部纪检监察工作,对影响廉洁行医的风险点进行调查研究与科学研判,及时预警医院内问题易发部位,对“问题”科室竖起“警示牌”,减少腐败问题发生,在营造风清气正医疗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对照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应该是全党全社会必须牢牢树立的一个理念”的重要论述,高校附属医院在开拓从“病有所医”迈向“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伟业,履行好纪检监察神圣职责等方面尚存某些问题需要解决,纪检监察工作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

(一)警示教育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够

部分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部门常规的警示教育方式主要是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重要时间节点推送提醒短信、实地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形式比较单一,内容也不全面,针对性不强,缺乏吸引力。究其原因,一是纪检监察部门对医院各科室存在的风险点和易发腐败环节认识模糊,只能简单传达上级反腐精神;二是没有深入了解广大医务员工实际需求,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往往仅采用会诊宣教方式,推送的教育内容与相关岗位也不够契合,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三是医疗行业任务比较繁重,附属医院在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时,很多医护人员都在一线工作,不能接受统一的警示教育,反腐倡廉教育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制度体系不健全,监督动力不足

有些高校附属医院的负责人偏重“抓生产、创效益”,对纪检监察工作重视不够、投入精力不足。有些高校附属医院激励机制的天平向经济效益倾斜,科室收入高奖励额度就高,在这种奖励机制导向下,纪检监察干部查办案件的动力不足。 有些高校附属医院的纪检监察工作者对“三转”持观望态度,思想顾虑较多,对其科学内涵和具体要求把握不透,特别是对于核心问题缺乏系统思考,隔雾看花。他们片面地认为,只有紧紧围绕负责人开展工作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赢得负责人的信任和认可,否则就“辜负”了主要负责人的信任,影响个人前程。

(三)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有待加强

首先,有些高校附属医院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学习仅在专职纪检监察干部中进行,很少或没有在基层党支部和各业务科室开展宣传教育。然而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四种形态”运用的“一线”监督者,具有监督基层党员干部和临床医生的独特优势。党支部的学习质量,直接影响“四种形态”的覆盖面和监督力度。有些党员和医务员工很少甚至不知道“四种形态”的具体内容,警示教育的威慑力无从谈起。其次,有些高校附属医院的纪检监察工作者宣传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意识不强,习惯于沿袭“等”的工作模式,工作不深入不细致,等问题、等举报、等信访,缺少发现问题苗头的敏感性和主动性,等问题找上门才去调查解决。最后,有些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工作者从医院内部产生,难免产生熟人关系的问题,导致监督力度偏软,避重就轻,得过且过,甚至可能会出现包庇纵容等情况。

(四)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不足

日常监督中,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部门往往存在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尤其在复杂性、专业性较强的涉医案件中,有些纪检监察工作者难以抓住问题关键。即便有些纪检监察工作者有一定的医学背景,但岗位和专业素质匹配度不高,医学专业知识和办案的技术能力仍是其正确履行职责的障碍,面对医学专业性强、难度大的案情仍会出现“本领恐慌”的窘迫。甚至有些纪检监察工作者为避免“犯错”,工作方式习惯于沿用老旧套路和做法,纪检监察工作安排依赖上级指示。另外,有些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工作者的职称晋升指标是与医务人员,甚至是高校教师合在一起的,在职称评聘时将纪检监察工作者、医务人员、教师几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岗位进行硬性业务水平比对,导致纪检监察工作者职称晋升的“砝码”减轻。有的高校即便把附属医院纪检监察工作者职称晋升的指标单列,分配的结果也是纪检监察工作者处于“僧多粥少”的窘境。

三、 改进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几点思考

维护高校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是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纪检监察工作为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给予了坚强支撑。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做好新时代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强化党纪教育,推进廉洁文化建设

1.找准重点环节,有的放矢强化警示教育。一方面,为获取优质医疗资源、获取专家型医生诊疗、尽早“手术”或尽早入(出)院,不少患者家属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往往会想方设法地利用“潜规则”;另一方面,有些党性修养不高或法律意识不强的医务员工,在不可告人目的驱使下,在非法经济利益诱惑下,也可能会利用“潜规则”为患者大开方便之门。这正是高校附属医院产生“红包”“回扣”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此,高校附属医院必须强化党纪教育,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纪检监察工作者应主动深入基层科室,找准医院工作重点环节和风险点,充分发挥医疗卫生领域实际案例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达到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以案明纪目的。对存在问题或有可能出问题的具体人,利用提醒谈话、诫勉谈话、批评教育、党内通报批评等方式进行警示教育,让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使“红包”“回扣”这种“潜规则”在高校附属医院没有存在的土壤。

2.创新形式,提升廉洁文化内涵。高校附属医院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工作要求,重点改进宣教方式、监督方式。首先,通过举办反腐倡廉专题讲座、先进事迹报告会、廉洁文化主题展板比赛、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醫德标兵评选和宣传等廉洁文化教育活动,激励广大医务员工积极参与廉洁文化教育活动,营造廉洁从政、廉洁行医氛围。其次,保持与司法机关的紧密合作,经常性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活动,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最后,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钉钉、医院OA等网络平台,多方位宣传廉洁文化建设,提升廉洁文化内涵,在寓教于乐中敲响廉洁自律警钟[3]。

3.分类指导,针对性开展警示教育。高校附属医院要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和高校附属医院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广大医务员工的实际需求,系统精选警示教育内容,聚焦重点对象,全员覆盖,统筹安排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时间。党委主要负责人要发挥“一岗双责”作用,结合工作实际,强化顶层设计,出台并完善医院相关管理制度,鼓励相互监督,加强道德约束,常亮法律红线,经常到各科室巡回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要更多地运用“开小灶” 教育方法,坚持“进支部,进科室”,送廉政课上门。纪检监察工作者要先学一步教育素材,使自身变成“一面旗帜”,加强与医务员工的心理、情感交流,成为值得医务员工信赖的政治指导员。

(二)构建防腐监督网络,完善反腐倡廉体系

1.顶层示范,明确责任。高校附属医院党委应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纪检监察干部要率先垂范发挥好监督作用,不断提升制度的执行力,重大事项提交党政联席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党政主要负责人“四个不直接分管”制度应严格接受监督,做好顶层示范;中层干部及采购人员等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实行定期交流轮岗。具体来说,高校附属医院要适时修订管理制度和流程,督促相关部门和分管领导从各自职责出发,严格执行,层层把关;规范医疗器械耗材药品的准入审批流程,尽可能避免临床医生与医药器械供应商直接接触,筑高“防火墙”,源头堵漏,预防职务犯罪;明确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齐心合力各负其责;确定党委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及纪委监督责任清单,医院负责人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纠风工作责任书,明确附属医院领导和中层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强化责任追究,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2.创新反腐倡廉的监督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高校附属医院应创新反腐倡廉的监督体系,将医务、护理、审计、财务、科研、工会等职能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形成全院“反腐倡廉的监督网”,各职能部门相互协作,从临床教学、医疗服务、医德医风等各方面实行全员监督。纪检监察部门要不断提升运用监督措施的针对性,定期对问题多发的科室和个人进行综合谈心谈话、检查抽查、督促整改、监察建议等,及时堵住违纪违法漏洞;同时,还要进一步深化“三转”工作,全面梳理“领导小组或工作小组”等各类工作组,凡是与纪委履行专责无关的一律退出,需要现场全程监督的具体业务工作,如基建、后勤、招投标等,纪委逐步减少参与,直至完全退出。具体来说,应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体系,坚持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明确各部门的廉政风险点,按照廉政风险分层级进行监督,盯紧权力运行各个环节,扎紧制度的笼子,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使“一岗双责”落到实处,将科室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同步考核,形成党员干部和医务人员不能腐的约束性[4];完善监督体系,让党员干部和医务人员明纪守规、知畏笃行,阻断“潜规则”的利益输送链条,防止发生违纪行为。

3.建立履职廉洁报告制度。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部门应建立履职廉洁报告制度,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把重点监督和日常监督相结合,经常性开展廉政谈话,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按照附属医院党委统一要求,各部门负责人和各科室主任在履职过程中都要定期述职、述廉,定期向纪检监察部门报告所在单位和个人履职廉洁事项,接受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情况的监督。在涉及人事、经济等重大事项时,特别是“三重一大”决策情况不仅应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而且应向同级纪委和上级纪委报告会议决议和个人有关情况等。

4.适时运用纪检监察工作程序。对于易发廉政风险的关键岗位,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部门可采取关口前移、随机抽查监督、发现问题苗头进行预警性提醒等防范措施,对问题科室和个人根据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如提醒谈话、廉政谈话、任前谈话等。纪检监察人员要利用自己的语言艺术优势,使谈话达到“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胜于百万之师”的艺术功效。对已经出现问题苗头的党员干部和医务人员,及时有效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采取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方式,明确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红脸出汗”成常态;对于违规违纪轻微,但不构成违法的党员干部或医务人员,给予党政纪处分,条件允许的给予调整岗位;“四种形态”层层递进,对极少数严重违纪甚至违法的党员干部和医务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违法的要立案审查。

(三) 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增强监督执纪动力

1.把握政策,履职尽责。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工作者须牢记纪检监察组织的政治属性定位,认真学习领会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纪检监察工作规程,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政治敏感性和督察能力,在履行监督执纪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科学分析和严格界定问题的性质,突出政治、严守纪律,本着“保驾护航、治病救人”意愿精准发力,解决问题。监督问题部门或个人应严格履职尽责,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上级主管部门的任务决定,确保政令畅通。

2.强化监督,提升合力。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部门每年应定期开展重点领域专项督查工作,特别要是对院内修缮工程、医药器械招采、科研教学管理、职称晋升等重要领域的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以及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公务出差(出境)“三公”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规范权力运行,建立权利运行长效机制。要密切群众关系,与广大医务员工休戚与共,着眼于广大医务员工切身利益,立足于调动医务员工参与监督的积极性;要将座谈走访与各职能部门及科室的监督结果相结合,使用专项治理、列席民主生活会、个别谈话等方式,谨慎梳理线索,批隙导窾处理问题,提升监督合力。

3.专项督查,精准发力。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部门每年应定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专项督查工作, 加强对作风、行风建设情况的监督,督查各党支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遵守情况、组织生活开展情况、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情况、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等;督查业务科室贯彻执行中央有关作风建设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等情况,对于违反作风、行风建设等违纪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典型案例及时曝光,确保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的精神落地生根。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信访工作的主渠道作用,在做好来信、来访、来电等常规信访举报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沟通方式,拓宽反映问题渠道,进一步提高发现处理问题的精准度和效率。

4.建立机制,增强效果。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部门要建立自上而下的民主监督、主动监督的体制机制,不断量化、优化评价指标,客观公正反馈监督实效。要把解决问题、推动整改作为工作导向,积极配合组织和人事部门,把监督结果作为人员考核、选拔、奖惩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还要扩大信息公开渠道,定期将工作情况向医院党委及上级纪委或巡查部门报告,积极主动接受党委和全体医务员工的监督。

(四)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提高监督执纪实效

1.强化自身建设,提升监督执纪能力。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宣传教育,认真学习党内法规,全面提高党员领导干部遵纪守法的意识,自觉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第一位,增强自身“免疫力”;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谈心谈话等形式,早提醒早纠正一些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坚持问题导向,在监督和纪律执行过程中,始终将纪委的监督职责与党的内部法律法规相结合,不断摸索遏制腐败的有效措施。

2.夯实主体责任,防止责任递减。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既是对纪委监督责任的要求,更是对党委主体责任的要求”[5]。高校附属医院党委要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善于运用好“四种形态”,发挥“四种形态”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利器的作用,通过建立卓有成效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落实主体,层层压实责任。纪检监察部门要严格落实监督责任,根据党委和上级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要求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不断推进“四种形态”的落实落地,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具体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四种形态”践行效果。同时,还要不断细化各科室党支部落实“四种形态”的责任清单,细化责任主体,把“两个责任”推进到党支部层面,通过压力逐层传导,责任逐层压实,延伸党内监督触角,对党员干部进行近距离监督。党委、纪委要制定相应的考核监督办法,加大对各党支部的监督检查力度,让“四种形态”落实到各支部,让每个党员干部在思想和行动上保持党员本色。

3.健全办案工作机制,发挥“四种形态”作用。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部门应高度重视查办案件工作,明确办案工作职责,健全办案工作机制。如,对所有问题线索建立管理台账,综合分析,按照问题线索处置方式,做到有登记有落实,每季度对案件线索进行总结;所有案件都要与当事人进行谈话核实,依纪依法进行处理;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及时咬耳扯袖,将纪律执行抓细抓实,筑牢医务人员思想底线,强化规矩意识;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严肃追究问题人员,问责一例,警示一片,即所谓“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

(五)提升素质,打造专业化队伍

1.加强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高校应重视附属医院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纪检监察人才,建立纪检监察干部培养的长效机制。要创新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方式,多渠道培养优秀纪检监察人才。除专业优秀人才引進、选送有培养前途的纪检监察干部到上级纪检监察部门挂职或去纪检监察工作优秀单位进修,定期选拔后备干部到本院纪检监察部门锻炼培养等方式之外,还可试行中层干部提拔任职前到纪检监察部门轮岗措施;同时,为提升纪检监察人员业务监督能力和精准办案能力,还可以让纪检监察人员到药剂科、后勤、基建等重点领域的关键岗位轮岗历练,熟悉有关部门和科室的工作流程。

2.建立定期轮岗交流机制,维护纪检监察工作的公正性。高校附属医院要贯彻落实纪检监察人员定期轮岗交流机制,防止因“熟人社会关系”造成监督乏力,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纪检监察人员跨院(系)轮岗交流,甚至跨地区轮岗交流,以解决纪委书记和纪检监察人员在某个高校附属医院长期任职而带来的“圈子”弊端,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的公正性。

3.创新考核办法,调动纪检监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部门作为党内专职监督机关,医院各处室及临床科室是纪检监察人员的工作对象,但对于纪检监察部门的政绩考核目前往往以医院考核为主,这会让纪检监察人员束手缚脚,不能放开手脚工作。高校附属医院纪委书记履职考核情况,应当以学校纪委考核为主、医院考核为辅,纪检监察人员的考核应以本院纪委为主,制定出台独立客观的考核激励办法,利用好考核指挥棒,激励纪检监察人员工作积极性,促进纪检监察部门聚焦主责主业,专注监督执纪问责。

4.探索纪检监察人员职称晋升新机制,增强纪检监察岗位的吸引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印发的《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推动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探索建立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办法和保障激励机制,实行职务(职称)评审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这为纪检监察人员正常晋职晋升渠道明确了方向,增强了纪检监察岗位的吸引力和工作动力。高校附属医院应按照文件精神积极探索纪检监察人员职称职务晋升新机制,使他们安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医教环境保驾护航。

总之,新时代高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部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把监督责任放到首要位置,严格落实监督执纪审查的职责,做实做细重点监督、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同时,要发挥牵头引领作用,整合高校附属医院审计、工会、行风等科室的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高校附属医院扎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坚持人民至上[J].求是,2022(20):4-8.

[2]  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

[3]  张彩林,潘杰.新形势下做好公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1(2):97-99.

[4]  张劲强. 新时代高校附属医院监督执纪工作思考[J].中国医院院长,2021(10):60-62.

[5]   袁敏,张齐. 高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现实问题,向度拓展及路径创新[J].阅江学刊, 2022(14):24-32.

[责任编辑:吴晓红]

猜你喜欢
监督执纪人民至上思考
“人民至上”的真实含义与内在要求
把握运用“四种形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关于国有企业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思考
准确把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
准确把握运用“四种形态”的实践与探索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读懂穆青 弘扬穆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