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方向研究

2023-08-03 09:25常德政常胜利鲁然英张继光
河南冶金 2023年1期
关键词:电炉钢铁行业氮氧化物

常德政 施 琪 常胜利 鲁然英 张继光

(1.河南省冶金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2.河南省金属学会;3.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0 引言

钢铁行业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我国钢产量在1993 年超越美国,1996 年钢产量破亿、超越日本,从此跃居全球第一[1]。钢铁行业是我国污染物和碳排放的重点行业[2,3],其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7%~10%[4],碳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5%左右[5],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实现碳中和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步骤。

截至2 0 22 年底,河南省拥有炼铁产能3 352 万t/年,炼钢产能3 886 万t/年,粗钢产能居全国第9 位;2022 年河南省粗钢产量3 187.24 万t,产量居全国第10 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河南省钢铁企业在装备水平、节能降耗、绿色低碳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整体情况看,装备水平偏低、原料结构不合理、规模化效益差、能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水平还有提升空间。因此,研究和推进河南省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是在双碳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1 河南省钢铁行业现状

河南省现有钢铁企业19 家,其中长流程钢铁13 家,短流程钢铁6 家,截止2022 年底,粗钢产能3 886 万t/年;钢铁企业分布在安阳、平顶山、信阳、南阳、济源、郑州、焦作、商丘、周口等9 个地市,如图1 所示。其中,安阳、郑州、焦作三地属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图1 河南省钢铁企业地理位置分布

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粗钢产能2 496 万t/年,占全省产能的64%;非重点区域粗钢产能1 390 万t/年,占全省产能的36%。河南省钢铁企业污染防治要求高、任务重。

1.1 烧结

河南省钢铁企业有烧结机23 座,主要分布在安阳、信阳、济源、商丘和平顶山;其中小于180 m2的烧结机8 座,180~300 m2烧结机8 座,大于300 m2的烧结机7 座;总体烧结产能在5 200 万t/ 年,其中小于180 m2的烧结产能1 000 万t/年,占总烧结产能19.2%,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河南省烧结机规模及区域数量分布情况

1.2 球团

河南省钢铁企业有球团生产线8 条,分布在安阳、平顶山、信阳、济源和南阳市;其中采用链篦机回转窑工艺的有3 条,其中仅有1 条生产线规模达到120 万t/年,5 条生产线为竖炉工艺,年产球团矿约450 万t;再考虑非钢铁企业每年可以提供的球团数量约200 万t,河南省钢铁行业球团矿总量约650 万t/年,球团矿占高炉原料比约11.1%。河南省球团企业情况具体如图3 所示。

图3 河南省球团企业情况

1.3 炼铁

河南省共有高炉31 座,主要分布在安阳、济源、南阳、信阳、商丘、平顶山;大于1 200 m3的高炉有13 座,500~1 000 m3的高炉有12 座,小于500 m3的高炉有6 座;限制类高炉数量占58%,产能占38.2%,具体如图4 所示。

图4 河南省钢铁企业高炉情况

1.4 炼钢

河南省有转炉32 座,主要分布在安阳、济源、南阳、信阳、商丘。大于100 t 的转炉13 座,小于100 t 的转炉19 座;河南省有电炉8 座,主要分布在平顶山、郑州和焦作,大于100 t 的仅有1 座,其余7 座均小于100 t。转炉炼钢产能3 436 万t/a,占河南省粗钢产能的88.4%;电炉炼钢产能450 万t/a,占河南省粗钢产能的11.6%。小于100 t 的限制类转炉、电炉炼钢产能1 951 万t/a,占河南省粗钢产能的50.2%。河南省钢铁企业转炉情况如图5 所示,电炉情况如图6 所示。

图5 河南省钢铁企业转炉情况

图6 河南省钢铁企业电炉情况

1.5 污染物排放水平

近年来,河南省不断推进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和工业污染源深度治理工作,行业减排效果显著。查阅河南省19 家钢铁企业排污许可证和2022年度执行报告情况,河南省钢铁企业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许可排放量分别为18 875.85 t/a、15 185.54 t/a、29 519.2 t/a;按满负荷状态下折算,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实际排放量分别为11 422.33 t/a、5 780.57 t/a、15 041.08 t/a,具体情况如图7 所示。

图7 河南省钢铁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

经过近几年超低排放改造,污染物排放水平有了显著下降,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实际排放绩效水平分别为0.294 kg/t 粗钢、0.149 kg/t 粗钢、0.387 kg/t 粗钢。

1.6 能耗及碳排放水平

根据2021 年河南省度钢铁行业能效对标核查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统计,河南省钢铁行业综合能耗为552 kgce/t 粗钢,全年总能耗为2 145.1 万tce;碳排放量为5 586.38 万t,具体见表1。

表1 河南省钢铁行业能耗及碳排放情况

对比2020 年全国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545.27 kgce[6],河南省钢铁企业在多数没有焦化的情况下,吨钢综合能耗552 kgce,说明在能耗和碳排放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 河南省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方向

2.1 优化产业布局,整合产能实现装备大型化

河南省钢铁行业总体规模偏小,产能超过500 万t 的只有安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1 家,多数产能都在100~200 万t 之间,不具有规模效应,产品同质化严重;分布在河南省的9 个地市,除安阳市具有一定集聚效应外,其他地市多是1 家钢铁企业独立发展;河南省钢铁企业生产装备水平相对落后,34.7%的烧结机、87.5%的球团生产线、58%的高炉、50%的转炉、87.5%的电炉设备均属于限制类生产装置;以上三个方面的关键因素,导致本就没有原料运输优势的河南省钢铁行业,在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与国内先进钢铁企业有较大差距,亟需整合钢铁行业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钢铁产业空间布局,分区域建设不同钢铁产品类型的生产基地,实现装备大型化改造,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向高质、高端、高附加值迈进。

在钢铁行业产能整合和装备大型化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严格控制在大气污染重点区域新增钢铁产能。考虑到河南省的钢材年消耗量大约为6 000 万t,是一个钢材净流入省份,可适度以非重点区域的钢铁企业为依托,特别是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信阳、周口等地,形成几个约500 万t 级的钢铁企业,不仅有利于原料、物料的统一调配,形成一定的集聚优势,降低成本,也有利于技术进步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企业竞争力;预计通过装备大型化改造,可以实现节能减排在5%左右。

2.2 全流程优化工艺过程,提高球团比例

立足现有的主体工艺和装备水平,通过调整和优化原料结构、工艺结构和用能结构、创新钢铁制造工艺流程、提升流程效能,从而降低污染物排放。特别是提高球团矿比例,烧结机烟气循环,一罐到底和热装热送等流程优化;同时考虑厂区平面布置的调整和厂内物料的转运方式,减少厂内运输车辆倒运,避免落地矿,从清洁运输方面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这也是河南省钢铁企业绿色发展之路。

按照《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钢铁工业》的相关要求,参考设计基准废气量和排放绩效水平,以河南省现有烧结矿产能和球团矿产能为基础,核算不同球团比例情况下,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情况,具体如图8 所示。

图8 不同球团比例情况下污染物排放情况

按球团比例从现在的11.2%提升到50%的情况进行估算,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从现有的7 125.3 t/a、5 669.3 t/a、8 099 t/a、677.9 万t/a 减少到6 043.05 t/a、5 027.6 t/a、7183.8 t/a、532.5 万t/a,降低幅度至少达到15.1%、10.7%、10.6%和21.5%,能耗也同步减少21.5%。通过全流程优化,预计可实现节能减排15%以上。

2.3 提高电炉钢比例,适度增加非重点区域钢铁产能

在产能不变的情况下,提升电炉钢的比例,是明显的降碳措施[7,8]。按照河南省现有钢铁企业产能和污染物排放绩效水平,核算不同电炉钢比例的情况下,全省钢铁产能颗粒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考虑设定50%电炉钢比例、适度增加钢铁产能的情况下,河南省钢铁行业颗粒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产能不同电炉刚比例下河南省钢铁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保持现有粗钢生产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电炉钢比例由现在的11.58%提升到50%,那么颗粒物的年排放量将降低2 941 t,二氧化碳的将降低1 836.39 万t,下降比例分别为25.7%和32.8%;且电炉钢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极低,整体将大幅削减钢铁行业的污染物排放。

控制现有颗粒物排放水平,按50%电炉钢比例核算,粗钢产能可由现在的3 886 万t/年提升到5 200 万t/年;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按50%电炉钢比例核算,粗钢产能可由现在的3 886 万t/年提升到5 500 万t/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粗钢消费量的降低,同时考虑到空气质量的改善需求,建议河南省可在大气污染非重点区域适度增加钢铁产能,比如在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信阳、周口等地区,但粗钢产能控制在4 300 万t 为宜,且应该大比例提高电炉钢。

通过提升电炉钢比例,在粗钢生产能力不变的情况下,粗钢冶炼工段颗粒物减排量约15%,二氧化碳减排约20%;因电炉不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将更大幅度削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比例。

2.4 提升资源能源回收利用效率,实现极致能效

河南省钢铁企业2021 年度高炉工序能耗水平在351~428 kgce/t 生铁,转炉工序能耗水平在-16.2~-30.6 kgce/t 粗钢,综合水耗在2.39~3.78 m3/t 粗钢,综合能耗在520~645 kgce/t 粗钢。工序能耗和综合能耗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都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与国内先进钢铁企业相比,河南省钢铁企业在烧结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环冷机废气低温余热利用、高炉炉顶均压煤气综合回收利用、热风炉自动燃烧和热均压技术、高炉水淬渣余热高效利用、转炉烟气余热全域回收利用、加热炉煤气回收利用、电炉废钢预热技术、钢渣有压热焖等,分质供水、梯级用水、循环利用节水技术、闭式冷却塔技术、钢铁企业智能化管控方面均需要进行改进和提高,从而推动钢铁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协同优化,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9]。通过实施资源能源回收利用,至少可实现节能5%。

2.5 落实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技术改造,进一步实现污染物减排

按照绩效核算法,计算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前后污染物排放削减量,说明超低排放改造对污染物减排的贡献[10]。现有排放绩效按2022 年度实际排放量计算,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绩效水平为0.294 kg/t 粗钢、0.149 kg/t 粗钢、0.39 kg/t 粗钢;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后的排放绩效水平,参考2022 年度中钢协公布的近20 家通过超低排放企业的平均值核算,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绩效水平为0.27 kg/t粗钢、0.11 kg/t粗钢、0.32 kg/t 粗钢。

扣除河南省有组织、无组织已经通过超低排放评估监测的4 家企业,按现有的生产规模,河南省钢铁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物年排放量将下降749.2 t、1 016.7 t、1 840.5 t,减排比例在6.5%~17.5%。

2.6 逐步发展清洁炼铁技术,推进钢化联产

河南省钢铁企业也应该紧跟技术创新的步伐,加快实施钢铁企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进一步研发推广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先进的钢铁低碳工艺、有效的多行业耦合模式。重点围绕研究推进高炉富氢和煤气脱碳循环、富氢直接还原、生物质冶炼等炼铁技术[11];开发等离子冶炼、闪速熔炼等熔融还原技术,实现低碳冶炼;依托钢化联产,推广应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碳汇技术[12],在CO2排放到大气中之前将其捕集,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循环利用,积极利用焦炉煤气富氢与炼铁工序富碳的特征,联合生产甲醇、乙醇的工艺路线;从根本上减少或者消除污染物的排放。

3 未来河南省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及碳排放分析

在现有产能和预计4 300 万t 产能的基础上,考虑未来河南省钢铁行业的改进方向,在不同条件下核算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按长流程钢铁和短流程钢铁的比例各为50%的情况进行估算,其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绩效按超低排放的水平考虑,考虑装备大型化改造、原料结构优化、极致能效工程和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后,传统工艺碳排放水平为现有的60%;考虑到2050 年,绿色冶金工艺渗透率将达到25%[13],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将下降40%,碳排放水平下降50%。具体核算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产能不同工艺情况下河南省钢铁行业排放情况

如果河南省钢铁行业总体产能按4 300 万t/年核算,在绿色冶金获得突破前,随着装备大型化、极致能效工程、原料结构优化、提高电炉钢比例、超排放改造等工程的实施,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排放量均有明显降低,占现在实际排放量的比例分别为72.57%、40.50%、45.10%和55.80%;待氢冶金等绿色冶金技术获得突破后,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排放量占现在实际排放量的比例分别为43.54%、24.30%、27.06%和27.90%。

如果河南省钢铁行业总体产能按3886 万t/年核算,在绿色冶金获得突破前,随着装备大型化、极致能效工程、原料结构优化、提高电炉钢比例、超排放改造等工程的实施,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排放量均有明显降低,占现在实际排放量的比例分别为65.59%、36.60%、40.76%和50.43%;待氢冶金等绿色冶金技术获得突破后,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排放量占现在实际排放量的比例分别为39.35%、21.96%、24.46%和25.22%;除颗粒物外,基本上处于现在排放量的1/4。

4 结论

在对河南省钢铁行业企业分布、装备水平、污染物排放和能耗水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南省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6 个方面的改进建议,通过实施这些改进措施,进一步核算河南省钢铁行业未来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量,对河南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 攻坚战和实现碳中和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1)河南省现有19 家钢铁企业,分布在9 个地市,除安阳、平顶山、郑州外,其他地市均仅有1 家钢铁企业,单个企业规模偏小,不具有规模效应;烧结机、球团、高炉、转炉和电炉规格偏小,50%以上的设备属于限制类,污染物排放水平和能耗、碳排放水平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河南省钢铁企业应该从整合产能实现装备大型化、全流程优化工艺、提高电炉钢比例、提升资源能源回收利用效率、落实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发展清洁炼铁技术等6 个方面持续努力,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3)通过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提升电炉钢比例至50%,可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也是降低碳排放的主要手段。河南省钢铁产能如果控制在现有产能范围内,碳排放量将控制在1408.68 万t/年,需要采用CCUS 等其他形式进行碳回收和碳汇,才能实现碳中和。

猜你喜欢
电炉钢铁行业氮氧化物
电炉炼钢现状及其“双碳”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解读
关于印发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
钢铁行业PM2.5控制策略分析
电炉钢铁料消耗的控制
某2t中频电炉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
电炉车间基础设计
通过高压直接喷射实现高效率和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氢燃烧方式
氮氧化物吸附催化器与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组合排放控制系统用的先进催化剂
N和挥发分对低NOx燃烧锅炉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