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骨关节创伤的价值分析

2023-08-04 14:08黄辉刘彬程艾
健康之家 2023年11期
关键词:盆骨骨关节三维重建

黄辉 刘彬 程艾

摘要:目的 分析DR、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MSCT)诊断骨关节创伤的价值。方法 以2020年1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210例骨关节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开展DR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回顾性分析诊断结果,比较患者骨关节创伤情况、DR、MSCT检查对不同骨关节创伤诊断符合率及DR、MSCT检查对骨关节创伤检出率和漏诊率。结果 全部患者经综合诊断后,明确骨折共有300处,包括脊柱骨折40例、肋骨骨折80例、四肢骨折60例、盆骨骨折30例。MSCT对脊柱骨折、肋骨骨折、四肢骨折、盆骨骨折检出率分别为90.00%、92.50%、93.33%、93.33%,DR分別为52.50%、62.50%、63.33%、50.00%,MSCT对脊柱骨折、肋骨骨折、四肢骨折、盆骨骨折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DR(P<0.05)。MSCT检出率显著高于DR,MSCT漏检率显著低于DR(P<0.05)。结论 相较于DR检测,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清晰呈现出骨关节创伤患者的骨折类型、程度和移位情况,且检出率更高,漏诊率更低。

关键词:骨关节创伤;DR;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价值

骨关节创伤主要是指患者由于外力损伤,造成骨骼、骨关节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伤,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导致骨折、韧带撕裂断裂。通常可以通过局部的X线、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来明确损伤的具体程度及类型[1]。明确创伤的原因、症状及具体程度后,临床可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如损伤程度较轻时,可以口服药物结合局部理疗、针灸、推拿、按摩促进损伤恢复;损伤程度比较严重的患者,可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促进损伤骨骼恢复[2]。治疗的关键在于诊断。本研究旨在分析DR、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骨关节创伤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年1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210例骨关节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3例,女97例;年龄21~87岁,平均年龄(43.69±7.31)岁;创伤类型:运动损伤53例,交通事故伤61例,跌倒损伤49例,高处坠落伤47例。

纳入标准:骨关节创伤患者;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未完成有关检查;无意识、不能正常交流、精神疾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合并营养代谢疾病;骨关节创伤;凝血功能障碍;拒绝配合诊断;没有完整临床病例资料。

1.2 方法

DR:运用DR检查仪为创伤部位进行检查,对创伤部位实施正侧位摆放,若患者因为疼痛不能配合相关的体位,便在比较接近标准体位实施检查。投照参数:70 kv,60 mAs。

MSCT:选择西门子64排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位置:按照创伤部位选择,体位按照实际状况选择,仰卧位最合适。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 mA。扫描层厚:16 mm。间距:2.5 mm。螺距:1.0。用mAs实时扫描后,再用CT后处理工作站,针对轴位扫描图像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图像三维重建(包含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多平重建);图像数据传输至PACS系统,经影像学医师阅片及诊断。

1.3 观察指标

分析影像学表现,比较DR、MSCT检查对不同骨关节创伤的诊断符合率,和骨关节创伤检出率、漏诊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骨关节创伤情况

全部患者经综合诊断后,明确骨折共有300处,包括脊柱骨折40例、肋骨骨折80例、四肢骨折60例、盆骨骨折30例。

2.2 DR、MSCT检查对不同骨关节创伤诊断符合率比较

MSCT对脊柱骨折、肋骨骨折、四肢骨折、盆骨骨折检出率分别为89.47%、92.10%、92.94%、93.18%;DR检验分别为52.63%、62.28%、63.35%、50.00%;MSCT对脊柱骨折、肋骨骨折、四肢骨折、盆骨骨折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DR;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DR、MSCT检查对骨关节创伤检出率和漏诊率比较

MSCT检出率显著高于DR,MSCT漏检率显著低于DR(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上升,交通逐渐发达,因而常常会出现交通事故,导致骨关节创伤的发生率升高,对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3]。骨关节创伤属于多发病,主要表现为骨折都是外伤引起,造成创伤后患者的局部会发生疼痛、肿胀、瘀斑等状况[4]。一旦出现骨关节损伤,应及时进行诊断,明确病情后及时实施治疗措施,从而能够降低对患者产生的损伤、减少致残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能够缓解患者的痛苦。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病理学特点是骨的连续性被破坏,通常由外力作用引起。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其对X射线的吸收率和对图像的表现也不同。DR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技术,用于检查骨折等骨骼疾病。然而,由于其技术特点,DR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容易出现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的问题。DR检查是一种基于X射线的成像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将X射线束穿过人体,然后通过X射线探测器来记录被吸收的X射线的数量,从而生成图像。由于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率不同,因此可以在图像上区分不同的组织结构。然而,由于X射线束的穿透深度和被吸收的X射线数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X射线的能量、组织的密度和厚度等,因此在某些情况下,DR检查可能会出现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的问题。DR属于常规诊断骨关节创伤的主要手段,却存在较高的误诊率及漏诊率,特别是在比较复杂的关节损伤中,运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5]。

外伤引起的骨关节创伤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情况,针对较为隐匿的骨折的诊断却非常困难,所以明确诊断的方法很重要[6]。DR检查属于诊断骨关节创伤的首选诊断方式,却在诊断骨关节创伤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限制,在诊断扁骨、不规则骨处的骨折中,由于部位结构很复杂,同时和一些脏器重叠,促使DR平片不能清晰的显示出骨折线整体情况,尤其针对多发肋骨骨折,及存在肺挫伤和胸腔积液情况,常常会产生误诊及漏诊情况。对于复合关节骨折,骨折断端错位存骨块重叠等,运用DR平片不能确切的呈现出骨折部位具体情况,进而出现漏诊[7]。

相比之下,MSCT檢查(多层螺旋CT)是一种基于X射线的成像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多个方向的X射线束扫描人体,然后通过计算机重建出三维图像。随着近些年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MSCT,其已经开始替代DR。MSCT比起传统CT后期图像处理功能更加优秀,具有很高的成像效果,同时具有诊断速度快、可重复性。三维成像中,能够经过MPR以矢状位、冠状位或其他斜位逐层地查看患者骨折位置的情况,能够消除重叠、遮盖等情况,完全补足了DR平片的不足,可直观清晰的呈现出骨折移位和骨折线情况;且对于多平面的图像重组获取的图像逼真效果更好,能够为骨折比较细致的部分提高诊断价值。在对骨关节创伤进行诊断中,选择MSCT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同时可清晰展现出骨折的严重程度和比较细小的骨折状况[8] 。MSCT技术采用高能量的X射线,能够穿透更厚的组织和骨骼,从而提供更为清晰的图像信息。相比于传统的X光技术,MSCT技术能够更好地区分软组织和骨骼。在MSCT扫描过程中,将一个体积区域分成很多小立方体,每个立方体都可以被成像,这样就能够获得更为详细的图像信息。MSCT技术采用多层螺旋扫描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采样速度和更短的扫描时间,从而减少运动伪影和呼吸伪影等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MSCT技术采用多行探测器阵列,每个探测器都可以检测到不同的X射线强度,从而实现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多行探测器阵列可以同时获得更多的数据,从而提高图像质量和减少噪声。MSCT技术采用先进的图像重建算法,能够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优化,从而提高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MSCT技术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增强等处理,从而减少图像噪声,增加对比度,提高空间分辨率。这些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此外,MSCT还可以通过调整扫描参数来改变X射线的穿透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组织密度和厚度,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因此,MSCT在诊断骨折等骨骼疾病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运用MS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清晰准确观察患者骨折错位、分离、碎片位移状况,同时针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很高,所以在诊断骨折情况复杂、隐匿性骨折、不规则骨折、细小骨折中选择MSCT优势更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诊断明确骨折共有300处,包括脊柱骨折40例、肋骨骨折80例、四肢骨折60例、盆骨骨折30例。MSCT对脊柱骨折、肋骨骨折、四肢骨折、盆骨骨折检出率分别为90.00%、92.50%、93.33%、93.33%;DR分别为52.50%、62.50%、63.33%、50.00%;MSCT对脊柱骨折、肋骨骨折、四肢骨折、盆骨骨折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DR(P<0.05)。MSCT检出率显著高于DR,MSCT漏检率显著低于DR(P<0.05)。

综上所述,相较于DR检测,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清晰呈现出骨关节创伤患者的骨折类型、程度和移位情况,且检出率更高、漏诊率更低。

参考文献

[1] 李旭,熊雄,何源亮.DR、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7):158-160.

[2] 王俊云.研究DR、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诊断骨关节创伤中的价值[J].药店周刊,2021,30(30):169.

[3] 杜龙龙,袁普卫,杨威等.Micro CT对标本三维立体重建优势及在骨关节炎动物模型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2,26(12):1931-1936.

[4] 何源亮,李旭,熊雄.CT和MRI应用于骨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8):172-174.

[5] 汪建强,陈春梦,廖杰.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CT骨显影联合磁共振成像对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21,28(9):1065-1068.

[6] 潘惠娟,戎慧.探讨CT与MRI扫描三维重建在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9):17-19.

[7] 汪朝廷.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四肢骨关节骨折影像诊断中的效果观察及有效性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3):99-100.

[8] 纪红梅,于跃.在骨关节疾病中对比多层螺旋CT二维重建及三维重建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3):62-64.

猜你喜欢
盆骨骨关节三维重建
盆骨骨折急诊介入术后患者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X射线平片与CT影像在盆骨骨折检查中的应用对比
宫颈癌术后不同射野数量对盆骨保护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剂量学研究
基于关系图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MSCTA在骨关节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骨关节结核术后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跟骨关节内骨折选择不同类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