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协调总设计师主导的协作设计方法研究*
——以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展园设计为例

2023-08-04 05:47刘玉军王磐岩张琰袁建奎LIUYujunWANGPanyanZHANGYanYUANJiankui
城市建筑空间 2023年6期
关键词:建筑师协作设计师

刘玉军 王磐岩 张琰 袁建奎 LIU Yujun WANG Panyan ZHANG Yan YUAN Jiankui

城市总设计师制度在促进城市协调有序发展及形成完整城市面貌方面具有技术专业性,被国内外普遍采用。协调总设计师主导的统筹协作设计方法适用于复杂多变的综合性城市群体形态项目,主要包括应用场景分析、确定协调者、团队分工与协作、提出设计目标、开展设计指导、进行设计调整等方面。

城市设计;协调总设计师;协作设计方法

0 引言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与建筑景观风貌发展受到制约;针对城市片区的群体形态项目,往往被划分为单一地块,并由设计师独立设计,缺乏整体协调与统一机制。城市总设计师制度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我国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研究及业内学术研讨多集中于制度建设、总设计师角色定位与专业素养重要性等方面,缺少总设计师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协作设计与协调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路径。基于相关理论,结合项目实践,总结协调总设计师主导的协作设计方法。

1 国内外城市总设计师制度

法国协调建筑师、巴塞罗那市议会首席建筑师、荷兰国家级和城市级政府建筑师、瑞典国家建筑师、日本主管建筑师等长期探索城市总设计师制度与方法。

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总设计师制度展开研讨:①城市设计引领,孟建民院士认为总设计师制度是为解决城市设计管控模式问题而生的新兴制度,金广君认为总设计师团队是城市设计项目的整合单位,能实现城市设计实施过程从单一的行政决策向行政加技术决策的转变;②城市风貌把控,陈为邦认为城市总建筑师是城市政府中高层技术负责人,应对城市与建筑风貌进行指导与监督,何昉认为风景园林师作为城市总设计师,更关注空间规划和治理的弹性层面,保证良好的城市形象与空间品质的有效提升;③城市总设计师角色定位,王建国院士认为专家的社会视野、专业见解及技术判断力均有限,对城市要分层次、分侧重、分片区进行考虑,朱荣远认为城市总设计师是除业主、设计方、施工方外的第四方角色,提供各种专业判断供决策参考;④城市总设计师专业素养,王建国院士认为城市总设计师要在自身的专业架构内深入了解管控区域。

2 国内外协作设计理念

2.1 欧美早期建筑师协作思想

1918年,在欧洲城市政府部门工作的建筑师开始进行“玻璃链”协作。1945年柯布西耶在国际现代建筑协会中建议进行“协作”或“共同工作”。格罗皮乌斯等提出“建筑师协作”概念,通过建筑师创作小组尝试建立考虑所有环境发展和需求的建筑,即“解决大型项目协作问题的方法是让少数杰出的建筑师共同工作”。

2.2 中国协作设计理念

2.2.1 古代“官·师·匠”协作

古代建筑设计因多数出于“集思”而较少“独断”,并不被认为是个人的艺术创作,因此甚少突出单个建筑师的设计成就。国家的行政意志、大师的专业素养、工匠经验的传承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因素,隋朝大兴城的建造是上述3个因素作用下的成功典范。据《隋书·宇文恺传》记载:“及迁都,上以恺有巧思,诏领营新都副监。高颎虽总大纲,凡所规画,皆出于恺”。对于“公私府宅,规模远近,营构资费”,均需“随事条奏”。

2.2.2 1949年后的协作设计

1949年后,广州市筹划组织群体设计实践,政府、设计单位及高校建筑师参与其中。大家共同完成城市大尺度片区项目,是我国第一次现代主义建筑的集群设计。

2.2.3 近代总设计师统筹协作研讨

孟建民院士认为现代城市总设计师制度具有动态性、协同性、前瞻性;孙一民认为应建立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开发地块业主、设计师团队之间沟通机制的对话平台;邓东认为设计师团队应在系统思维下进行整体统筹而非单向主导自身的专业领域;吴晨认为总建筑师需要统筹各层面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跨专业指导与协调。

3 城市协作设计方法理论

日本建筑师北尾靖雅在《城市协作设计方法》中认为“城市设计协作方法是有效的城市管理方法,城市设计管理需要城市设计师、规划师、建筑师、政府、投资商和城市居民的共同努力及参与。在城市设计管理中,设计在规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1 概念

1)协作 切斯特·巴纳德将其定义为由若干合作个体一起而非单个个体执行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协作意向、共同目的和信息交流3个基本要素。

2)设计师协作 为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高品质城市建筑景观空间,以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等为代表的设计师团队在各层面开展设计协作。

3)协作设计方法 设计本质是找准需求,集合人类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并加以合理运用,从而提出解决方案。协作设计方法包括观念、组织结构和操作流程3个层面。

【12】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见《牡丹亭记题词》,见徐朔方笺校《汤显祖全集》,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3页。

3.2 应用场景

城市协作设计方法适用于复杂、综合的城市群体形态项目。

1)狭义的群体形态 指建筑群体形态,桢文彦提出集合形态理论,探讨建筑物之间及其在建筑集群中的相互关系。群体形态并非无联系、分离的建筑集合,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建筑群体(见图1)。

1 3种集合形态

2)广义的群体形态 既指建筑集群,又指各用地性质、多地块、城市景观共同构成的城市群体形态,包括建(构)筑物、广场、公园绿地、道路桥梁、历史人文等要素。

3.3 设计协调者

设计协调者包括类型及称呼、选择方式、聘任主体3个方面(见表1)。

表1 设计协调者分类

1)类型及称呼 设置设计总协调者职位,负责整合设计,制定总体规划,对分项设计师下达指令,提出协调建议;分区设计师提出总体设计建议,具体负责某地块及其环境的设计。

2)选择方式 包括业主指定、设计竞选、团队推选3种方式。

3)聘任主体 包括政府、业主及总包单位。

3.4 设计协调内容

1)提出设计目标 设计总协调者整合各方意见,提炼共同设计对象,提出设计目标,给分项设计提供新的视角和创意。共同设计对象包括:①风景与景观概念;②感性概念;③图解概念;④无特别固定概念。

2)开展设计指导 设计总协调者牵头制定设计指导。设计指导为设计概念草图的视觉指导或“设计代码”类的文字指导。“设计代码”包括设计政策、设计构成、主要概念、指导原则、关键词句等。

3)进行设计调整 从整体关系出发调整各局部之间的矛盾,如地块出入口、地形地貌统一利用、建筑高度及日照遮挡等;整体以和谐统一主题贯穿局部,如广场绿地公共空间、桥梁道路交通空间、轴线网格视线通廊、城市色彩分布等;局部采用统一要素,如材料、建筑风格等;坚持多样化原则保证局部的独立性,避免风格单一、空间单调。

4 协调总设计师协作设计方法实践

4.1 展园群体形态特征

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展园具有综合性城市群体形态项目的典型特征:城市片区,功能混合;场地遗存,类型丰富;园林博览,主题鲜明;专业众多,综合性强(见图2)。

2 场地实景

4.2 总设计师机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应形成总设计师统筹机制,控制与统筹园博园整体效果,包括各展园、建筑、景观等协调;可由上层统一规划,然后由多个设计师、设计单位实施,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第十四届园博会主办方指出,要落实总设计师负责制,需组建总设计师及总建筑师设计团队,负责合肥园博园规划设计的协调及技术指导。因此,由设计总包单位推荐、第十四届园博会主办方确定产生的协调总设计师,其职责为统筹与技术指导。

4.3 协调总设计师协作设计工作

第十四届园博会总设计师团队统筹工作既是技术统筹,又包括园区整体设计、各分项设计及多家设计单位的综合统筹;技术指导包括方案评审、专业咨询、技术审查等。

1)提出设计目标 总设计师团队提出城市更新主要体现在3个层面:①城市更新单元,以整个园博园为示范;②城市街区与公共空间,以园博小镇、各城市展园、公共开放空间为主;③大型既有建筑改造,以原航站楼改造为主。总设计师团队针对性地开展重要技术科技研发,通过标准、科研课题、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编制等建立整个园区绿色生态低碳技术指标体系。

2)开展设计指导 总设计师团队与项目技术、管理团队共同针对所承担的各分项设计工作,制定设计代码作为设计协调重点(见表2),在规划、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环节进行全过程技术指导。

表2 部分设计代码示意

3)进行设计调整 城市展园协作设计分为3个步骤:①在总体规划中,各参展城市对其所属地块独自开展方案设计;②分批分区召开总设计师团队主持的方案评审会,与会专家分别给出评审意见;③总设计师团队整合方案至1张底图上,并对其进行优化提升及设计调整(见图3)。

3 城市展园协作设计

4)参加联席会议 参加各类会议是总设计师团队的主要工作方式,包括第十四届园博会组委会会议及其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设计方案专家审查会、重大工程技术问题研讨会、工程现场工作例会等。

5)协调外部团队 外部设计团队承接园博小镇、园区市政、景观桥梁、智慧专项、展会展陈等多个分项设计,总设计师团队全程参与并开展协调设计工作,共同营造统一协调的城市景观。

6)全面梳理总结 针对第十四届园博会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进行全面梳理总结,总设计师团队全面主导或参与多种形式的技术宣传活动。

5 结语

“政府管控+城市协调总设计师+规划与设计”是城市建设管理理想的协作机制。通过第十四届园博会项目实践可知,面对城市复杂多样的群体形态项目,可采用协调总设计师主导的协作设计方法(见图4)。因此,建议从城市发展需要和项目类型多样性出发,在项目策划初期由政府或业主单位通过多种形式确定协调总设计师,并明确责任和义务;继续丰富完善适用于我国特色、面向未来发展的城市协调总设计师协作设计方法,形成完整的技术方法体系。

4 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园林博览会展园(图片来源:张锦影像工作室)

猜你喜欢
建筑师协作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胖胖的“建筑师”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团结协作成功易
推荐一个设计师
当建筑师
协作
协作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