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差异化与可达性的城市公园设计研究
——以安庆市张湖公园景观工程为例

2023-08-04 05:47黄建荣HUANGJianrong
城市建筑空间 2023年6期
关键词:安庆市绿道公园

黄建荣 HUANG Jianrong

有城市必有公园,公园作为城市系统重要的绿色载体,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当前在城市公园建设数量快速增长的环境下,其功能属性出现雷同、单一等问题。在安庆市对圆梦新区的大力支持下,原本为安庆会展中心项目配套景观工程的张湖公园被打造为具有独特风格的市民公园,并与距其1.5km 的秦潭湖湿地公园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圆梦新区的公共绿地系统。从差异化与可达性视角分析其设计方案,解读其打造项目IP 的规划策略。

城市公园;差异化;可达性;上位规划;功能定位

0 引言

2018年“公园城市”理念作为城市发展新范式被首次提出,普惠和系统是其首要特征,普惠即提高全民生活品质,系统即将生态引入城市。在此背景下,安庆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国家园林城市,将城市绿地统筹到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中,打造“三分之一城、三分之一绿、三分之一水”的宜城特色,将各个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合理有效串联,立志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园城市。在“一城两翼,两心七片、山水交融、环状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下,圆梦新区、高铁新区、高新区山口片等地区高歌猛进,截至目前,安庆市中心城区面积达160.7km2,张湖公园作为圆梦新区的规划绿地之一应运而生。而公园先行,就是推动新城绿色生态基底建设,从公园城市理论的视角看,只有建设好“绿色园子”,才能把城市装进去,实现“城在园中”的理想环境[1]。

1 上位规划影响

张湖公园在诸多上位规划因素的影响下,主体被定位为圆梦新区主要的城市景观形象、改善水环境及水景观的未来新城社区服务休憩绿地,具体影响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1.1 用地属性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 0 1 3—2030)》指出在现状主城建成区的基础上,带状向东发展,形成东、中、西3个组团。其中东部组团(秦潭路以东地区)重点新建国家级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工业园区(圆梦新区)、保税区、物流园区,以及与生产配套的生活居住区,可谓城市“东进北扩”发展策略的核心区域,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安庆会展中心项目为东部新城建设项目之一,张湖公园为其配套的景观工程。

1.2 绿道规划

《安庆市绿道总体规划》在《安徽省绿道总体规划纲要》与《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的指导下,结合《安庆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安庆市综合交通规划》等已有各类规划成果,确定结构布局,明晰限制性因素,实现绿道布局与城乡空间布局、旅游规划、绿地系统格局、区域交通网络等方面的协调,其中张湖公园与秦潭湖湿地公园均被纳入城市绿心休闲绿道,是重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节点。该段绿道呈东西走向,经过大观区与迎江区,线路结合“历史文化街区—商业步行街—城市公园”建设,依托安庆市沿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设置,东西两端均与市域1号绿道连接,全长约42km。城市绿心休闲绿道以游览观光为主题,展现安庆市区独特的人文景观格局和城市风貌,串联城市主要公共开放空间,为居民的休闲娱乐提供便利。

1.3 水系治理

《安庆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2017年实施项目(1湖9河)初步设计报告》提及张湖湖面面积约17hm2,秦潭湖湖面面积约84hm2,二者同属于窑沟片水系,现状水系淤塞严重、过水断面不足、水体调蓄容积正不断减少,给城市水环境和城市安全均带来较大隐患。根据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现状分析,张湖水质的pH值为7.8,秦潭湖水质的pH值为6.8,张湖的水质更差。地质勘探中发现,两湖均有软土或液化土分布,含有腐殖物,有腥臭味,埋深较浅,一般为1.0~5.0m。依据《安庆市东部新区水系规划》要求,窑沟片水系非汛期蓄水位为9.5m,汛期常水位为9.0m,最高蓄涝水位为10.0m,雨前预降水位为8.5m。

2 基于差异化与可达性的张湖公园景观设计

基于功能需求,安庆会展中心的主体由展览、会议及酒店组成,办展与会议期间单日最高客流量可达4万人次。秦潭湖湿地公园与张湖公园之间规划了大量居住、商业、学校、医院,张湖公园以东规划为大型工业区与居民回迁社区。根据公园区位及景观条件,秦潭湖湿地公园的定位为生态、自然、野趣、低参与度,而张湖公园则展现游客生活化程度高、户外活动参与度高、配套服务设施相对完善、可体现当地民俗文化的景观属性。故对秦潭湖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并基于功能差异化开展张湖公园景观工程设计。

2.1 秦潭湖湿地公园功能定位分析

秦潭湖湿地公园早于张湖公园设计完成,并于2019年10月开工建设,2020年7月试开园,9月1日通过工程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整体以湿地自然景观为主,结合丰富的游步道及健身场地,穿插小型配套服务设施,整体水面宽阔,植物品种丰富,富有自然野趣。规划建设6座桥梁,其中钢桁架拱桥1座、钢桁架平桥1座、钢箱梁筒桥1座、钢箱梁平桥1座、钢箱梁斜拉索桥1座、钢筋混凝土连续桥1座,桥梁设计新颖,具有现代气息,达到一桥一景的效果。该项目的建成提升了区域蓄水能力,打通了城区东西向河道,增强了城区的排水防涝能力,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为城区增添“绿肺”,为后续张湖公园的设计定位提供了先决条件与功能参照。

2.2 张湖公园景观设计

2.2.1 水系

张湖公园总用地面积约36hm2,其中水域面积约17hm2。湖面较秦潭湖湿地公园而言,相对小型且集中,原始水质更差,故首要任务是改善公园的整体水环境。经过水工专业研究,重新设计湖体形式,在中心水域设置深水区,在周边水域设置浅水区,提升水系的整体水动力及自净能力;在市政道路的雨水出水管口处设置防冲刷设施,在上流河道开口处设置格宾挡墙护坡,减少汛期水流对公园驳岸的侵蚀与破坏;景观方面利用河岸线布置游步道及亲水栈道,丰富游人的感观体验,同时增设2处景观跌水,提升自净水循环动力(见图1)。

1 水系提升前后对比

2.2.2 陆域

张湖公园现状陆域绿地基本围绕中心湖体四周分布,形成多个狭长且零散的景观腹地,对景观场地的利用与相互衔接带来较大困难,同时整个场地相对平坦,景观视线一览无余、缺乏层次感。因地块北部的会展中心建设于1座小土山内,故场地内产生大量多余土方,公园将这部分土方利用起来,在不影响景观功能的前提下对整个陆域地形进行竖向梳理,保证地形堆坡满足安息角和防侧滑的设计要求,丰富场地层次感(见图2)。

2 地形塑造示意

2.2.3 可达性

城市公园的可达性评估除了基于交通(距离、时间、成本)可达性,视觉可达性、心理可达性也是重要内容[2]。基于此,张湖公园的设计融合体育运动元素,利用公园主园路作为骑行与跑步并用的健身道,设置1个11人制的标准足球场(可兼作草地音乐活动场地、露天电影场地等)、2个篮球场、1个网球场、6个乒乓球场、4处康体健身场地及1处跳绳场地,打造1处儿童活动场地,满足儿童室外活动需求,同时设置1个具有当地民俗风情的集中式配套服务建筑群。在湖体中心,利用堆土形成公园视线制高点,并设置具有文化特征意义的景观构筑物,成为整个公园的视线集中点。由此,康体、休闲、文化、游乐成为公园的主要场地功能属性(见图3)。未来随着公园功能差异化的凸显与空间可达性的提升,居民户外活动和社交机会会相应增加,新城区的空间品质也会相应提升。

3 场地功能划分

3 打造城市空间IP

新建城市公园如何快速将城市人流导入,如何快速使人们记住公园特色,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点问题。首先,对康体、休闲、文化、游乐要素进行深化设计,优化景观节点,同时将集中式配套服务区打造为涵盖轻餐、售卖、花艺、地方特色手工艺工作室、公共服务及后勤管理的多功能建筑群,形成张湖公园特色(见图4);其次,政府管理部门在项目运营方面主动出击,成功引入1家儿童游乐场的运营公司,该公司力图打造安庆第一个摩天轮特色儿童乐园,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经多方探讨,在不破坏公园主体流线与功能结构的条件下,将儿童活动场地及部分体育活动场地改造为整体的儿童游乐园,并以80m高的摩天轮作为最大亮点。至此,会展中心、酒店商务及公园主体这几个特征明显的城市空间IP成为安庆东部发展强有力的活力点。

4 总平面

4 结语

景观设计项目中,如何吸引更多受众人群是设计者应关注且始终绕不开的重要话题。张湖公园与秦潭湖湿地公园的不同场地功能使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千年古宜城,百景新安庆”,围绕地方政府向东发展的初心,公园建设提升了社区生活环境与空间质量,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猜你喜欢
安庆市绿道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绿道上的“风景”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我想养一只猫
安庆市小精灵画室抗疫作品
在公园里玩
安庆市水产路桥梁设计方案研究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一见如故
三明市建设城市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