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农民合作社创办动机研究

2023-08-06 04:40杨雪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23期
关键词:合作社因子分析

摘要:合作社作为当前农村创业的主要形式,依托的是当地的生产和社会资源,所以其创立离不开“血缘、亲缘、地缘”等属性范畴,因而合作社企业家的创立动机中经济利润的单一指标难以续存。研究发现在追求经济价值的同时让社会效益最大化是目前多数合作社创立的直接动因,文章以浙江台州为例,实地调查当地合作社创办的双重动机,同时利用SPSS软件因子分析模型,探索影响合作社创办的具体因子,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合作社创办行为。

关键词:合作社;创业动机;因子分析

一、引言

历史表明,农业的稳定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长期以来社会研究的焦点。在几十年的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农民合作社遍地开花,体现了农民底层智慧与社会环境变化的高效结合,解决了分散个体与规模经济的矛盾,是当前城镇化、工业化、全球化进程中的理性选择。

合作社作为农村振兴的有效手段,创办动机和一般企业的创立动机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较大差异的地方。作为经济组织的模式之一,合作社同样以营利为目的,并采取一定方式组织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合作社创业精英通过发现当地机会并创造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合作社也容易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创业者需要机构和社区的支持,包括政策扶持、资源、资金支持,甚至是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情感支持。

因此,合作社创办者在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整体利益及生态环境效益方面的主动意愿更强烈。长期以来的研究皆表明,合作社的益贫功能有效保护了农民权益,发展当地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较为成熟的经营模式,尤其他创立初衷是改善弱者的福利,保障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发展权益。

综上所述,合作社的独特属性,使其既有企业逐利的一面,也有“血缘、亲缘、地缘”内嵌下反哺社会的一面,是中国本土化的社会企业。

二、数据收集

为了更好地了解合作社的创立动机,课题小组以浙江省台州市为案例,走访了当地的34家农业合作社,并与负责人或者领办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同时安排调查问卷,数据真实可靠。为保证问卷的有效性,研究采取线下书面问卷发放为主、网络电子版问卷发放为辅的方式进行,总共发放160份,最终回收问卷143份,总体情况较理想。

在问卷发放过程中,调查小组及时与被调查对象进行沟通,阐明此次研究目的,调查结果仅用于学术研究。问卷发放来源比较集中,主要针对台州地区,调研范围遍及椒江、黄岩、路桥、临海、温岭、玉环、天台、仙居和三门九个行政区域,少数涉及浙江省其他地区。这是因为研究小组通过校园农民大学生能比较方便地接触到被访对象,问卷收集难度较小,可靠性较高。

问卷调查是本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本调查研究问卷量表的设计是依据现有的较为成熟的量表,并结合本文研究问题与重点进行相应修改。问卷的基础部分涉及被調查成员的背景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村镇角色以及户口所在地。

在调查中发现,合作社创办者的男女性别比例差距较大,其中女性创办者占据不到四分之一。这是因为男性的创业意愿本身就比女性更强烈,而乡村的村域文化也会加大男女比例的差异。此外,在年龄调查中还发现创业者主要集中在31~45岁和46~60岁这两个区间,达到了89.6%,该年龄段的创业者自身条件较佳,无论是创业理念还是商业经验都较为成熟,且绝大多数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对调查数据进一步挖掘,得到合作社创办者多为政治精英(村任干部),比例达到43.1%,他们带领村民以合作社形式创办企业;其次是经济精英占了36.2%,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有能力的企业家,拥有广泛的技能和社交网络,在村里成功经营自己的企业多年,被视为其他村民效仿的好榜样;剩余20.7%的角色包括了在城市工作积累了多年经验的返乡农民工以及农村社区以外的专业人士。

三、案例分析

为了更加明确合作社企业家的创立动机,调查组对部分创办者进行了面对面访谈,并选择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一)黄岩区西岑村合作社

黄岩区北洋镇西岑村原本是一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几乎空白,村办公共场所是仅有四个十多平方米的低矮木屋。

合作社创始人最早是当地进行花木种植的村民,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花木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于是萌发了利用山地进行水果种植,并成立了合作社。成立之初,合作社带头在山地果蔬边上套种黄芽菜等种植模式,实现了山地每亩净收入3.6万元,在山地种植水果模式下,给全村其他农户起到了很好的带动示范作用。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合作社制定了更为详细的生产经营标准,即统一购种、统一育苗、统一使用农家肥、统一开展技术指导、统一进行销售,实现了资源合理流转和优化配置,促进优势整合和利益互补,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二)临海涌泉柑橘产业合作社

临海涌泉镇是有名的柑橘种植乡镇,村村种柑橘,种植面积达3200公顷,年产量超过7万吨,然而早年也出现过丰年不丰收,柑橘无人问津只能烂掉倒掉的局面。

2002年成立的涌泉柑橘产业合作社,引进新品种,提高科技含量。合作社与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浙江新田园、国兴农等大型超市、农产品经营企业开展农超、农企对接合作,在北京、上海、杭州等二十多个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网点。此外,还成立了忘不了农村资金互助社,帮助合作社社员贷款收购。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和耕耘,现在创办者旗下合作社现有社员112户,技术人员8名,种植大户80户,柑橘基地74公顷,杨梅基地13公顷,并建立农资综合服务中心和农村资金互助社。

(三)玉环茶山股份合作农场

浙江玉环市镶额村拥有独一无二的石峰山火山遗址,火山土壤里富含有机微量元素,能产出高品质的、纯天然的有机绿色茶叶。可惜的是,由于缺乏产品品牌意识和茶叶种植技术,当地村民坐拥宝山却无法实现经济价值。

2013年,村民林招水聘请了中国茶叶研究和浙江大学专家到火山茶基地实地研究,终于在火山遗址上成功种植茶树,并取名为“玉环火山茶”。为了村民集体着想,林招水成立了玉环茶山股份合作农场,让村民入股,入股村民不仅可享受每年保底回报,还能享受集体所得的多次分红。合作农场不仅让镶额村走上现代农业之路,也让村民从沉重的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不仅安排村中富余劳动力百分之六十的村民就业问题,还带动当地三分之一以上农户共同致富。同时,他出资数万元成立火山茶爱心基金会,每年资助困难大学生读书,帮助社会弱势群体。

(四)案例整理

通过案例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合作社企业家们的创业动机尽管各有不同,但总结后可以认为其创办动机包括了追求社会价值动机和追求经济价值动机,详细见表1所示。

四、实证分析

研究采用 SPSS 22.0 软件对筛选后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样本统计分析。

(一)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为检验收集到数据的可信度和有效性,需要进行信度、效度分析。本文采用一致性系数(α系数)来分析信度,另外,本节主要运用 SPSS 22.0 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法,在分析中选择 KMO和Bartlett 球体检验结果,来确定是否继续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对创业动机量表的题项进行可靠性检验,测量出α系数为0.944,量表题具有很高的信度。KMO 值为0.852,Bartlett 球体检验结果的显著性为0.000,均符合条件,数据具有显著相关性。

(二)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采用正交旋转的最大变异方法,检验结果显示见表2。

根据表2的负荷值,對因子进行重新命名:因子1反映的是创办者对村域集体公共利益的关心,可以命名为“公共利益”;因子2反映的是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命名为“益贫动机”;因子3反映的是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可以命名为“社会责任”;因子4反映的是合作社创业者实现自我价值和获得财富的创业动机,可以命名为“利益驱动”;因子5关注的是创业者对于控制自己的人生的欲望,因此命名为“自我价值”。其中因子1、因子2、因子3侧重于创办者追求社会价值动机,因子4和因子5更多的是侧重创办者的经济价值动机。

对5个因子进行均值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合作社创办动机中均值最大的是“利益驱动”因子,均值为4.001,在调查的创业者中取得个人成就以及家族财富依然是关注的焦点;其次是“社会责任”,均值为3.918,和“利益驱动”因子的均值相差不大,说明近年来企业家们逐渐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公共利益”“自我价值”以及“益贫动机”的均值比较接近,分别是3.698、3.515和3.445,这三者中“益贫动机”稍弱,可见部分合作社创办者对帮扶弱势群体有一定的意愿,但并不强烈,这也和当下部分小农户的利益受到挤压,合作社益贫功能减弱有着直接关联。

五、结语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数据分析得到,合作社创办动机中包括了追求社会价值的动机和追求经济价值的动机。其中社会价值动机又包括了公共利益动机、益贫动机、和社会责任动机三项;经济价值动机包括了自我价值动机和利益驱动动机。

结果显示,社会价值动机和经济价值动机都对合作社创办行为产生影响,符合动机转化行为的影响逻辑,在双重动机驱动下,合作社创办者会致力于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多重融合,动机越强,融合程度越显著。

由此可见,以双重价值动机理念来引导,并将二者作为根底的合作社,才能发挥其强大的主体优势,帮助小农户整合资源、抵制风险,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经营机制。

参考文献:

[1]李萍,田世野.新发展阶段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领导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财贸研究,2021,32(02):43-52.

[2]杨雪.社会创业动机导向的农民合作社行为研究——以江浙地区农民合作社为例[J].农业经济,2021(06):89-91.

[3]何秀荣.农业合作社的起源、发展和变革[J].社会科学战线,2022(10):10.

[4]贺雪峰.乡村振兴与农村集体经济[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72(04):185-192.

[5]刘志阳,李斌,陈和午.社会创业与乡村振兴[J].学术月刊,2018.11:77-88.

[6]徐旭初.一个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并不容易[J].中国农民合作社,2021(04):40.

[7]王皓白.社会创业动机、机会识别与决策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

[8]刘志阳.社会创业的经济学分析和转型比较——基于乡村振兴的实践[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3):92-104.

*基金项目:2020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社会创业动机导向的农民合作社行为研究:以台州当地农民合作社为例》(20GHY11)。2022浙江省现代远程教育学会课题《共生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专创”融合教育模式的探究》(DES-22Y11)。

(作者单位:台州开放大学)

猜你喜欢
合作社因子分析
关于新型农业营销力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贱利抑或高利:抗战时期川省农村合作贷款利率研究
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完善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烟农专业合作社用工管理探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二胎概念股投资价值分析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