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投入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研究

2023-08-07 12:08王爽李丽红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学习者思政

王爽 李丽红

(辽宁开放大学〔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一、大学英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 年5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国际语言能力关乎国家形象和地位,既是国家硬实力的体现,又是国家软实力的表征。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熟练掌握英语、通晓国际规则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成果予以分类和分析,笔者发现,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公共英语和专业外语教学中,具体包括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建设、教学体系构建、教学路径研究及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而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学习主体——学生——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学习投入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对象是大学生,只有深入研究大学生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的学习投入,才能更好地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哈佛大学前校长Bok 认为,真正影响教育质量的事仍旧发生在课堂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中[1]。本研究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学习主体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创建基于学习投入视域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三、学习投入

Schaufeli 最早提出学习投入(engagement)概念。他认为,学习群体的学习投入与工作群体的工作投入类似,是一种与学习相关的、积极的、完满的学习状态,涵盖三个维度:活力、奉献、专注[2]。Kuh等指出,反映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就是学习者的投入度,学习投入可以界定为测量学习者投入有效学习活动中的时间与精力[3]。Astin 认为,学习投入是指学生在学业学习过程中所投入的心力总和[4]。Kahu,E.R.认为,学习投入由行为投入(Behavior Engagement,BE)、情感投入(Affective Engagement,AE)和认知投入(Cognitive Engagement,CE)三方面构成[5]。Ravindran 认为,学习投入的三个维度有一定顺序:情感投入、认知投入和行为投入。情感投入是学习投入的第一步,能检测学习个体对学习是否感兴趣;认知投入指学习个体在学习中所采用的认知策略,以及心理状态的投入状况;行为投入指学习个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努力程度和参与强度[6]。这三个维度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学习投入与学习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决定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生是大学教育的接受者,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要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着眼于学习过程,重视大学生英语课程思政的学习投入。通过加大大学生英语课程思政学习投入,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使大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

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学生学习投入问题及成因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大学生学习投入不足的问题。一些大学生只求通过英语期末考试和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在情感和认知上对英语学习都没有达到较高的体验水平。一些大学生对于英语课程思政的认识只停留在个人层面上,没有意识到学好英语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文化传播力及科技实力的重要意义。

经过认真分析,笔者找到了大学生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学习投入不足的原因。

首先,一些大学生对于大学英语课程热情不足,缺乏情感投入。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就形成了一定的英语学习习惯,这种习惯直接影响了大学英语学习:喜欢学习英语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基础扎实,可以直接进入自学状态;而小部分学生则认为自己的英语基础不好,本身也不是英语专业,所以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投入不够。

其次,一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存在问题。现阶段,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多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是被动学习者,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

最后,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一些大学生较难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因此学习热情不高,情感投入不足。

五、基于学习投入理论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模型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形势下,高校公共外语课程的目标设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均面临新的挑战与要求。2020年10月,教育部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发展三个等级,有助于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有效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与各国人民的广泛交往,提升国家软实力[7]。

(一)关注学生认知策略使用,提升学生认知投入水平

认知策略是让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思维、记忆的方法。合理运用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实现自我教育,进而能够自我反省和自我监控,最后实现从“学会”向“会学”的转变。不同的认知策略会引发学生不同程度的认知投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关注学生的认知策略选择,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认知策略,主动探寻、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真正了解、应用所学知识。

(二)做好学习目标规划与管理,实现从低阶到高阶的认知投入水平

要想推进认知投入从低阶到高阶层次递增,合理的自我规划和管理必不可少。学习者要做好学习规划,制定合理目标,分配学习时间,按自身学习步调投入学习,严格监督与反思学习行为,从而不断提高个人认知水平。大学生在与老师、同学交互过程中,要批判地吸收他人观点,挖掘自身思考、思维、思辨的空间,在整合他人观点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观点和理念,完成自身认知结构的建构与优化。

(三)完善多元化评价方式,提升学生情感投入水平

情感投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潜藏于学习者内心,表现为学习者自身对知识进行心理建构后获得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学生学习投入水平的高低不能单纯通过学习成绩来判断,而要结合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大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体会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进而投入更多的情感。同时,多元化评价方式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思,对以后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与主体性为前提,构建协调的综合性发展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的情感投入水平。

(四)开展合理的教学设计,提升学生行为投入水平

当前,一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多从教的视角出发,在教学活动设计上通常表现为教师讲述、学生观看和收听,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行为投入的教学设计不多。只有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创设更多的、学生充分参与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主角,给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才能真正提升大学生的行为投入水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活动设计,要以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思政教学为目标。

(五)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丰富教学资源

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建立英语学习群,邀请学生入群,随时开展研讨。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师还可以向大学生介绍一些内容积极向上的、优质的App和网站等,丰富教学资源。

例如讲到“国家”这个主题时,教师可以在英语学习群推送唐代诗人王昌龄《从军行》的中英双语赏析,并做适当的拓展讲解。

第一步,为学生展示《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诗的英文翻译为:Army Life"Clouds on frontier have darkened mountains clad in snow;The town with Gate of Jade stands far away,forlorn.We will not leave the desert till we beat the foe.Although in war our golden armor be outworn."(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

第二步,教师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说说这首诗翻译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又在哪里。如果学生感觉翻译得不好,那么请学生给出更好的翻译方案。

通过第一步和第二步,学生不仅体会到我国传统诗词之美,也提升了英语翻译技巧。

第三步,教师进一步对这首诗的作者、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历史意义等进行拓展介绍。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从军行》是一首边塞诗。王昌龄是最优秀的边疆诗歌作家之一,为后世的诗人树立了榜样。王昌龄在诗的最后一行写了士兵的情绪。读者可以很容易地感受到勇士们的决心,但也忽略了他们的乡愁。诗人并没有立即指出这一点。王昌龄把它藏在战士们的承诺中——他们想回家,但他们把职责放在第一位。

通过第三步的拓展介绍,教师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不畏强敌、敢于抗争的民族。中华民族子孙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可以忍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思乡之苦,克服一切困难。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握紧手中的接力棒,学好本领和技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应积极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课程育人效果。

(六)重构师生互动模式,建设智慧教育新生态

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微课、慕课、Spoc 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重塑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师生关系。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增强了师生情感交流与学习互动,重构师生互动模式,不断加强智慧教育新生态建设。

(七)优化校园学习环境,提升学习投入水平

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潜移默化的。高校的环境支持与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具有正向相关性,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有提升作用。因此,高校要完善教室、自习室、实验室、实训室等硬件设施,为学生打造智能学习环境。高校还要努力增加图书馆藏书数量,方便大学生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在软件设施上,高校要积极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各种讲座、学术沙龙活动,增加学生与专业人士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桥梁。在活动组织方面,高校要定期举办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向优秀的同学学习,获得启发。例如高校可以定期开展英语写作大赛、口语大赛、配音大赛、舞台剧比赛,提升大学生英语核心技能,实现活动育人、实践育人,以赛促学、以赛促建,拓展多维育人路径。

六、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实现文明交流互鉴,在交流中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大学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加大大学生的学习投入,让大学生真正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主角,增强育人成效,为新时代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学习者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