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幼儿音乐区域活动的策略

2023-08-07 17:22冯利
江西教育C 2023年7期
关键词:区域活动音乐教学幼儿教育

冯利

摘   要: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深入研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音乐学习和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将幼儿作为教学研究的对象,分析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具体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幼儿学情和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策略。本文从音乐区域活动入手,提出教师要组织幼儿参与听想活动、歌唱活动、韵律活动、乐器制作活动、创编活动等音乐区域活动,提升幼儿的音乐水平。

关键词:幼儿教育   音乐教学   区域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区域活动有助于幼儿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为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设计科学的音乐区域活动,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获得音乐体验,提升对音乐的理解、欣赏与感悟能力。

一、听想活动,感知乐句乐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在音乐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安排听想活动,让幼儿在倾听乐句乐段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表达对音乐作品的整体感知和初步理解,激活幼儿的想象力。

例如,在国庆节期间,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笔者结合儿歌《喜洋洋》,将歌舞、讲故事等不同的活动结合在一起,设计了音乐听想活动。首先,笔者给幼儿播放了《喜洋洋》的片段,让他们说一说整体感受,体会其中蕴含的愉悦、欢喜的情感。其次,笔者将这些乐句进行慢速演奏,让幼儿进行对比评述,说一说速度、力度发生变化后,给人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幼儿发现欢快的节奏更能体现愉悦的感觉。再次,笔者安排幼儿参与听想活动,一边欣赏《喜洋洋》,一边想象在国庆节期间,人们通过何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喜庆的气氛等。有的幼儿提到了四处张灯结彩、挂国旗等场景,有的幼儿想到了国庆阅兵的壮阔场景。最后,笔者让幼儿将自己想到的内容和大家分享,说一说自己的真实感受。听想活动能让幼儿感受音乐作品的音色、节奏、旋律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将视觉、听觉、感觉等多种感官体验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作品的旋律美。

二、歌唱活动,了解呼吸方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因此,在歌唱活动中,教师不应直接将各种演唱方法和技巧“灌输”给幼儿,而应将正确的呼吸方法融入歌唱活动中,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的演唱水平。

例如,为了让幼儿亲近大自然,学会观察各种小动物,笔者组织了音乐区域活动“我是一只小猫咪”。首先,笔者让幼儿自由发言,说一说猫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并模仿猫的动作和声音。其次,笔者播放了《淘气的小猫咪》,让幼儿伴随着音乐旋律,思考如何结合旋律的快慢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掌握演唱技巧。再次,笔者与幼儿一起讨论,引导他们认识歌唱活动中正确的呼吸方法(吸气的时候要吸得深一些,吐气的时候不能一下子都吐出来,而要缓缓地、匀速地吐气)。最后,笔者组织幼儿自主设计演唱活动,演绎《淘气的小猫咪》。这样就将呼吸方法融入了区域游戏中,幼儿能更形象地掌握各种呼吸方法,从而学会根据旋律、节奏变换呼吸方法,提升演唱的综合水平。

三、韵律活动,进行即兴表演

幼儿与成人观察世界的角度不一样,他们往往会出现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奇特的想法。对此,教师要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表达、乐于表达,了解并倾听幼儿的真实感受,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在设计音乐区域活动时,教师要多设计一些韵律活动,引导幼儿进行即兴表演,让他们大胆展现自己独特的想法。

例如,在秋天,笔者通常会结合校园的果园采摘活动,让幼儿将采摘的果子展示出来,并组织音乐区域活动——“欢庆丰收品果会”。在活动中,首先,幼儿要自主摆放果物,布置活动现场,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安排活动环境。其次,给幼儿播放《扭秧歌》,让他们一边品尝水果,一边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进行肢体律动,提升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最后,鼓励幼儿分小组开展活动,各自展开创作构思。比如,有的小组从韵律、动作入手,将健美操的律动和扭秧歌结合在一起,赢得了其他幼儿的一致好评。笔者利用此契机,让所有幼儿都动起来,在音乐的伴随下进行即兴表演,气氛尤为热烈。这种基于艺术通感的音乐区域活动,能帮助幼儿感知音乐节奏,激发幼儿即兴创编的兴趣,起到了良好的教学辅助作用。

四、乐器制作活动,理解节奏速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让幼儿倾听和分辨各种声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他对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在音乐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幼儿展示铃铛、三角铁、小鼓等简单的打击乐器,让幼儿尝试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制作乐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例如,笔者组织了音乐区域活动“敲锣打鼓庆新年”,让幼儿到玩具区和手工制作区选择材料,自主加工制作乐器。比如,有的幼儿将沙子放在矿泉水瓶里,自制了“沙锤”;有的幼儿将易拉罐悬挂起来,用筷子敲击。在制作了乐器后,笔者设计了“你敲我模仿”“比比谁更快”等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音乐节奏和速度。这种音乐区域活动和美术、手工等其他区域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打通了区域活动之间的界限,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学习效果更佳。

五、创编活动,展现丰富情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要组织和音乐有关的创编活动,引导幼儿通过音乐创编,展现自身丰富的情感。在设计创编主题时,教师要选择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这样能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同时,教师还要兼顾个人创作和集体交流,让幼儿既能展现个性,又能博采众长。

例如,笔者将阅读、讲故事、角色扮演和音乐创编活动结合在一起,设计了“大象和小蚊子”的音乐区域活动。首先,笔者给幼儿展示了绘本故事,让他们自主阅读,每人复述一部分内容,然后整合在一起。其次,笔者给幼儿播放音乐,让他们伴随音乐旋律随机律动,用各种动作展现出大象、蚊子的形象。再次,组织小组之间相互交流,思考如何用音乐剧的形式展现绘本故事。最后,让各个小组将自己创编的音乐剧表演出来,并说一说各个角色的内心情感,以及对它们的评价。这样的创编活动能充分展现幼儿的创意,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

总之,在设计音乐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发展需求,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具体要求,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打造立体化的育人环境。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有效组织幼儿参与集体、小组、个体活动,让他们在交流、探索中感受音乐之美,对音乐获得更深刻的感悟。

参考文献:

[1]付海霞.课程视角下从音乐活动到音乐区域的深度融合[J].早期教育,2022(42):14-17.

[2]邓俊梅.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实践探析:以大班区域活动音乐剧《化装舞会》为例[J].知识窗(教师版),2022(6):63-65.◆(作者单位:江蘇省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幼儿园)

猜你喜欢
区域活动音乐教学幼儿教育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品三口而知味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