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中的忧国意识探析

2023-08-08 13:16张彬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杜诗

张彬

内容摘要:所谓忧国是指为国事而忧劳,具有爱国的意味,因为爱国才会对其未来产生忧虑,但其感情又比爱国更加丰富,除了对国家的热爱还包括对其发展的担心忧虑,是一种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杜甫作为伟大的爱国诗人,其诗歌中的忧国意识尤为鲜明突出,主要表现在爱国、忠君和以民为本三个方面。

关键词:杜诗 忧国 爱国忠君 以民为本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无论是咏物、记事,还是抒怀,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充斥着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与担忧。而且这种意识跟随了他一生,并随着时光推移而愈发浓烈、真挚。杜甫一生自“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到老年绝笔“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共留存下来一千四百多首诗。他用诗写战争,写时事,写生民疾苦、胸怀抱负、统治阶层骄奢淫逸,写因战乱而造成的个人的惨剧、家族的惨剧,写村落、城镇乃至都城的凋敝和衰落。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诗人已离我们远去,但杜甫作为一个生长在大唐帝国的沙中之金,愈经磨洗愈能彰显其光辉。观其一生,忧国忧民构成了他生命的主旋律。其诗歌中也呈现出浓厚鲜明的忧国意识,杜诗中的忧国意识不是笼统的而是明确的,是杜甫从“奉儒守官”的儒家正统思想出发,与国家兴衰、黎民百姓紧密相连的一种忧患意识,有着具体表现。

一.爱国

爱国主义是杜诗呈现出的鲜明特色。古往今来都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每当国家存在隐患时,总会涌现出一批忠君爱国之士。他们怀有强烈的爱国意识,能够勇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杜甫便是这样的人,他的诗也流露出强烈的爱国之情。

首先表现在对安史叛军的痛恨。直接导致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安史之乱,是一场地方势力反对中央统治者的叛乱,杜甫采取了坚决维护唐王朝的态度。当安史叛军侵占长安后,不少身居高位的官员皆对叛军俯首称臣以求保命,唯有仅仅做着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微不足道小官的杜甫,却宁折不弯不肯低首与叛军,并以十分敌对的态度对待叛军。诗人对那以下犯上、怀有狼子野心、将人民美好生活尽数摧毁的乱臣贼子有着切肤之恨,如《北征》中四句话一口气连用三个“胡”字来痛骂叛军,对叛军犯上作乱的不忠行为唱衰,鼓舞唐军胜利在即,表明了诗人坚信叛军只是一时得意,大唐的军队终会手刃叛将取得胜利的决心。言语之间杜甫对叛军的鄙夷不屑与痛恨彰显到了极致,表达了他对叛军深切的仇恨,对唐军的殷切期盼与支持,具有非常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再如《悲陈陶》中:“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诗人对唐军的作战失败和伤亡惨重感到痛心疾首,对叛军的嚣张气焰十分愤怒,情感鲜明,爱憎有别,短短几句将诗人的爱国之情展现的淋漓尽致。

其次表现在对盛世的追忆。杜甫生长于盛唐,亲身经历了那个后来让他无数次魂牵梦萦的大唐盛世,当时太平繁盛的气象让诗人深深眷恋,那段时光是诗人难以磨灭的回忆。诗人也经常把开元盛世形诸诗篇,希望唐王朝可以再现昔日的繁荣昌盛。如《忆昔二首》之二中就说到开元年间“小邑犹藏万家室”的盛况,农业发展一派好景,粮食丰收,社会安定有序,人民生活幸福安宁。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此时杜甫为避战乱带着家人四处逃生,非常狼狈。诗人的生活现状与诗中所写的太平生活恰恰相反,因此借助诗篇来表现他对以往繁荣盛世的留恋。此外杜甫在他多首诗中都曾表達过他对这一消逝的盛世的追忆,如“安得更似开元中,道路即今多拥隔”“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三叹酒食旁,何由似平昔”等,都带着梦回盛世的情结。这些诗饱含着诗人对过去那种家家粮食储备丰足、社会安定有序、国家昌盛的幸福生活的追忆。这是杜甫心之所至的美好时代,也是最靠近杜甫抱负的时代。曾经的大唐是那样辉煌、令人神往,怎能让诗人不去深沉地爱它呢?

最后体现在对战乱平息的欣喜。杜甫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始终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危亡紧密相连。在兵连祸结的战争中,杜甫的最大的喜悦当然是盼到战争的结束。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此诗作于广德元年(763),史朝义自缢,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迎来了终结。诗人此时正漂泊于梓州,闻此喜讯,惊喜若狂,不由泪洒衣襟,原本整日吊着的心终于获得了宽慰,情难自已,想要高歌痛饮以表达这激动的心情。不仅如此,诗人认为既然朝廷打了胜仗,河南河北的战乱都已平定,那在不久后就可以回到期盼已久的家乡了,诗人高昂炽热的爱国之情尽显其中。作此诗后不久更有诗人买船南下想要直接到达夔州的行径,但因病魔缠身只好在云安暂住了几个月,后来才到达夔州。有的说诗人是想经夔州到长安,有的则说是回老家洛阳,但无论哪种说法,体现了诗人对战乱平息的喜悦和未来一片美好的希望。

二.忠君

封建社会爱国与忠君密不可分,忠君是爱国的主要表现。“在杜甫所处的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他的忠君是和爱国、忧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甚至有时候是“二位一体”。封建时代是家天下,君主代表着国家,爱国与忠君是不可分割的,这一点在杜诗中体现的非常真切。

一方面表现在安史之乱后诗人义无反顾地投奔远在凤翔的唐肃宗。杜甫“一饭未尝忘君”,对君主是一腔赤忱,死生不计。至德二载(757),唐军与安史叛军之间的交战局面有了一定的转机,诗人在羌村听闻肃宗在灵武即位,就只身奔赴延州想要投奔肃宗,不料中途却为叛军俘虏到了长安。被叛军送到长安后,又在次年四月冒着巨大的危险,跋山涉水,徒步逃到了肃宗朝廷所在的凤翔。其路途之艰难不易如《述怀》所记,从安禄山的叛军攻陷潼关到得以趁着长高的草木脱身,已经很长时间了,如今终于有机会来追随君主,这一路上惊险自不必说,跌跌撞撞,风餐露宿,等到去拜见肃宗时诗人脚穿麻鞋,一身破烂到可见胳膊的粗布麻衣,十分狼狈。当时其他有名的大诗人在安史之乱爆发后都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李白虽是误入永王李麟幕府,但也确有此事;王维则采取中立态度接受了叛军的伪职;唯有杜甫坚决抵制叛军,历尽艰险,九死一生也要奔赴君主,不降敌,不中立,态度鲜明,气节奇高,此等忠君之心明月可鉴。

另一方面表现为离开京城后的恋阙之情。如《秋兴八首》,这是诗人旅居夔州时创作的以遥思长安为主题的组诗,表达了诗人自离开京城后对皇帝、宫阙的留恋与追忆。第一首因秋感兴,“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通过对巫山巫峡萧瑟秋景的形象描绘,渲染了阴森幽邃、动荡不安的氛围,诗人浓厚的思国之情尽显其中,更有孤寂悲凉之感;第二首至四首逐渐把目光转移到长安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描写了一些与长安有关的人与事;第五首开始至第七首是对当年长安盛况的描绘。如《其五》写了宫殿的辉煌壮丽,早朝场面的庄严肃穆,以及自己曾得“识圣颜”是至今仍引为豪的美好回忆;第八首忆当年与故友同游长安附近的昆吾、御宿等胜地。这八首诗是一个整体,以追忆长安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当年在朝廷为官时盛况的怀念。

由此可见,杜甫始终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兴衰、君主荣辱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无比热爱祖国,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后,诗人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和祖国的盛衰起伏相呼应的,从中突出了他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之情”,由此形成的爱国之情是深沉阔大的。诗人的眼中总是怀有深沉的忧虑,忧的是满目疮痍未来该何去何从的国家和饱受战乱之苦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杜甫的忧虑与同期的其他诗人有所不同,后者主要是对自身及亲友命运的担忧,而杜甫的忧虑来自于对国家的责任感,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人生信念,这是一种深广的、沉重的爱国忠君意识。

三.以民为本

以民为本的观念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杜甫更是切身践行了这一理念。信奉儒家思想的杜甫始终将人民放在首位,明白人民的所思所想,同情统治阶级残暴统治下人民的种种遭遇。杜诗的描写对象不拘泥于上层贵族和达官贵人,更多的是平民百姓,描写他们的真实生活,为人民代言,贴切地说出了人民心坎上的话,真切地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

首先杜甫深入人民之中,为人民代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百姓苦难生活的表现。如《新安吏》所言,新安县由于连年的征战已经没有成年男子可以去从军了,可蛮横的官吏仍不罢休,接连要“中男”“肥男”“瘦男”服役,百姓深受战争之苦。再如《石壕吏》中,一家三个儿子都去从军其中两个战死,剩下一个下落不明的尚可认为还幸存于世间,家中男子仅剩下还是稚童的小孙子了,此情此景真是闻者悲伤,见者落泪。《新婚别》一开始就发出了“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这样的感慨,古时女子都要依靠丈夫生活,这里却说如果嫁给从军的人不如早早不要这个女儿,免得活受罪。后面更是以鸟儿来对比讽刺战争中人民的悲惨,鸟儿尚可成双成对新婚夫妻却要分开,人活的还不如鸟儿快活自在。《无家别》中的境况可谓是凄惨无比,如果说《新婚别》只是要承受不能相守之苦,那么在此处却是“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这样的惨状。走在村子里空旷无人,回到家里一个亲人都没有了只剩下孤零零的征夫,环顾四周邻居也都只剩下一两个寡妇了。这都深刻地揭示了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以及连年的战乱带给人们的不幸。

二是对百姓高尚情操的赞扬。新婚夫婦头天傍晚新婚,床还没暖热,第二天一大早丈夫就要启程去戍边。如《新婚别》中,新婚的妻子得知丈夫马上就要出征了,想要跟着丈夫一起去打仗,又怕军情危急、战场险恶,去了反而拖后腿。面对不能与丈夫相伴的困境,她没有过多地不满与抱怨,只是叮嘱丈夫不要因为新婚离别而难过,支持丈夫参加平乱的战争并希望丈夫能够为国家效力,到了战场上要专心打仗,早日打败敌军取得胜利,结束这场战乱,待丈夫平安归来俩人再好好相守。纵使生活如此悲苦,女主人公仍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坚信守得云开见月明,夫妻终会迎来团圆,过上安宁的日子。杜甫笔下的妇人也有着博大的胸襟和不凡的气度,知道孰轻孰重,识大体明事理,头脑清醒,心胸宽广。这充分体现了杜甫对于平民百姓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气节和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的赞扬。这每一首诗都彰显着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关怀,诗人将百姓说不清的、不会说的、难以启齿的统统表现了出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切关怀,“不仅反映出人民的痛苦生活,而且大胆地、深刻地表达出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迫切要求,为人民代言,道出了人民的心声”,真正做到了想人民所想。

其次,杜甫不畏权贵,揭露抨击统治阶层,主要分为两点。其一,表现为对统治者骄奢淫逸的批判。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所言,华清宫富丽堂皇如瑶池仙境,音乐声大的响彻云霄,外面保驾护航的士兵密集如麻,那些人就在这温泉暖气中纵情享乐,而能够来到这种场合的,都绝非布衣百姓。看到当政者醉生梦死奢华无比,黎民百姓却正经受着莫大的苦难时,诗人痛心疾首并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动人心魄的诗句,通过生动的描写对统治者的奢靡生活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嘲讽。再如《丽人行》中的描写,三月初三的好时节,长安曲江河畔迎来了众多美人,其中的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姊妹,她们穿的都是“绣罗衣裳”,绫罗绸缎,吃的皆是“紫驼峰”“白鱼鲜”等珠翠之珍,美味佳肴,浑身上下珠光闪闪,光彩照人,尽显奢靡富贵,听着宛转悠扬的笙箫鼓乐,纸醉金迷。即便如此,她们面对玉盘珍馐却拿着筷子迟迟不动,吓的御厨们只好“络绎送八珍”,以讨得丽人欢心。诗人以此讽刺揭露了杨氏姐妹的奢华铺张,穷奢极欲,而她们之所以敢如此嚣张,原因无他,只因正得皇上盛宠,从而委婉的批判了君王的荒淫误国。

其二,是对政治黑暗腐败的抨击。《丽人行》中以“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一句将杨国忠恃宠而骄的横行霸道展露出来,因杨贵妃而得势的杨国忠骄横无礼,却能做得丞相这样的大官,反观像诗人这般有才华与能力的人却如此落魄,其中暗含诗人对当时政治腐败的讽刺抨击。再如《兵车行》中,诗人以非常直白的诗句进行了一番深切的控诉。诗人来到了咸阳桥头,听到了响彻云霄的痛哭声,看到了人民苦战久已的惨状。从十几岁的少年时期就跟着一起出征,等到回来时已满头白发,几十载岁月都枉送于当权者的罪恶欲望中,然而哪怕这样也无法使当权者得到满足,还要让这些人继续戍边。战场上早已血流成河、白骨如山,死的人一茬接一茬,看不到尽头。然而百姓这样的悲惨,只不过是因为当权者的一场阴谋,伤亡无数的士兵与百姓不过是当权者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天宝十年(751),讨伐南蛮之事迎来了失败的结果。当时正风光无限的宠臣杨国忠,为掩盖这次兵败的惨状以求维持荣宠,不顾百姓死活强行招兵,使得到处怨声载道,百姓叫苦连天。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黑暗现实社会下人民所遭遇的苦难,深刻地揭露了政治斗争的黑暗险恶。杜甫可谓是人民的诗人,他以诗为刃,深深刺进统治阶级的无道,为人民代言,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将统治者的奢靡铺张和政治斗争的黑暗形象地展露出来,对他们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同时也隐晦地表现了生活在这样黑暗现实中的百姓的苦难。

综上所述,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心系国家、情寄人民,在于他关注社会现实、勇于抨击时政弊端。杜诗所体现的爱国之情,忧国之意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杜诗的忧国忧民精神激励着无数志士仁人为祖国、为人民而奋斗牺牲。杜甫的忧国意识与我们现今社会所大力提倡的爱国主义有着密切与内在的联系,其爱国思想于当代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忠纲.忧国忧民无已时——杜甫爱国思想琐谈[J].杜甫研究学刊,1995,(03):1.

[2]莫砺锋.杜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219.

[3]唐瑜.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6,(Z1):105.

[4]于华东.忧国忧民千秋泪,如诉如泣万代笔——析杜甫“三吏”“三别”的意旨与魅力[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05):659.

[5][唐]杜甫著,[清]钱谦益笺注.杜甫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杜诗
近20年刘濬《杜诗集评》研究综述
杜诗学文献研究的重要创获
——评王新芳、孙微《杜诗文献学史研究》
宋代杜诗旧注整理与研究
——以宋代蜀人三家杜诗注辑录为例
篆刻杜诗记
贫困无田杜太守
贫困无田杜太守
清初杜诗研究二题——钱谦益《解闷》诗笺与仇兆鳌“四句分截”说
杜诗对高丽汉诗影响初探
20世纪以来文天祥《集杜诗》研究综述
在当代我们如何读杜甫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