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大棚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2023-08-09 15:39吴崇义王小锋何强强何有军
西北园艺(综合) 2023年4期
关键词:连喷塑料大棚轮作

吴崇义 王小锋 何强强 何有军

近年来,随着蔬菜产业迅速发展,塑料大棚已成为保障春秋淡季蔬菜供给、 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促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 但是,随着设施蔬菜的周年生产,逐渐暴露出连作重茬、病虫害频发、经济效益不稳等突出问题。为了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水平, 根据塑料大棚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以泾河流域蔬菜常发性病虫害为防治靶标, 开展了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示范探索, 总结形成了塑料大棚病虫害“三防一控”绿色防控技术,为塑料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1 塑料大棚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1.1 小型虫害规模大防治难 塑料大棚虫害主要以蚜虫、白粉虱、烟粉虱、潜叶蝇等小型害虫为主,其虫卵可在设施内越冬,成为虫害主要传染源,虫害发生早,危害大。 同时塑料大棚为小型害虫提供了极佳的寄生场所, 喷药时害虫迁飞到设施缝隙中,造成防治困难,形成代际交叉,同一生长季多代繁衍危害,易诱发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

1.2 土传病害发生重危害大 塑料大棚蔬菜设施固定,长期种植同一类蔬菜,连作重茬,根腐病、枯萎病、蔓枯病等土传病害发生重、危害大,严重威胁蔬菜生产安全。 同时,由于长期连作,造成土壤养分失衡,理化性状恶化,蔬菜有害分泌物大量增加,严重影响蔬菜生长发育,抗病性降低,易引发生理性病害。

1.3 环境密闭病害易暴发流行 塑料大棚环境封闭, 温度高湿度较大, 非常适合瓜类霜霉病、细菌性叶斑病、白粉病、辣椒疫病、番茄早晚疫等高温高湿病害暴发流行。病害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危害大,加上大棚蔬菜种植密度大,为病虫害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导致多种病虫害混合发生, 对防治成本和技术融合有很大挑战。

2 绿色防控技术

2.1 农业防治 通过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轮作倒茬、强化栽培管理等措施,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虫害衍生传播的环境条件,促进蔬菜健壮生长,提高蔬菜抗病虫能力,抑制病虫害发生。

2.1.1 选用抗病虫品种, 培育无病虫种苗 选用抗病虫品种是塑料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最有效最经济的防治措施,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针对塑料大棚病虫害发生特点,选用抗病虫良种,有效减轻病虫危害。黄瓜选择抗霜霉病、灰霉病品种,如津优30 号、津春3 号;甜瓜选择抗枯萎病、白粉病品种,如天山雪玉、齐鑫5 号;辣椒选择抗病毒病、疫病品种,如民欣早椒、陇椒11号; 番茄选择抗病毒病、 晚疫病品种, 如惠1617、来保6 号。

用温汤浸种和药剂拌种,穴盘基质育苗,加强苗期病虫害防治,培育无病虫壮苗。

2.1.2 合理轮作倒茬, 减轻病虫害发生 合理轮作倒茬能有效减少病虫传染源, 减轻土传病害和蚜虫、白粉虱发生。 因地制宜实行瓜类、茄果类、豆类、葱蒜类、叶菜类蔬菜合理轮作。适当调整播种期,尽量避开病虫害发生高峰期,通过提早或延后播种, 避免或减少病虫为害。 春甘蓝、 白菜适当早播, 可防止软腐病和菜青虫发生。夏秋番茄适当推迟播种,使结果期避过高温期,可减少蚜虫、白粉虱发生危害,预防病毒病、晚疫病发生。

2.1.3 清洁田园, 减少病虫传染源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 杂草及病虫害共生寄主, 深翻整地, 利用晒垡或冻垡杀灭病菌和虫卵; 生产过程中及时拔除中心病株, 摘除病叶, 带出棚外深埋; 清理生产垃圾、 农事操作废弃物, 消除病虫源头及孳生场所,改善大棚及园区生态环境, 减少病虫传染源, 控制病虫害发生。

2.1.4 加强田间管理, 提高抗病虫能力 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实行垄作栽培,膜下沟灌、滴灌,避免棚内湿度过大,创造有利于植株生长、控制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采用适时定苗、中耕除草、整枝打杈、搭架吊蔓、疏花疏果、摘除底部老叶、通风调温控湿等措施,调整蔬菜群体密度、光照、棚内温湿度,促进蔬菜健康发育,提高抗病虫能力。

2.2 物理防治

2.2.1 用防虫网 在塑料大棚通风口覆盖40~60 目防虫网,阻止害虫迁入棚内,减轻危害,同时防止传播病毒病和煤污病;夏季高温季节覆盖遮阳网可有效减轻日灼病; 塑料大棚用无滴膜,降低棚内湿度, 还可有效控制雨水淋溅传播病害。

2.2.2 黄板诱杀 利用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成虫趋黄性,悬挂黄板诱杀,从苗期到结果期都可使用。30~40 片/亩,悬挂于植株顶部15~20 cm处,立架栽培悬挂于两行中间植株上部或顶部,防虫效果不佳时更换黄板。

2.3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是蔬菜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应用生物农药和化学药剂,将病虫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 最大限度减少农药使用量,达到绿色生产目标。

2.3.1 合理用药 确定防治靶标,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及广谱性农药,实行农药合理混用、轮换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减少用药量、用药次数。

2.3.2 适时施药 在定植缓苗后及时预防,发生初期或初见危害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施药时间:早春以上午11:00 前施药为宜,进入夏秋季节随温度升高、通风量加大,以下午为好。 对白粉虱、斑潜蝇迁飞性强的害虫,在上午露水未干时施药,效果较好。

2.3.3 科学选择施药方法 塑料大棚密闭性强,空气相对湿度大,特别是阴雨天防治较差,甚至加重病害。 应在棚温升高、室内通风较好、空气湿度相对较低时进行, 也可采用熏蒸和喷粉方法,提高施药效果。

3 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3.1 病害防治技术

3.1.1 辣椒疫病 以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为主。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加强温湿度管理,结合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25%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800~1 000 倍液、72.2%霜霉威水剂600 倍液喷雾,每隔7~10 天1 次,连喷2~3 次。 也可选用45%百菌清烟雾剂或粉剂250~300 g/亩熏烟或喷粉防治。 还可用25%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 或30%甲霜恶霉灵600 倍液,对病穴和周围植株灌根,每株灌药液量250 g,每隔5~7 天1 次,连续灌1~2 次。

3.1.2 辣椒病毒病 以农业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轮作倒茬,设置防虫网、黄板诱杀。 定植缓苗后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 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500 倍液, 消灭蚜虫、 白粉虱; 发病初期用60%吗胍·乙酸铜1 000 倍液、病毒A 或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400~600 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750~1 000 倍液,加香菇多糖、氨基寡糖素等植物增抗剂喷雾防治,每隔7 天1 次,连喷3~4次。

3.1.3 甜瓜枯萎病 选用抗病品种, 实施非瓜类作物轮作,培育无病壮苗,增施磷钾肥,垄作栽培,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和烧毁病株,用多菌灵、恶霉灵等喷洒病穴,防止病菌传播。 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30%恶霉灵水剂600 倍液,加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 000~1 500 倍液灌根, 每株250~500 mL,每5~7 天灌1 次,连灌2~3 次;坐果期用30%甲霜恶霉灵水剂1 200~1 500 倍液,50 kg/亩,喷雾,注意喷湿根部及周围土壤。

3.1.4 甜瓜白粉病 以农业防治、 药剂防治为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清洁田园,合理密植, 及时整枝, 加强肥水管理与温湿度调控,增强植株抗逆性。 发病初期,选用62.5%腈菌唑·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25%乙嘧酚悬乳剂1 000 倍液、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25%吡唑嘧菌酯乳油2 000 倍液喷雾,每隔5~7 天1 次,连喷2~3 次。 也可用45%百菌清烟剂250~300 g/亩,熏烟后密闭棚室。

3.1.5 黄瓜霜霉病 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 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加强水肥管理,摘除老叶、病叶,调控棚内温湿度。 发病初期,选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 500~2 000 倍液、72.2%霜霉威水剂600~800 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500~2 000 倍液喷雾, 每隔7~10天1 次,连喷2~3 次。 也可用45%百菌清烟雾剂250~300 g/亩,分放棚内4~5 处,傍晚点燃后闷棚12 小时,5~7 天熏1 次。 或75%百菌清粉尘剂750~1 000 g/亩喷粉。

3.1.6 黄瓜靶斑病 合理轮作,清除病株残体,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加强水肥管理,摘除老叶、病叶,改善通风透气条件,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6%春雷霉素水剂500~600 倍液、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 500~2 000 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500 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 倍液喷雾, 每7~10 天1 次,连喷2~3 次。注意不同类型农药交替轮换使用,减少用药次数。

3.1.7 番茄灰霉病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水肥和温湿度管理, 防止病害早发。 定植前, 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进行大棚消毒; 蘸花时, 在蘸花液中加入0.1%的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预防病菌侵染; 发病初期, 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25%嘧菌酯乳油1 500 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喷雾,每7~10 天1 次,连喷2~3 次。 也可选用45%百菌清或10%速克灵烟剂250~300 g/亩熏烟防治。

3.1.8 番茄晚疫病 以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为主。 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实行轮作换茬,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杈、摘心,减少养分消耗, 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减轻病害的发生。 发病初期, 选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 500~2 000 倍液、72.2%霜霉威水剂600~800 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500 倍液喷雾,每7~10 天1 次,连喷2~3 次。 也可选用45%百菌清烟雾剂250~300 g/亩熏烟防治。

3.1.9 架豆叶霉病 选用抗病品种, 与非豆科作物2~3 年轮作。 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l 000 倍液、6%春雷霉素水剂600 倍液、25%嘧菌酯乳油剂1 500 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喷雾, 每7~10 天1 次, 连喷2~3 次。 注意不同类型的药剂交替使用和使用复配药剂。

3.1.10 白菜软腐病 选择抗病品种,与禾本科和豆科作物实行2~3 年轮作,合理密植,高垄栽培,改善田间给排水条件。发病初期,选用6%春雷霉素水剂500~600 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800~1 000 倍液喷雾,每7~10 天1次,连喷2~3 次。

3.2 虫害防治技术

3.2.1 蚜虫 清洁田园及杂草,土壤耕翻消毒,杀灭土壤中的虫卵, 消灭越冬虫源, 铺设银灰膜,悬挂黄板驱蚜、灭蚜。 发生初期,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2 000 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3%啶虫脒乳油2 000~3 000 倍液喷雾、10%烯啶虫胺+20%呋虫胺可溶性液剂2 000~3 000 倍液喷雾,每7~10 天喷1 次,连喷2~3 次。 注意喷洒叶片正、反面和嫩梢,农药交替混合使用。

3.2.2 白粉虱 合理轮作倒茬, 清洁田园及杂草,减少虫源,使用防虫网、黄板拒隔和诱杀成虫。 发生初期,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2 000 倍液、10%扑虱灵乳油1 000 倍液、22.4%螺虫乙酯悬乳剂2 000 倍液喷雾,每7~10 天喷1 次, 连喷2~3 次。 也可使用22%敌敌畏烟剂300~400 g/亩熏蒸。

3.2.3 斑潜蝇 清洁田园, 铲除杂草, 黄板诱杀,初见虫道进行药剂防治。 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2 000 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 倍液、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 000 倍液喷雾,每7~10 天喷1 次,连喷2~3 次。

猜你喜欢
连喷塑料大棚轮作
河南省钢骨架塑料大棚拱架结构标准化设计研究*
基于光谱指数的流域尺度农业塑料大棚制图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塑料大棚遥感指数构建
塑料大棚
轮作休耕,让土地歇一会儿
耕地轮作效益调查报告
设施嫁接西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三七常见四种病虫害的防治
春防大蒜病虫害需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