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职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提升分析

2023-08-10 10:13郑焕然
中国新通信 2023年11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辅导员高职院校

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国家和社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工作,是高职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辅导员是否能够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直接关系到培养当代优秀大学生、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我国高职院校已经引入了辅导员,但是在当今网络时代,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传统的教学管理思想和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管理的需要,必须根据学生的时代特征,对高职辅导员的管理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标准。本文论述了网络时代高职辅导员的学生管理现状,并就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如何加强高职辅导员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人才资源之一,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石,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培养,是保证学校正常工作秩序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高职教育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培养大批高质量的技术人才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为许多高考落榜的考生们提供了另一次成功的机会。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网络时代的特征,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有效地提升高职辅导员的管理水平,明确其能力水平,是当前高职辅导员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时代对高职学生管理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平台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网络的出现让当前的高职学生管理变得越来越困难,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网络虚拟环境对大学生的人际交流和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互联网的到来,人们的情感沟通不再是“线下”,而是一种新型的“线上”沟通方式,人与人的沟通变得更为抽象,以至于有些大学生在“线下”沟通时会感到手足无措,但回到虚拟网络世界,他们又会变得很活跃。网络让他们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低落,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被孤立,社交能力也在迅速下降;甚至会出现一些交流障碍,比如孤僻、紧张等。网络世界也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社会,它很能吸引人,许多人在网上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甚至网络恋情,却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正面影响,反而会让自己产生许多负面的情绪。

(二)网络使用不当,使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的世界越来越小,人们可以轻松地了解不同的文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网络上的不良思想和不良文化很容易在大学生中传播开来,大学生又有很强烈的好奇心,稍有不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受到不良影响。

(三)互聯网的虚拟性降低了学生的责任心,降低了他们对社会伦理的认知能力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上无所畏惧,可以尽情地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对现实的责任感。在真实的世界里也特别的自私,没有社会责任感,这与他在网络上的放纵和缺少管理密不可分。还有一些不法的组织和个人,利用网络的匿名和便利,在网络上散布大量的不良信息,给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不良的影响;这些负面因素使他们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更加薄弱。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会失控,被恶意的人利用,甚至会触犯法律。

二、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辅导员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的管理观念不够成熟,缺乏创造性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和思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依然沿用中学的教学方式,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发展;新课改后要求“以学生为本”,要重视网络时代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张扬的特点。高职院校有部分是校企合作的大学生,他们长期在公司工作,接触的是比较早的社会环境,相对于企业的开放管理,在学校的学习并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管理方式。各种问题层出不穷,需高校辅导员与时俱进,妥善进行管理。

目前的高职生基本都是“00后”,他们思想积极,而且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很强。且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很受溺爱,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希望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都很排斥。但农村的孩子,因为家庭条件落后于城市,在刚上大学的时候,遇到比自己好的同学,容易产生自卑,在人际交往和沟通出现一定的胆怯。而参与校企业合作的学生,则是更早地融入社会中,也更容易适应社会的规则。总结这些高职生生源的复杂性,发现其具有特殊性和多样性,如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结果,不注重引导,只采用严格的指令和强迫的方法,就与目前00后学生的特征相互矛盾。

因此,需要高职辅导员审时度势,摸索、学习、汲取先进的、适合当前的管理思想,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为核心,根据高职学生的多样化特征,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

(二)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够专业化

构建一支专业化的高职辅导员队伍,一方面有利于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还可以提高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队伍,推动整体的稳定发展。辅导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素质都是其专业化的表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高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仍有许多问题。

例如,高职的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着过分追求年轻化、缺乏有一定资历的老练辅导员;许多高职院校在招聘辅导员时,往往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教育水平也不够严格;从专业构成来看,高职院校在择优录取辅导员时,往往忽视了思政课、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问题。

(三)缺乏对高职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的监督

目前,我国高职普遍重视师资培训,对辅导员的管理工作有较大的缺陷,而辅导员的工作态度也是影响辅导员工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当前高职部分辅导员存在着态度松懈、对待工作没有太多热情的情况,认为工作中不用追求更好,只需完成日常工作即可,这也就造成了部分辅导员管理能力停滞不前的状况。

因此学校要重视对辅导员工作能力的监督,在对辅导员的监督方面,要建立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带队,各二级学院和各部门的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规划、统一组织、检查督促,这样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四)高职辅导员队伍对自身管理水平不明确

随着政策文件的出台,对高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但对其管理水平的要求却始终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虽然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日益重视,但对高职辅导员的管理能力评价仍停留在“形式”上,缺乏具体的理论依据。在评估一名辅导员的管理水平时,只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判断,而不能用有力的理论来支撑,这也导致了在选拔优秀辅导员时,出现了一些失误。

三、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辅导员学生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高职院校对辅导员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高职院校对辅导员招募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辅导员是由任课老师担任,而非由专职管理人员担任。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辅导员队伍的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其次,一些学校的领导存在着对辅导员的偏见,认为辅导员的工作不如专业老师重要,导致辅导员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态度不仅会影响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还可能会导致辅导员流失。另外,辅导员队伍流失严重也是一个问题。一些辅导员可能会因为薪资待遇、工作压力等原因选择离开。这种情况不仅会阻碍辅导员队伍的成长,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业和生活。

(二)辅导员个人素养参差不齐

首先,缺乏有效选拔机制导致辅导员队伍存在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在许多高校中,辅导员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他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和生活,还要为学生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指导。一些高职院校在选拔辅导员时,只注重其学历和工作经验,而忽略了其专业能力和教育理念。这导致了辅导员队伍中存在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其次,有些辅导员选择这份工作只是为了谋生,而不是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这些辅導员缺乏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只关心自己的薪水和福利待遇,而忽略了学生的需要。最后,辅导员自身性格上的缺陷也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一些辅导员缺乏耐心和同理心,不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导致学生对辅导员失去信任和尊重,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三)职业认同的缺失

由于辅导员在学校的地位和薪酬待遇,使得部分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足够的归属感,选择辅导员是因为生活的压力,而不是因为对工作的热爱;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不重要,并不想一直做下去,很多人都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了赚钱的工具,或者是踏脚石,经资质考试后转成专职老师,缺少扎根辅导员角色的责任感。

(四)有关选拔、培训和考核机制不完善

高职辅导员的管理水平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其相关机制的不完善,也是阻碍辅导员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高职辅导员的选拔任用机制不完善,会造成高职辅导员队伍的良莠不齐、质量参差不齐;学习与培训机制的不完善,会导致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不够;绩效考评与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会导致辅导员工作能力的培养停滞;发展与成长机制的不完善会导致辅导员工作缺乏热情和浮躁。

四、互联网环境下提高高职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对辅导员工作的管理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职辅导员已不仅只是一种辅助性的角色,需要渗入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各个关键环节,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加强对高职辅导员工作的关注,把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列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内容,加强网络建设,为高职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二)强化师资力量与个人素质的培养

高职辅导员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对个体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对辅导员的管理水平、综合能力要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职院校要不断强化辅导员队伍,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提升学校辅导员学生管理水平。

(三)构建互联网监督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高职学校应主动构建起辅导员的互联网监督体系,对辅导员的监督考核制度进行积极的改革,确保辅导员的学生管理能力评价标准具有公正性、客观性和公平性,从而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参考。在此基础上,根据互联网环境下的学生个性特征,对高职辅导员进行科学的培养;对评估评价体系及有关机制进行改进和优化,为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协助和引导,进而提高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效果。

比如,在学校教务处的网页上,特别设置一个完整的辅导员管理体系,让学生、家长以及高职学院的老师能随时随地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并进行在线评估。在此基础上,通过不记名的形式,增强评估的正确性和可信度。如此行之有效的互联网监督工作,可以让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得到充分地调动,促使辅导员积极地去学习与互联网有关的知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在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的特征,从而对自己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进行改变,以便更好的开展学生工作。

(四)健全辅导员考核与提升机制

许多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工作松散、态度消极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校对辅导员的管理不到位,辅导员的考核与提拔也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使得许多辅导员都有了偷懒的念头。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不断完善高职辅导员的考核与提升机制,不断地调动其工作热情,促进其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学校的学生管理上。

五、结束语

高职辅导员工作是高职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学生,而且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对高职辅导员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学校要明确其职能,加强对辅导员管理工作的支持与协助;同时,高职辅导员自身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育人理念,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专业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单位:郑焕然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参  考  文  献

[1]梁红.互联网时代下高职辅导员工作创新策略探究[J].教育观察,2021,10(14):26-28.

[2]施丽敏,郭亚如.“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探究[J].活力, 2022,(16):94-96.

[3]杜相锋.高职辅导员学生管理中对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入[J].现代商贸工业, 2021,42(14):133-134.

[4]钱倩,龚文龙.“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政工作的理念创新与实践向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7):132-136.

[5]吴炜.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自我提升[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0):77-79.

[6]陈丹.互联网时代高职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新通信, 2021,23(15):233-234.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辅导员高职院校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