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教学体系构建的实践

2023-08-12 04:30席雪华陆薇丹周彤彤贾欣颖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6期
关键词:住院医师师资规范化

田 艳,席雪华,陆薇丹,周彤彤,贾欣颖,卢 潇,张 波

中日友好医院 超声医学科,北京 100029

超声医学是一门专业强、技术发展迅速、临床涉及面广的临床医学学科[1]。超声医师需要掌握正确的超声医学临床工作方法,熟悉相关影像学知识和临床技能,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而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是超声医师迅速成长的重要基础。随着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的普及,超声医学科专业的规范化培训有了新的情况:1)开始面向全国各地的医学毕业生招收学员;2)除了接收应届毕业医学生,还接收毕业后脱离临床工作的社会人;3)研究生并轨规培培养,规培时间还要包括在校读书及科研时间,超声医学科规培时间被压缩;4)以上各类医师的基础和素质各有差异。2019 年 2 月开始,中日友好医院超声医学基地重新规划教学工作,在构建超声医学科规范化培训教学体系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下面就此教学体系的特征及内容构成等方面进行总结。

1 培育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文化是一种非常宽泛的概念,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心理学家荣格从心理学角度描述了文化具有“集体无意识”的特征。文化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它源于人的行为过程,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而文化一旦形成,会反过来产生积极作用,开始塑造人。良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需要培育优秀的文化氛围。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一个科室的主导价值观构成它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而积极向上的住院医师培训文化氛围,是住院医师共同价值观、共同意识、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与准则。

本教学基地在“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辛育龄精神、“艰苦奋斗、自主创新、互相成就”的北斗精神及“昌明进取、正道力行”的医院文化基础上,提出住培文化的建设目标为:“以患者为中心,服务临床为途径,一心向阳,蓬勃生长”。住院医师文化建设,激发了住院医师从事超声临床工作的自豪感、荣誉感和使命感,调动其内在学习动力。

2 课程体系建设

超声医学是一门重理论更重实践的科学,优秀的超声医师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极强的实践能力,即自主扫查患者、阅片及独立的逻辑思考诊断能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于培养高层次医师、提高医师岗位胜任力极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合格超声医师的培养[2]。

目前超声医学课程学习,基本延续综合影像课程设置,缺乏针对超声基地住培学员需求的分层次教学设置。本基地遵循医院及科室住培文化,结合超声医学人才培养特点,充分发掘医院、科室及远程资源,进行超声医学住培基地课程体系建设。本科室教学团队,结合“岗位胜任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超声医学专业特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5G远程为载体[3-4]基于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National Telemedicine and Connected Health Center, NTCHC),探索基于5G的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导向的分层次、多样化超声教学课程建设[5],包括基础课程、专项课程、提高课程及临床倾向的课程(教学读片、疑难病例讨论、操作带教课程)等。基础课程包括按照住培教学大纲设计课程及人文课程,在保证系统化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也注重人文课程的授课。依托人文课程培训,切实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文化理念,提高人文素养,巩固人文意识。专项课程包括盆底课程、胃肠课程、肌骨课程、新生儿整体评估课程、呼吸系统评估课程。提高课程在以上课程的基础上,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授课(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性,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也需要与时俱进,规培医师有必要接受科研训练,培养基本科研素养[6]。进行科研课程,开阔学生视野,在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科研素质培养。通过科研课程的学习,全部学员均认为有所收获、科研能力有所提升[7]。因为超声医师除了理论知识的储备,需要更多的实践、阅片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临床倾向课程让学员充分参与,把教学与临床工作融入到一起,达到超声医师培养的目的。

通过以上多层次教学课程的设置,突出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执行过程中,按照课程设计、整理课程列表,各课程由专人负责保障课程顺利开展。

3 过程考核建设

考核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过程考核是重中之重,科室摸索并开展了多种考核方式,并根据考核结果调整教学课程及日常培训安排。

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超声医学学员,3年的科室轮转过程中,在超声科的学习时间仅为20个月,不足2年。在其他科室轮转期间,难以进行全面的超声医学学习及考核,容易造成学员超声专业理论及实践能力锻炼的松懈。针对这种情况,本基地实施9站式住培模拟考核,以超声专业基地为单位,统一对基地学员进行考核,在考核同时教学。规培模拟考核包括人文考站、临床思维考站及技能操作考站。其中,临床思维考站及技能操作考站根据腹部、浅表、妇产、心血管专业分组,各包括4站,为模拟住院医师一阶段考试,故称为9站式住培模拟考核。通过两年的考核探索实践,基本建立了过程考核体系,综合采取常规出科考核、9站式住培模拟考核、结业考核等相关举措,以保证培训质量。

基地制定出科考核、模拟考核管理制度。入科教育中包括本超声基地学习过程中的考核要求与方式说明,让学员入科时就明白考核的重要性并理解考核的内容。所有考核采取集中考核的形式,在考核中随时对学员指导教学,在考核之后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整理、归档。目的是让学员了解自己学习的情况,并在考核中得到学习。集中考核虽需占据教学人员大量时间与精力(如模拟考核需每月进行人文及临床思维考核组卷、考场安排、操作技能考核中标准化病人安排、考官设置等),但能够使住院医师对考核保持敬畏态度,督促住院医师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且可以保证考核规范化、同质化,对住院医师成绩做出中肯评价。

2018~2019年在中日友好医院超声医学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体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学员每月进行一次规范化培训模拟考核,根据成绩分析模拟考试临床价值和学员个人因素对成绩的影响[8]。显示规培模拟考试能提升超声规培学员临床技能水平并增加学员应试信心,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有临床价值。

考核方式模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形式,对患者病情情境进行适当设计和调整,综合考查规培医师临床判断思维能力和对理论内容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核形式,能较真实可靠地反映知能转化水平,对应试者提出扎实的理论、技能要求。随着住培考核工作的施行,提升住院医师综合能力,使住院医师有效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理论学习更有效[9]。

4 师资力量和评价反馈体系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关键[10-11]。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重点是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2],北京市已经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对师资准入有基本要求,中日友好医院对师资有相应考核。

4.1 培训师资指导老师的管理

师资指导老师指的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与住培学员一对一管理的指导老师,超声基地学员在入院时指定,非超声基地学员在入科时指定。指导老师必须精通所从事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教学基本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4.2 师资教学的管理

对刚进入师资队伍的青年师资进行同质化培养,科室统一、有计划地积极参加院级、市级、国家级师资培训,并参与临床带教、承担科室常规教学活动。在师资培训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师资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反馈,促进师资教学质量的提高。师资人员每年均要进行师资培训课程及培训行为,科室教学主任对师资培训、讲课、带教情况定期进行督导。在带教过程中,指导老师恪守育人操守、身体力行,并注重对学员的人文关怀。

5 总结

经过2年的探索,本基地超声科教学体系构建虽有所收获,还有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化巩固。在目前教学课程的基础上,将来会进行课程的分层与整合,继续完善课程体系。针对超声医师培养的特殊性,即培养具备自主扫查患者、阅片及独立的逻辑思考诊断能力的要求,要抓好操作带教及过程考核的环节,分析考核结果,持续改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超声人才的培养取决于现在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整个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全科参与的工作,教学体系建设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将来要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为培养优秀的超声医学人才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住院医师师资规范化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住院医师党支部的建立实践与思考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