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

2023-08-12 18:16黄洁云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理解数感态度

黄洁云

数学是科学的语言,而数感又是数学科目当中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 那什么是数感呢?《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此作了说明,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这种素养是在生活中慢慢积累起来对数的一种感知, 是人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

关键词:数感,理解,运用,态度,意识

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其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较为精辟,严谨,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理解和感悟,这种理解和感悟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迅速做出数学判断,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供有用的策略。"数感”简单地说就是会“数学地”思考,如: 我们家里来客人了,给客人倒茶时,会不自觉数一数,需要拿几个杯子,倒几杯茶,这就是一种数感。数感体现在许多方面,如: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等等。

数感的形成是在生活中发生的点滴元素中逐渐领会、积累深化的,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操作、实践和猜想验证等活动,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数感,从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使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为学好数学运用数学打下踏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呢?

一、在观察思考中体会,建立数感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让其学会观察思考是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发展儿童的思维,首先就是发展他看见和观察的能力,就是通过对周围世界的视觉感知来丰富他的思想。观察是人的知觉过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带着目的性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欣赏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 页《小猫钓鱼》一课,认识“0”时,先请学生看第9 页的情景图,让学生按从前往后观察这3 只小猫钓鱼的数量有什么变化,通过动态演示逐渐减少的过程, 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体会从有到无的变化,领悟当一个也没有时,可以用符号“0”来表示,“0”也是一个自然数,启发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引导学生留意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用到“0”。“在体温计上见过”;“在电话手表上见过”;“在直尺上发现”……学生直观体会“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在体温计上表示基准;在电话手表上表示时间的早晚;在尺子上表示起点;在日历上表示日期。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常接触的熟悉事例, 学生很容易领悟和接受。这样,学生在观察中思考,拓展学生对“0”的认识范围,体会了数的意义,在现实中初步建立数感。

二、在生活实践活动中感知,形成数感

数学来源并服务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形成并发展了数感。才能将数学知识更好地服务到生活去。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 重要的是要学生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生活素材,使学生更直观、具体地把握数的概念,形成数感。例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一课时,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 厘米的长度,然后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我们的身体哪个部位跟1 厘米的长度差不多,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想象与对比,学生会发现1 厘米与自己手上的指甲宽度差不多,还与自己牙齿的高度差不多,在脑中形成表象,切身感受到1 厘米的长度,同时,拓宽学生的思维,请学生找一找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 厘米,哪些物体的长度里面包含着几个1 厘米,回家去估一估、量一量沙发的长度、书柜的高度等等, 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这些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既可获得数感的启蒙熏陶,又能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对数产生亲切感。

三、在数学运算中深化,发展数感

数的运算是孩子学习数学的一项基本技能,对培养学生的数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数学中应重视学生数学运算的训练。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就是心算,它为个性化、多样化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口算对于解决生活中的事例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例如,孩子们去商店买玩具、买学习用品、买食品都经常用到口算,如,妈妈给小明了100 元,买一辆玩具遥控车用去56 元,你能帮小明迅速算出应找回多少钱吗? 通过为孩子们设置有趣的购物情境,让其在思维活跃的时候引发口算思路:有的同学想到先用100-50=50元。再用剩下的50-6=44元。也有的同学先在100元里面抽出10元减去6元余4元,再用剩下的90元减去50元余40元, 再用余下的4元和40元合起来就是44元。所以,最后应找回44元。在不同的口算思路下发展学生高层次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感;接着还要加强估算。估算可以发展学生对数的认识,并对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了1米有多长之后,可以在班上设置一个实践活动:学校准备给同学们订购校服了, 在出示校服规格尺码表之后,让学生猜一猜自己的身高有多高,该选择哪一种尺码的校服,这样,通过估算与猜测,再进行实际测量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真实情境中潜移默化地深化了孩子們对数的认识,发展了其数感。

总之,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高级的意识活动,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用较长时间在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猜你喜欢
理解数感态度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态度决定一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