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2023-08-16 02:14程茵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9期
关键词:保护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 要】在世界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全球文化也在进一步融合,为促进文化发展与建设,全世界刮起了一股“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数字化时代下,包含我国在内的众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各项事业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切实落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细节,本文将立足数字化时代背景,重点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这个话题展开科学的论述与说明。

【关键词】数字化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9—085—03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悠久的历史文明,兼具“考古”和“文化”类价值,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各国研究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珍贵性材料。当下,我国存在“重视物质类文化遗产保护、轻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严重不足,尤其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环境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了一定负面影响,这是因为民众十分注重产业经济的发展,在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接受“模式文化保护利用”的代价,甚至部分个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一定破坏。面对全新的机遇,如果未来各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强化对数字科学信息的应用,全方位落实好保护和利用工作,的确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该《公约》中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明确的定义,将它定义为:被某些群体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有效表述,比如说专业知识、手工艺品、各类技术等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1]。

具体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具备以下这几个基本的属性。

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代传一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地区或者部落中,通过口口相传等方式被不断践行、最终得以延续的存在。简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活态”特色,比如说唐三彩、中国白瓷技术等等都具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因为代代相传,所以已经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源自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前辈们在大量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属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像如剪纸、编织以及酿酒等等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就可追溯到前人的日常生活。

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是承载着文化表达的某些实物或某个具体的场所。我国的历史悠久,所以在文化表现形式上尤其丰富,如杂技等都属于民众喜闻乐见、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表演技术与形式,它们属于文化传递的常见方法。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非实体、非物质类的,但同时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需要立足具体实物作为载体才可以得以传达,所以可以这样理解,融入深刻内涵、承载文化的实物和场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要性体现

(一)启迪历史

物质类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间存在一定相似部分,比如两者都具有承载历史的突出价值,但两者间也存在一定差别,比如说物质类文化遗产是以“物化固态”来展现具体历史价值和文化作用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借助“活动传承”的方式来体现它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说,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备一定的历史认知价值,它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引发人们产生深刻的历史启迪。

(二)推动社会发展

为推进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需要持续不断地创新,而创新的灵感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立足本土地、向国外学习,从不同风格的文化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价值,二是向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立足本地早期文化,从中汲取精华。总的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可以帮助国人更好地展开、落实关于考古的各项工作,同时,深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国人创新文字、艺术、技术、工艺的基本前提条件,是推动我国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保障[2—3]。

(三)保护文化多样性

众所周知,多样性的文化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让人类有了更多种不同的选择,同时在多项选择的进一步思考中,可以帮助人们发散个人的思维,形成科学、合理且适应市场大环境的价值观,此举为各民族、各国的可持续发展带去了正向的推动作用。同时,文化的多样性在推动地方、国家以及国际层面的和平安全上发挥着极大的正向价值和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丰富文化形式上的作用极其突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去看,“保护非物质文化”可以与“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直接等同起來,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确保“在时间推进和演变的过程中,多样化文化持续得到延续和传承,维持文化的丰富性,避免文化断层”。

(四)增强民族自信

任何一个群体的高质量发展都需要以“强大的凝聚力”作为基础,而培养群体凝聚力的最关键驱动力来自于“文化认同”,我们之所以需要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一是更好保护各种艺术形式,二是为了通过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好中华文明的传承工作,切实保证全民族都可以立足文化基础,坚定不移地凝聚在一起,增强民族自信。

三、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举措

当下我国正处于数字化的新时代背景,借助各类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实现对文化遗产自身的保护,进一步扩展文化遗产的展示方式、应用范围,还可以利用文化遗产的相关数据资源、开发全新且适应当下环境的商业模式,的确具有突出的正向价值与作用。

(一)借助数字化技术,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与存储工作

在展开保护和利用工作之前,各单位首先需要做好数据的采集、存储工作,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十分多元化,而且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实物,是以数据作为呈现,加之数据信息庞大,在以上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编码以及存储环节都存在较高的难度,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各类数字化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与应用。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保护和利用的各项事宜,可以助推落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采集、记录工作,解决好采集难、存储难等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动作捕捉、三维科技扫描、虚拟现实等各类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这些技术的正向价值更显突出,将它们有效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中,往往可以释放出极其突出的正向效果。为筹备端砚陈列展示,笔者曾参加有关端砚的社会调查和端砚制作征集工作,不但征集到有关采石制砚的工具和端砚行会、行规等实物,还利用录音、拍摄、录像等手段进行采访,保存了其中一位端砚采石艺人(采石时)所唱的歌谣。老艺人们还演示了如何“印石”(即在一个工作面上把有石脉的砚石凿出来,犹如印刷机印完一页就掀一页)、如何打凿、修补工具等;还讲述了古时民间流传的采石禁忌、习俗等,还有解放前采石人是如何售卖砚石的,诸如此类的方方面面。利用此种调查记录保存方式,可保存到非物质遗产的原生态,记录、保存好即将消亡的非物质遗产。笔者还到砚坑处考察过,有些坑洞在半山腰,老坑则在水下,每年只在旱季时才能抽干水爬进去,如此艰辛的采石,并不是一段文字所能传达出来的。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了解到采石制砚艺人的辛勤工作,认识到端砚背后的历史,认识到端砚来之不易。除了端砚的制作外,历代的制砚艺人、历代古砚欣赏和鉴别、不同时代古砚的造型、历代收藏家藏砚的故事、著名诗人如李贺等歌咏端砚的诗词、有关研究端砚的书籍等都可以作为端砚文化基础资料进入信息库。另外,随着数字化高科技的持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储手段也变得更显多样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成数字形态后,它们往往是以图片、视频、音乐等方式得以存储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利用好数字化的各项技术,就可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保存,这类方式具备“便于后续调取、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特色。与传统理解不同,数字化时代下的存储方式不仅包含了磁盘、光盘等媒介,同时还可以通过磁盘裂层、分布式存储等方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数据更显结构化、系统化,如此就可以进一步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二)借助数字化技术,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我国的文明历史多达几千年之久,所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十分多元化,不同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个性鲜明,所以如果各单位想要落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就需要在面对众多文化遗产的同时,结合不同地方特色建立本地的资源数据库,如此不但可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还可以进一步促进不同地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具体来说,在展开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各单位需要有针对性地借助先进数字技术,构建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DNA数据库,首先需要及时有效地提炼那些可以得以永久传承、被长时间延续下去的文化遗产核心DNA因素,其次,各单位需要做好文化基因分析、分类以及论证工作,这样就可以确保文化DNA更深入地刻在国人的心中。再次,在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各单位需要有效地借助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等专项技术,展开精准的采集和识别。最后,需要按照图形或者语义等特征,进一步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图形、图像检索方式,确保检索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进一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保护。

(三)建设数字化虚拟博物馆

在当今时代下,想要切实践行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具体要求,落实好该工作的细节要素,各单位还应该在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虚拟博物馆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展示,如此才可以最大化释放互联网技术的正向价值和作用,发挥出优化式的展示、教育作用。当下,许多单位在积极推进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都会高效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建设云博物馆,如此一来,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就可以借助这一手段得以更好地展示。顺带说一下,在建设云博物馆时,最好直接按照实体博物馆的陈列方式和格局展开设计和安排,如此参观者的整体感觉会更佳。

具体来说,在建设了虚拟博物馆之后,参观者只需要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读取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形式和具体信息,因为没有用手去碰触,所以无形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不会因为各类细菌、手汗等触碰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而导致造成一定损害。另外,借助数字化博物馆,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打破时间、空间上的进一步限制,让民众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也可以欣赏到博物馆内所陈列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此举极大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空间以及形式都变得日趋多样化,让民众可以更简单、直接地收集到自己需要的相关信息,进入虚拟化博物馆,借助3D技术塑造的环境,参观者还可以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自己在家里也能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魅力,对更好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一定的正向价值。

(四)借助新媒体技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为在国内形成全社会认真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良好氛围,各单位必须要有效地借助各类新媒体技术,全方位开展传播、宣讲工作。具体来说,所谓新媒体技术指的是,通过高新技术,对信息进行有效记录、处理和传播的各项载体,利用新媒体技术展开非物质遗产的多向传播,可以高效借助声音以及动态画面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向民众展示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实上,如果可以借助数字媒介具备的独特优势,搭建有效的渠道,进一步实现交互式传播,那就可以让民众深刻地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价值,让大家形成“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全身心投入宣讲、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形成全社会的正向、全方位保护。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数字化的背景时代下,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利用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如果有关部门可以立足当下背景,在展开这项工作的时候积极应用各种数字化高科技,在发展的过程中广泛借助各项数字化技术,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存储过程展开高效工作,然后再借助虚拟博物建设,积极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内涵,如此就可以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大幅提升这项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让我国的文化建设实现更健康、更繁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静江,谢军.基于大数据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老区建设,2017(22).

[2]刘美华,李现彩,蔡雅丽,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在数字化背景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10).

[3]杜浩,姚風,李彩颖.数字化背景下网络直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保护研究[J].发现,2017(9X).

作者简介:程茵(1977—),女,广东海丰人,本科,物博物专业馆员,副馆长,研究方向为文物藏品保护、文物藏品数字化利用、文物活化利用、展览等。

猜你喜欢
保护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吕家河民歌的传承、保护与利用
浅谈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关于博物馆民俗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思考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