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活化石”融入现代生活

2023-08-16 16:30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32期
关键词:活化石草编精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動见证,是增进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辽宁开展202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公益惠民;安徽发布“非遗主题旅游十大精品线路”,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广东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非遗精品力作精彩亮相……近期,不少地方围绕非遗推出一系列具体举措,促进非遗开发利用,助力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也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公布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涉及纺染织绣、食品制作、雕刻塑造等多门类非遗项目。“定瓷烧制:让传统技艺成为致富手艺”“苗绣:绣出就业致富新生活”“洛南草编:小草编闯出大市场”……一个个案例,既彰显着非遗的独特魅力,也启示我们,非遗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完全可以融入现代生活。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4月6日)

◆素材解读

1.发掘保护非遗资源,激发民众文化自信。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各种非遗项目数量位列世界第一。发掘和保护这些优秀文化遗产,可以充分激发起国人的文化自信。

2.重视非遗传承创新,助其融入当代生活。非遗传承要创新,可以用现代科技、现代理念去传承和开发,从而让非遗项目真正融入现代生活,更受当代人欢迎。

◆适用话题

非遗保护 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 传承创新

猜你喜欢
活化石草编精品
活化石——银杏
临汾草编吉祥物入驻北京冬奥村
叶圣陶教育思想下的草编劳育对话教学创新实践
指尖上的草编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去澳大利亚遇见“活化石”吧
草编技艺传承人杨振国 割舍不掉的老手艺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海里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