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创融合”的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3-08-16 06:31梁永国谢战军李少云乌鹤韩志勇宋现允刘喜梅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3期
关键词:专创融合专创课程体系

梁永国,谢战军,李少云,乌鹤,韩志勇,宋现允,刘喜梅

(河北农业大学 海洋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3)

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0 年,教育部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高校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018 年1 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体系等方面均提出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明确要求。2019 年4 月,教育部全面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通过“双万计划”,进行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和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旅游管理类专业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随着旅游业态不断创新,为保障旅游管理专业高质量发展,以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2018 年,教育部发布《旅游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从7 个方面提出了相应标准和要求。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重点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在“专创融合”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

人才培养模式是关乎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2]。国外在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有双元制、工读交替(三明治)、TAEF(技术与继续教育)等模式,值得借鉴的经验包括面向地方经济办学、重视师资队伍的行业经历(双证),以及建立行业协会、政府、企业和高校协作体系[3]。21 世纪以来,特别是近10 年,国内也出现了大量相关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如马勇等[4]提出的“四轮驱动型”(实践需求、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质量保证)人才培养模式;邹统钎等[5]提出“钻石型”(综合课程体系、开放的实习机制、创新科研氛围、国际合作机制、政府支持、社会认可)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郭伟、翁钢民等[6-7]借鉴工程教育CDIO 模式提出OPEC (目标导向、专业性、创新创业、社会沟通)培养模式;邓小艳[8]提出旅游管理专业“三螺旋”人才培养模式;王彦洁等[9]提出“新财经”教育改革理念下“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学者对于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很多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不少有价值的成果。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课程思政和新文科建设有机融合,仍需在理论和实践上继续进行探索。

1 研究设计

1.1 人才培养模式概念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尽管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基本思想具有一致性,如龚怡祖[10]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董泽芳[11]将其定义为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运作模型与组织样式。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构成,郑群[12]认为应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途径和培养方案)、培养制度、培养评价等方面;刘献君等[13]认为培养模式涉及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评价等多个因素。

1.2 研究框架

本文借鉴上述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并基于成果导向(OBE)原则,设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教育、新文科建设等先进理念和创新成果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从培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专创融合”路径和培养评价五个方面构建研究框架。

2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1 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确定的培养目标强调“培养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能够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规划、咨询、培训、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本研究项目以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为例,探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在该院“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将自身定位为教学应用型学院。在学科专业构架中努力建构大海洋学科群体系,重点发展海洋类学科,保持水产学科专业优势,扶持发展潜力大和社会急需专业。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河北,面向京津,辐射环渤海,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与科技支持。结合国家标准和学院服务定位,旅游管理专业结合学院海洋学科发展需要,定位由涉外旅游方向转变到海洋旅游方向,以海洋旅游为专业特色。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备旅游管理技能,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在旅游企事业单位和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旅游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根据对该院毕业生、在校生以及旅游企业和旅游专家的调查,建立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14]。总体目标分解如表1 所示。

表1 人才培养目标

2.2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专业教育承载的是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和科学制度,创新创业教育体现了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和科学制度变革的新趋势,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涉及科学技术体系的调整,以及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重构,包括课程体系的重构[15]。海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专创融合”模式属于专业嵌入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嵌入专业课程体系之中。

基于OBE 理念和“专创融合”理念,修订培养方案,设计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旅游管理专业以经济、管理、地理等学科为基础,并且与农、医、工、人文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具有综合性特征。由于各门课程学科性质不同,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功能、所支撑的培养目标具有很大差异。因此,按照学科性质、功能和培养目标,可以将课程划分为科研方法论、策划与规划、企业经营管理基础、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文与法规、海洋特色课程、实习实践等专业课程群(见表2)。

表2 专业课程群

2.3 SEMV 教学模式探索

结合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基于成果导向原则设计旅游管理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教育、新文科建设等先进理念和创新成果有机融入专业教育,聚焦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从科学范式(Scientific paradigm)、工程范式(Engineering Paradigm)、管理范式(Management Paradigm)和价值范式(Value paradigm)四个维度构建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SEMV),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工程素养、管理素养和人文素养,如图1 所示。

图1 SEMV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SEMV 模式将专业课程划分为不同课程群,以课程群为单元,同一课程群课程教师组成一个教学研究团队,开展教学与研究。教学团队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群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资源建设、主导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平台使用,以及产学研融合模式等进行规划设计。

科学范式主要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研究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研究方法论课程适合使用该模式,按照科学研究过程模式进行教学和训练[16]。工程范式主要培养学生工程素养和产品(项目、服务)设计能力,旅游策划、资源或产品开发、旅游服务体验设计等适合该模式,可以借鉴工程教育的CDIO 模式[17-20]。管理范式主要培养学生经营管理能力,可以按照管理环节或管理逻辑设计教学模式和典型案例,经管类课程适合该模式。价值范式主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人文类课程适合该模式。课程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主导培养模式,其他模式配合,并灵活选择项目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适合的教学方法。

2.4 “专创融合”路径

2.4.1 “专创融合”机制

三螺旋理论是亨利· 埃茨科威兹(Henry Etzkowitz)和罗伊特·雷德斯多夫(Loet Leydesdorff)于1995 年提出的。三螺旋理论认为,在知识经济社会内部,政府、企业与大学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三个核心社会机构,它们根据市场要求而联结起来,形成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三螺旋关系。三螺旋理论是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协同机制的理论基础。建立高校、政府和企业协同机制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该机制具有目标一致性、主体互动性、时空接续性和效果放大性特征[21]。张绍丽等[22]借鉴三螺旋理论,构建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有效融合的“三螺旋”教育融合模式,提出教育理念融合、课程体系融合、师资队伍融合和管理机制融合等融合策略。而基于行政链、生产链、“技术—科学”链建立“专业依托+服务支撑+项目载体”共同形成的组织体系,是“专创融合”取得预期成效的因素关键[23]。

2.4.2 实践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实践平台支撑[24],目前海洋旅游管理专业依托学院搭建的实践平台主要有“专创融合”教学平台、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和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如图2 所示。通过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创业精神和专业能力。通过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对具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导师制指导训练,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通过创新创业竞赛平台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并促进项目转化和孵化。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为创业者提供指导培训和服务,促进项目成功向市场转化。

图2 “专创融合”实践平台

通过搭建平台,实施项目运作,利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教赛融合、校企融合等多种路径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2.5 培养评价

为了完善“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学进行持续改进,需要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科学的评价。在人才培养评价中,CIPP 模型是常用方法之一。CIPP 模型由美国教育评价学家斯塔弗尔比姆(L.D.stufflebeam)于1966 年根据泰勒目标行为模式提出,是以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为评价要素的教育评价模型[25]。本文根据CIPP 模型,从专创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投入、教育过程和教育产出几个维度,构建“专创融合”人才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黄兆信等[26]通过对1 231 所高等学校的实证研究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核心框架,包含了组织领导、机制保障、师资建设、教学管理、课程体系、创业实践、创业教育与专业融合、师生评价等主要指标。本文主要借鉴黄兆信等学者[26]的研究成果,同时参考卓泽林等学者[27]的研究成果,构建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 所示。

表3 “专创融合”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表3 中的教育环境、资源投入、教育过程三个维度用于对“专创融合”教育的认知评价,采用5 级量表评分,其中,5 分为非常同意、4 分为比较同意、3 分为一般同意、2 分为比较不同意、1 分为非常不同意;教育产出维度用于对“专创融合”教育产出成果评价,采用5 级量表评分,其中,5 分为非常满意、4 分为比较满意、3 分为一般满意、2 分为比较不满意、1 分为非常不满意。

利用上述评价,可以了解师生特别是学生对“专创融合”教育的认知和满意度情况,反映出“专创融合”教育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反馈信息,持续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3 研究结论与不足

3.1 结论

本文基于OBE 原则,尝试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教育、新文科建设等理念和创新成果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从培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专创融合”路径和培养评价五个方面构建研究框架,设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SEMV 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工程素养、管理素养和人文素养。

3.2 存在的不足

第一,从新文科建设角度,旅游管理专业与海洋学科融合程度不深,今后需要从学院学科整体建设高度在实践层面进一步加强。

第二,“专创融合”不够深入。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管理类专业,虽然可以在经管类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但由于受到专业教育的制约,课堂教学未完全按照创业教育的内容进行设计。因此,应当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和凝练特色方向,整合课程,适当减少专业课程,在目前创新创业思维类课程基础上增加创业相关课程,如创新创业与企业成长管理等课程。

第三,对于SEMV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还不够深入,与课程结合并不紧密,今后需要以课程群建设和课程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实践。

猜你喜欢
专创融合专创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专创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专创”融合式教育的实践探索
专创融合视域下旅游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高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对策研究
浅析民办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