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文化精神对于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启示意义

2023-08-18 03:07王爱军
知识窗·教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文化传承

王爱军

摘要:古代文学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文章探究和文化精神对古代文学教学的意义,包括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建设良好家风、保持身心愉悦。通过对以上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得出古代文学教学可以实现和文化精神的学习与传承,并用来拓展教学的领域,丰富教学的层次和内容,指导教学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和文化精神;文化传承;古代文学

和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历代先祖在不断的实践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人生智慧,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字的创造为记录、传承和文化精神提供了形象载体,令世人可于千万年后通过文字的记载来体悟前人的伟大,并通过学习将这一智慧运用于现实生活,用来指导人生规划和社会建设。

和文化精神内涵丰富且境界高远,虽传承数千年而历久弥新,但在当代社会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样,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和文化元素,无论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社会人际关系方面,还是在家风、个人修养方面,皆有所涉及。以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为教学内容,运用和文化精神蕴含的古老智慧,指导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挖掘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育人因素,实现高校育人目標。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古代文学作品中涉及天人合一思想的有《寡人之于国也》《述而篇》等,尤其是《诗经》中的作品往往体现出和谐的生态美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突显此类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环保意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然环境观。

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梁惠王向孟子询问王道,孟子却从百姓的衣食住行谈起,提出“不违农时”的重要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关系:“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由农时、渔猎、樵伐而至王道,孟子的见地深刻而高远。

此段论述蕴含着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识,在孟子的思想中,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是否强盛。君主一旦明白其中关键,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就能使百姓安居乐业,成就帝王功业。因此,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不仅会影响到生态环境,对国家社会的安定也会产生根本影响。从本质而言,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国家的发展与强盛,其出发点与落脚点皆是在人类社会。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热爱国家。

中华民族的祖先不仅具有明确的保护生态环境意识,还将这种意识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甚至用法律条文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黄帝、周文王、孔子等人皆有过关于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言论,分别记载于《史记》《论语》等典籍中。依据《逸周书·大聚解》的记载,夏朝就已经颁布了与环保相关的法令:“旦闻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其后历代皆有针对保护生态环境而设立的法规诏令,可见此种意识由来已久。

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渗透良性人际关系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与人为善是社会生活的必要原则,因为人是群居性动物,在社会生活中,只有保持与他人的良好关系,才能获得自身发展的资源。维持持久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文化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古代文学作品中记载着与社会交往相关的礼仪和事例,直接涉及交往礼仪的典籍有《礼记》,较多论述人伦关系的典籍有《论语》,在其他古代典籍中,虽不以记述人际关系为主旨,但其中所记载的事例为如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供了参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古代典籍作为依据,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帮助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礼记》是一部规范人们言行举止的著作,通过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建设大同社会的终极目标。其指导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相互尊重,即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一原则即使到了今天依然适用,依然是人们进行社交的根本依据。《礼记》指出人类社会交往的本质即互动性。那么,如何进行正确而有效的互动呢?《礼记》中有明确的记述,如对父母要以孝顺为先,“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对长辈要以恭敬为先,“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对自身要时刻警醒,“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与之相同的思想在《论语》中也有体现。《学而篇》就提出了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分别从孝、悌、谨、信等方面来要求弟子,此思想后来演变成国人的共识,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个思想也指出一个根本的人生思维,即先做人再学习文化知识,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以德为先的理念相互呼应,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是有启示的。在唯分数、唯名校、唯学历的社会风气下,现代教育存在弊病,但若依据孔子的这一思想来纠正时弊,可起到药石之用。

《公冶长篇》从反面警示学生不要以谄媚待人,“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人要保持独立的人格,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而丧失气节,更不可心怀怨恨地与人来往,如此才能建立起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子路篇》特别重视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一个人达到一定的境界时,就能起到示范作用,纵然不用语言去要求,他人自然会服从命令,从而产生不言而教的效果。这一境界的实现要以正为本,并且要用正的原则来律己。

与《礼记》《论语》相得益彰的是,《史记》《左传》《吕氏春秋》等典籍中记载了大量人际交往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提倡孝、信、义、仁等为人处世的原则,以期通过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来达到营造和谐社会的目标。

三、建设良好家风

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风气的趋向。重视家庭的经营、促进良好家风的形成,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涉及家风建设的元素有很多,在讲授相关篇目时,教师可以将古代先贤关于家风建设的思想理论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家风建设的要义,传承治家智慧。

依据《周易》的记载,善是保证家庭兴旺的根本前提。《周易》对家庭建设是极为看重的,其三十七卦以“家人”作为卦名,每一爻都论及家庭经营的原则与所处的状态。其中九三爻谈及家人关系对家庭兴衰的影响,指出实现家庭兴旺的途径,“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针对家庭出现灾祸的问题,《周易》提出了防微杜渐的观点,“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此处通过对坤卦的解释,揭示经营家庭一定要从细小处入手,将种种不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此方可长期保持家庭的兴旺。

在《周易》《礼记》等典籍的熏陶下,中国形成了深厚的家风文化。西周时期的《诫伯禽书》被奉为家训典籍之始。西汉时期,司马谈所作《命子迁》也是家训名篇。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创作了《颜氏家训》,该书成书于隋代,书内讲述了教诫子孙的思想,成为后世家庭教育的重要教材。宋代又有欧阳修所作《诲学说》、袁采所作《袁氏世范》等家训书籍。此风一直流传至明清,《朱代家训》《弟子规》《曾国藩家书》等皆为治家名作。面对浩瀚如汪洋的家训典籍,教师必须汲取其中蕴藏的治家智慧,转化为古代文学教学的内容,通过引导和讲解,让学生系统掌握中华古代家训的知识和智慧,从而运用于工作和家庭中。

四、保持身心愉悦

和文化精神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个人要保持身心愉悦。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人们具备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在这种形势下,拥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至关重要。古人讲求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的前提是达到身体上的安康和精神上的自由,只有先实现个体自身的和乐,才能具备与外界相和谐的基础。

《黄帝内经》《庄子》等典籍记载着与修身养性相关的方法,教导人们如何去调理身体,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保持精神上的愉悦,从而达到心胸开阔、为人豁达的境界。此外,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教育等方面也属于和文化精神的范畴,教师将和文化精神融入古代文学教学,可以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不断深入提供人才支持。

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渗透和文化元素,让学生系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是传承和弘扬和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将来会在各个领域从事不同的工作,可以在不同领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通过古代文学教学实现和文化精神的传承是可行的,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贯穿和文化精神也是必要的。

中国古代典籍中蘊藏着丰富的和文化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可用来指导古代文学教学,可以提升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高度、深度、广度。《周易》中记载着与和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兑卦》提出“和兑,吉”的观点,点明平和与吉祥之间的内在关系。《乾卦》提出“保合大和”的思想,也是和文化的源头之一。

总之,古代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滋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创造了无数璀璨的世界奇迹。古代文学作品就是这座宝库的一个缩影,凝聚了古代典籍的精华。高校通过古代文学教学打开智慧宝库的大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下去,而和文化精神恰恰可以作为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契合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际运用,既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又使其精神得到滋养。

总而言之,教师要对中华古代典籍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进行深入挖掘,为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注入全新的活力,输送源源不断的营养,并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以挖掘中华文化精神为切入点,可以为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找到一条新的途径,令这一学科重新焕发出生机。

参考文献:

[1]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张闻玉.逸周书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3]郑玄.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6]孙春艳.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古代文学教学[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基金项目: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专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实施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NGHZX2022016。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文化传承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问题意识”探究一一以《诗经》为例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