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初中物理学业质量的评价分析

2023-08-20 07:42林祖斌
中学理科园地 2023年4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双减初中物理

林祖斌

摘   要:教育短视化与功利性等变得越来越显著、明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大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这严重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双减”政策的出台则是对这一教育现象的遏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为当前教育的发展等提供了新的动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努力地纠正学业质量评价中存在的偏差,更好地推动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以及学习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物理;学业质量评价

1  多元评价的教学实施

1.1  物理知识结果性评价

以智力评价作为重点的教学在我国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这种教育方式有着规范、正式,以及影响广、规模大等等特点。但从当前初中物理的教学中能够了解到,包括物理科学探究内容以及科学思维等都是很难完全用书面测试的方式考察出来的,那么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要想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提升学习效率,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为学生补充一些包括实验探究、物理竞赛以及论坛等等多元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包括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1 ]。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理论知识内容的教学,更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来融入具有实践性与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物理实践活动当中。如在竞赛中激发竞争意识、提升自我学习意识与能力,在相互的学习与探究当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写作能力等等。使得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内容,提升自身的智力能力,更能够有效地促进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利用结果性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一教学方式的引导之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能力等得到更快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大大地降低,切实地实现“双减”政策下教学质量的提升。

1.2  物理学习过程性评价

在活动中评价学业质量能够更好地展现出学生在活动和学习中的过程以及方法。物理不仅仅重视知识理论的教学,更是一门重视实验的学科,学生只有对物理现象的发生过程以及相关的条件有明确的了解,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才能更透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该画图的时候就要引导学生画图,在使用公式解题时合理地使用公式,久而久之,在这样的教学方式引导之下,学生在学习时才会对相关的物理实验和物理现象等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知[ 2 ]。

例如在教学初中物理“速度和平均速度”的知识当中,“速度”是初中学生所需要重点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同时也是学生初中物理学习的一大难点,那么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质量,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地轻松,摆脱传统大量作业练习提升的方式,教师应将学生置身于实际的短跑比赛实践中去进行仔细的观察与探究,让学生思考:在短跑比赛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判断出快慢呢?那么学生自然能够想到通过两个人在相同路程上进行同时起跑,谁先到达终点谁更快的方式进行判断。再进一步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果这个路程设置的相对比较长,那么又怎么去判断速度的快慢呢?如果不是同时起跑呢?又应该如何去进行判断?许多学生就会逐渐地产生这样的思考:在相同的时间内每个人所跑的路程多少来判断速度的快慢。这样对“速度”这一知识理解就会变得更加的高效,通过这一过程评价的方式在应用到难度较大的“功率”“电功率”“压强”等知识的学习中,也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更大的提升,学生在这一学习方法的引导之下,能够生减轻学习的压力与负担。不仅如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将一些典型的例题、难度较大的例题、知识结构难懂的知识等记录下来,让学生从过程中去掌握这些难懂的抽象知识,不自觉地学生也就会逐渐地形成良好的自觉实践、认真观察与思考等能力。

1.3  物理课堂表现性评价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较差,对教师的依赖非常大,那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之下,学生很难形成属于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思路,学习效率以及质量等也就会变得比较低,对学习造成较大的困难。为此,在初中物理的教學中,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利用课堂表现性评价方式,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敢开口、多开口,更好地去表现自己,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利用班级优化大师等信息技术软件,在课堂上来为学生设置灵活多样的评价内容,并且建立一个高效的激励机制,让学生课堂上的参与度变得更高。不仅如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还要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展示,以及在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由地进行评价,去接受教师以及其他同学的评价,有效地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式听题、做题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一种更加积极主动、多元互动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及课后作业练习的负担,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 3 ]。

不仅如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利用一题多解式教学引导、解题思路分享活动、实验演示与报告、主题汇报等等多样化的教学引导方式、表现形式等,对学生对物理知识内容、实验等考察、解决能力等进行评价,还有学生自身独立思维的评价等,从而更加全面地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自身也应该准备好一个物理课堂的记录簿,在记录簿中记录课堂上学生举手发言的次数以及有效性发言的次数,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情况进行一一记录,以此来作为初中物理学业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物理课堂表现性评价主要是针对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注重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并且在课堂上能更好地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发挥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同时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有助于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启发思维,在自主的学习中产生自主的学习方式,减轻对教师的依赖,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地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在多元教学评价的引导之下更加轻松地掌握物理知识,从而减轻学生在课中以及课后的学业压力与负担。

2  隐性评价的教学实施

2.1  呵护学生物理学习欲望

隐形评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在教学中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外显形式以及具体的内容,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教学评价方式,在教学中往往都是表现为教学机智,并且隐形评价教学方式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成效,取决于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所以在教学中,实施隐形评价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利用教师自身的表现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来改变传统物理教学中严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幽默、感受到教师的亲切,这样才能更好地去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欲望得到呵护与维持,学习效率会高,学习的质量都能够得到更好地提升。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自身教学语言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创新层面来实施教学,将教师自身的教学魅力更好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提升隐形评价的教学效果[ 4 ]。

例如在教学初中物理的“摩擦生电”知识当中,教师在教学开始的阶段,能为学生引入一个有趣的小游戏作为课堂导入的内容,如引入“小人跳舞”的游戏,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个游戏,学生观察完并且激发起对这一知识点学习的好奇心之后,教师可提问:“这个小人为什么可以跳舞起来呢?”让学生自由发言、相互交流等等。在学生发言的时候教师可以点头来表示赞同,又或者是抿抿嘴微笑,又或者是做一些比较有趣的动作、说一些比较有趣的话,将评价藏于教师的言语行为与微笑当中,能够更好地去感染学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好奇心和欲望,课堂会变得更加的和谐与融洽,有效地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将初中物理课堂打造得更加生动鲜活。学生也会在教师外在表现的感染之下,在课堂上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听的更加津津有味,更会对新的物理知识感到好奇,在课堂上保持住自身的学习欲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自己外在的表现以及有趣的教学方式,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上更加的投入,学习效率得到更大的提升,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与负担。

2.2  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提升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推动力,在教学中既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维持,才能够产生良好的隐形评价效果。而物理是源自于生活,许许多多的奥秘都是隐藏在生活当中,而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教师可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利用学生所熟知的生活经验,来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对物理知识的探索当中。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并向学生询问对于这些生活中的现象更多的“为什么”,然后引导学生一起去解决这些问题,久而久之就能够有效地去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对问题进行自主的思考,并且是能够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从而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与提升[ 5 ]。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看在眼里,所以教师良好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且对学生的成长也会有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要用自己的热情以及真诚,去化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畏惧感、以及害怕的情绪等,用亲近的语言来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来了解学生对物理学习内心的想法以及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灵活地运用教师自身的目光和一些简单的手势,给学生传递一种阳光、亲切的情感,这些就是在教学中实实在在存在的学业评价,同时也是相比较于显性的教学评价的独特之处,是隐形评价的魅力所在,更重要的还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利用非教学的元素,包括教师的语言、语气、行为等多个方面,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学习更加轻松。

所以教师在初中物理学业质量评价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通过显性多元评价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更是要融合隐形评价的方式来有效地感染学生,去发挥出学业质量评价在物理教学的作用,并在“双减”政策的助推之下,来更好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3  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质量,教师不应通过作业反复练习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学习与提升,更重要的是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去提升教学的效率,引导学生获得更轻松与更高效地学习。而评价作为教学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教师则是能够利用多样化的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全方面、综合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利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去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物理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物理学习思维与方法,切实地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学习负担的同时,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參考文献:

[1] 马中慧.物理核心素养评价与学业质量检测的研究[J].成才之路,2021(1):88-89.

[2] 张明霞,王治斌.“双减”政策下的初中物理学业质量评价[J].教学与管理,2022(10):71-74.

[3] 巫如江.借力问题 助推初中物理学业质量多元化评价[J].理科考试研究,2022,29(2):46-48.

[4] 张明霞.基于核心素养探究初中生物理学业质量的评价[J].新课程,2021(45):29.

[5] 孙莉.探索素养立意 发展物理学科思维能力:2020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质量分析报告[J].辽宁教育,2021(1):40-44.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双减初中物理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