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评估牙列缺损患者拟种植区牙龈厚度的可靠性研究

2023-08-21 10:50廖媛媛
医学美学美容 2023年14期
关键词:牙列缺损

廖媛媛

【摘 要】牙列缺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通常采用种植修复方式治疗,而在治疗前需要详细评估患者拟种植区的牙龈厚度,其测量方法较多。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得到充分发展,数字化评估逐渐应用于临床,可促使测量结果更加精准。本文分析了数字化测量方法的优势,阐述数字化评估牙列缺损患者拟种植区牙龈厚度的价值,以期为数字化评估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关键词】数字化评估;牙列缺损;拟种植区;牙龈厚度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23)14-0196-03

Study on the Reliability of Digital Evaluation for Gingival Thickness at Planned Planting Area in Patients with Dentition Defect

LIAO Yuan-yua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Guangyuan Central Hospital, Guangyuan 628000, Sichuan, China)

【Abstract】Dentition defect is common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it is usually treated by implant restoration. Before treatment, it is necessary to evaluate the gingival thickness of the patients planned planting area in detail, and there are many measurement methods. In recent years, digital technology has been fully developed, and digital evaluation has been gradually applied to clinical practice, which can promote more accurate measurement resul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digital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expounds the value of digital evaluation of gingival thickness in patients with dentition defect,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igital evaluation.

【Key words】Digital evaluation; Dentition defect; Planned planting area; Gingival thickness

數字化测量方法具有良好的可信度,提示其可作为测量牙列缺损患者拟种植区牙龈厚度的可靠方法。现如今,在治疗牙列缺损患者中,通常采用种植修复方法。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是衡量种植体成功的标准,影响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因素存在[1]。目前,医学研究人员更加关注拟种植区牙槽顶牙龈厚度与边缘骨吸收之间关系,牙槽嵴顶牙龈厚度对种植体周围的骨吸收存在一定影响,拟种植区域牙龈参与后期种植体生物学宽度的形成。上述情况说明,精确无创的测量拟种植区牙槽嵴顶牙龈厚度,对于种植效果具有重要价值[2,3]。本文对数字化测量方法进行概述,阐述数字化评估牙列缺损患者拟种植区牙龈厚度的优势,以期为临床治疗牙列缺损提供一定的参考,改善患者病症,提升治疗的安全性。

1 数字化测量方法概述

数字化测量技术是在传统内能够测量技术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改变传统测量技术不够的缺点,数字化技术和改良牙龈穿刺法具有较高一致性,同时对不同测量者重复进行数字化测量。在进行数字化测量期间,方法如下:锥形线束CT影像的获取,工作人员让患者保持自然站立位,向前方平射。应用CBCT机进行扫描。设置如下参数:120 KV/10 mA,扫描时间20 s,扫描视野为12 cm×8 cm。在相同设备以及条件下,由相同医师进行拍摄,拍摄完成之后输出数据。3shape口内扫描方式,将患者牙面及周围软组织进行清洁干燥,由相同医师使用相同扫描仪,扫描完整的上下颌牙列,以及患者唇腭侧的牙龈软组织。扫描完成后,以STL方式将数据保存到导板设计软件中,让扫描数据与影像数据相互匹配[4]。将所得CT数据导入导板设计软件中,选取口内扫描数据中和影像的典型解剖标记点,实施三点对齐处理,完成数据拟合[5]。之后在拟种植区进行种植体的设计,最后,数字化牙支持式导板的设计及打印得以完成。采用数字化技术测量患者拟种植区牙槽及顶牙龈厚度,导板的设计完成后,在矢状面位置,拟种植方向上牙槽嵴顶至牙龈表面的距离,表示牙龈厚度。上述数据是由两名测量者各测量1次,选择平均值对其进行分析[6]。

2 数字化测量方法的优势

2.1 影像学测量牙龈厚度的可行性探究 国内外应用CBCT测量牙龈厚度技术较多,对其可靠性进行探究能够了解牙周探针透明度法的客观性。为分析测量结果是否可行,工作人员需要为患者使用硅橡胶制作个性化托盘,稍作修改之后,个性化托盘内侧放入印模材料与造氧剂的混合物,之后在患者口内密切就位后,拍摄锥形术CT,使用CT配套软件实现重建三维,并测量相因位点至摄影像的距离,最后对比牙周探测透明度法。将医学蜡作为牙龈组织模拟物,放置在干燥颅骨上的上颌骨和下颌骨不同区域,模拟物均匀。使用探针探测厚度,之后将金属丝插入蜡中,促使金属丝顶端平行于蜡表面。使用数字卡尺测量距离。数据由医生测量4次,之后使用数据为0.05 mm的CBCT扫描模型,观察CBCT和数字卡尺测量值在厚度的差异情况。CBCT与数字卡尺装置之间的平均值小于0.1 mm。在临床上,此种误差可以忽略,说明CBCT测量牙龈厚度具有可靠性[7,8]。然而,仍然有部分学者认为[9],此种检测方式与传统螺旋CT相比较存在差异。因此,在临床上CBCT测量软组织方面,仍然存在一定争议。

2.2 锥形束CT配合3shape扫描仪测量牙龈厚度的可靠性 采用口腔内扫描仪实际上是捕捉直接光学印模的设备,扫描仪将光源投射到需要扫描区域,图像由成像传感器捕获,同时需要处理扫描软件之后三维表面模型生成。与传统印模相比较,数字印模可以产生比传统印模更精准的图片。通过对数字化印模技术进行应用,能够在原始虚拟模型上实时附加扫描,促使视觉表现力得到增强。添加在印模中的扫描会增多,虚拟模型准确率提升[10]。应用口腔内扫描仪能够将患者牙齿颜色捕捉到,可以在扫描阶段获得扫描区域颜色。通过采用完全一体化的口内摄像头,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医护人员可以得到清晰图像,对软组织和硬组织细节方面进行精准判断。除此之外,能够实施一次性扫描,自动捕捉不同角度多个口内影像,为医生提供更加清晰详细的图像,促使效率得到提高。在口腔硬组织测量和分析中,CBCT比较普遍,但对软组织检测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影响。此种扫描仪在口腔软组织重建中准确率较高,扫描速度快。将两种扫描方式结合,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3 种植手术中测量牙龈厚度的意義

通常情况下,在设计种植体植入方案期间,需要正确评估患者软硬组织情况,尤其观察患者上前牙美学区。现如今很多医生考虑骨组织情况,导致人体软组织重视度被忽略,引起种植方案不恰当,导致患者牙龈组织发生退缩,出现无法逆转的种植并发症。目前,学者重点研究水平方向的唇颊侧牙,在临床上通过检查种植前后菌斑指数、探诊出血指数、黏膜厚度等,发现黏膜厚度越小,说明患者退缩越严重。现如今在研究阶段,分析水平颊舌向牙龈厚度对种植术后的影响,但是未研究垂直方向的影响。种植体植入阶段,需要测量腭部软组织边缘距牙槽嵴顶的垂直软组织厚度的距离。在测量阶段,可以采用改良牙龈穿刺法和数字化测量穿刺法两种,很多学者对此进行分析。张可等[11]对数字化牙列缺损患者拟种植区牙龈厚度的可靠性研究,选择47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改良牙龈穿刺法与数字化测量法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从广义角度分析,研究种植体周围垂直软组织厚度对种植体周围健康的影响情况[12,13]。医生需要关注和预防垂直软组织厚度对种植体周围健康的影响。初始种植体黏膜厚度参与后期种植体生物学宽度的改建,因此测量种植前牙槽嵴顶初始黏膜厚度对种植手术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此外,可通过术前测量拟种植区牙槽嵴顶牙龈厚度,指导种植手术,术前制定植入深度从而确认植体上方有足够的空间形成生物学宽度。拟种植区垂直向的牙龈厚度同样指导术前基台的选择,合适的愈合基台及修复基台是种植体袖口成型的关键要素,对种植二期及最终修复的美学有很大影响。临床医师可经过牙龈厚度测量在术前定制个性化基台[14]。因此,对于医生而言,采用一种准确、无创且可重复的测量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3 数字化扫描的未来展望

数字印模消除了传统弹性印模的一些负面特征如印模托盘选取问题,与印模托盘分离对准确度的影响。但是数字化印模具有价格昂贵特点,数字印模与传统弹性印模的相对成本,与医师每月制作的印模数量具有相关性[15]。牙科医生需要使用印模系统的时间相对较长,设备成本得以弥补。数字化口内扫描光学原理在应用期间,将患者口内牙龈组织等信息,应用光学探头转换对应数据,同时需要采用视频和图像方式呈现给医生[16,17]。一般情况下,使用扫描仪,能够对激光照射物体进行利用,得到三维数据,之后在使用软件中,数据得以转换。扫描仪内部的程序,能够将喷粉问题计算出来,但是由于不同医生的习惯存在一定差异,喷粉厚度不同,导致扫描准确性降低[18-20],存在一些不可避免因素,包含口腔内烤瓷牙、口腔开口程度,同时对扫描仪准确性存在影响。因此,临床需要通过不断分析,减少上述因素的影响。

4 总结

数字化技术测量拟种植区牙龈厚度是一种准确、可靠、适用于临床的方法,为临床医师术前无创评估牙列缺损患者拟种植区牙龈厚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后期指导种植体植入及修复提供相关的软组织信息,可以实现长期的生物和美学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董斌,张兵.采用人工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或缺失的应用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7):920-922.

[2] 陈建萍,王林红,杨帆.数字化技术评估上颌前牙区唇侧牙龈厚度与骨板厚度的相关性研究[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20,29(2):32-37.

[3] 张薇,安维康,洪涛,等.上颌前牙牙龈厚度与牙槽骨厚度相关性的数字化测量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2,57(1):85-90.

[4] 张诗蕾.口内扫描制取颌骨缺损患者印模的可行性分析及修复病例报告[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21.

[5] 韦彦锋,刘艳春,白琴.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21):2171-2173.

[6] 王宇鹏.慢性牙周炎牙列缺损患者应用种植修复的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23,18(5):85-88.

[7] 任晓敏.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20):80,92.

[8] 童德林,史钰.口腔种植修复在治疗牙列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22):3538-3539,3545.

[9] 李伟,王美思,张凤菊,等.口腔数字化种植即刻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效果及舒适度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2021,30(4):42-43.

[10] 郑元樟,毕玮,蔡若林,等.数字化技术配合模型制作种植导板在牙缺失患者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J].河北医学,2022,28(12):1996-2001.

[11] 张可,陈旭兵,张玉辉,等.数字化评估牙列缺损患者拟种植区牙龈厚度的可靠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9):37-40.

[12] 于书娟,刘洪臣.数字化种植修复技术在部分长寿期老年患者牙列缺损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22,20(4):219-222,256.

[13] 蔡亮,窦娟,邓千里,等.数字化导板引导的口腔种植修复术对牙列缺损患者种植精准度、牙周健康及修复美学效果的影响[J].广西医学,2022,44(16):1836-1839.

[14] 杨静文,贾平一,邱立新,等.视觉模拟评分法在前牙种植美学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1,56(4):324-328.

[15] 孔德红.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评估[J].中国实用医药,2023,18(4):71-73.

[16] 金杭颖,吴英浩,徐继文,等.国产数字化导板辅助上前牙种植手术的精准度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8,34(5):644-647.

[17] 刘天涛,伍彩娟,冯梓峻,等.基于CBCT术前模拟设计的倾斜种植体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临床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2018,27(7):1-4.

[18] 叶明福,许铭炎,庞丽萍,等.根向复位瓣在牙列缺损患者种植修复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估[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5):3-6.

[19] 武传君,刘美艳,夏苗苗,等.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临床效果评估[J].医药前沿,2018,8(25):374-375.

[20] 姜治伟,李娜,任凌飞,等.数字化教学在口腔种植学住培中的应用与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22,36(5):105-108.

编辑 扶田

猜你喜欢
牙列缺损
常规修复和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损治疗的效果对比
口腔种植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应用与临床有效性研究
针对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美学观察及效果探究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
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疗效观察
探讨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的咬合重建修复效果
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对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观察
钴铬合金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与纯钛支架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效果比较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应用研究
牙列缺损应用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