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常山胡柚产业“城市封面”的思考与建议

2023-08-22 00:53杨兴良汪丽霞
浙江柑橘 2023年1期
关键词:胡柚常山县常山

杨兴良 郑 浩 汪丽霞

(1.浙江省常山县农业农村局 衢州 324200;2.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胡柚研究院)

城市封面指城市的脸面,也就是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可以是“城市形象”、“城市文化”,也可以“地方特色”、“人文景观”。作为城市封面,是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符号、气质和精神,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的自然、人文、历史、文化、生态特色,代表着城市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如可以是地方特色产业——金华火腿,特美景色——杭州西湖,可以是特有文化——敦煌莫高窟,可以是特质建筑——北京故宫,也可以是城市景象——重庆立体8D等。

1 常山县城市封面的选择及优势

常山县地处钱江源头、闽浙赣皖四省交界处,是“浙西第一门户”,被评为中国天然氧吧、全球绿色城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享有中国常山胡柚之乡、油茶之乡、赏石之都等美誉。这里历史厚重,建县1800 多年,文脉悠远,有传承千年的宋诗文化;在文物遗迹方面有南宋文峰塔;在地质方面有距今4.6亿年中国第一枚“金钉子”;在自然风景方面有衢州的母亲山“三衢山”;在生活习俗方面有“鲜辣常山”名片;在产业方面有“两柚一茶”生态富民特色产业。这些都是常山对外具有影响力的且有一定地域性的、文化特质的、特色亮点的金字招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因此,对于常山县而言,如何选择有地方特色而又有社会广泛影响力的亮点,作为城市封面打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2 常山胡柚产业作为城市封面优势分析

2021年12月22日,常山县发布“一切为了U”城市品牌,并同步推出了公益形象代言人奥运冠军杨倩。这个“U”代表“胡柚”、“香柚”、“茶油”、“旅游”,也是“你”。常山胡柚作为县域特色主导产业之一,以坚实的产业基础、浓厚的历史文化、广泛的社会影响,全方位融入了常山县每一个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乡村发展、城市建设、品牌文化中,具有很强地方辨识度的优势。

2.1 产业资源

常山胡柚是常山县特有、地方唯一、独树一帜的产业资源。胡柚原产于青石镇澄潭胡家自然村,据清·康熙《衢州府志》记载已有600年历史。常山县是“中国常山胡柚之乡”,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中国驰名商标,列入全国100 个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品牌价值12.25 亿元。常山胡柚品种特色是区别与其他城市最有地方特异性和产业优势性的品牌代表。

2.2 文化特征

常山胡柚长期形成了悠久、浓厚、别具一格的文化特征。源远流长胡柚种植历史孕育的胡柚文化,早已寄托了柚乡人民600年的乡愁,胡柚种植系统列入省第一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柚花、柚果、柚歌、柚词、柚舞、柚娃、喝彩、祖宗树祭祀等文化代代相传。

以《胡柚娃》系列为文化代表的动漫电影,亮相戛纳电视节,获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长期举办胡柚文化节、推介会、“赏花问柚”、“UU”音乐节等,跨界融合,胡柚文化IP 成为常山对外影响力最突出、最有亮点的城市文化符号之一。

2.3 产业体系

“双柚合璧”已构建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要素链的产业体系。柚香谷公司引进香柚,建成全国最大的万亩香柚基地,并以胡柚的清凉、香柚的清香优势互补,实现“双柚合璧”,创新研发双柚汁、苏打水,成为引领饮料时尚潮流的网红爆款,成为首批263共富农产品。

艾佳公司生产的NFC 胡柚果汁进驻亚运会,成为省十大药膳饮品。双柚加工产品已经形成“饮、食、健、美、药、香、料、茶”八大类80 多款产品,产品时尚、健康、天然,产业链总产值达35 亿元,是常山县及今后产业链最完整、也最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先试重要体现。其产品亲和力,社会认可度,是提升县域美誉度、知名度,最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城市印象代表。

3 塑造常山胡柚城市封面的举措

胡柚是常山县特色农业支柱产业,被列入全省26 县“一县一策”重点支持培育跨越式高质量发展重点产业。作为农业产业,不同于自然景观、特色建筑城市封面,如何把常山胡柚产业打造成为城市封面,值得思考。

3.1 总体思路

要加强顶层设计,将胡柚全产业链发展纳入规划与布局中,从产业发展、城市规划、文化发掘、品牌宣传等方面,全维度擘画发展蓝图,形成“乡村、产业、园区、城貌、文化、品牌等六大封面版块,推动常山胡柚“产城”融合,塑造城市封面“硬核”形象。重点围绕“六个一”愿景目标,即:打造一个百亿产业,建设一个产业园,塑造一座文化城,建好一条文化街区,建成一个地标广场,打响一部影视形象片”,把常山县打造成为四省边际有内涵、有品位、有影响力、有辨识度的“U”之城。

3.2 具体措施

3.2.1 做好“柚业”融合,做强产业主导地位。与“浙西第一门户”目标相结合,确定“一县一业、一县一品、一县一策”发展定位,打造全产业链高质量融合发展升级版,进一步夯实常山胡柚产业主导地位。要进一步扩大“双柚”基地规模、加工规模、产品规模,其面积产量、产能产值均居全国之首。要加大平台建设,集中打造一个于科研、加工、销售、文旅一体产业集群,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要加大“双柚合璧”力度,提高胡柚全树、全果、全时综合利用水平,开发健康、时尚、知名的“双柚”产品100个以上,持续推出网红爆款新品,让更多消费者感知魅力;培育壮大一批十亿、百亿级“双柚”航母规上企业,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

3.2.2 做好“柚城”融合,突显城市文化特质。与城市城貌改造提升相结合,高标准制定封面规划设计,把常山胡柚元素充分融入整个城市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生活”中。要点面结合,与旧城改造、宋诗古城、未来社区结合,建设一批胡柚地标建筑、一批胡柚景观节点,一批主题酒(商)店;要建好一条文化街、一个主题公园、一座展示馆,一条观光大道。要全方位和谐设计胡柚相关建筑造型、挂画、灯具、标牌等,让其充满整个城市各个角落。要制定胡柚实生树绿化景观树标准,将胡柚列入为绿化的主要品种。

在普及方面,要推进胡柚绿化、文化进工业园区、进社区、进小区,进厂园、进校园、进企业,不仅要种胡柚树,还要放胡柚图案、文化标志,让胡柚文化全面浸润城市肌理,让广大市民和外来游客深刻领略U文化魅力所在,感悟常山胡柚的独特内涵。

3.2.3 做好“柚礼”融合,打造个性文化品牌。要围绕“浙江有礼”省域文明实践品牌,打造“常山U礼、文化U礼、品牌U礼”。产品的品牌代表一个城市的语言和个性,直接影响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印象和认识。要大力培育文创企业,加强艺术创新,致力胡柚文化挖掘,讲好胡柚故事,创作集成更多的诗歌词赋、戏曲舞蹈、动画电影。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上,要结合胡柚元素书写“一本书”、唱响“一首歌”,拍好“一部戏”,打响“一个娃”。要结合生活设计胡柚娃手袋、扇子、杯子、果实模型等文创产品。要开发与推广胡柚文化宴菜肴系列,让胡柚元素走进人们日常生活。要打响常山“一份常礼”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柚见80+”为导向,突出宣传常山胡柚独特的清凉祛火、清肺润肺、降糖降脂等健康水果独特风味、功能功效等特征。

3.2.4 做好“柚媒”融合,提升社会影响力。宣传上要“全球化、全民化、全媒化”融合,着眼大视野、大赛事,大流量推介。要长期坚持举办胡柚文化节、“UU”音乐节、文化交流等活动开展,做好胡柚文化的传承、完善、发展。对接央视、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提高主流平台的曝光率,让知名节赛活动承载胡柚文化走出常山,面向世界。要强化网络宣传,邀请国内外正能量媒体人走进常山,借助抖音、小红书、B 站等国内新媒体平台,用自带流量体系进行传播,让胡柚文化更有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持续提升县域美誉度、知名度。

3.2.5 实施“柚·U”行动,持续点亮城市封面。打造常山胡柚城市封面,需要全民总动员,全社会总参与,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集聚组织、资源、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形成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抓,部门乡镇合力抓,企业、群众自觉做的格局。要建立组织,制定细化方案,列出工作清单,全面抓好落实。

相信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一定会让常山胡柚成为常山城市特有的文化符号,对外展示的城市新印象,城市靓丽的新封面。

猜你喜欢
胡柚常山县常山
拔野葱
常山和常山碱的药理作用及减毒研究进展△
学生作品展
让评论在县级纸媒有效落地响亮发声——以《今日常山》为例
常山县图书馆推动有声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胡柚在枝头“终身”已定下
常山胡柚
常山胡柚营养成分分析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前景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
常山县天马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