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劳动教育园本化策略探析

2023-08-23 04:00沈志玲
考试周刊 2023年29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幼儿教育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重视幼儿的劳动教育,将劳动素养培养合理纳入儿童综合发展体系中,建立幼儿教育的劳动素质评价体系,保障幼儿教育水平。《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成长中,需积极渗透劳动教育的理念,发挥劳动育人功能,帮助幼儿强化劳动观念,养成奉献的劳动精神。基于此,在现实教育中,要科学实施幼儿劳动教育园本化策略,为幼儿劳动教育夯实基础。

关键词:劳动教育;幼儿教育;教育园本化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29-0159-04

劳动教育在幼儿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注重劳动教育的合理使用,采用全方位的劳动教学模式,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园活动中,发挥劳动教育的本身价值。幼儿劳动教育注重园本化策略,对劳動教育的主题进行选择,做好教学内容的设计工作,提高劳动教育的效率,让幼儿能够更快地掌握劳动技能,完善幼儿的劳动素养情况。

一、 幼儿劳动教育园本化策略价值

(一)提高幼儿劳动素养

劳动教育与德育建设具有密切关系,需要围绕幼儿德育发展进行分析,通过劳动提高幼儿劳动素养,形成吃苦耐劳、不畏艰辛的优秀品质。劳动素养属于长期形成的结果,在幼儿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让其参与一些简单的劳动中,如擦拭座椅、洗涤碗筷、收拾卫生等,使劳动素养能够在幼儿内心生根发芽,保证幼儿在劳动中获得思想品质的提升,提高对生活中困难的应对能力。劳动素养应从小进行培养,使幼儿能够掌握基本劳动技能,使其具有一定的自立能力,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亲力亲为,形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劳动教育能够提高幼儿的自学、互学能力,激励幼儿在生活中展现劳动水平,在劳动中承担一定的责任,使幼儿能够在劳动中获得成长。

(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各项能力方面进行锻炼,使幼儿能够完成劳动知识的积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本身具有锻炼身体的作用,对幼儿的各类肌群展开锻炼,使肢体动作更加协调,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劳动过程一般在合作中进行完成,如大扫除中每个人负责一块区域、两人合作倒垃圾等,使幼儿能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逐渐对合作意识进行培养。在劳动教育中,幼儿可以获得直观的体验,从实践中进行劳动学习,提高幼儿在实践中的参与程度,使其能够提高劳动知识的积累,让幼儿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从而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不断克服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在合作中完成劳动任务,发挥出自身在劳动中的价值。

(三)增加幼儿社会认知

通过劳动教育能够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在劳动中互相帮助,相互间做好交流工作,便于对劳动任务进行分配。通过劳动教育能够让幼儿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常识,使幼儿能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在劳动过程中,幼儿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使幼儿能够体会不同职业的工作,提高幼儿对劳动的体验感,保障幼儿能够更好地参与劳动中。通过劳动可以提高幼儿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将劳动教育应用在幼儿教育中,提高幼儿劳动中的交际能力,使其通过劳动来展现自己,认清自身在劳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使其能够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发挥出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作用。

二、 幼儿劳动教育园本化策略分析

(一)明确劳动教育目标

劳动教育需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结合幼儿自身情况安排劳动作业,实现对幼儿的教育目标。通过劳动目标可对教育过程进行引导,发挥劳动教育的优势,消除劳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劳动教育目标采用按部就班的实现策略,确保劳动教育目的能够顺利达成。一方面,需要注重主题的选择,如“认知身边人的职业”“劳动最光荣”等,赋予劳动教育的主题,便于对劳动教育的内容进行补充,合理对幼儿的劳动课程进行安排。另一方面,需要具有一定的计划性,每周可安排一次劳动教育,使劳动教育过程能够循序渐进,提高劳动教育方法的有效性,保证劳动教育目标能够分阶段完成。劳动教育目标制订应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确保教育目标上符合幼儿发展阶段,制订出符合幼儿要求的劳动内容,保障劳动教育目标具有可实现性。

现实教学中,可以设计“悦动劳育”目标,培养幼儿的劳动素养。在劳动教育活动设置中,需要打造和生活场景相关的劳动课程,借此实现劳动教育观在幼儿教育中的渗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为幼儿今后发展打好基础。“悦动劳育”活动中,要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劳动精神,锻炼幼儿的劳动探索能力,使幼儿自觉形成劳动意识,可以自觉参与家庭劳动和社会劳动场景中,锻炼幼儿劳动技能的同时,帮助幼儿积累生活常识,提高劳动和生活能力。在“悦动劳育”活动期间,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带领幼儿解锁更多新奇的劳动模式,不断积累劳动经验,确保幼儿劳动动作的娴熟和安全,营造有趣的劳动氛围,让幼儿爱上劳动教育。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劳动场景,将劳动教育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洗脏衣服,告诉幼儿怎样洗衣服,衣服才会干净。然后让幼儿回想一下家里妈妈洗衣服的场景,体验妈妈工作的辛苦。当幼儿有自己洗衣服的能力后,可以鼓励其回家自觉参与家里的劳动中,帮妈妈洗衣服,减轻妈妈的劳动负担。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幼儿的劳动素养可以慢慢养成,不断累积生活劳动的经验。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会思维、爱劳动、能动手和懂感恩的思想,引导幼儿崇尚劳动,并且在生活中尊重劳动,成为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个体,借助劳动教育园本化策略,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二)创设劳动实践机会

幼儿劳动教育应在实践中进行,创设专门的实践活动场所,保障劳动教育具有实际意义。幼儿园可供选择的劳动内容有限,劳动内容对幼儿往往缺乏吸引力,无法保证幼儿在实践中的积极性,不利于劳动教育实践工作的开展。例如,幼儿园内部可创设种植园,打造具有特色的教育方式,让幼儿种植一些易于存活的植物,在种植园中体会到种植的乐趣。通过种植活动幼儿可以学习劳动工具的使用,让幼儿体会农民伯伯的艰辛,并且引发幼儿对劳动的憧憬。在实际环境中对幼儿进行指导,使其可以共同参与劳动,在劳动中进行相互学习,近距离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容易体会到自身的劳动成果。

(三)设计劳动教育内容

劳动教育需要注重内容的把控,将劳动内容渗透日常生活中,促进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注重生活用品的自主管理。劳动教育内容的难度不宜过大,基于生活中的劳动渗透考量,需要让幼儿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避免过于依赖他人,培养其独立自主的习惯。按照幼儿年龄段的不同,可选择一些集体性的劳动任务,对小班幼儿,可安排自主吃饭、整理玩具等劳动任务,提高幼儿在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对大班幼儿,可安排值日、整理杯具等任务。根据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劳动的难度,保障幼儿能够达到不同年龄的劳动指标。劳动内容应随着年龄段进行过渡,发挥出幼儿在劳动中的核心价值,保证劳动内容安排具有合理性。

(四)营造劳动教育环境

劳动教育应注重教育环境的营造,提高幼儿在劳动中的参与度,保证劳动目标具有可实现性,形成高效化的劳动教育环境。劳动教育不同于书本教学,需要考虑教学环境的影响,切勿让幼儿被动地听,否则将会影响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导致劳动教育环境成为薄弱环节。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参与其中,在劳动中作好示范引导作用,必要时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展开教学,方便对教学场景进行显示,保证幼儿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劳动。劳动教育环境以幼儿为中心,在环境方面应为幼儿所接受,激发幼儿对劳动的学习热情,保障劳动教育过程能够顺利展开,使劳动教育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五)提高幼儿劳动意识

劳动意识在劳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注重日常教学中劳动意识的渗透,促进幼儿劳动习惯的自主养成。劳动意识是养成自主习惯的关键,需要主动对幼儿的习惯进行引导,包括书包整理、餐具摆放等,保障幼儿的劳动效率和质量,进而提高幼儿的自主劳动水平。在非必要情况下,教师应鼓励幼儿亲自投入劳动中,不能因为幼儿劳动过慢或不规范亲自上手,否则幼儿将会产生依赖心理,幼儿的劳动意识将会被削弱。教师应给予幼儿更多的实践空间,逐渐对幼儿的劳动意识进行培养,同时使幼儿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

(六)培养幼儿劳动习惯

教师需要注重幼儿劳动习惯培养,使幼儿学会生活自理,逐渐摆脱对父母和教师的依赖,掌握生活中的各项能力。生活中培养幼儿劳动习惯的方法众多,如午睡时,教师应鼓励幼儿自己穿脱衣服、鞋袜,尽快掌握生活自理的能力,并且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对幼儿的劳动习惯加以分析。吃饭时,引导幼儿合理使用筷子、勺子,对不正确的使用方式进行纠正,餐后将餐具放置指定地点,保证幼儿能够自主完成就餐。教师需要抓住幼儿在生活中的细节,确保劳动习惯的有效养成,让幼儿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处理好幼儿生活中的细节。

(七)采用家园联合共育

想要强化幼儿的劳动教育成果,发挥劳动教育园本化的优势,还需应用家园联合共育的理念,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结合现实经验可知,幼儿的劳动观形成,除了幼儿园的引导外,家长的参与也很重要。想要解决幼小衔接中幼儿劳动习惯的养成问题,需要形成家园共育的局面,在此基础上确保幼儿教育有效性。幼儿劳动能力的养成,离不开榜样的作用,在构建互动教育环境的基础上,家长要扮演好角色,帮助幼儿养成劳动习惯。

劳动教育需要幼儿园和家庭联合起来,共同对幼儿展开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进行通力协作,保证幼儿具有良好的劳动表现。家庭环境下,家长应发挥出带头作用,确保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表现一致,由家长对幼儿的劳动情况进行监督,并且向教师进行汇报,确保在生活中遇到的劳动问题,便于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劳动教育方法进行优化。幼儿劳动教育教师和家长应积极进行互动,记录幼儿参与劳动中的镜头,就家园联合共育情况进行交流,使幼儿能够更好地养成劳动习惯。

(八)应用趣味性的劳动教育方法

为合理规避劳动教育的枯燥性,强化幼儿的劳动教育体验,确保劳动过程的轻松和快乐,幼儿劳动观念培养中,需积极应用趣味性的劳动教育方法,借此保障劳动教育的质量。研究发现,实践教学中幼儿的认知水平整体来看偏低,对习惯好坏判断能力差,缺少正确的认知。基于此,需创新幼儿教育方法,借助兴趣引导的措施,强化幼儿的自主劳动意识。

劳动自主性培养的关键在于怎样催化兴趣,激发幼儿的劳动热情。结合现实教育经验可知,只有幼儿自身的劳动兴趣增强,立足幼儿园的劳动教育才能取得成果,教学教育活动开展才会顺畅。通过实践反复验证得出,想要让幼儿主动完成劳动任务,养成热爱劳动的意识,需要在幼儿教育环节,积极渗透科学教育理念,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教师可以联系家长,共同为幼儿营造劳动氛围,通过教师和家长劳动行为的引导,强化幼儿的劳动意识,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除此之外,还可设计一些游戏,巧妙植入劳动场景,潜移默化树立幼儿的劳动认知。实践证明,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可科学强化劳动教育效果,助力幼儿全面发展。同时,游戏的方式还可以增加劳动的趣味性,让幼儿主动参与社会劳动。在实际应用中,可采用游戏和劳动场景结合的方式,如识字游戏“揪尾巴”中,就可以植入劳动教育的知识。该游戏的玩法简单,具体活动中可以将写有字条的道具“尾巴”以小组为单位发放给幼儿。在游戏环节中,幼儿可以将“尾巴”藏到身体的某一处,教师发出口令后,幼儿便可以开始搜寻“尾巴”,找到“尾巴”后,还要大声念出上面的字,这样才能算成功找到一条尾巴。当尾巴全部捉到后,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统计,看看谁捉的尾巴多,哪个小组最多,将会得到玩具奖励。字条里面的内容可以是一些关于劳动的常识,例如,洗衣服的步骤、植树的要领等,借此加深幼儿对劳动的正确观念。通过游戏,可以巧妙提升幼儿对劳动的兴趣。研究发现,这一游戏推广了一段时间后,每到劳动环节,学生都会跃跃欲试,想要尝试字条中的内容,参与热情非常高,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而且还可以帮助幼儿养成主动劳动习惯。

又如,可以组织幼儿参与植树活动的比赛。教师可以提前将幼儿分好组,每个小组的人员要控制在7~8人,并且选出小组长,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幼儿参与植树劳动中。最后评价出表现最好的小组,教师可以给予一定奖励,借此激发幼儿的劳动热情。在劳动教育活动中,不仅幼儿可以掌握植树的经验和技巧,还可以在形成劳动素养的基础上,拥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为幼小衔接夯实基础。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落实好幼小衔接至关重要。结合现实经验来看,部分教育工作者将幼小衔接的重点放在知识衔接上,忽视幼儿能力的过渡和习惯的养成。部分学龄前儿童因为学习习惯缺失,所以升入小学后无法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针对这种问题,需找准幼小衔接的重点,对幼儿的习惯和能力全面培养,辅助幼儿接受更好的小学教育。研究发现,幼小衔接的关键并不简单的是知识体系的衔接,而是能力和幼儿认知水平的衔接,所以想要提高幼小衔接的质量,应该从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入手。现实教育中,可借助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帮助幼儿健康成长,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其中幼儿的劳动能力十分重要,但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幼儿的劳动能力培养受到了忽视。为此,在园本化的策略中,需要注重幼儿劳动能力的锻炼,落实幼儿劳动习惯的引导工作,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三、 结论

综上所述,幼儿是劳动教育的关键期,将会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需要对劳动教育引起重视。幼儿是劳动教育的主体对象,需要确保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做好教学内容的分析工作,保障幼儿能够独立完成劳动内容,积累幼儿的劳动经验,使幼儿能够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并且提高幼儿的劳动素养。

参考文献:

[1]段文华.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应用[J].家长(上旬刊),2022(2):174-176.

[2]邱志华.幼儿园项目式学习中劳动教育渗透策略探究[J].读与写,2021,18(30):259-260.

[3]张海春.让游戏成为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路径[J].新课程,2021(16):136.

[4]韩玫.做好幼小衔接,聚焦习惯养成——幼儿园幼小衔接策略[J].读与写,2021,18(33):264-265.

[5]何丹.浅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3):761-762.

作者簡介:沈志玲(1982~),女,汉族,安徽无为人,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无城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幼儿教育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