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2023-08-23 22:31王珍瑜
家长·下 2023年6期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番茄教学活动

王珍瑜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对写作教学评价工作产生明确认知,进而才能以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促进写作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方向,提高学生认知的同时,将学习任务落实下去,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更要对学生学习的具体结果进行过程性、表现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从而切实提高小学写作教学的实效性。

一、将教学评一体化融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价值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采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可以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任务,以任务作为导向进行驱动。教师在教学前可以通过备课进行深挖,明确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任务,明确课堂教学的方向,对现有教学规划和流程进行优化,保证写作教学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使写作教学活动的构建和实施可以实现高质量落实。

在“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目标和教学评定被赋予了全新的标准和定义。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中,写作教学必然会围绕全新的标准进行优化。教师课堂结果的反馈,可以对写作教学的流程进行调整,这是“教学评一体化”既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实现高质量学习,也可以通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作用体现,可以促使教育目标更快更好地达成。将“教学评一体化”融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等形式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融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可以在课堂反馈阶段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有哪些不足,让学生通过互相点评的方式找到自己在写作中的缺陷,并通过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完成引导和优化,让学生在此种模式下不断成长,提高教学效益的同时,使教学活动的构建更有效,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不足

(一)教学过程中评价的针对性不足

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必须具备较为直观的目的性,这样才能解决学生在这一阶段的问题。在学习目标下构建任务并传递给学生后,教师要针对这一阶段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及时评价,也要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如果过程性评价的针对性不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明显,这时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导向作用则难以发挥。

例如,《观潮》的写作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了解拟声词的使用方法,并在课文学习中掌握景观“听”和“看”的写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交流与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以“听”为基础,找寻书中的词汇,像闷雷滚动、隆隆的響声、颤动、山崩地裂、风号浪吼等,可以让学生了解拟声词是什么,并让学生掌握拟声词的使用方法。教师可结合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思考什么样的画面才能配得上这样的声音,让人一听就觉得天崩地裂,大地都随之颤动。当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让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仿写,并进行拓展,提高学习效果。但是,教师给出的内容是“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让学生从想象的角度书写。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大多是将浪潮怎么逼近、战马什么样子等写出来,没有写出拟声词,只是进行了联想,缺少想象的部分。针对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将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给学生讲清楚、说明白,而且课堂评价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的联系并不密切。因此,教师需要明确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写实和联想是两个不同的写作手法,如果学生一直无法区分什么是想象,什么是联想,这时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则会失去意义。

(二)教学评价的诊断性不足

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在不同阶段中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改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让学生树立学科学习的信心。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要做到立德树人,要以激励为基础,赞扬学生,让学生对学科学习充满信心。但是,很多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并没有真正掌握当前的教学理念,在课堂的即时评价方面不敢对学生说不,只要学生回答,教师就说好。这种评价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学生并不清楚教师说得好,是哪里好?什么样的标准是好?这就导致教师给予学生积极评价后,学生难以通过教师给予的评价对后续学习进行调整,难以从教师的反馈中掌握自己当前的学习情况,无从通过自我改善进行提高。由于学生无法在课堂反馈中了解自己的学习层次,在进行内化发展的过程中则难以完善自我。

(三)教学评价的促进性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的形式一般是学生学习后进行自评、互评、教师集体评价等,这些评价方式多数都有单一性的问题。这些评价方式有时只能涉及教学目标,无法结合学生发展的现状进行反馈,或只能对教学方法进行反馈,无法对教学过程进行反馈,又或是在课堂评价工作开展中,只对课堂本身进行反馈,未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表达,无法对所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进行答疑解惑,更不能让学生通过评价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进而难以实现调整、找到上升的方法、产生发展的动力。对此,在教学评价工作中,教师要保证评价的多重性和多样性,既要对教学过程进行主观、客观评价,也要在其他方面进行融合,以多重评价标准配合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可以通过评价得到激励,进而主动学习、改进。

(四)教学评价的针对性不足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对课堂上和课下的学习成果进行量化性评价。比如,在课堂上,学生的朗读情况、仿写情况等都是语文教学以及目标教学的一种延伸。以明确统一的标准进行度量,可以有效找到学生的学习层次,以此在写作活动中做到有区别、有计划地完成指导,促使语文写作教学活动的构建能真正做到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上,说和写贯穿在整堂课堂教学中,但是教师如果没有具体的评价,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夸赞中原地踏步,其写作能力则难以在统一且明确的评价中得到提升。

例如,在《蟋蟀的住宅》仿写教学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课堂练习中根据课文的描写手法以及写作特点进行仿写,介绍自己的家。这个写作任务本意是让学生的思维与逻辑、能力与情感以及新旧知识的结合,在评价中可以实现具体化,并通过详细考察,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情况进行确认,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以保证学生写作能力的正向发展。如果没有统一且明确的标准,只是给学生的写作本上写优、良、差、阅等,这时写的差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差在哪里,不知道应该从哪个方向进行调整,写得好的学生也只能看见教师在自己本子上画的波浪号,并不知道自己在文体结构上、修辞手法上有哪些好?这种无效评价会导致教学活动的构建偏离原有的方向,会导致一部分学生降低对写作的兴趣。

三、“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的实践

(一)基于写作主题,设计课堂活动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时,教师要对教学计划的设定进行调整,将教学目光设置在写作主题与写作目标上。对主题、目标的内容进行改良,更有利于构建良好的课堂活动。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围绕写作主题设置合理的目标,保证教学活动构建的科学性,可以使写作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前期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围绕写作主题明确本次写作的任务和写作的目的,教师才能结合学生的学情,对活动流程进行调整,完成科学的教学规划,以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教学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可以使用生动且恰当的语言将自己最喜爱的地方进行充分描述,并在介绍该地景色的同时,将自己推荐该地的理由表达清楚,让观看的人可以借由文章本身产生触动,对该地有向往之情。在活动构建方面,教师可以先通过互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再让学生结合自己找到的资料以及一些所见所闻对描述的内容进行细节补充,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能使之后的写作更加具体,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以针对性的评价,让学生产生写作自信的同时知道该如何写,如何改。比如,一位学生在介绍西湖时,开篇即用了《饮湖上初晴雨后》的后两句,点出了自己要介绍的地方,而他的读者瞬间就被他的内容所吸引。在接下来的叙述中,不仅介绍了西湖的美景,也介绍了自己在游玩时尝到了哪些美食,更在最后询问其他同学想不想去体验一下西湖的风景?这激发了其他学生对西湖这一地点的向往之情。在点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出学生表达的内容中哪些地方比较好,如开篇用古诗词进行引出,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注重积累语文写作素材,而在结尾处又使用了疑问语句,通过反问激发他人向往西湖的渴望,有很好的点睛效果。此外,教师需提出学生在描述时有哪些问题,如有一些语句在表达上并不充分,可以再将细节说得清楚一点,而一些语句表达不通顺的地方还需要改进,减少口语化。这种评价方法,既能让学生了解自己有哪些优势,也能让学生知道自己有哪些劣势,在写作时学生会更认真。

(二)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科学策略

教学活动的构成要围绕学生本身。因此,不管是教学策略還是教学方法,都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要结合学生的学情,以此使活动的构建可以有的放矢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不同手段,丰富学生的体验,加强学生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才能为实现写作教学目标提供基础保障,同时为写作评价活动的落实提供先决条件。

例如,在“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活动,以生活化的处理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获得丰富的体验。教师可以让学生任选自己感兴趣的植物种子进行种植,并在种植的过程中对每一个步骤进行详细记录。为了让学生有素材可以使用,并提高学生写作的效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以此积累更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观察记录的内容进行整合,以此流畅地写作。有一名学生写了自己观察小番茄的成长过程,在开篇就先突出了中心,表达了自己很喜欢吃小番茄,自己写的是观察小番茄的成长过程。学生的写作内容将重点放在如何精心照顾小番茄和小番茄的成长过程上,最后呼应开篇,表达了自己吃到亲手种植的小番茄的喜悦。在叙述和抒情结合的过程中,针对小番茄的成长,学生详细描写了如何给小番茄授粉、如何给小番茄掐尖,整个动作描写非常详细。前面的铺垫和后续学生吃到小番茄开心的心情产生呼应,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种以生活实际经验为基础开展的写作教学活动,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真实的体验,也可以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将“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进行展现。

(三)落实课堂观察,建立教学评价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做好课堂观察,以完成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后,要观察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要指导学生掌握评价方法,并让学生完成自行评价,以纠正自己的学习行为,逐步延伸实现互相评价,完成以评促学。教师要关注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并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向学生反馈。这种方法可以激励学生,让学生形成良性的竞争思想,最终通过评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习作:我和**过一天”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神话角色/童话角色是谁,以此让学生确定所要描写的人物。之后让学生思考这次写作的重点是什么。有的学生认为要重点凸显“我和谁”,有的学生认为要重点凸显“怎样过一天”。以问题进行引导并完成纠正,可以让学生明白写作的对象以及具体要求,能通过口述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让学生思考有没有认真想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自己的答案和教师的不一样?帮助学生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自评之后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中思考,如果要和某一角色过一天,会想和他去哪里,并说出自己选的人物、要去的地点、为什么选这个人等。小组之间的互相评价主要从有没有认真思考故事、编创是否有新意、与自己编创的故事相比,他人的好在哪里、差在哪里等。在学生评价过后,教师需进行简单整合,对学生评价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了解自己有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要调整的,为后续写作做好铺垫。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将“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有效融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师既要把握学生的特点和学情,也要关注教学内容与目标,做好革新,更要保证教、学、评可以实现结合统一,以此才能呈现全新的写作教学课堂,提高教学工作开展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构建高效的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课堂。

猜你喜欢
教学评一体化番茄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番茄炒蛋
秋茬番茄“疑难杂症”如何挽救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番茄果实“起棱”怎么办
教学评一体策略在高年级英语课堂的实践
“教学评一体化”研读,孕育成长勇气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应用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