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挖掘高校“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元素

2023-08-24 16:35王小兰
成才之路 2023年22期
关键词:综合英语思政元素立德树人

王小兰

摘要:课程思政要求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综合英语”课程具有课时多、时间跨度长、话题多样、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等特点,十分适合实施课程思政。“综合英语”课程教师要想有效落实课程思政,首先要积极培养自身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敏锐意识,其次要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中隐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最后要努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关注课程思政元素。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意识;思政元素;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2-0117-04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2022年度质量工程项目“综合英语课程教研室”(项目批准文号:粤教高函[2023]4号,项目编号:2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综合英语”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入学初期的必修课程,是针对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进入大学后进行高一阶段英语学习的学生所开设的课程,是高中“综合英语”课程的延续和提升。“综合英语”课程具有课时多、时间跨度长、话题多样等特点,在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教学内容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相关性,因此做好“综合英语”的课程思政十分必要和可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综合英语”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并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思政教育,以便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具有较高品德修养和文化自信的新一代青年。

一、挖掘高校“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1.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

2018年發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突出强调:外语类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同时还要具有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2]高校外语类专业教师要想保证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达到国家标准,就必须充分挖掘外语类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合理实施课程思政。

2.达成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

“综合英语”是高校英语专业在大一、大二阶段开设的课程,其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英语材料(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学、哲学、语言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以及对英语篇章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3]。要想有效达成“综合英语”课程的上述教学目标,高校“综合英语”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效融入课程教学中。

二、挖掘高校“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的策略

1.教师要积极培养自身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敏锐意识

“综合英语”课程教师并非思政理论专业出身,通常缺乏系统的思政理论知识储备,也缺乏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方法和途径,常常不知如何去发现和挖掘“综合英语”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要想改变这种状况,“综合英语”课程教师必须积极培养自身的课程思政能力,增强自身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敏感度。“综合英语”课程教师只有具有敏锐的思政意识,才能更好地从“综合英语”课程中挖掘出课程思政元素,进而“如盐入水”般将这些课程思政元素有效融入“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

第一,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一方面,“综合英语”课程教师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党史知识等,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方针,有效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全方位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及教育水平。另一方面,“综合英语”课程教师应认真学习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精神,关注并了解国家最新的教育方针,深刻理解国家教育政策和倡导的教育理念,时刻牢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并从根本上认识到“综合英语”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紧迫性[4]。

第二,观看、学习、借鉴优秀的课程思政案例并积极参加相关教学培训。“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并不是“综合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简单叠加,其要求“综合英语”课程教师在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有效挖掘出其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然后找到二者的契合点,巧妙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并贯穿教学全过程[5]。当前,大多数“综合英语”课程教师已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但部分教师对于真正落实课程思政工作还处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这部分教师的思政素养不高、课程思政能力不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做到高效落实课程思政工作,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多观摩学习优秀课程思政案例课堂展示,以从中得到启发,进行思考,并积极借鉴。如有机会,这部分教师还要多与其他优秀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以学习到更多、更高效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法和策略,以使自己的课程思政意识、课程思政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为自己在“综合英语”课程中高效实施课程思政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多参加相关教学培训也是提升自身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的可行性办法,“综合英语”课程教师可充分利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一系列相关培训和学习活动,逐步增强自身的课程思政意识,提高自身的课程思政能力,从而为课程思政的有效落实做好保障工作[6]。

第三,积极关注时事热点,广泛积累课程思政素材。“综合英语”课程教师要想自己实施的课程思政取得理想效果,就必须注重前期的课程思政素材积累。所积累的课程思政素材只有达到一定数量后,教师才能在“综合英语”课堂上进行游刃有余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思政素材众多,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战略、法律法规、时事热点、重大事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各行业的典型人物故事等。因此,“综合英语”课程教师要积极关注时事热点,广泛积累适宜的课程思政素材,并将其与“综合英语”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结合起来,作为课内思政教育的补充、拓展和延伸,从而达到相辅相成的教学效果,使课程思政进行得更顺利,作用更显著。

2.教师要在充分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中隐含的课程思政元素

笔者所在院校的“综合英语”课程采用的教材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何兆熊等人主编的《综合教程》,全书共4册,每册均由12个单元组成,选文多为具有教育意义的英文原版素材全文或节选,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题材广泛,是帮助英语专业学生了解世界文化、拓宽知识的素质教育教材[7]。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该套教材既能有效培养自身的语境意识,又能从中了解西方的文学、文化,但也容易受到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而产生思想偏差[8]。因此,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进行适时恰当的思政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综合英语”课程教师要想在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就必须透彻理解原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和提炼课程思政元素,以有效达成“如盐在水”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综合英语”课程教师除了可从常规的词、句、语篇中挖掘、提炼课程思政元素外,还可以从文化背景、课文主题等角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第一,从文化背景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通常包括课前导入、整体阅读、细节阅读、巩固练习和拓展阅读等几大环节[9]。每篇课文的导入教学环节都会涉及相关文化背景的介绍,而文化背景介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教师可以从此处入手展开挖掘。例如,《综合教程》第四册的“Unit 1 Never Give In,Never,Never,Never”一单元的文化背景是关于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相关历史情况,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这部分文化背景资料时,可以结合史实谈一谈我国在二战中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之一,为争取世界和平而作出的杰出贡献,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顽强不屈的精神,坚定学生维护和平的信念。又如,《综合教程》第四册的“Unit 4 A French Fourth”一单元的文化背景是关于美国独立日、美国国旗以及美国革命等内容的,教师在讲述这部分文化背景资料时,可以做一个对比,带领学生分析中、美两国相关内容的异同及渊源,以此有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而达到让学生“勿忘历史、砥砺前行”的思政教育目标。再如,《综合教程》第四册的“Unit 7 Equal Opportunity,Our National Myth”一单元的文化背景是关于美国梦和女性职场歧视的。教师在向学生介绍美国梦的同时,可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我们的“中国梦”,由此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教育,让学生牢记“中国梦”,并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的决心[10]。在讲到女性职场性别歧视时,教师可以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联系起来,让学生理性看待机会平等、男女平等,理解并明确摆脱偏见的重要性,以此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

第二,从课文主题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综合英语”课程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进行升华,从宏观角度,即课文主题角度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11]。具体来说,“综合英语”课程教师可在教学完一篇课文后,带领学生总结归纳这篇课文的主题,并从中挖掘出课程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例如,《综合教程》第三册的“Unit 6 The Real Truth about Lies”一单元的主题是关于谎言与真相的,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教师可将主题升华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并结合社会生活实践和生动事例对其进行补充解释,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谎言,并努力做一名诚实友善的新时代青年。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于“白色谎言”的辩论赛,辩论主题可定为“善意的谎言该不该说”“善意的谎言背后是好是坏”等,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谎言与真相”的关系,使学生自动摒弃不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树立正确的三观。又如,《综合教程》第三册的“Unit 12 Chinese Food”是关于食物主题的,即食物的搭配和烹饪技巧等,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并鼓励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传统美食,并制作家乡特色美食宣传大片,再从饮食文化扩展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将主题升华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促使学生充当文化使者,主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再如,《综合教程》第三册的“Unit 8 Out of Step”一单元的主题是关于美国人对车辆过度依赖的探讨,文中指出美国人十分依赖车辆,甚至已经到了随时随地都以车代步的情况。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过度依赖车辆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负面影响,以此将主题升华到“Drive less,Walk more”“绿色出行,低碳环保”注重身体锻炼的必要性,以及在高度发达的現代文明社会中如何坚持人文关怀和追求朴实的自我等方面[12]。

3.教师要努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关注课程思政元素

一般而言,课程思政的实施者是教师,接受者是学生。在“综合英语”课程思政过程中,教师既可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贯穿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想办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主动思考其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并与班级其他同学进行相关讨论。而当学生主动探讨教学内容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时,课程思政效果必然理想[13]。因此,教师可想办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探讨。在教学完一篇课文的词汇、语法、内容和结构的细节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What lessons can we draw from this text?”“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is passage?”“Is there anything you want to say after learning this text?”“What reflections do you have after studying this text?”然后,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去思考以上问题,写出答案,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例如,在学完《综合教程》第四册的“Unit 1 Never Give In,Never,Never,Never”一单元后,学生写下的收获有:“Be patriotic(love your country forever)!”“Combine imagination with courage.”“Never yield to something you dont want to.”“Penetrate the appearance to see the real nature.”“Cultivate a sense of confidence.”“Persevere in doing what you love.”“Never give in when facing tough situations.”等,这些都是很不错的课程思政元素,教师可以进行相应延伸,以达到较为理想的课程思政效果。又如,学生学完《综合教程》第四册的“Unit 12 Marriage”后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收获:“Dont be afraid of the unknown difficulties in your marriage.”“As students,we havent been married yet,so we cant judge whether marriage is good or bad. However,we can learn from the marriages of parents and others that marriage is the continuation of love and the expectation of two people for the future. A good marriage requires mutual respect and sincerity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We should directly face the difficulties in marriage instead of ignoring them.”“Life has its ups and downs. In a marriage,there are also good times and bad times. No matter what time,we should face the difficulties correctly.”“There is no perfect marriage in the world,we should not choose to escape when facing difficulties.”。再如,学生学完《综合教程》第四册的“Unit 7 Equal Opportunity,Our National Myth”后,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收获:“Achieving equal oppor tunity is the eternal goal.”“Strive to create a level-play-ing field.”“Get rid of discrimination!”“Diminish the gap between aspiration and reality.”“Try our best to achieve the Chinese dream.”“We could do more to make the world better.”这些话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爱国、不屈服、乐观、勇敢、自信、能够理性看待事物且心系天下的优良品质。学生学完每篇课文后都会产生一些思政方面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将其记录、表达出来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课程思政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落实课程思政的有效手段。

三、結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各门课程教师都应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要积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落实。“综合英语”课程题材广泛,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教师要积极进行挖掘和提炼,以使课程思政有效落实。为使自己挖掘和提炼出的课程元素更准确、更具育人价值,“综合英语”课程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敏感度,要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要努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关注课程思政元素,以此丰富学生的学识、增长学生的见识、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为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以及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储备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92.

[3]杨维东,吴林辉.让高校思政课更具亲和力针对性[N].人民日报, 2020-01-09.

[4]杨蔚.外语专业教育中的课程思政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5):17-21.

[5]杨金才.外语教育“课程思政”之我见[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0(4):48-51.

[6]何兆熊.综合英语教程4[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7]左慧芬.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教学的路径探索———以综合英语1教学为例[J].教育观察,2021,(09):48-51.

[8]张苏亚.《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J].陇东学院学报,2021,(01):130-133.

[9]虞丽娟.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N].光明日报,2017-07-20.

[10]许晏玮.融入“思政元素”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探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9(3):15-17.

[11]张文静.文化自信视角下外语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61-63.

[12]董琇,丁爱华.英语专业翻译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外国语言与文化,2021,5(2):71-77.

[13]刘芳.课程思政视角下外语教学的实践探究———以“基础英语”课程为例[J].英语广场,2021(13):70-73.

Exploration of How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Comprehensive English" Curriculu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Xiaol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ongguan 523085,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quires not only imparting knowledge and cultivating abilities to students, but also guiding them to establish a correct worldview,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The "comprehensive English" cours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class hours, long time span, diverse topics, and ri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curriculum, making it very suitable for implemen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spects of the "comprehensive English" curriculum, teachers must first actively cultivate their own keen awar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Secondly, they must deeply explore the hidd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based on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Finally, they must strive to mobilize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encourage them to actively think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English "course;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consciousness;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lements;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

猜你喜欢
综合英语思政元素立德树人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基于PBL的高职综合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化与高职《综合英语》的深度融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