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能力的儿童保健专科护士培养方案的构建

2023-08-24 01:23刘潘婷葛俞伽童梅玲张爱霞
全科护理 2023年23期
关键词:养育专科保健

刘潘婷,葛俞伽,张 蕾,童梅玲,池 霞,洪 琴,张爱霞,钱 君

儿童保健为儿童提供多样化和跨学科的干预措施和服务,包括儿童营养与喂养、儿童体格发育、心理行为发展、眼保健、口腔保健、儿童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等综合性干预[1-2]。儿童保健护士在儿童保健工作和学科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儿童保健学科的迅猛发展,学科日益细化,迫使儿童保健护士向多元化角色转变,其职责范围和角色要求已远超出了传统护理领域[3],儿童保健护士不再仅从事儿童体格测量、免疫接种、听力筛查等传统的儿童保健护理工作,同时承担更多的养育照护指导、营养评估与干预、母乳喂养指导、心理发育评估、睡眠评估与指导等工作[4]。儿童保健护士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推动儿童保健事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5]。然而,纵观国内儿童保健门诊护士的工作现状[6],临床中儿童保健护士多数仅承担了基础的体格测量等工作,并未真正发挥出儿童保健护士的优势作用以缓解目前儿童保健护理面临的挑战。因此,培养和发展高素质、专业化的儿童保健专科护士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7]中指出要加强护士培养培训,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培训制度,尤其建议开展针对儿童、老年等紧缺护理专业护士的培训。目前,我国虽已开展了多个领域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8-12],但尚未探讨儿童保健领域专科护士的培养,关于儿童保健专科护士的培养尚缺乏一套系统的培养方案[13]。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UNICEF)提出养育照护框架,养育照护包括健康、营养、安全、回应性照护和早期学习机会五大框架,旨在确保儿童身体健康、饮食营养,保护他们免受威胁,并通过互动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响应,为他们提供早期学习的机会。养育照护框架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儿童保健护理人员的工作范畴和角色要求,为儿童保健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方向。因此,本研究以护士核心能力为导向,在婴幼儿养育照护理论框架指导下通过文献检索、半结构式访谈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探讨儿童保健专科护士培养方案,为儿童保健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1 方法

1.1 成立课题小组

课题小组由5人组成,包括儿童保健领域的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护理硕士研究生2人,课题小组成员负责文献检索、质性访谈、专家咨询问卷的编制、专家的遴选以及数据的收集和统计。

1.2 文献回顾

以“儿童保健”“养育照护”“专科护士”“专业护士”“护理专家”“培养方案”“child health care”“primary child care”“nurturing care”“specialist nurse”“nursing specialist”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以护士核心能力为导向,在婴幼儿养育照护框架的指导下,初步构建儿童保健专科护士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及考核方式4部分内容。

1.3 半结构式访谈

采用目的抽样法,邀请儿童保健科医生、护士共16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受访对象纳入标准:具有5年及以上的儿童保健相关工作经验;中级及以上职称;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访谈提纲:您对培养儿童保健专科护士的看法是什么?您认为儿童保健专科护士应重点培养的能力有哪些?您认为儿童保健专科护士培养的内容、培养方式和考核方式有哪些?通过 Nvivo 12.0 软件进行编码,归纳分析访谈结果。

1.4 编制专家咨询问卷

本研究参考《专科护士培训大纲》[14]和婴幼儿养育照护框架,初步构建了儿童保健专科护士培养方案,经预调查后正式形成专家咨询问卷,问卷包括致专家信、培养方案正文、专家基本信息、专家熟悉程度及判断依据。其中初步培养方案正文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和考核方式,包含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79个。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很不重要到很重要,分别赋予1~5分。

1.5 遴选函询专家

选择来自江苏省、北京市、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贵州省从事儿童保健护理和医疗、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的专家共21人。确定函询专家的纳入标准:本科及以上学历;主管及以上职称;从事儿童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育领域相关工作,具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对该研究领域有丰富的临床和科研经验;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该研究者。

1.6 专家函询

采用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德尔菲专家咨询,请专家于2周内予以回复。将指标的重要性平均得分<4分作为指标筛选的标准。同时,汇总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各级指标进行修订,形成下一轮的专家咨询,直至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本研究共进行2轮专家咨询。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专家一般情况

21名专家中,男4人,女17人;专家年龄35~60岁,平均47.1岁;工作年限14~39年,平均26.7年;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4人;博士2人,硕士5人,本科14人;从事儿童保健护理、护理管理及护理教育15人,从事儿童保健医疗6人。

2.2 专家积极程度

第1轮专家咨询回收有效问卷21份,回收率为100%,共6名专家提出了15条修改建议;第2轮专家咨询回收有效问卷21份,回收率为100%,3名专家提出6条修改建议。

2.3 专家权威程度

本研究要求专家对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和考核方式4部分内容均进行熟悉程度的评价,第1轮专家权威系数为0.84~0.88,第2轮专家权威系数为0.87~0.90。

2.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第1轮专家咨询共8项指标的重要性平均得分<4分,包括1项一级指标和7项二级指标,结合专家意见并经课题组讨论,将此8项指标予以删除,一级、二级指标满分比为28.6%~95.2%;第2轮专家咨询结果显示一级、二级指标重要性平均得分均>4分,一级、二级指标满分比为36.8%~100.0%,表明专家意见较为集中。

2.5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第1轮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17;第2轮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482,经χ2检验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2轮专家咨询后一级、二级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00~0.21。

2.6 儿童保健专科护士培养方案

经过2轮专家咨询和课题组讨论,根据指标筛选的标准以及专家建议,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平均得分,在培养目标中删除了护理科研能力中的4个二级指标;删除了护理管理能力中的1个二级指标;在培养方式中删除了网络授课这个一级指标,在培养内容中删除了临床科研中的2个二级指标。结合专家意见和建议,在培养目标中增加了临床实践能力中的3个二级指标;在培养内容中增加了专科理论知识中的1个二级指标(婴幼儿基础护理);新增了“制度规范”这项一级指标,其包括4个二级指标。此外,根据专家建议对6个二级指标的表述进行了修订。最终形成了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和考核方式4部分内容的儿童保健专科护士培养方案,涉及22个一级指标、80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见表1。

表1 儿童保健专科护士培养方案

3 讨论

3.1 培养儿童保健专科护士的必要性

儿童保健护士在儿童健康促进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儿童保健服务的需求量和质量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儿童保健学科日益细化,要求儿童保健护士具备更新的理念以及更精湛、专业的技术。为缓解儿童保健护理面临的挑战,培养和发展高素质、专业化的儿童保健专科护士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已开展了多个领域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然而关于儿童保健专科护士的培养尚处于空白[13]。因此,构建适合我国的儿童保健专科护士培养方案能够填补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3.2 构建儿童保健专科护士培养方案的科学性

养育照护框架为儿童保健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思路,遂本研究基于养育照护框架,以护士核心能力为导向,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指南[15-17]、半结构式访谈,经课题组多次讨论,初步构建了儿童保健专科护士培养方案,并通过2轮专家函询,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培养方案的指标进行修订以形成最终的培养方案。经过2轮专家咨询,第2轮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482,一级、二级指标变异系数为0.00~0.21,表明专家的意见已经趋于一致,不需要进行下一轮的专家咨询[18]。参与本研究的专家来自我国7个省市从事儿童保健、护理管理以及护理教育领域的专家,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4人,平均工作年限26.7年,说明专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权威性。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共8名(38.1%)专家对培养方案提出修改建议,表明各位专家积极性较高,对该研究较为支持[19]。根据专家对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和考核方式的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的自评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均大于0.8,表明专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20]。第2轮专家咨询结果显示一级、二级指标重要性平均得分均>4分,一级、二级指标满分比为36.8%~100.0%,表明专家意见较为集中。

3.3 儿童保健专科护士培养方案的内容分析

本研究构建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及考核方式4个方面。基于护士核心竞争力[21],并结合儿童保健专科护士工作内容和特点构建了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基于WHO和UNICEF提出的婴幼儿养育照护的五大框架:健康、营养、安全、回应性照护及早期学习机会,构建相应的培养内容,包括专科理论知识、临床实践、临床科研、健康教育、护理管理、护理伦理和制度规范,培养方式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操示教、情景模拟及个案护理,考虑到培养的高效性,并结合专家建议,将“网络授课”予以删除。最后的考核方式包括考勤、理论知识考核、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OSCE)及婴幼儿养育照护实用操作技能考核,注重对养育照护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技能的综合考评。

猜你喜欢
养育专科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天下有“完美的养育风格”吗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