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中熟青花菜新品种领秀4 号的选育

2023-08-24 08:28文正华张丰田史华玥刘莉莉张小丽牛国保姚星伟单晓政孙德岭江汉民
中国瓜菜 2023年8期
关键词:黑腐病青花菜中熟

文正华,张丰田,史华玥,刘莉莉,张小丽,牛国保,姚星伟,单晓政,孙德岭,江汉民

(1.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天津 300384;2.蔬菜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3.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天津 300192)

1 育种目标

青花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又称西蓝花,其食用器官由花蕾及肉质短缩花茎构成,口感脆嫩,营养丰富,富含特殊的抗癌防癌活性成分4-甲基硫氧丁基硫苷,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显著,深受消费者青睐[1]。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青花菜生产国和出口国,年栽培面积约12 万hm2[2],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对良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长期以来,我国主栽的青花菜品种严重依赖进口,其中仅日本Sakata 种子公司培育的耐寒优秀和炎秀栽培面积就占我国早中熟品种的60%以上[3],而国内选育的品种在抗性和适应性等方面逊色于国外品种,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对我国青花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构成巨大的威胁[4]。

自2018 年农业农村部成立“国家西蓝花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组”,开展青花菜良种国产化联合攻关[5-6]以来,攻关组成员单位先后培育出台绿1号、台绿3 号、台绿6 号、浙青95、浙青100[7-10]、碧绿258[2]等中晚熟青花菜新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进口品种的替代,国产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从2018年的不足5%提高到2022 年的28%左右,但主要集中在对中晚熟进口品种的替代[10],适合我国北方夏秋季栽培的国产品种依旧匮乏,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团队利用常规育种技术并结合细胞质雄性不育技术,培育出花蕾遇低温不变紫、花球商品性好,适宜长江以北地区夏秋季栽培的早中熟青花菜新品种领秀4 号。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2.1.1 母本 母本CMS B60-1-6-2-1-3-1-1 是Ogura不育源的雄性不育系,其保持系是以2005 年从我国台湾引进品种B60 为原始材料,从2005 年秋季开始系统选育,经过7 代自交筛选,于2012 年得到稳定自交系B60-1-6-2-1-3-1-1,在自交分离定向筛选的同时从第4 代开始以日本引进的青花菜雄性不育材料CMS NH-1 为不育源进行转育,连续经过6 代回交转育,于2012 年选育出了稳定的青花菜雄性不育系CMS B60-1-6-2-1-3-1-1。该不育系表现为早熟,株型较开张,圆叶,叶色墨绿,蜡粉多;全生育期90 d 左右,花球高圆形、紧实,花蕾均匀细小、灰绿色、低温不发紫,单球质量0.35 kg 左右;主茎粗细中等,不空心;抗黑腐病和霜霉病;一般配合力强。

2.1.2 父本 父本LX60-5-3-3-1-3-2-1 是从日本引进的品种绿雄60,自2007 年秋季开始系统选育,经过7 代自交筛选,于2014 年得到稳定自交系LX60-5-3-3-1-3-2-1。该自交系表现为中熟,长势旺,主茎粗,株型直立,叶片蜡粉少,叶色深绿;全生育期100 d 左右,球形高圆、紧实,花蕾中等、粗细均匀、深绿色,单球质量0.45 kg 左右;中抗黑腐病;一般配合力强。株型、球形等农艺性状均符合育种目标,表现优良。

2.2 选育经过

2015 年春季共配制杂交组合350 份,秋季进行品种观察试验,组合CMS B60-1-6-2-1-3-1-1×LX60-5-3-3-1-3-2-1 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16—2017 年在天津西青、武清、宝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照品种为耐寒优秀,该品种表现为丰产性和商品性好。2018—2019 年在天津武清、河北张家口、山东青州、甘肃榆中进行区域试验,2020—2021 年在天津武清、河南郑州、江苏徐州、安徽合肥进行生产试验;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该品种表现株型较直立,花球周正、紧实,单球质量约0.6 kg。花蕾绿色,蕾粒大小匀细,遇低温不变紫;花梗较短、色绿;主茎不空心,商品性好。于2021 年通过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DUS 测试,同年申报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号为20221002128,定名为领秀4 号。

3 试验结果

3.1 品种比较试验

2016—2017 年秋季分别在天津西青、武清、宝坻进行露地栽培品种比较试验,小区面积15 m2,高畦定植,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株行距50 cm×50 cm,以日本Sakata 公司相近生育期的品种耐寒优秀为对照。7 月初播种,8 月初定植,10 月中旬采收。领秀4 号表现为长势中等,株高约75 cm,开展度约60 cm。整齐度高,抗性强,不空茎,从定植到采收约65 d,花球紧实、高圆、蕾粒大小均匀,遇低温不变紫,单球质量0.6 kg 左右,2 年品种比较试验表明,领秀4 号平均667 m2产量为1602 kg,比CK增产11.56%(表1),差异显著。

表1 领秀4 号在品比试验中的产量结果Table 1 Yield results of Lingxiu No.4 in the comparison test

3.2 区域试验

2018—2019 年领秀4 号在天津武清、河北张家口、山东青州、甘肃榆中夏秋季露地栽培,进行区域试验,对照品种为耐寒优秀,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80 m2,3 次重复。天津、山东试点7 月初播种,8 月初定植,10 月中旬采收;甘肃试点3 月下旬播种,4 月下旬至5 月初定植,6 月下旬采收;河北试点5 月中旬播种,6 月中旬定植,8 月中旬采收。结果(表2)表明,领秀4 号表现长势较强,株型较直立。花球周正、紧实。花蕾大小均匀,遇低温不变紫;花球紧实度和黑腐病抗性强于对照,平均667 m2产量为1630 kg,比对照显著增产11.95%。

表2 领秀4 号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结果Table 2 Yield results of Lingxiu No.4 in the regional test

3.3 生产示范

2020—2021 年在天津武清、河南郑州、江苏徐州、安徽合肥等地秋季露地进行生产试验,每个试点面积1334~3335 m2,株行距50 cm×50 cm,以耐寒优秀为对照,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试验结果(表3)表明,领秀4 号在试验点表现为早中熟,植株长势较强。花球周正、紧实。蕾粒大小中等、均匀,遇低温不变紫;产量高,商品性好。2020 年平均667 m2产量为1650 kg,比CK 增产12.63%,2021 年平均667 m2产量为1665 kg,比CK 增产13.57%,差异达显著水平。

表3 领秀4 号在生产示范试验中的产量结果Table 3 Yield results of Lingxiu No.4 in the production demonstration test

3.4 抗病性鉴定

2022 年委托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病理实验室对新品种进行黑腐病和霜霉病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以炎秀为对照,3 次重复,每重复30 株。对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进行调查,对抗病性进行鉴定,参照“九五”国家攻关组制定的甘蓝黑腐病和霜霉病的群体分级标准,结果(表4)表明,领秀4 号对黑腐病、霜霉病均具有较强的抗性,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炎秀。

表4 领秀4 号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Table 4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artificial inoculation disease resistance of Lingxiu No.4

3.5 营养品质分析

2022 年委托天津市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对领秀4 号进行品质测定。试验结果(表5)表明,领秀4 号的水分、可溶性糖与粗纤维含量高于对照耐寒优秀,其维生素C、氨基酸与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略低,整体品质与耐寒优秀相当。

表5 领秀4 号营养品质测定结果Table 5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nutritional quality of Lingxiu No.4

3.6 DUS测试结果

2018 年委托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上海)分中心对领秀4 号进行DUS 测试,2 个生长周期(2019 年8 月22 日至2020 年3 月25 日和2020 年8 月28 日至2021 年3 月29 日)的测试结果(表6)表明,领秀4 号具备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表6 领秀4 号DUS 测试结果Table 6 DUS test results of Lingxiu No.4

4 品种特征特性

领秀4 号为早中熟青花菜雄性不育杂种1 代,从移栽到收获65 d 左右。株型较直立,株高约75 cm,开展度约60 cm,花球周正、紧实,单球质量约0.6 kg。花蕾绿色,蕾粒大小匀细,遇低温不变紫;花梗较短、色绿;主茎不易空心。该品种商品性好、对黑腐病和霜霉病抗性较强,适合市场鲜销及速冻加工,适宜长江以北地区夏秋季栽培(见彩插2)。

5 栽培技术要点

采用50 或72 孔穴盘基质育苗,苗龄30 d 左右。定植前施足底肥,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 kg,硫酸钾复合肥20~30 kg,硼砂1~2 kg。幼苗4 叶1 心时定植,定植前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1 次,株行距为45 cm×55 cm,667 m2定植2700 株左右。定植后5 d 左右可结合浇缓苗水,667 m2施尿素10 kg 和复合肥15 kg。在墒情适宜时及时中耕,适当蹲苗,蹲苗后要浇透水,667 m2施冲施肥(20+20+20+TE)20 kg,结合叶面喷施0.1%硼砂2~3 次,防止花茎空心。其间注意病虫害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喷雾防治,菜青虫等危害时可选用15%茚虫威悬浮剂3500~4000 倍液,或2.2%甲维盐乳油2500 倍液,或1%阿维菌素3000 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3000 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4000 倍液喷雾防治。留意农药安全间隔期并交替轮流使用。顶花球充分膨大、各小花蕾尚未松散、整个花球紧实完好为采收适期,要及时采收,防止老化散花。采收宜在清晨进行,采收时将花球下部带花茎10 cm一起割下,花球周围保留3~4 片小内叶,以保护花球。采收后及时冷却处理,防止花球品质变劣。

猜你喜欢
黑腐病青花菜中熟
菜花黑腐病如何防治
2022年“蒙阴杯”全国早中熟桃鉴评大赛在蒙阴成功举行
宜宾烟区烤烟根黑腐病发生动态及主要影响因素
高湿贮藏对青花菜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保护地胡萝卜黑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我国青花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
青花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褪黑素调控呼吸代谢及抗氧化活性延缓采后青花菜衰老
高海拔冷凉地区甘蓝黑腐病及软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库塔垦区早中熟陆地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