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3-08-25 15:42姚方方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河南

姚方方

【摘  要】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新风险挑战,河南省及时出台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通过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积极落实助企纾困相关措施,但是当前河南省工业企业生产面临高成本压力、小微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创新经费投入低能力弱等问题依然存在。论文通过分析河南工业经济发展现状,指出河南工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在推进产业升级、提升群链优势、深化数字化转型、培育龙头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加力以推动河南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赋能

【中图分类号】F127;F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7-0164-03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工业化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不仅受到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约束,同时也面临新产业技术革命浪潮的机遇。“十四五”时期,河南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新风险挑战,应该将制造业发展放在战略支撑地位,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集群化、智能化转型。

2 河南工业经济运行现状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工业经济已迈入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但2021年,河南省在国家工业大省位次跌出前五,河南工业经济由全国第五下滑至全国第六,近3年工业增加值年增加量在1 000亿元上下的现状也与排名前两名的江苏、广东上万亿的绝对增加值相差近10倍(见表1)。因此,河南省要进一步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驱动,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河南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2.1 生产总体平稳,增速稳中趋缓

2022年河南省GDP是6.13万亿元,居全国第五位,2022年河南省人均GDP为6.2万元,居全国第22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6万元。2022年河南省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9 592. 76亿元,同比增长4.2%,占GDP比重31.9%,工业经济规模实力不断壮大。其中,制造业增加值17 136. 64亿元,同比增长4.0%,占GDP比重达到27.9%。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其中采矿业同比增长7.9%,制造业增长4.7%。2022年,河南省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19个行业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2022年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河南工业增长总体表现出较强的回升态势,但工业经济恢复势头还不够强劲,增速稳中趋缓。

2.2 高新产业引领,创新投入增加

河南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优势主导产业,布局量子信息、氢能与储能、类脑智能、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不断推进河南第二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2021年河南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4.2%、20.0%,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24.0%、12.0%。2022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2.9%;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5.9%,河南省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一定成效,高附加值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从产业营业收入占比看,2022年传统支柱产业营业收入占河南省比重居首位为51.3%,高载能产业营业收入占比40.5%,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河南在不断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但传统产业仍然在整个工业体系中占据较大份额。同时,2022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研发费用投入840.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5%,创新投入金额增加,但是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低于2%,创新投入效率低。

2.3 工业成本上升,企业盈利承压

从国内形势看,河南制造业整体面临着上游缺乏投入、下游需求萎靡;原材料价格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租金上升;资金供给约束、环境资源约束、土地供给约束的困境,导致河南制造业转型升级难度加大。尤其是进入2022年,受超预期因素叠加影响,河南省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面临成本上升压力的现状突出,虽然整体营业收入延续增长趋势,但工业企业利润呈现逐月收窄、明显承压态势。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0 206.77亿元,同比增长5.8%,同时,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 534.00亿元,同比下降4.2%。其中,国有企业全年利润增速为18.9%,民营企业利润增速持续走低,全年利润同比下降7.1%,成本上升使得企业盈利承压明显。

2.4 数字转型赋能,创新投入增长

2022年河南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为8.8%,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4.9%。2022年河南省新建智能工厂智能车间185个,明泰铝业、瑞泰耐火、信阳羚锐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卫华集团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17个应用场景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新开通5G基站5.4万个,新增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7个、上云企业3.58万家,新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天瑞集团入选国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漯河双汇等3个案例入选全国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省区块链产业园区、元宇宙科创产业园和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启动运营等。总体上看,河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整体进入加速推进阶段,数字化赋能作用突显,数字生产力效能突出,数字化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显。

2.5 工业投资大幅增加,拉动河南投资增资

根据河南省工信厅公布的数据,2022年河南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5.4%,2022年河南工业投资占全省投资的35.8%,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宁德时代洛阳新能源生产基地、比亚迪郑州产业园、双汇第三工业园等大批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助力工业投资高位运行。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9.7%,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4.4%,分别高于全国20.6个、25.3个百分点,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河南省工业投资有力拉动河南投资增资。

3 当前河南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1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增加

成本是影响工业企业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工业成本的增长不利于工业生产效益的提高。2022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逐月连续上行,2022年平均成本为88.45元,同比增加0.54元,工业企业成本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 94.61元,装备制造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0.16元,原材料制造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9.86元。2022年1月到12月河南省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11.1%。尽管2022年河南省实施了规上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奖励等措施,省财政直拨奖励资金5.76亿元,惠及工业企业4 039家。但工业成本激增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难以刺激企业生产、助推实现河南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3.2 小微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

小微工业企业是河南省工业发展运行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小微企业相比于大中型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偏弱,2022年以来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河南省小微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冲击,经营面临的困难加大,特别是小微企业长期处于产业链弱势地位,人力财力有限,河南省当下实行的多数惠企政策门槛较高,多数小微企业不具备政策享受资格,因此市场竞争力较弱,企业面临较大的生产经营压力。2022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小微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低于大中型企业2.0个百分点,微型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仅为1.55%,低于大型企业2.72个百分点。

3.3 R&D经费投入强度低,创新能力较弱

有文献显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R&D经费支出比例在3%时可起到科技创新有效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大,R&D活动投入经费投入金额大,但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较低,投资金额增大未能改变投资强度低的现状。近年来河南省R&D经费支出的增长只能代表河南省制造业企业越发重视创新,但无法代表河南省制造业企业研发实力的增强。河南省制造业创新投入效率低是困扰河南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之一。

3.4 创新人才不足,校企合作转化难

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1961)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现代经济发展不仅要有自然资源和体力劳动的支撑,还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有一定要求。当下河南工业化转型发展诉求急切,创新人才数量远远不足以支撑,一是本土985、211高校数量少,自生创新人才总量不足;二是缺乏校企合作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机构,校企合作停留在初级阶段,成果落地转化难,现有人才无法转化为高速发展的工业数智时代的实际生产力。

4 助推河南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

4.1 持续推进产业升级赛道转换

新赛道代表产业发展新方向,河南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上潜力巨大,优势产业领域新旧赛道转换空间广阔。河南应抓住国家在战略科技力量与战略性产业布局上的风口期,聚焦核心技术与高端产业重点领域,积极推动国家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在河南落户生根,争取国际级平台、创新龙头型企业在河南布局,同时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发展,重点是推进基础材料向先进合金材料、绿色建材、精细化工等高端、终端环节升链,加快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推进食品、轻纺等行业向绿色健康、时尚品牌提升,提高传统产业新型化率,再造传统产业新优势,做优传统产业“基本盘”。

4.2 推动提升工业群链优势

工业集群发展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打造高辨识度优势产业链集群是推动河南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河南政策上对新技术、新业态、新企业成长的倾斜明显,河南也已经形成部分产业集群,但大多数集群存在聚而不优、聚而不链的情况,空有工业产业园、工业聚集区,未能形成良好工业产业生态,因此河南现有工业集群竞争力不高、对产业链高端环节和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吸引力不够。河南要打造一批具有全国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通过积极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生态圈,吸引相关产业链、价值链集聚,提升优势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增强区域产业内生动力,补齐工业链条短板,实现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4.3 持续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

河南应抓住当前国家数字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积极学习沿海地区的“智改数转”成功案例,借鉴先进地区行业数字化转型方案,加强案例分析研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河南、符合行业实际的数字化转型方案,选树本土数字标杆企业加以推广,降低河南工业数字化转型难度。要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龙头企业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向行业开放,探索建设产业数据价值化示范先行区,搭建产业数据平台,深化上中下游企业协作,同步实现智能化升级。

4.4 持续培育地区龙头企业

优质龙头企业能显著带动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当前,河南有23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现有带動力强的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不大,尤其是总部型、平台型龙头企业不多,对河南省工业产业链的整体拉动力不强。要加大创新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引导龙头企业整合省内外产业资源做精做强,加大对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资金支持和市场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向中小微企业延伸产业链,形成“链主”型企业。支持企业通过细分领域加快产品迭代、品类创造,打造一批带动产业升级的新产品,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长的地区龙头企业。

4.5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形成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随着河南省工业制造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发展,营商环境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当前河南仍需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加力,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诚信包容的社会环境,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降低企业成本费用,切实帮助企业松绑减负;减轻中小企业负担,降低中小企业经营成本,发挥好商业银行助力建立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体系的作用,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通过非高耗能企业电费、燃气费减免等政策切实降低中小企业经营成本。

【参考文献】

【1】豫政〔2021〕51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Z].

【2】王一鸣.制造业呈现新特征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J].物流技术与应用,2022,27(4):56-57.

【3】刘九如,尹茗.我国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研究及政策建议[J].产业经济评论,2022(6):5-18.

【4】喻新安,胡大白,杨雪梅.河南创新创业发展报告(202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5】王予荷,张静.河南经济蓝皮书(202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

【6】汤朦.河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J].中国外资,2022,2(4):46-48.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河南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出彩河南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