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视觉下洪家铁线拳技法分析

2023-08-26 14:00祝伟明覃良军曹姣晏骏林良彪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2期
关键词:铁线屈肌招式

祝伟明 覃良军 曹姣 晏骏 林良彪

(1.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303;2.澳门东南学校 中国澳门 999078)

铁线拳是广东洪拳派系著名套路之一,被誉为“洪家至宝”,是一套高级内功拳法。在洪门活跃地域如粤港澳以及世界华人聚居地,铁线拳的学练非常流行。广东省南海县铁桥三(1813—1886)是铁线拳的创拳人[1],该拳后由其在香港的门徒林世荣(1861—1942)发扬光大[2]。这两位人物与国际健美运动的创始人金·山道(1867—1925)生活在同一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晚清西学东渐时期,各类洋人学科、洋人学堂、晚清归国留学生等因素对晚清社会各个方面产生过重要影响。铁线拳创拳人物铁桥三和门徒林世荣等人活跃于佛山、广州、香港一带,该地域正是西学东渐时期洋务开办最早和最频繁的地域之一。在洋务运动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借鉴西方运动解剖学理论并结合体育健身的方法来丰富洪拳技术体系的做法不足为奇。铁线拳技法正是基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在传统武术领域实行中西结合的时代产物[3]。

1 铁线拳套路内外合一的理念、原则、内容

运动解剖学视角下铁线拳内外合一身体锻炼的理念为:每个招式同时具备身体内部和外部锻炼的功能。铁线拳内外合一身体锻炼主要遵循以下4 个原则:严谨的呼吸程序、灵活的气压调控、沉稳的运动形式、对称的双侧运动。铁线拳内外合一身体锻炼的主要内容:一是内部按摩内脏。铁线拳在身体动作发动的同时,调动呼吸肌发力,运用自然呼吸、闭气增压、发声形式使胸腹产生正压或负压,从而使内脏得到深度按摩。二是外部锻炼肌肉。在徒手练习的情况下,通过原动肌和对抗肌之间的对抗发力,使对应的肌群得到锻炼;在穿戴金属环的情况下,通过体外负重来提高背部肌群和上肢肌群的锻炼效果。

2 铁线拳套路的结构和运行路线

铁线拳套路共有八段,合计一百一十六式动作,运行路线分正面双侧同时进行和左右侧单独进行。第一段正面运行二十式;第二段右侧运行十五式和第三段左侧运行十五式;第四段右侧运行十一式和第五段左侧运行十一式;第六段右侧运行十五式和第七段左侧运行十五式;第八段正面运行十四式。正面运行是身体以矢状面为对称面双侧同时运行,步法多采用“二字钳羊马”“四平马”等左右对称步型,四肢动作以矢状面对称运行;左右侧面的单侧运行步型多采用“子午马”,手法多采用单侧肢体运行,左右侧肢体交替轮换。

3 铁线拳技法的对人体各部位的锻炼

3.1 内脏的按摩

在演练铁线拳套路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练功腰带以固定腹腔的容积,当腹部和腰部肌肉发力时可有效增加胸腔和腹部的压力,使内脏得到深度按摩。练功腰带需要选择宽厚无弹性的材质,最好使用健身皮革腰带或纱棉布腰带,以紧束整个腰腹部位。

铁线拳招式对内脏进行按摩的技术重点是呼吸、发声、动作三者配合,其中发声过程至关重要。发声过程必须使用粤语发声:吾、喜、渣、亿、夷,其声母、韵母必须配合呼吸方法,使胸腔和腹腔中产生正、负不同压力,从而对内脏起到挤压和按摩作用。在完成一段动作的发声之后,必须有一个过渡动作如“二虎潜踪”或“二字拑阳马”对呼吸、内脏和肌肉进行放松及调整,调整完毕之后再进行一段动作的练习。

铁线拳套路中有对胸腹部内脏进行按摩的招式:第七式“三度珠桥”、第十九式“制桥”、第三十三式“侧身寸桥”、第三十五式“分金拳”;只对胸腔内脏进行按摩的招式是第十三式“秦琼献锏”;只对腹部内脏进行按摩的招式是第十式“掩护丹田”;无对内脏进行按摩的招式是第九式“二字拑阳马”。具体细节如表1所示。

表1 铁线拳招式对应内脏作用一览表

3.2 脸部和颈部的肌肉锻炼

铁线拳套路中出现的脸部表情有三种:大怒、大笑、大哭。在展现3种表情的时候应该清晰表达,不能因为感觉唐突而敷衍了事,否则不能达到深度锻炼脸部肌肉的效果。在表达怒、笑、哭的表情时也有对应的发声,如夏、爷、华。这些发声虽然构成了铁线拳套路的发声内容,但它们本身并不如吾、喜、渣、亿、夷一样对内脏产生作用。

铁线拳套路中经常出现抬头、转头等颈部运动,这种运动对于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是十分有效的。在进行抬头、转头动作时,应该缓慢进行,在头部转动到停止状态时,仍然保持4s 的等长收缩,完成等长收缩之后,让头部缓慢恢复到中间位置,再进行下一个动作的练习。[4]

铁线拳套路中有对脸部肌肉进行锻炼的招式:第十四式“饿鹰扑食”,表现神态为大怒,锻炼肌肉群为额肌、口轮匝肌、鼻肌、上提唇肌;第十七式“虎啸龙吟”表现神态为大笑,锻炼肌肉群为笑肌、提口角肌、颧肌、颊肌、提上唇肌;第三十式“遮头”,表现神态为大哭,锻炼肌肉群为降下唇肌、眼轮匝肌、肌皱眉肌。铁线拳套路中有对颈部肌肉进行锻炼的招式:第十四式“饿鹰扑食”,表现动作为抬头,锻炼肌肉群为颈部后侧肌群;第二十五式“外膀手二”(左侧),表现动作为左转头,锻炼肌肉群为颈部左侧肌群;第二十七式“外膀手二”(右侧)表现动作为右转头,锻炼肌肉群为颈部右侧肌群。具体细节见表2。

表2 铁线拳招式对应脸部和颈部肌肉作用一览表

3.3 胸部和腹部的肌肉锻炼

胸部的招式是双侧臂以矢状面为对称面向躯干前方对称合拢,胸大肌以最大肌力持续收缩4 s,以达到锻炼胸大肌的效果;腹部的招式是以冠状轴为转动轴,躯干向前倾斜,腹部肌肉以最大肌力持续收缩4 s,以达到锻炼腹部肌群的效果。铁线拳招式有关胸腹部位的肌肉锻炼主要采用无额外阻抗的肌肉等长收缩方式进行,只有第二式“二虎潜踪”,表现动作为双拳按压臀部,采用了额外阻抗的肌肉等长收缩方法进行肌肉锻炼。

铁线拳套路中有对胸部肌肉进行锻炼的招式:第二式“二虎潜踪”,表现动作为双拳按压臀部,锻炼肌肉为胸大肌;第八式“大仙拱手”,表现动作为双臂直臂前举,锻炼肌肉为胸大肌;第十三式“秦琼献锏”,表现动作为双臂直臂前夹,锻炼肌肉为胸大肌;第三十一式“托掌”,表现动作为双臂直臂前夹,锻炼肌肉为胸大肌。铁线拳套路中有对腹部肌肉进行锻炼的招式:第十式“掩护丹田”、第十一式“抽手护胸”、第二十二式“扇面子午”、第三十五式“分金拳”,表现动作均为收腹,锻炼肌肉群为腹直肌、腹横肌、腹外斜肌。具体细节如表3所示。

3.4 背部和腰部的肌肉锻炼

背部和腰部的肌肉负荷随着金属圈穿戴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肌肉的锻炼效果也会更加明显。如第十四式“饿鹰扑食”,由于金属圈穿戴在前臂远端,在臂部外展和俯腰导致力臂增大的情况下,对应部位的肌肉由于力矩增大而承受更大负荷。在完成这个动作的过程中,背部肌群依次进行等动和持续4 s 的等长收缩,腰部竖脊肌依次进行离心收缩和持续4 s的等长收缩。

铁线拳套路中有对背部肌肉进行锻炼的招式:第四式“老曾挑担”,表现动作为挺胸夹背,锻炼肌肉群为三角肌后束、斜方肌、小圆肌、大圆肌、棘下肌、菱形肌;第十四式“饿鹰扑食”,表现动作为俯腰直臂后伸,锻炼肌肉群为三角肌后束、背阔肌、小圆肌、大圆肌、棘下肌、菱形肌;第三十九式“猛虎爬沙”,表现动作为屈肘后撞,锻炼肌肉群为背阔肌、斜方肌、小圆肌、大圆肌、棘下肌、菱形肌;第四十五式“二虎潜踪”,表现动作为屈肘后提,锻炼肌肉群为背阔肌、小圆肌、大圆肌、棘下肌、菱形肌。铁线拳套路中对腰部肌肉进行锻炼的招式是第十四式“饿鹰扑食”,表现动作为俯腰,锻炼肌肉为竖脊肌;第三十三式“侧身寸桥”,表现动作为弓步挺髋,锻炼肌肉为竖脊肌;第四十五式“二虎潜踪”,表现动作为挺髋,锻炼肌肉为竖脊肌;第六十八式“分金拳”,表现动作为屈髋,锻炼肌肉为腰大肌(见表4)。

3.5 肩部和上臂的肌肉锻炼

肩部和上臂肌群的受力特点与背腰部肌群的受力特点相同,对应肌群均依次进行等动、等长、离心收缩。与背腰部肌群相比,在穿戴金属圈的情况下肩部和上臂的力臂相对较短、力矩较小,对应肌群负荷也较小。需要注意的是,铁线拳肌肉运动是按照原动肌与对抗肌同时发力的方式进行,肌肉的收缩形式主要以等动、等长、离心为主,尽可能降低肌肉进行等张收缩的水平,避免让肢体产生加速度。基于这个原因,铁线拳动作的外部表现应该是缓慢、刚硬、沉稳,而不是快速、灵敏。这种表现特性隐藏着一个优势: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在追求肢体最大加速度过程中肌肉拉伤和关节损伤的风险。

铁线拳套路中有对肩部肌肉进行锻炼的招式:第四式“老曾挑担”,表现动作为臂后绕环,锻炼肌群为三角肌、斜方肌;第十二式“两手遮天”,表现动作为臂上举,锻炼肌肉为三角肌;第三十一式“托掌”,表现动作为臂后绕环,锻炼肌群为三角肌、斜方肌。铁线拳套路中有对上臂肌肉进行锻炼的招式:第四式“老僧挑担”,表现动作为屈肘,锻炼肌肉为肱二头肌;第七式“三度珠桥”,表现动作为肘关节往返屈伸,锻炼肌群为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第十一式“抽手护胸”表现动作为两前臂相交对抗,锻炼肌肉群为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具体细节如表5所示。

表5 铁线拳招式对应肩部和上臂肌肉作用一览表

3.6 前臂和手掌的肌肉锻炼

在穿戴金属圈进行练习的时候,金属圈并不对前臂肌群产生负荷。但金属圈在这个环节却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提高前臂抗击打能力。洪家拳械技术的形成是基于战场格杀技术演变而来,十分注重桥法的运用。士兵在战场近身格斗时,拳的攻击技术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士兵装备甲衣、硬物,军官装备铠甲,用拳攻击他们的身体只会增大自己拳头受伤的机会,使用桥法进行攻击和格挡才是安全高效的方法。桥法的攻击力和防护力必须通过前臂穿戴尖钉臂甲、泡钉臂甲、金属臂甲等配件才能有效发挥[5]。为了发挥臂甲的作用,穿戴金属圈进行练习以加强前臂肌肉韧性以及尺骨、桡骨硬度十分必要。

在战场上,手掌部位主要实现抓握功能,如抓握武器、缰绳等[6]。抓握功能在铁线拳套路演练中主要通过展示拳、爪、指3种手型而得到提升。铁线拳招式中出现的拳主要以屈腕握拳形态为主,屈腕能引起伸指肌被动不足,使拇短屈肌、蚓状肌、小指短屈肌在握拳时得到额外的反向牵拉力量,从而获得额外的收缩负荷,达到提高该部位肌群的锻炼效果的目的[7]。铁线拳套路中爪、指动作主要通过手掌肌群进行等动收缩以维持该动作的形态,从而达到锻炼手掌肌肉的目的。

铁线拳招式中有对前臂肌肉进行锻炼的招式:第五式“惊鸿敛翼”,表现动作为收腕,锻炼肌群为尺侧腕伸肌、尺侧腕屈肌;第七式“三度珠桥”,表现动作为伸腕,锻炼肌群为前臂所有腕伸肌;第十式“掩护丹田”,表现动作为屈腕,锻炼肌群为前臂所有腕屈肌;第三十式“遮头”,表现动作为手腕交替屈伸,锻炼肌群为前臂所有腕屈肌和腕伸肌;第四十七式“夹木槌”,表现动作为屈腕,锻炼肌群为腕屈肌。铁线拳招式中有对手掌肌肉进行锻炼的招式:第三式“双剑切桥”,表现动作为直指,锻炼肌肉群为手部所有肌群;第五式“惊鸿敛翼”,表现动作为直指,锻炼肌群为手部所有肌群;第七式“三度珠桥”,表现动作为屈指,锻炼肌肉群为拇短展肌、拇短屈肌、蚓状肌、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第十四式“饿鹰扑食”,表现动作为屈指,锻炼肌群为拇短展肌、拇短屈肌、蚓状肌、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第四十七式“夹木槌”,表现动作为握拳,锻炼肌群为拇短展肌、拇短屈肌、蚓状肌、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具体细节如表6所示。

表6 铁线拳招式对应前臂和手部肌肉作用一览表

3.7 臀部和大腿的肌肉锻炼

对于臀部和大腿肌群而言,无论是双侧运行还是单侧运行,都需要同时维持4 s 等长收缩,以提高大腿肌群力量[8]。如第十七式“虎啸龙吟”,四平马的深蹲动作必然让双侧臀大肌和双腿前侧肌群进行等长收缩;又如第二十九式“柔桥”,前腿弓部半蹲和后腿直膝动作要求同时调动大腿前侧肌群进行等长收缩和后侧肌群离心收缩[9]。

铁线拳套路中有对臀部肌肉进行锻炼的招式:第九式“二字拑阳马”,表现动作为半蹲,锻炼肌群为臀大肌、臀中肌;第十四式“饿鹰扑食”,表现动作为深蹲,锻炼肌群为臀大肌、臀中肌;第十七式“虎啸龙吟”,表现动作为深蹲,锻炼肌肉群为臀大肌、臀中肌;第二十九式“柔桥”,表现动作为弓步,锻炼肌群为大腿所有肌群。铁线拳套路中有对大腿肌肉进行锻炼的招式:第九式“二字拑阳马”,表现动作为大腿内收,锻炼肌群为耻骨肌、短收肌、长收肌、大收肌、股薄肌;第十四式“饿鹰扑食”,表现动作为深蹲,锻炼肌群为股外侧肌、股直肌、股内侧肌;第十七式“虎啸龙吟”,表现动作为深蹲,锻炼肌群为股外侧肌、股直肌、股内侧肌;第二十九式“柔桥”,表现动作为弓步,锻炼肌群为大腿所有肌群。具体细节如表7所示。

表7 铁线拳招式对应臀部和大腿肌肉作用一览表

3.8 小腿和脚掌的肌肉锻炼

小腿肌群的锻炼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维持身体平衡,如第一式“开拳敬礼”和最后一式“收式”中“吊马”动作的后腿小腿支撑动作;二是保持脚背绷直,如第一式和最后一式中“吊马”动作的前腿脚背保持绷直的状态。在脚背绷直的情况下,腓肠肌、比目鱼肌、跖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胫骨后肌并未承受身体重量的牵拉,只依靠踝关节活动角度限制而自发性地完成3 s等长收缩,从而使小腿后侧肌群得到锻炼。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式的“吊马”动作与长拳类“虚步”动作相似,但二者的作用完全不同。从“吊马”前脚脚尖外撇,脚掌外侧着地的形态判断,这个动作是为了锻炼和展示小腿肌群,而“虚步”的作用是转移重心或预备前腿攻击。

在铁线拳所有招式中,脚部动作均要求“屈趾抓地”,以加强脚底肌群的锻炼。“屈趾抓地”动作对于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来说,不具技击意义,但在持续约10min的全套演练过程中维持脚底肌群等长收缩,具有健身意义。

铁线拳套路中有对小腿肌肉进行锻炼的招式:第一式“开拳敬礼”,表现动作为脚背绷直,锻炼肌群为腓肠肌、比目鱼肌、跖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胫骨后肌;第九式“二字拑阳马”,表现动作为脚掌内旋,锻炼肌群为胫骨前肌、腓骨长肌、伸趾长肌;第二十二式“扇面子午”,表现动作为弓步后腿蹬直、脚掌内旋,锻炼肌群为小腿所有肌群。铁线拳套路中有对脚掌肌肉进行锻炼的招式:第一式“开拳敬礼”、第九式“二字拑阳马”、第二十二式“扇面子午”,以上三式表现动作均为屈趾抓地,锻炼肌群均为足底肌群,具体见表8。

表8 铁线拳招式对应小腿和脚掌肌肉作用一览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铁线拳套路演练过程需要固定腹内容积,通过呼吸与发声配合,使胸腔腹内产生正压或负压,达到按摩内脏的目的。

(2)演绎3 个脸部表情以达到深度锻炼肌肉的效果;颈椎相对脆弱受力容易受伤。

(3)在练习铁线拳时,肌肉的收缩方式主要以等动、等长、离心收缩为主,动作的外部表现应该是缓慢、刚硬、沉稳,以减少在肢体最大加速度过程中肌肉拉伤和关节损伤的风险。

(4)穿戴金属圈进行练习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加强前臂肌肉韧性以及尺骨、桡骨硬度,以配合各类臂甲作为攻击武器,手掌只发挥抓握功能。

(5)脚掌部位的屈趾抓地动作对于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来说,不具技击意义;在持续约10min 的全套演练过程中维持脚底肌群等长收缩,具有健身意义。

(6)通过对铁线拳招式的运动解剖学分析,发现铁线拳招式具有健身价值,不具技击价值。

4.2 建议

(1)使用宽厚无弹性材质的腰带固定腹腔容积,使胸腔和腹内产生强大正压。

(2)演绎3 个脸部表情,可以表现夸张,绝对不能显得麻木刻板;头部配合手部缓慢运动,避免颈椎受伤。

(3)增加金属圈数量,通过肌肉等动、等长、离心收缩形式,既可提高肌肉锻炼效果,又能减少肌肉和关节损伤的风险。

(4)增加金属圈数量,提高重量和撞击力;拳、爪、指肌肉保持3 s最大肌力的等长收缩。

(5)探求个体每个部位的极限肌力和等长收缩的持续时间,避免肌肉产生完全强直收缩,导致肌肉痉挛。

(6)有别于其他技击价值较强的洪家拳械套路,铁线拳招式无技击价值,不可对其招式的技击作用进行过度解读及推测。

猜你喜欢
铁线屈肌招式
常见中草药铁线草研究现状
左前臂异常屈肌一例
针对高考物理计算题,教你增分三招式
针刀干预对中期膝骨关节炎兔模型伸肌-屈肌萎缩 状态及肌肉拉伸弹性模量的影响
等比数列解题十招式理论与实践
改良腕手关节矫形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腕手关节屈肌痉挛及运动功能的疗效
诊排汽车故障勿忘搭铁线功能与实例
茹世保如是说
汽车搭铁不良的故障现象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