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析

2023-08-28 13:48王美鑫
吉林蔬菜 2023年3期

王美鑫

摘 要:林业病虫害的危害,不仅在于对林业经济造成的威胁,更在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森林是生态系统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组成,其生物多样性,小气候环境稳定,且处于生态平衡状态,对更大的生态系统将产生积极影响。营林技术作为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手段,不仅能够有效抵抗林业病虫害的侵袭,更可以保证在实现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保障林业经济发展。因此,应重视营林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使其能够持续为林业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助力。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营林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病虫害的侵袭,会阻碍森林区域发挥积极的生态维稳作用,从林业自身的生存、稳定性开始,对整个生态系统将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坚持以“发展生态产业”为导向,持续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与经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等工作,着力发展林下作业项目,如林禽、林畜、林药及林菜、林果等,致力于拓宽地区民众增收路子,进一步实现生态优势向经济效益转化。

2022年,贵州思南特色林业产业实现产值3.76亿元,带动两万余人人均增收近千元。地区村委干部更表示:林下种植,可有效利用林下土地,提高林下土地价值,同时给村民提供更多就近务工机会,实现多收,由此可见林业发展的重要性。而病虫害的侵袭则会破坏这一祥和的氛围,为保持生态平衡、生态环境安全,还需着眼于病虫害防治,利用营林技术,发展营林技术,以其生态维稳、病虫害防治特点,持续为林业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提供可靠动力。

1 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

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应用,主要在于幼林及抚育采伐、混交林营造等方面,现就其具体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

1.1 幼林抚育:幼林抚育时期,主要进行非目标树采伐、除草以及修剪等工作。非目标树采伐主要考虑林木生长所需的营养、水分以及阳光等应充足,适当伐除一些劣质林木,可保障其它林木正常吸收养分、阳光,保证其正常生长。具体需要依据林木生长情况及各方面吸收情况,合理计划采伐工作,保证林木株距。除草同样是为保证林木的营养吸收良好而进行,修剪则主要针对林木侧枝进行清理,保障在不会对林木树干造成伤害的情况下,有效剪除林木侧枝,是保证林木长势以及形态的重要手段。

1.2 抚育采伐:抚育采伐单纯强调“采伐”活动,对林木生长影响,即利用疏伐法、透光伐和生长伐等方式,对森林抚育的一种方式。

疏伐法又分为上层、下层以及综合疏伐等几种类型,以采伐的方式,改善林木疏密度,以此保证其能吸收充足养分。透光伐是以采伐的方式,去除对整體林木生长有影响的树木,如影响其光合作用或者是营养吸收等,为其它树木营造更佳的生长环境,以此保证整个林区树木生长健康。生长伐的方式则是在林木的郁闭度达到80%左右时,应用采伐的方式,去除长势不佳树木,为长势良好的树木提供充足的养料。具体开展此项工作时,同样要保证不能过度采伐,以免造成林地资源浪费。

1.3 混交林技术:营造混交林是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营林技术,主要考虑单一品种树木种植,林区病虫害抵御能力较弱,而营造混交林的情况下,可保证多种树木依据其生长特点,共同栽植于林区,可有效提升林区植被抗病性,如马尾松、木荷混交,可提升二者抗病性,营造良好的生长氛围。尤其在丘陵地区、亚热带地区,混交针阔叶林的技术应用较为广泛,马尾松、木荷按照4∶1混交,行间、株间、零星散状的混交方式,可营造出更好的混交环境。驱散害虫、抵御害虫侵蚀过程中,保证林木健康生长[1]。

2 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发展趋势

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发展,主要向着抗性育种技术、封山育林以及生态控制等方面进行。

2.1 推广抗性育种技术: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技术手段,即针对病虫害类型、发生特点以及发生原因等,确定林木应具备的抗性特征,以此为目标,将具有同样抗性作用的遗传因子,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移植到各类树木遗传基因序列当中,再利用克隆技术培育树苗,以此提高树木基因的抗病性[2]。

2.2 封山育林步伐加快:封山育林强调的是“专注”,即专注于营林发展,为林区树木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甚至为达到“野生”,提高林木抗病性的目的,可以规划性极强的封山育林方式,加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在无道路、山沟路口,设置指示牌,用以警示过往的行人、车辆。

2.3 生态控制技术使用:生态控制技术则是以改善林区生态环境的方式,助力林木健康生长的一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如利用土壤保持涵养水分污染物净化、气候调节以及有害生物的生物控制、固定CO2营养循环、灾害预防、防风困沙等手段,致力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工作,以此对林业生产产生积极影响,助力地区林业发展[3]。如贵州思南地区采用的林下作业方式,通过林禽、林菜等方式,营造生物多样化环境,提高生态自愈能力,既能够保护、改善生态,又能够有效助力林木生长、林业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林业病虫害防治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关键手段,在实际的工作中,还需充分认识到病虫害防治手段的应用,对林业自身发展及对周围生态、社会的影响。传统化学药物的防治方法毒性太强,甚至会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得不偿失。而如上述思南地区以“发展生态产业”为导向,将林业生产与社会经济相结合,建设林下项目、关注营林技术应用等方式,相对来说具有非常明显的生态环保特点,是当前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首选。而技术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改进,通过持续创新营林技术理念,创新营林技术及其应用方法等,可更进一步借助营林,改善林业生态,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慧,朱海舰.营林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中国林副特产,2022(5):111-112,114.

[2] 孙朝阳.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广东蚕业,2021,55(10)::114-115.

[3] 王海云.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J].种子科技,2021(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