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3-08-29 06:19孔君
求知导刊 2023年18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历史教学初中

摘 要:时空观念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厘清复杂的历史时间线,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让学生能够从整体的角度看待历史,发展唯物史观和培养爱国情怀。文章阐述了初中历史核心素养以及时空观念培养的意义,分析了初中历史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探讨了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作者简介:孔君(1971—),女,辽宁省锦州市第三初级中学。

一、初中历史核心素养以及时空观念培养的意义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1.树立正确历史价值观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与处世哲学,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道德观。正确历史价值观的培养是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历史教师充分挖掘初中历史资源的德育價值,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与正确的三观。通过核心素养培养,教师能够不断拓展历史教学知识与内容,为学生讲解相关历史事件,总结历史精神,在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同时,培养学生乐观坚韧的品性,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1]。

2.推动信息化教学发展

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历史学习情境,拓宽学生的历史学习平台,使历史教学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更多历史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更多历史相关信息,从而发展自身的历史思维。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历史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二)时空观念培养的意义

1.符合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概念上来说,历史不仅包含过去发生的事,还包括后人对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现象的分析。初中历史教学严格来讲属于研究历史的学科,其内容包括真实的史事以及权威专业学者对历史事件的描述与评论。历史教学的内容较多,历史事件的性质也各有不同,既包含各种历史故事与趣谈,也包含很多革命性、斗争性的政治内容。从整体上来说,历史包含时间与空间两个重要的维度,初中历史教学也主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开展,因此,重视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是历史学科发展的基本内在要求,因为只有学生明确历史的时间与空间,其才能够了解历史的内涵与本质。

2.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笔者经过实践调查发现,部分初中生在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时存在困难,再加上初中历史课程内容较多,部分学生无法领会不同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掌握历史学习的要领。对此,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只有具备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才能够从复杂的历史文字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内化、吸收、迁移,达到历史学习的最高层次。而具备时空观念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将历史知识与相应的时间、空间对应起来,这是学生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的前提,因此,时空观念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以及历史学习能力[2]。

3.助力学生的高中历史学习

初中的历史教育更倾向于通识教育,内容以通史为主,更加注重历史序列,主要要求学生了解重要历史事件,形成历史学习思维。而高中历史则更加注重引领学生研究历史专题,要求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剖析,了解各个历史阶段的变化,并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对后续时代的影响。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具备基础的历史学习以及思维能力,从而为其高中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时空观念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应当了解历史的时序,明确不同历史事件发生的时空并且能够在对应时空中分析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提出自己的想法,了解历史在特定时空中的作用。同时,该标准的“过程与方法”部分对学生时空观念培养也有所论述,要求学生能够从时序与地域的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与结果,最终对历史事件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提升自身的历史思维。在时空观念培养要求下,初中生应当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比如历史年代的整理与计算、历史地图的识别与绘制等,这些也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3]。

二、初中历史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一)探寻不同时期历史的阶段性特征

历史发展具有动态性、连续性、相关性特征,其不受人控制,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历史往往在不同的时代呈现不同的特征,这就是历史的纵向联系。历史往往是一段连续的内容,前后历史阶段相互关联,只有具备连续性的历史时空观念,学生才能够站在整体的角度上理解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多样性特征,理解历史体现的变化性与统一性特点,从宏观角度正确认知历史。具备时空观念的学生能够以发展的目光研究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构建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进而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加深自身对其他阶段历史的了解。

(二)了解同时代不同方面发展的关系

从微观角度来看,任何时期的历史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也正是这种差异造就了精彩、变化的历史,赋予了同时代不同的活力。从宏观角度来看,在不同的时空中总有类似的历史事件发生,这也是历史的精妙之处。从发展方向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将历史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各类型历史事件相互影响,有时候相互促进,有时候则会相互阻碍。学生具备了时空观念才能从宏观的历史角度了解同时代不同方面的发展情况,进一步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及时总结时代经验,从中获取历史智慧[4]。

(三)分析不同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历史具有连续性、变化性等基本特征,初中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应从不同的历史时空入手,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发生原因、事件结果以及事件影响等方面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某历史事件的学习过程中了解更多相关历史知识,进而深化对该历史事件的了解与认识。具备时空观念有助于学生揭示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升历史逻辑能力,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四)学会从纵向和横向分析历史事件

历史的发展是有前因后果的,各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要想学好历史,学生就应当掌握从纵向和横向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历史的纵向以时间为轴,具备时空观念有助于学生厘清历史的时间线,了解历史事件的过去与未来。历史的横向以空间为轴,具备时空观念有助于学生了解同一时间下不同空间中发生的历史事件,了解不同空间发展的差异。尽管历史事件繁多且复杂,但具体的历史现象有其发展规律,只有具备时空观念的学生才能够从横向、纵向等不同角度思考历史问题,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

三、当前初中历史时空观念培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涵盖的历史阶段跨度较大,如中国历史部分就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國现代史等不同历史内容。然而有限的课堂时间与教材内容并不能支撑教师详尽阐述所有历史内容,教材中大多为不同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概括与介绍,再加上历史知识的时间跨度较大,学科理论性较强,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出现畏难的心理。此外,部分初中历史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忽略了对学生历史思维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在课程目标设置、课堂教学设计方面都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有的教师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并未给学生提供实践探索的机会,导致学生失去历史学习的兴趣,难以提升综合素养。另外,初中历史教学包含较多知识与内容,时间、空间跨度较大,知识结构较为复杂,若缺少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就容易出现学习困惑。然而当前一些历史教师并不重视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对于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历史影响以及内在联系等认识不足,经常出现记忆混乱的现象,这严重影响初中历史教学。

四、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

(一)学会构建时间轴,厘清基本时序

在学习历史时,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的就是从纵向角度理解和记忆基本的史事,记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如果学生无法记忆和确定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那么其在学习和分析历史事件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无法掌握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特征,更别说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初中生在学习和理解历史的时候必须掌握历史时间,记忆典型历史时间点,这样才能够正确认知和分析历史。传统的死记硬背方式成效并不好,为此,教师应从发展学生时空观念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建立时间、空间序列轴,让学生在学习与总结的时候构建历史事件的坐标轴,利用轴线序列的形式加强学生的顺序记忆。

比如,教师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以时间为横向坐标,以空间为纵向坐标,建立时空坐标轴,并在相应的坐标点上填写该时期我国在不同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五四运动(1919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国民大革命阶段(1924—1927年)、抗日战争(1931—1945年)、解放战争(1946—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这就是一条完整的历史时间线,通过以上整理与分析,学生就能够发展时空观念,准确记忆各个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明确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正确看待和分析历史。

(二)绘制历史地图,强化时空观念

除了时间的整理,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历史内容为学生展示空间历史地图,利用信息技术绘制图文结合的历史地图,从时空的角度为学生展示历史的变化过程,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历史地图的形式比较多样,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教师合理应用历史地图,能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时空的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时空观念。

比如,教师在进行“长征”内容的教学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绘制和展示红军长征的路线图,并在长征的各个时间点标注在其他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明确长征的原因、困境、结果以及意义。动态化的展示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够引导学生形成空间观念,让学生学会从横向角度思考问题。

(三)古今中外对比,加深历史理解

除了学习本国历史,学生还应当认知世界历史,意识到各国历史在时空上的交汇特征。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古今中外的历史进行对比,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拓展学生的历史见识,让学生形成更加成熟的时空观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比和思考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发展的趋势,并总结经验教训,站在现实的角度与历史对话。

比如,教师在总结各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时,可以让学生调查和分析不同时代我国的政治制度,如西周的分封制、秦汉的中央集权制等。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了解外国的政治制度,并比较异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创新历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向丽.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6):86-87.

[2]谷金丽.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解读[J].试题与研究,2021(28):70-72.

[3]吉等柱.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渗透研究[J].才智,2020(9):155.

[4]叶秀清.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课外作业设计[J].新课程导学,2020(1):53,59.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历史教学初中
镜头中的组诗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