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信任自己的孩子

2023-08-29 07:36玛德琳·莱文
小读者·阅世界 2023年8期
关键词:家教家庭大学

玛德琳·莱文

不论哪个年龄段,不论他们在家中已经养成了何种习惯,我们都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这些特质。儿童和青少年可以重新建立他们对新环境的承受能力,学会克服焦虑。他们可以重拾已经退化的能力,学会在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不确定性面前保持信心。我们的孩子可以学会用积极和无畏来代替恐惧与无助。

只有无所畏惧的家庭才能养育出无所畏惧的孩子。如果不确定性让我们变得惊慌失措,从而对孩子过度溺爱,那么,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要重新认知,改变自己的做法。当我们思考如何才能减少对孩子传递焦虑时,有必要提醒自己,为人父母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总是认为,每一刻、每一个决定、每一次成功与失败都至关重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真正关键的是孩子能成为忠诚的朋友、亲密的伙伴、诚实可靠的员工,拥有坚定的道德感,并生发出其他有价值的品质。作为父母,我们的目标是要有足够的勇气,给孩子以时间和机会来培养这些品质,并为他们树立榜样。

我们还需要接受这样的事实——孩子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会因成功与否而起伏跌宕。我的一个年轻病人在初中时是一名明星篮球运动员,他很自信,而且在同学中颇受欢迎。但到高中时,他被安排在初级组,表现平平。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由原来的泰然自若、积极乐观变成了缺乏安全感、情绪低落(也是在这个时候,他的母亲恐慌地带他来见我)。我们挖掘了他其他的兴趣和才能,他决定加入一个橄榄球队。随着他的能力越来越强,他的信心也增强了,用他的话来说,“原来那个了不起的我”又回来了。我们都知道,人类的学习曲线充满起伏,当我们承认这一点时,就是在帮助我们的孩子。

父母应将孩子的成长看作一部电影,而不是一张快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某个时刻看起来很关键的事情往往变得不那么重要。我们关心的绝大部分问题——是2岁时上日托还是3岁时上幼儿园?去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是参加巡回比赛的运动队还是本地运动队?暑期是去打工还是参加暑期学校?选州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通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爱、鼓励、求知欲、对“做正确的事情”的强调,以及宽容孩子的失误和不足,才是最重要的。

当我们保护孩子免于失败,或者为他们的成功铺平道路时,我们扭曲了成长所需要的经历。相较于那个遇到挑战但其父母并未出手干预的篮球运动员来说,许多孩子的父母插手他们的选择,并在无意中设置了障碍。我正在治疗的一个病人在大学的前两年没有去上课,也没有独立完成过一篇论文。父母请家教帮她做这些事。我犹豫是否应把这个例子写进书里,这种情况太极端了。然而,当我把这件事告诉一个同事时,他却告诉我,有的年轻人以同样的方式读完了四年大学。当他就此事询问这个年轻人的母亲时,她说:“你总不会指望我让考试分数妨碍他的成功吧?”

我并不是建议把家教从教育领域中驱逐出去。家教可以指导学生学习特别难的科目,或是核心课程中学起来痛苦但又不得不学的部分。聘请家教也让孩子们知道,需要帮助并不可耻。事实上,知道何时求助才是明智之举。如果儿童或青少年有学习上的障碍,家教可以告诉他们变通的办法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学习。普遍认为,家教将弥补智力和努力之间的差距。但是请家教也向孩子傳达了一个信息:你可能不够聪明。

在充满焦虑的家庭中,父母不信任孩子的智力、能力或常识。他们不相信世界会为孩子提供他们认为的生存所必需的优势条件。他们不信任老师或制度;他们需要插手孩子的事务,因为他们担心无论对孩子的要求是什么,他或她都做不好。这是一张灼人而且极其危险的不信任票。

尽管以这种方式操控孩子需要大量的金钱和精力,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因为这样有种一切在掌控中的安全感。这比把适当的控制权交给孩子要难得多。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艰难而又充满痛苦的、长达数十年的任务,需要大量的情感储备。我们内心的力量越大,就越能容忍自己和孩子生活中所有的焦虑源,继而就越能有效地掌握和示范一种深思熟虑的,而非由反射性焦虑操控的生活方式。

关于情感资源存在着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这样的资源不是无穷无尽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明白,长期处于高度压力、睡眠不足、没有足够的机会进行恢复健康活动的情况下,我们的判断力会受损,我们的决策会不尽如人意。总体来说,我们会表现得不理想。

超过70%的母亲和近93%的父亲都需要上班工作。因此,大多数家庭都是双职工,他们最严峻的考验就是时间。在占四分之一的单亲家庭中,这种情况更为迫切。随着父母争相帮助孩子抢占所谓的有限资源,竞争而非合作已经成为普遍准则。美国的贫富分化为决定孩子上哪所学校、参加哪些课程、上哪所大学增加了紧迫感。对许多家庭来说,上大学的高昂费用令人望而却步,对更多的家庭来说,则无异于雪上加霜。有时,人们连喘口气、平复一下的时间都没有。然而,做到这一点对我们的目标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持久的耐心和注意力来帮助孩子建立他们自己的适应力、能力和定力。

猜你喜欢
家教家庭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