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2023-08-29 11:32王文龙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23年3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路径体育教学

王文龙

摘 要:高校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育素质,还应注重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在健康、快乐和幸福的生活中迎接挑战和机遇。本文从高校体育教学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出发,深入探讨高校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问题,并就此提出高校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路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认识到健康对快乐生活的重要性,这也促进了全民健身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其主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然而,当前高校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水平不尽如人意,需要加强相关的体育教育。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相关内容,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1 高校体育教学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

1.1 高校体育教学与培养大学生终身體育意识的关系

1.1.1 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是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

在高校阶段,体育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育兴趣。通过体育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到各项体育运动、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活动,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防止慢性疾病的发生。同时,体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也是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素质。

1.1.2 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前提

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方面,高校体育教学有重要作用。终身体育理念不仅可以让学生保持健康的体魄,还能让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更积极地去追求健康与快乐。高校通过组织各种体育锻炼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比赛并取得成就,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同时, 高校体育教学也应该注重体育锻炼方法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以免不正确的锻炼方法导致身体受损。

1.2 高校体育教学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重视身体健康,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大学生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一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

1.2.1 激发体育兴趣

高校体育教学是大学生接触体育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整体的体育素养,还能够让大学生更好地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在体育课堂中,学生会接触多种不同形式的体育运动,从中学习体育竞赛规则和战术技巧,从而加深对体育的认识和了解。而这些认识和了解又能够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培养大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

1.2.2 陶冶自我情操

高校体育教学不仅有利于锻炼大学生的体能和智力,还有利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和人格。在体育课堂中, 学生将接触不同性质、不同强度和不同类型的运动,他们需要配合队友完成各项任务,学会尊重裁判和对手, 发扬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这些都是大学生未来成为优秀的人才必备的素质。高校体育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并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形成正义、公正、诚信的人格特质,从而强化其终身体育意识。

1.2.3 提高体育素养

体育活动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这样更有助于大学生在高校期间养成积极的体育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体育文化素养,形成终身参与体育的意识和明确的体育目标。在这种和谐的体育教育环境中,大学生能够与老师和同学一起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增强团队意识。

2 当前高校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存在的问题

2.1 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不够

部分高校对体育教学与学科教育的重视程度存在明显的不平衡,存在多种问题:首先,部分高校将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看作是两个独立的部分,且缺乏对教学任务的高度重视,导致很多教师在面对那些既要完成科研任务又要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时,往往会将教学放在次要的位置。其次,大学校园的学术氛围使得很多学生更倾向于追求学术方面的成就,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一些高校重点关注哪些学科可产生经济效益,体育教育相对来说被忽视了。再次,部分高校由于资金不足,场地、设备落后,相应的师资力量也较为薄弱,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存在不足,影响了课程的质量和教学效果。缺乏发展环境和机制,不能与学科教学被同等看待,导致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最后,学生更关注通过学科学习谋得更好的工作,而不是通过体育教育获得运动技能或身体健康,导致大学体育教育被忽视。

2.2 体育课程教学效率不高

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体育课程内容精细化、分级化、应用性教育等方面有所欠缺。高校体育课程的低效率是以下因素导致:首先,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缺乏更新和改进。许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课程设置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多样性且无法满足现代化的需求。其次,体育教学所依托的资源有限。例如,学校的运动场地和器材设施不能完全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再次,许多高校的运动场地未能真正地被学生所利用。最后,高校体育课程的评估标准过于单一化,忽略了学生的多样性需求,只注重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体能表现,忽略了体育课程可以在学生性格、精神状态、身体姿势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导致学生在体育课程上的兴趣不高,不愿意主动参与运动, 造成教学效率低下。

2.3 体育俱乐部建设不足

体育俱乐部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设施条件的缺乏, 导致体育教学活动未能对学生群体产生更大的价值。当前部分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存在以下问题:首先, 资金不足。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经费主要来自学校拨款和赞助商资助,但赞助商数量有限,学校拨款也不足, 难以满足俱乐部日常运作和比赛所需。其次,人才不足。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需要相关专业人才,如体育教练、管理人员等,但目前体育俱乐部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缺乏针对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人才的培养和实践机会。再次,缺乏专业化管理。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人员主要由学校领导及教师担任,缺乏专业学科背景的管理人员,导致俱乐部运营和管理难以达到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最后,基础设施薄弱。高校体育俱乐部运营需要优质的场地、设施等,然而目前有些高校的体育场馆、器材等设施条件较差,难以满足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需要。

3 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方法创新

3.1 实行全民健身计划

高校作为年轻人的知识殿堂,既要重视知识传承,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綜合素质,其中包括身体素质。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计划,推广健身理念,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首先,学校可以鼓励学生、教职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组织集体活动,创建优良氛围。其次,建设多样化的体育锻炼场地,不仅要满足学生实现体育锻炼的需要,也要为教职工提供锻炼的场所和设备。再次,学校可以引入健身器材和健身房等设施, 吸引更多的学生和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最后,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体育文化节、健康跑等活动来宣传和推广健身理念。这些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和教职工了解健身的重要性,进而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3.2 推动体育学科建设

高校要认识到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与其他学科课程一样被平等对待,发挥其教育与培养人才的作用。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课程建设,推进课程全面改革。应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及时调整体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 使体育教育同步发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应用能力,促进其终身体育意识和兴趣的培养。其次, 加强体育教师师资建设和学生素质提升。高校应加强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同时鼓励、支持优秀青年教师参与国内外相关学术活动, 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高校也应该落实校内体质监测制度,及时为体质不佳的学生提供帮助与指导,使学生的体质水平得到提高。最后,还要加强课程评价体系建设。建立符合体育课程特殊性的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获得健康、快乐和挑战。评价结果应对体育课程责任的履行、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3 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是高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强化体育教学的理论指导,充分讲解体育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理念,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和教育意义。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实际需求,在课程中增加一些个性化的内容,让学生对体育运动有更深入的体验和认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教学需求,教师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应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灵活地安排体育课程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参与度。

3.4 促进体育俱乐部建设

高校通过建设体育俱乐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文化和意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俱乐部应开展多种体育项目,例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俱乐部应该提供充足的场地和设备,以便学生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练习,同时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运动场所的安全与卫生。除此之外,还需要配备专业的教练,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培训,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体育素质。

3.5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高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场所,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促进健康中国战略下的高校体育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优化体育课程的设置,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例如,提高课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如足球、羽毛球、瑜伽等,让学生对体育项目有更多的了解并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其次,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学校可以通过邀请专业的体育教练,组织相关专业训练,鼓励学生参与竞技比赛,为学生提供更多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提高健康意识。最后,组织校园体育活动和赛事,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和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社会大众越来越重视提高身体素质。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应该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培养,通过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如实行全民健身计划、推动体育学科建设、提高课程教学效率、促进体育俱乐部建设、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等方式,切实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提高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佳, 丁鼎. 创新教育理念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22(17):49-52.

[2] 韩英超.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路径[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4):90-92.

[3] 石峰, 谢欢. 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的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J]. 全体育,2022(7):62-65.

[4] 林峻先.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12):100- 102.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路径体育教学
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