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百香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3-08-30 14:51龙世方陆伟英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4期
关键词:百香果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龙世方 陆伟英

摘要 本研究对贵州省从江县百香果主要种植区进行实地调研,围绕从江县百香果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现实问题进行探讨,针对性地提出通过推广大苗种植和强化产业布局提高产量、强化人才培育和试种试验提高技术力量、完善基础设施和优化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强化品牌创建、完善全产业链等方面建议,以期为贵州省从江县百香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百香果;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14-0063-04

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 Sims)为西番莲科西番莲属,又名鸡蛋果、热情果,是一种热带藤本攀附果树,果实甜酸可口,风味浓郁,芳香怡人。百香果具有番石榴、芒果、香蕉、菠萝、草莓等多种水果的复合香味,可作为水果直接食用,也可制成果汁[1],果汁色、香、味俱佳,含有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及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有益成分,产品附加值高。已有学者对百香果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如李丹萍等[2]研究了氨钾肥用量对百香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发现百香果种植中尿素施用量474.20~634.20 kg/hm2,硫酸钾施用量288.10~448.10 kg/hm2效果最佳;牛先前等[3]研究了福建百香果果实品质优势区域划分,发现福建百香果1号最佳种植区域为25°~26 °N,福建百香果3号最佳种植区域为25 °N左右,选择适宜纬度范围,不仅有利于提升果实品质,还可能降低百香果高温障碍;张丽敏等[4]对不同搭架方式下的百香果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发现篱壁式双层架和宽窄行双层架下百香果产量高,篱壁式单层架是百香果种植过程中最佳搭架方式;杨琴等[5]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百香果的影响,发现芸薹素处理下百香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均较高,品质最优。但是,部分地区百香果产业目前存在栽培技术落后、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等相关问题[6-8]。本研究对贵州省从江县百香果产业进行探讨,分析从江县百香果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推动从江县百香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思路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贵州省从江县果树技术服务中心调研统计数据与实地调研所获资料。调研时间为2019—2022年,调查地点为从江县15个乡镇,包括贯洞镇、洛香镇、丙妹镇、西山镇、下江镇、停洞镇、高增乡、斗里镇、谷坪乡、刚边乡、庆云镇、丙梅街道、往洞镇、东朗镇、翠里乡,调查指标包括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全产业链建设、政策扶持、产业带动和利益联结等。

1.2 研究思路

实地调查贵州省从江县百香果植面积、产量、产值、全产业链建设、政策扶持、产业带动农户和利益联结等,结合文献查阅结果,对从江县全县百香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与探讨,列举当前该地百香果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措施与建议。

2 从江县百香果产业发展现状

2.1 种植面积发展情况

从江县2019年开始推进百香果产业规模化。2019年,从江县百香果种植面积为124 hm2,2020年为838 hm2,2021年为2 687 hm2,2022年为4 067 hm2,截至2022年底,百香果产业覆盖15个乡镇(街道)的108个行政村。

2.2 政策扶持情况

从江县主要以项目扶持和奖补支持的方式促进百香果产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9—2022年,全县支持百香果种植项目30余个,投入财政资金约1.7亿元,项目资金主要用于苗木、地膜、肥料等生产环节,充分解决了种植户成本投入少的困难;自2019年逐步扩大种植规模以来,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奖补政策,内容包括苗木奖补、基地建设奖补以及产业保险补贴,以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群众奖励,进一步调动了群众发展產业的积极性。

2.3 全产业链建设情况

从江县于2022年建成百香果全产业链体系,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育、产、储、加、销、研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建成水果暂存库1 350 m2,库容12 150 m3,可储存百香果1 800 t;检测分选包装中心4 650.2 m2,库容41 851.8 m3;物流中心1 600 m2,库容14 400 m3;交易中心3 900 m2,库容29 250 m3;冷库5 300 m2,库容面积为47 700 m3,可实现一批次存储水果约8 300 t;气泡水加工厂6 000 m2,库容30 000 m3,可年产气泡水6 000万瓶;在贯洞镇宰门村建成百香果育苗中心温室大棚13 100 m2,年可出圃优良百香果种苗200万株。

2.4 产业效益情况

2.4.1 成本及收益情况  从江县百香果产业农户种植成本4.22万元/hm2,企业种植成本8.22万元/hm2(包括租地和人工费)。2022年,因受特大暴雨和长期干旱天气影响,技术人员对15个乡镇18个种植基地进行抽样测产,发现最高产量12 465.00 kg/hm2,最低产量1 461.45 kg/hm2,平均产量5 435.18 kg/hm2,平均产值9.78 万元/hm2,农户平均净利润5.58万元/hm2,企业平均净利润1.61 万元/hm2。

2.4.2 带动就业情况  2019—2022年,从江县百香果产业累计帮助群众就业约173.54万人次,实现就业增收20 825.10万元。种苗繁育方面,标准化育苗基地每年育苗约200万株,每日约需50人次,带动本地群众就业的同时培养了一批本地育苗管理技术人员。

2.4.3 培育本地人才情况  从江县与贵州省水果行业协会签订从江县百香果社会化服务战略合作协议,省水果行业协会组织省植物园、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省山地资源研究所等单位的22名技术专家构成团队到从江县开展百香果社会化服务,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确保6名以上专家每月到每个乡镇开展现场技术指导超过2次,于关键季节集中力量进行指导,培养百香果技术“二传手”100余人,同时制定了从江百香果技术规程,逐步形成适合从江县本地的百香果种植技术管理模式。

3 从江县百香果产业发展优势

3.1 优越的气候条件

从江县气候尤为适合百香果种植,年平均气温18.6 ℃,具有夏长冬暖,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的特点。种植的百香果品质优良、酸甜可口、风味独特。据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的检测结果显示,从江种植的百香果营养元素含量较高,维生素C含量为黄金果398.0 mg/kg、紫果189.0 mg/kg,蛋白质含量为黄金果76.5 mg/kg、紫果21.3 mg/kg。

3.2 有利的地理区位

从江县处于南下两广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大湾区进入贵州的“第一站”“第一城”“第一区”。具有农业产品、工业产品集散地的地理区位优势,是从江县百香果走出贵州走向世界的优越条件。

3.3 有力的政策扶持

2022年,《从江县百香果产业发展奖补办法》(从党办发〔2022〕2号)(简称《办法》)印发。该《办法》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奖补机制,凡在从江县种植百香果的经营主体,均可得到种苗、基地建设和产量方面奖补;二是保险机制,支持经营主体参加特色农业自然灾害保险、价格指数险,除省、州、县承担部分保费外,经营主体自缴部分县级财政补贴50%,建档立卡种植户自缴部分由县级财政全额补贴。该《办法》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产业发展,克服了种植成本高的困难,充分调动了种植主体的积极性。

3.4 广阔的市场前景

百香果紫果适于单独加工成果汁或与其它水果(如芒果、菠萝、番石榴、柑橙和苹果等)加工混配成混合果汁,也可以作为雪糕、果浆、果醋、果酒、果脯等食品的添加剂以增进香味,改进品质;黄金果作为上市鲜果,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口感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2022年从江县百香果产地鲜果销售价最高60 元/kg,最低价(小果)10 元/kg,而加工果最低销售价4 元/kg。从江县百香果是种植时间短,见效快的速生果树,具有较高的回报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4 从江县百香果产业发展瓶颈

4.1 受气温变化影响

百香果属热带水果,广种于热带地区,喜光、忌阴凉,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才能正常生长并开花结果。从江县2月底地温逐步升高,3月中旬地温可达到15 ℃,适合百香果种植。但是,从江县3月偶尔出现倒春寒,苗木定植后容易受到冻害。11月后气温开始下降,百香果果实难以成熟,品质开始下降。因此,从江县百香果适宜生长时间仅有7个月(4—10月),开花挂果期较短。

4.2 实践管理经验制约

百香果是从江县近年新引进的精品热带作物水果,县农业农村局现有技术人员均长期从事传统橙类亚热带水果种植管理,对热带水果只具有相关理论知识,缺乏种植管理实践经验和技术积累。对土壤pH、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等因素对百香果的生理性状和产量影响的研究还处于试验对比和经验总结阶段,百香果整地、施底肥、苗木定植、搭架、追肥、病害防治、测土配方等技术环节,还需在一定种植年份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种植技术规程。

4.3 基础设施有待提升

百香果种植产业对环境要求较高,从江县地形破碎、纵横切合大,产业基地水、电、路保障要素需加大投入,部分种植基地设施配套尚未完善,抵御极端灾害天气能力较弱。

4.4 地形制约机械化发展

百香果作为滕本科植物,其种植需要插杆、搭架、修剪等,大部分生产过程无法实现机械化,加上从江县属山地地形,在百香果耕种、管理、采收等各个生产环节难以实现机械作业,生产人工劳作依赖性较大。

4.5 品牌知名度需要增强

从江县百香果具有高品质、高维生素C和“开盖即食”的特点,但宣传力度不够,消费者知晓率低、市場影响力不足,产销渠道畅通率不高,导致从江县百香果果品价格起伏波动大。

5 从江县百香果产业发展建议

5.1 因地施策,提高产量

5.1.1 推广大苗种植  大苗在4月苗高达1 m且确认无倒春寒后再种植,可有效防止倒春寒,挂果期能有效避开极端高温和11月低温,使百香果在适宜时节开花结果。鼓励果农培育大苗,能够有效达到“一防两避”(防倒春寒、避高温、避低温)的作用,以延长植株生长期、提高开花坐果率,促进增产。可结合土壤肥力、地势和树苗规格等适当密植到2 250~

4 500 株/hm2,从而提高主蔓果和一级蔓果产量。

5.1.2 强化产业布局  紧紧围绕水源丰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水电设施相对完备的基地发展产业,科学规划种植区域。从江县低海拔地区积温较高,昼夜温差不大,适宜黄金果的种植,高海拔地区高温少、昼夜温差大,易于糖分积累,适宜紫果的种植。因此,建议<500 m海拔种植黄金果;500~600 m海拔可自行选择多个种植品种;>600 m海拔种植紫果。

5.2 多措并举,提高技术力量

5.2.1 强化人才培育  一方面,要多方引进有种植经验的种苗供应商或种植龙头企业,在种苗采购时,要求供苗公司提供采购后的服务与管理,并签定长期技术指导服务协议,要求公司派多名资历深厚的专家常驻村,从整地、植苗、修剪、病虫害防治、果品采摘等阶段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全程跟踪指导服务。另一方面,组织本土技术人员外出考察学习,通过学习成功经验,更好服务百香果产业发展。可以到广西、云南、福建等有百香果种植历史的地区考察学习,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传帮带方式,培育年轻化的业务能力强的本地人才、土专家。

5.2.2 强化试种试验  开展不同土壤条件(如pH、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不同搭架方式、不同种植密度、不同追肥种类和促花促果方式等因素对百香果的生理性状及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提高一、二级蔓坐果率的技术措施,选出适合从江县的优质品种并推广应用,不断优化种植技术规程,实现百香果种植技术本土化。

5.3 部门联动,提升抗风险水平

一方面,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并统筹帮扶力量,不断完善水、电、路等设施,建设标准化基地。另一方面,不断优化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强保险政策宣传力度,鼓励各类经营主体主动参加特色农业自然灾害险、价格指数险,提高产业抗风险的能力。

5.4 精准谋划,强化品牌创建

加强从江县百香果高营养含量和“开盖即食”特点的宣传,加快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推进从江县百香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报认证工作,与全国较强的销售企业合作,如将从江县百香果气泡水融入到娃哈哈、王老吉等国有品牌名下,提高从江百香果产品影响力。

5.5 多方合力,完善全产业链

多头并进,不断完善全产业链,坚持“自育为主、引种为辅”理念,提升种苗繁育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和技术引进力度,加强百香果专用肥和有机肥的研发、精深加工品研发,提升山地农机械化水平,推进电商销售平台搭建提升产销能力,不断推进百香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邢相楠,黄永才,陈格,等. 广西百香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 南方农业学报,2020,51(5):1240-1246.

[2] 李丹萍,寸待泽,李晶,等. 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百香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12):123-132.

[3] 牛先前,江莉,林秋金,等. 福建百香果果实品质优势区域划分[J]. 中国农学通报,2023,39(7):40-45.

[4] 张丽敏,彭熙,蔡国俊,等. 不同搭架方式百香果营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J]. 食品工业科技,2021,42(21):33-40.

[5] 杨琴,俞露,赵芷,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百香果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19):58-64.

[6] 林海波,靳志飞,杨喜翠,等. 貴州百香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 耕作与栽培,2020,40(6):77-78.

[7] 梁伟红,李玉萍,叶露,等.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贵州农业科学,2020,48(11):140-145.

[8] 邝瑞彬,杨护,孔凡利,等. 广东省百香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 广东农业科学,2019,46(9):165-172.

(责编:张 蓓)

猜你喜欢
百香果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落叶在跳舞
莫兰迪的夏天
五月的一抹新绿
蒋湘兰:百香果 香百家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