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KSE模式的职业教育《分析检验技术》教材开发实践研究

2023-08-31 14:09张新海
职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教材开发思政元素职业教育

张新海

摘 要:目前,依据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和配套数字化资源开发的教材还比较少,尤其是融企业真实工作任务、思政元素、数字化资源于一体的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路径还处于研究空白階段。基于TKSE模式的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职业教育教材模式,按照任务、知识、技能、拓展的框架结构开发教材,可为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职业教育教材提供模板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双元    教材开发 思政元素

课 题: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TKSE模式的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职业教育教材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SJGLX677)的研究成果。

国家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中要求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教材,提出到2023年遴选1万种左右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笔者重点介绍如何进行《分析检验技术》新形态教材的开发,构建基于TKSE(任务、知识、技能、拓展)模式的教材开发框架结构,为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职业教育教材提供可借鉴的教材模板和实践指导。

一、TKSE模式教材开发的内涵

校企合作开发职业教育特色教材路径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相关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提出了相应的教材开发路径。尽管相关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教材开发路径,但大多职业院校还是按照传统知识结构体系开发教材,教材还是传统类型的纸质教材。而依据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和配套数字化资源开发的教材还比较少,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目前几乎没有人尝试,尤其是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如何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还处于研究空白阶段。

TKSE模式教材开发中的“T”为Task(任务),即企业真实分析检测任务。教材编写首先要采用企业真实任务,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生产实际。

“K”为Knowledge(知识),即知识内容反映产业发展最新进展,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要想将分析检验技术掌握好、掌握透,必要的理论知识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S”为Skill(技能),即企业真实岗位技能。分析检验技术人员要具备样品采集与制备、分析检测基本操作、分析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等技能。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注重实验技能操作训练。

“E”为Expand(拓展),即能力的提升拓展和课程思政的融入。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适当增加技能提升部分及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辅相成的教育新模式。

基于TKSE模式的《分析检验技术》教材在开发过程中按照任务、知识、技能、拓展的框架结构,联合企业开发企业真实工作任务、思政元素、数字化资源三位一体的工作手册式教材,改变当前传统教材开发模式,使教材更加适应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职业院校对学生开展技能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水平,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基于TKSE模式的《分析检验技术》教材开发途径

(一)与企业技术人员联合设计和构建教材框架

职业教育旨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已逐步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企业技术人员长期在生产岗位工作,实践技能较强,工作经验丰富,掌握前沿技术。编写教材时有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能使教材内容更贴合企业生产实际。

在基于TKSE模式的《分析检验技术》教材开发过程中,联合分析检验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根据《分析检验技术》的教材内容和特点,结合分析检验技能操作和岗位要求,以任务、知识、技能、拓展为基础框架,教材内容设计与开发建设过程中与企业人员密切结合,采用企业生产案例,使开发的教材更贴近生产一线需要,为培养分析检验技能人才打好基础。

(二)多方参与设计和构建教材整体内容

在基于TKSE模式的《分析检验技术》教材开发过程中,根据教材任务、知识、技能、拓展四位一体的框架编写要求,组建由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学校思政课程教师、分析检验专业课教师、信息技术人员等参与的团队,团队成员通力配合完成教材开发。

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分析检验专业课教师认真分析真实的工作任务,得出岗位工作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学习者认知特点和需求进行内容设计。

学校思政课教师、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分析检验专业课教师充分挖掘分析检验技术课程的科学精神、价值取向及伦理规范等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地融入教材内容,实现分析检验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紧密结合。

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学校思政课教师、分析检验专业课教师、信息技术人员根据操作技能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录制视频或制作动画,整理制作《分析检验技术》教材配套的数字化资源。

(三)重构分析检验教材体系

分析检验技术是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对技能操作要求较高。目前使用的分析检验类教材,基本上还是依据传统的分析检验教材编写体系开发的,理论知识部分是一本教材,实验操作技能是另一本教材,使用者通常需要购买两本教材。职业院校在讲授此类课程时,通常情况下理论和实验是分别讲授的。理论在教室学习,实验在实训室学习。

随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大量投入,许多学校都建设了理实一体的教学实训室,传统教材的编写已不太适应当前的教学环境。

在基于TKSE模式的《分析检验技术》教材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前教学形势的变化,将每一部分教学内容都进行整合,实现理论和技能操作一体化,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基于TKSE模式的《分析检验技术》教材开发实践探索

(一)前期准备

《分析检验技术》教材编写人员主要有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分析检验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信息技术人员等。在教材开发前,所有人员对分析检验行业企业和岗位需求进行全面梳理。教材内容力求以行业企业和岗位的需求为纲,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走访、调研、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确定当前职业导向和岗位需求,为基于TKSE模式教材的体系、内容做好充分准备。根据分析检验类课程目标,明确分析检验职业能力要素,教材内容围绕分析检验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职业岗位能力进行设计。通过前期准备,基于TKSE模式开发的教材既体现能力培养的全面性,也遵循能力形成的一般过程。整体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二)内容组织

基于TKSE模式的《分析检验技术》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分析检验玻璃容量仪器基本操作、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酸度的测定、钙和镁总量的测定、耗氧量的测定、氯化物的测定、硫酸根含量的测定、pH值的测定、总磷的测定、金属离子的测定、苯系物的测定和多环芳烃的测定这12项任务。每个任务后面附有同步测试和拓展阅读,以拓展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扩大学习者的专业知识面,如氯化物测定后面就会附有实验室含银废液中银的回收等内容。每个项目均配有课件、动画、视頻等数字化资源。

教材编写采用活页式教材编写理念,使项目内容自成体系,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使用相关内容。

(三)思政融入

课程思政建设可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在建设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堂教学“主渠道”,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断推动完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助力形成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协同育人大格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分析检验岗位与工业生产、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按照不同任务内容,根据分析检验知识点和未来岗位的特点,融入相关思政阅读材料。例如,在讲解滴定曲线时,可以引出厚积薄发的人生哲理。

按照“企业真实案例导入→相关技能操作要点分析→知识拓展应用→课程思政融入”的设计原则整编教材内容,使每个任务点都根据相应内容对应思政元素的融入。

四、小结

基于TKSE模式的校企双元合作教材开发,是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职业教育教材路径的有效拓展。

在编写《分析检验技术》教材过程中联合企业技术人员,根据企业真实分析检验任务,岗位职能和工作流程,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载体、以水质分析检验为依托,按照任务、知识、技能、拓展的框架结构,将理论知识体系与职业实践技能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教材的开发研究与实践,可为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职业教育教材提供可借鉴的教材模板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陆启光.现代技术技能人才特点形成机理分析[J].职教论坛,2020(5).

[2]黄李晓.优化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助力职业教育大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9(3).

[3]董海英.校企双元育人在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

[4]李红.试论化验分析工作的重要性[J].丝路视野,2017(17).

[5]梁冬.分析化学及实验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22(10).

(作者单位: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教材开发思政元素职业教育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