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指令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运用

2023-08-31 18:49朱冰月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8期
关键词:一日活动运用幼儿

朱冰月

【摘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切入点,以幼儿的生命体验为背景,以幼儿获得活动乐趣为目标,实施小班音乐指导音乐教学,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幼儿喜爱的音乐活动取代老师单调乏味的语言,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一天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使幼儿获得一定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从而使他们的情绪得到充分的抒发,从而实现真正的快乐学习。

【关键词】音乐指令  幼儿  一日活动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8-0115-03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五大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很好的启发性、沟通、表达感情的功能,是幼儿情感教育的最好工具。2~3岁是幼儿情感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情感发展的最佳方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音乐教育是实现幼儿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应该把音乐教育的情感教育作用发挥到极致,以促进其健全地个性发展。”幼儿园音乐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体会审美的愉悦,感受创作的乐趣,充分展示自己的表现与创作的成就感。教师要把握好这个关键时期,要创造有利的环境,以激发其艺术潜力。

一、普通班级教学中对音乐教学的选择

根据对 A园内教师选择音乐指令的观察和访谈,从音乐指令的构成、选择音乐指令的类型、选择音乐指令的目标等方面进行分析;从选择原则、选择途径、选择对象等几个角度,对选择音乐指令的条件进行了分析。

(一)普通班教学中音乐教学的组成

要对普通课堂教学中的音乐指示进行分析,首先要对音乐指令的构成进行分析。根据有关文献资料,结合 A园教师实际选用音乐指令,将音乐指令分为三类:声乐指令、器乐指令、自然音乐指令。

声乐教学是指利用人类的声音进行教学的一种音乐教学。根据音乐节奏的慢速、中速、快速三个阶段,研究者将音乐指令分成了节奏缓慢的、平静的、温和的、激情的。

器乐教学是指由乐器所发出的乐声,由乐器所发出的指令。按乐器的不同演奏方式,可将其划分为弦乐器类音乐指令、管乐器类音乐指令、弹拨乐器类音乐指令、打击类音乐指令。

自然乐器的音乐指令,是指由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种乐器所产生的指令,其中既有人体的乐器,也有生活的乐器。

(二)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音乐教学模式

选择音乐指令的种类主要有:选择不同的音乐指令、不同班级选择不同的音乐指令的情况、不同的选择。

老师们最多选择了平和的指令,共35条,占85.37%,其中6条是激情愉悦的,占14.63%,没有一位老师会选择慢节奏的。通过对41个选材学校的教学实践,研究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访谈,并对不同类型的音乐指导进行了分析。

1.平和的音乐指导。“平和”的音乐指令,指的是每分钟66至108拍的音乐指令,比如《大树妈妈》《吹泡泡》《千年游》。比如,老师会用《大树妈妈》和《吹泡泡》来演奏。在幼儿园相关采访中,可以发现:

T7老师说:对小朋友而言,离园是最快乐的时光,快乐的时候心情也更好,因此我就选了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他们会明白,这是一个宁静的时刻,当我演奏完我的曲子后,我会让他们排好队。

T3老师说:“大树妈妈”和“泡泡”是我们这一学期的音乐课程,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这两首歌,而且都是比较轻松的歌,所以我就把这两首歌作为小朋友的教学曲目。他们也很喜欢,而且效果也很好,通常我弹三次就能让小朋友重新站好,而那些跑得比较早的小朋友也会和我的伴奏一起唱歌。

T1老师说:我们班的小朋友们自己选了一首歌,他们都很喜欢,常常要我为他们唱,跟小朋友们商量了一下;我们在上厕所的时候,就用这首曲子,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小朋友们的动作变得更快了,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出来听一听,所以这首歌的效果非常好。

2.充满激情和欢乐的音乐命令

“激动人心”是指每分钟的音乐节拍在108到220的節拍之间。比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蓝精灵之歌》。例如,在课间休息时间,老师们会弹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拍手集合曲》等。

T5老师说:孩子们在这里的时候兴致勃勃,我选了一些欢快的洋娃娃、小熊、鼓掌等音乐,让他们去收集素材,用柔和的音乐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等他们忙完了,我就会给他们一个提示,叫他们在音乐结束之前把东西整理好。

3.慢节奏的抒情指令

慢节奏的音乐指令是一种每分钟40至60节拍的指令,而在这种节奏下,没有任何音乐指示的快慢,所以不存在慢节奏的音乐指令。

在采访中发现:有很多这样的慢节奏的音乐,比如《夜空的寂静》,就是一首慢节奏歌。老师们对音乐节奏的认识主要是依靠自身的感觉,没有任何理论基础,而且是任意地进行分类。

三、小班幼儿在音乐欣赏与表演上的特征

在幼儿的生命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此外,从生理上讲,孩子的身体发育很快,音乐和节奏的配合,可以让他们的肢体动作得到很好的协调;促进大肌肉和小肌肉的发育。在心理学方面,幼儿的性格特点受到了情感、社交、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此时,音乐氛围中的和谐能表达孩子的情感,并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性格。同时,小组的音乐活动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人格导向乐观、合群。孩子们在听了音乐之后,往往会很开心地拍手。

四、音乐指令在幼儿班级一天中的应用

教学方式主要是利用音乐指令取代口令,以幼儿喜爱的音乐形式取代老师的单调的语言,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一天的活动,甚至连一天的等候环节都有兴趣。在使用音乐指令时,利用不同音乐的速度变化,不同的音乐处理方式,可以刺激幼儿的音乐敏感度和听话的行为能力,从而在游戏中形成一种天然的游戏习惯。

(一)从情感出发,感悟生活中的艺术

教育要回到现实的世界已是一个普遍的观点。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从孩子的实际生活中来,与他们的兴趣和需求相一致,这样才能扩大他们的阅历和眼界。幼儿的第一次经历是从生命中获得的,而其艺术的萌发也是从自己的生命经历和直观的感受中获得的,我们非常重视对幼儿的深入,关注幼儿的热点,从幼儿身边的日常生活中抽取主题。

1.自然的音乐教育。自然与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教育资源。比如:春芽、蚯蚓、五彩缤纷的野花、秋天的树叶、水果、冬季的雪球,大自然中有许多有趣的声音,比如动物的鸣叫,下雨的时候,细雨的淅淅沥沥的雨声,看着微风吹拂着树叶的美丽景色,这些都是学习音乐的地方和内容。

2.音乐的生命活动。生命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一项比较安静、放松的活动。尤其是在幼儿园,由于年龄较小,自立能力较弱,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音乐教育,常常能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例如:进入园内,播放《郊游》《祖国多么美好》等轻快的音乐,老师一边听一边和孩子们一起跳舞,可以调整孩子的心情。用餐时,放些悦耳的音乐,让人心情舒缓,身心得到放松。在小憩时放些轻柔的音乐,以创造宁静的氛围,有助于孩子形成一个好的睡眠习惯。

(二)对幼儿音乐学习的发展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驱动力,在幼儿园开展的音乐启蒙教学,其目标是培养孩子的终生爱好和艺术素养,而非“音乐家”“舞蹈家”。

1.在早进、晚出园时放一首固定的音乐。孩子们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可以先放一些轻松的音乐,这样可以放松幼儿的心情,减少幼儿哭闹情况。

2.在不同情况下听不同的音乐。比如,在孩子们观看士兵的照片或视频时,播放进行曲,在孩子们玩的时候,播放一些欢乐的儿歌,在孩子洗手时哼着《洗手歌》,在孩子们睡觉的时候,唱一首《摇篮曲》,让孩子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慢慢地体会到不同的音乐。

(三)培养幼儿对节奏感的兴趣

2岁的孩子喜欢利用身体的运动来感受音乐,并能随着音乐做出不规则的运动。这种无组织、无规则的“随乐而动”,是培养音乐运动技巧和音乐韵律的基础。对处于感觉动作的幼儿来说,感知音乐就像获得其他体验一样,都要求动作与感官的协调,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来吸引孩子们参加节奏感的活动。

1.让孩子们享受有节奏的活动。幼儿对老师的关心是无可取代的,笔者会用小节奏、舞蹈等来激发孩子的兴趣,使他们有模仿的欲望。

2.鼓励孩子们在音乐中进行模拟动作。

五、普通班级教学中选择音乐教学的基本原理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归纳,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选择原则是:适应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幼儿熟悉音乐、音乐审美特征;与传统教学内容相适应的音乐类型和个人偏好。

(一)音乐形式与传统教学环节的匹配度

按照音乐形式与传统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比例,选取了29条音乐指令,占33.72%,其中声乐指令10条,器乐指令18条,自然乐器指令1条,比例为11.63%,20.93%,1.16%。比如《牧羊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摇篮曲》《小朋友坐好了》《rolling clouds》《失恋进行曲》《原创曲》,还有自然的音乐指挥。

在采访中,T7老师说:在不同的阶段,你可以选择不同的音乐,比如休息、睡觉、上课、集合。(T7F-2020.10.22)

T4老师的观点:音乐的节奏、音乐的风格都要完全不同,这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分辨和表达自己的意图,比如我们在休息的时候,就挑些温和、柔和的音乐;让他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时,就选一些欢快的、有节奏的音乐。

(二)适应幼儿的发育特征

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征,有23项选择的音乐指令,占26.74%,其中21项是声乐指令,2项是器乐指令,占24.42%,2.32%。比如《小星星》《无敌小可爱》《你笑起来真好看》《我的身体都会响》《瞬间的永恒》《童年的回忆》《拍手集合曲》,这些都是器乐指导。

T9老师说道:比如我刚才弹的《豆豆》和《洗衣机》,这两首歌曲都是按照小朋友的年龄来创作的,对我们班的小朋友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T9F-2020.10.8)

T1老师说:我通常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来选择,如果是大班的话,我会选比较难的,比如我会弹《小星星》《瞬间永恒》《童年的记忆》。

大多数老师都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选择音乐指令的,而幼儿的欣赏和歌唱音乐特征也各不相同,例如小班幼儿的适宜歌唱范围为 a~ g,中班为 g~ a,大班为 g~ a。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用音乐,使其更具科学性和价值。

(三)幼儿对音乐的了解

根据幼儿对音乐的熟悉程度,共有17项选择,占19.77%。其中,主要包括17种声乐教学,不包括器乐和自然乐器的教学。其中有《大树妈妈》《吹泡泡》《身体音阶歌》《三只小猴子》。

T3老师说:我通常会选一些幼儿听得多的音乐。这样一来,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也会更深,用来指挥更好。

T1老师说:我会选一些经典的,或是小孩听过的,不要太突然,也不要太流行。

总体而言,教师更注重幼儿对音乐的熟悉性,认为幼儿对音乐的熟悉程度会对其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期不换,与幼儿的发育特征不符,孩子对此指令感到厌倦,反而会适得其反。

六、结语

因此,采用音乐指令替代口令的方式,为小班幼儿创造出适合其年龄特征的音乐活动,取代老师单调乏味的语言教学,這样孩子们就可以在一个快乐的气氛中进行一天的活动了。培养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让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等候环节也有兴趣。同时,在使用音乐指令时,利用不同的音乐节奏,进行不同的音乐处理,以刺激幼儿对音乐的敏感度和对命令的执行能力,从而让孩子在游戏中养成一种自然的游戏习惯。

参考文献:

[1]小议幼儿园过渡环节指令音乐化策略[A]//.2021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21:188.

[2]刘军.巧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魔法棒——“音乐指令”[J].山西教育(幼教),2020(7):63-65.

[3]以音乐指令优化幼儿一日活动环节[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六)[C].2019:65-66.

[4]段巧秀.小班音乐教育的研究——音乐指令在小班一日活动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4(4):62-63.

猜你喜欢
一日活动运用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一日活动中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