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指导策略

2023-09-01 13:51刘琳馨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4期
关键词:大班角色扮演幼儿园

刘琳馨

摘 要: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就可以通过扮演角色的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地将自己对生活的经验表达出来。在幼儿园阶段中,这是一种十分经典并且具有特色的游戏。因此,在实际的幼儿教育教学中,教师就要开展深入研究和分析,如何让学生能够真正进入游戏场景中,指导幼儿开展角色游戏,不断充实和深化角色游戏,促进大班幼儿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角色扮演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4-0089-03

积极开展角色游戏,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儿各个阶段的学习成长中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可以确保幼儿的全面发展需求得到更好满足。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在之后各项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中更好地把握、发挥角色游戏的价值和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在幼儿园大班中开展角色游戏指导的策略,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1.角色游戏的价值

(1)概念

角色游戏是一种十分典型的游戏,幼儿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模仿和想象。借助相关材料,在情境中运用语言、表情等多种方式,将周边的生活充分呈现出来,这种游戏也可以叫作象征性游戏,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其中主要包括游戏规则、场景以及角色等。

(2)角色游戏的特点

随着身心的不断成长,大班幼儿会对周边的事物主动进行观察,拥有属于自己的理解和体会。随着他们不断增加和累计的社会经验,对幼儿的成长也有着更大的帮助,心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能够打破原本的思维能力,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园大班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本身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幼儿的规则意识也在逐渐提高,具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情节也更加丰富多彩。

(3)角色游戏的重要性

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就能促进幼儿对周边社会的理解,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打破幼儿传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大班幼儿就能扮演其他人,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发展和完善自我意识。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提升幼儿的社会性。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一起制定相关的游戏情节以及规则,互相之间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幼儿能够始终遵守游戏规则,做好角色扮演,这样幼儿之后的社会性发展也可以得到有力支持。角色游戏活动的靈活组织,可以让更多幼儿在实际参与中更进一步提升自身认知水平。且通过对角色作出更进一步的体会,也能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在顺利开展游戏活动的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尊重社会规则。对不同的行业都能有所了解,掌握更多的交往技能,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中。

2.在幼儿园大班中开展角色扮演的作用

(1)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角色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游戏,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在幼儿园大班中,由于他们的年纪相对来说比较小,无法深层次地理解生活中的现象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借助角色游戏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大班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将游戏的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能满足幼儿的实际成长需求。

(2)培养幼儿的认知发展

从不同角度来讲幼儿参与各类游戏活动的兴趣全面激发,使其思维在参与游戏中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可以为之后更好地引导幼儿发挥自身想象力做好铺垫,开展创造性活动。借助轻松愉悦的活动,帮助幼儿开发智力。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幼儿了解不同职业对社会的责任,同时也能充分感受到不同职业的艰辛。

(3)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本身的思维能力并不是十分成熟,对生活中的事物以及人际关系的了解并不是十分具体。再加上更多的时间都是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缺少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的锻炼。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就能帮助幼儿培养人际认知。角色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团队型活动,能够促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开展角色游戏,就能将幼儿探究科学的精神充分发挥出来。大班的幼儿本身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开展角色扮演游戏的过程中,就能帮助幼儿对科学有正确的认知。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一定问题,只有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幼儿教师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就要充分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对周边的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才能充分结合幼儿教育和角色游戏,将幼儿探究科学的精神激发出来。确保幼儿可以在之后参与其他活动的时候也可以展现出这样的探究欲望,这不仅是激活、拓展幼儿思维的过程,也可以促使更多幼儿开展积极主动思考,才能在游戏中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5)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想象力

角色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游戏,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能将幼儿的游戏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还能引导幼儿借助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更加丰富的主题以及情境。在角色游戏中,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提升上来。

3.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1)主题单一

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游戏主题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能在一定程度上将这项游戏的质量体现出来。正是因为游戏主题十分重要,所以教师更加应该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才能提高游戏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很多幼儿教师在设置游戏主题的过程中都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很多幼儿的生活经验正在逐渐扩大,对主题的真实程度以及完整程度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教师的主观想法已经无法满足幼儿的认知需求,也就无法将角色认知的教育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2)幼儿缺少游戏经验

角色游戏活动在实际开展中,幼儿之间就要充分结合主题建立角色关系,借助相应的游戏材料,积极开展角色扮演。随着不断发展的游戏,就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的实际需求,但是这种情况并不符合教师预设的进程。因此,在游戏实际开展时,一些教师就会打断幼儿,没有真正考虑到幼儿真正的发展需求,导致教师的工作存在一定的机械性。幼儿始终处于被动的情况,无法在角色扮演游戏中享受到快乐。

(3)缺少观察实效性

幼儿教师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就要系统地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深度解决。但是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盲目指导大班幼儿的游戏过程,缺少仔细观察。还有部分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时始终采取的都是旁观者的态度,无法及时发现幼儿在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部分教师在开展角色游戏之后,就会让自己始终处于游戏之外,只是简单地保证游戏的秩序,确保幼儿的安全不会受到威胁。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很难及时掌握游戏的进程和方向。在结束游戏之后,教师在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评价时也只是简单根据自身的经验。

(4)投放材料不合理

借助合适的材料,才能充分发挥出角色游戏的重要作用。教师在为大班幼儿投放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只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上为他们投放可能会需要的材料,导致材料缺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幼儿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

4.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中的指导策略

(1)游戏前准备

第一,确定游戏内容。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突显幼儿的主体地位。在设计组织各类游戏活动中,善于从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作出更新颖、多样化的设计。家庭和学校是幼儿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幼儿教师要深入调查这几个方面的环境,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才能将幼儿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中。

第二,一起布置游戏场景。在选择游戏场地、准备游戏材料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一起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对游戏场地的选择,一方面,要考虑其是否具备合理的开放性,不要一直将幼儿局限在课堂上。可以在保障幼儿安全的基础上,围绕幼儿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想法挑选更适合开展各类游戏的场地。另一方面,游戏材料的准备一般都是由教师负责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幼儿需求的不断变化、增加,教师以往准备的材料已经难以满足幼儿提出的各项需求。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其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准备游戏中需要用到的材料。例如,若开展的是“超市”这类的角色游戏,在设计组织中便可以指导大家尝试进行超市人员胸牌的自主制作,之后教师再挑选场地,由师生共同完成所需场景的布置。

(2)游戏过程

第一,尊重幼儿主体性。在開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不同想法和意见。在确认游戏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确其中的人物。这一个环节是孩子们最容易出现分歧的一个环节。如,争抢同一个角色等。这时,教师就可以适时参与。借助一个公平的方式,让幼儿自己选择游戏角色。例如,在两个幼儿想要同一个角色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借助背成语、剪刀石头布等方式选择。在所有幼儿都可以接受自己扮演的角色之后,游戏才能举行。

第二,观察幼儿行为,适时引导介入。通过更细致的观察、把握幼儿的外在表现,联系实际更合理地判断幼儿的心理,才能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能够顺利开展游戏。在观察幼儿行为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不能喧宾夺主。在这一观察环节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游戏开始前,对幼儿是否满意现在自己扮演的游戏角色。之后,在游戏中细致、全面观察幼儿的行为变化;另一种是联系实际,将聚焦式观察、个别观察有机融合在一起。教师可以先围绕其中涉及的游戏场景分析游戏主题,以及不同游戏想要展现的思想进行分析。然后才能采用个别观察的形式观察每个幼儿,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观察,并结合观察到的结果对幼儿此时的心理变化作出推测。只有真正做到与现阶段实际情况充分结合,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游戏,才能开展正确的引导。例如,在开展娃娃美容院的角色游戏中,幼儿教师在经过仔细的观察之后就可以发现。大部分幼儿的兴趣都在购买理发用具、各种发夹这些内容上,其他活动很难吸引他们的兴趣,还有一些幼儿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幼儿教师就要适时参与其中。将自己作为顾客,走进美容院,向他们提出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有更多的幼儿参与到游戏中。只有确保选择的方式是科学适合的,才可以更顺利进入游戏,才能让幼儿在实际参与中更顺利完成各项游戏任务,幼儿的整体参与度才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在开展游戏中,幼儿也能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锻炼动手能力。

第三,注重显性指导和隐性指导。大班幼儿其实已经再以往的学习成长中形成了一定的语言表现能力,在适应角色的同时,也可以展现出良好的规则意识。但即使如此,游戏活动实际开展中,教师也不能出现完全放任的情况,还是要把握契机,结合具体情况提供恰当指导。其中主要分为显性指导和隐性指导两种。在开展角色游戏中,幼儿教师就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指导形式。

5.结语

总而言之,角色游戏是幼儿园大班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在开展模仿想象以及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充分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还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就要注重仔细观察和引导幼儿,才能满足幼儿的实际需求。在潜移默化中将自己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促进幼儿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恩慧.游戏中幼儿的深度学习及教师的指导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为例[J].教育导刊,2020(05).

[2]沈秋凤.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0(25).

[3]杨慧慧.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教师指导策略探析[J].河南教育,2019(02).

[4]袁芳芳,张莉.以计划书为抓手探寻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放手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26).

猜你喜欢
大班角色扮演幼儿园
角色扮演游戏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想要一个家》
爱“上”幼儿园
我是一颗闪亮的小星星——大班绘本阅读活动《高个子皮皮》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从大班阅读活动“七只瞎老鼠”说说课堂提问这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