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创业团队为引领的电子商务专业群教学改革研究

2023-09-01 08:18熊政力江娜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3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职

熊政力 江娜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不断融合创新,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以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目标进行阐述,深入分析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建设思路以及在产学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电子商务专业群教学改革实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发展和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创新创业;电子商务专业群;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3)03-0108-04

0  引言

2015年10月,教育部发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要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调配师资、改革教法、完善实践、因材施教,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1]。2016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健全课程体系,促进专业教育、实习实践等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结构体系[2]。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对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不断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符合需求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

本文以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目标进行阐述,深入分析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建设思路以及在产学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电子商务专业群教学改革实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甘肃省下一步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改革发展和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借鉴。

1  电子商务专业群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目标、任务

1.1  团队建设的意义

2021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指出,深化基于教育大数据分析应用的各级各类教育服务。对职业教育,应注重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产教融合,构建工作场所与虚拟场景相互融合的育人环境,构建数据驱动的学训结合的评价体系,服务学生成长和高质量就业,建立职业教育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新格局[3]。由此可见,国家已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在新形势下,以“三新一高”为引领,加强对创新创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复合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战略需要。

1.2  团队建设的目标

团队建设目标,是以《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统领,以德为先,围绕“1+X”证书制度试点,从思政创新、课程创新、教学创新和培养模式创新四个方面着力,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在电子商务专业领域联合多校协同创新,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教学教法。到2023年形成产教融合、课证融通的培养体系,立体化、网络化的教学资源,信息化、模块化的教学手段,培育具备双师素质和国际化视野,社会服务能力强的教学创新团队。

1.3  团队建设的任务

根据团队目标,规划设计具体任务。

1)完成以电子商务(物流、连锁)为核心的专业群的教学规划,重点对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协同创新和有效衔接方面进行规划。

2)加强对电子商务专业群教学改革。在数字化教育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加强电子商务专业群教学改革,这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更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有效途径。

3)为高职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团队各专业积极拓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的渠道,丰富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的形式,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加大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经费的投入。

2  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群创新创业教学团队的思路

2.1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电子商务专业群教学模式

2017年8月,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深化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着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适应信息化教学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4]。因此,要以团队为核心,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改革电子商务专业群教学模式。

1)从思想观念上,推进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提升团队师德修养。在全校及院系开展“1分钟课前课程思政微课”活动,将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以及党的建设等思政内容融入专业教育中,厚植师生的爱国情怀,促进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2)从技术手段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职教云平台开展电子商务专业群在线教学,推进线上与线下教育的融合发展。

3)从教学方法上,开展跨学科教学,将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融入“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中。

4)从教学模式上,开展以任务为载体的情景式教学和“工学结合”的项目式教学,倡导校内教学和企业教学循环进行。

2.2  采取多种途径,充实电子商务专业群教学团队力量

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力军。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赋予了团队建设新的历史使命和内涵。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我们要通过技术赋能,助力团队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充实电子商务专业群教学团队力量。

1)通过引进来方式邀请行业领域的知名专家,特别是信息技术专家作为团队建设咨询、指导顾问,为团队建设注入力量。

2)加强校企合作,吸收电商领域内知名企业的专兼职高级技术人员,建立校内专职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在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中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3)加强团队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团队注入新鲜血液。通过开展“传帮带”“一对一”指导,让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等科研项目工作;让青年教师积极下企业锻炼,对青年教师进行专业实操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4)通过技术赋能,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服务能力。通过组织开展专家讲座、课题研究、项目锻炼、教学实践、教师进修等方式,不断提升团队的综合能力。

2.3  发挥各方力量,加强创新创业的校企合作

企业能够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实训环境和实践条件。团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发挥各方力量,加强创新创业的校企合作。

1)加强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通过上级部门申请科研项目,建立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使国家、省的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方向更适合市场的发展方向,实现科研成果的现实转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共赢。例如,通过组织实施省委宣传部的科研项目“电商物流融合振兴甘肃省县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该项目为省内有关电商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为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为高职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

2)建立创新创业的校企合作联络机构。类似于咨询机构、联络机构、综合服务公司,为职业院校和优质企业搭建桥梁,为企业提供技能型人才和有关科研项目研发情况,为高职院校提供合作机会和实践平台。

3)充分发挥兰州新区创新产业园区优势,利用各种资源,加强产业孵化基地建设,利用国家和省里的各项优惠政策,带动高职生进驻实体的创业圈子,真刀真枪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2.4  通过多种方式,整合电子商务专业群数字化教学资源

各专业课程创新创业教学资源建设和网络资源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整合电子商务专业群数字化教学资源。

1)将三个专业相通的五门课程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并建立持续更新的教学资源库,力求专业学习与行业发展紧密联系,重视新技术、新技能的发展,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想法。团队在建设中突出开放性和系统性,跨越组织、学科和专业边界,整合高校教师与外部成员,构建教育平台实现有效协作。

2)对照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开发以项目为依托的精品课程、精品教学资源共享课,开发电子商务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商务应用与运营、物流基础等校企合作教材及对应的网络教学资源。

3)引进智慧职教、超星尔雅、奥派科技等網络资源,采购电子商务运营、物流仿真和大数据实训系统,增加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资源。

2.5  依靠各种渠道,提供高职生创新创业成果评价

不断提升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团队教学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目标。因此,团队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有效的锻炼,从内心深处激发他们的成就感,激励其在人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1)加强校企合作,共同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让学生亲自体验企业的生产流程、工作程序、操作规范,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提升能力、展示自我。

2)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省、国家举办的技能大赛,例如“‘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西北四省区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甘肃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这些大赛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通过参加竞赛,高职生的“双创”技能得到展示,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为以后的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  以创新创业团队为引领的电子商务专业群教学改革实践

3.1  构建具有引领创新性的电子商务专业群教学体系

团队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业绩成果。在双创教学改革中,构建了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电子商务专业群教学体系,形成了“基本操作点能力、现场管理线能力、全面运行管理面能力”螺旋提升的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团队按照“分工—协作—成长”的建设思路,根据物流管理课程体系内各门课程的逻辑关系,将承担不同课程但又相互关联的教师进行协作性分工,通过分工协作和课程领域融合进行课程教学创新、专业技术技能提升。通过科学协同,有效促进教学教法创新和教材等教学资源创新。

3.2  改变电子商务专业群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创新性电子商务专业群教学体系支撑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1)探索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规模的班级授课范围,将最新的国际前沿技术发展情况、科技创新成果和实践案例等内容融入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激发“双创”灵感。

2)实施以任务为载体的情景式教学和“工学结合”的项目式教学,开展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实现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的零距离对接,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职业素养逐步提高,帮助学生实现由学生到职员的身份转换。

3)依托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等资源,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规律,根据学习特点,为学生自主学习智能推荐个性化的数字学习资源。

4)借助信息化手段改革考核方式,推行发散性、无标准答案的考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改革电子商务专业群课程内容

团队在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上不断进行探索,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双创的要求,为了促进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的融合创新,调整了专业课程设置,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双创”教学资源,促进“双创”资源有效融入专业教育中。

面向院系学生开设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学科前沿、职业生涯规划等选修课和必修课,纳入学分管理,科学有效地构建了一批循序渐进、有机衔接的“双创”教育课程群。团队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了慕课、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建设开发了电子商务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物流基础等三个专业的十门精品课程,并建立了在线课程学习学分认证制度。

3.4  创建电子商务专业群产学研平台

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推进产學研合作。为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团队建立了电商、物流等各专业通用的实训实践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并将实训任务植入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了“行业引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完成了行业引领,产教融合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电商物流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3.5  提升高职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专业群教学团队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团队与厦门优优汇联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设了O2O校内创业基地,与甘肃陇运现代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设立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吸收学生创业项目入驻,学生创业取得一定成绩。

在校内,成立了“双创”社团,为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平台。例如,团队成员王杰成立榆中小壁虎服装店;剡锋成立了甘肃陇上小江南商贸有限公司;樊源成立了兰州引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有效带动了就业。团队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汇聚校友资源,聘请优秀校友作为创新创业导师,将优秀学生项目和学员介绍给创新创业导师,实现人才和项目上的交流和对接,达到双赢,实现双方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团队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技能大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国赛一等奖3次、二等奖1次;省赛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

4  以创新创业团队为引领的电子商务专业群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团队在推进电子商务专业群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进与加强。

1)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存在脱节问题。

2)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和学籍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3)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4)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双创教育的融合发展需要进一步创新。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发展,对提升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有重要意义。在数字化教育的转型期,本研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赋能团队建设,从创新教学模式、充实团队力量、加强校企合作、整合数字化资源、拓展成果评价方式等方面推进了电子商务专业群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提出了下一步改进的思路,希望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发展和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借鉴。

6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A/OL].(2015-10-19)[2018-11-01].https://cjb.fjmzw.com/InfoView-580-13817.html.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A/OL].(2016-06-06)[2020-01-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s3265/201606/t20160606_248333.html.

[3] 杨宗凯.教育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N].中国青年报,2022-04-11(5).

[4]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A/OL].(2017-08-31)[2017-09-0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1709/t20170911_314171.html?authkey=r1ahe3.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