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海南自贸区机遇与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2023-09-03 08:08邓童博
客联 2023年5期
关键词:发展机遇

邓童博

摘 要:随著全球宏观经济局势的严峻变化,逆全球化与国际贸易摩擦不断,二零二零年五月中央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了"建立境内全球双循环互动的新经济发展布局"。五月下旬的"两会"时期重申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外大循环为市场主体、境内全球双循环互动的新发展格局"。而海南地区作为我国唯一的一个自由贸易港,也担负着巨大的经济责任,是国内外消费的重要承载地,连接着境内与国际大循环的主要中枢,参与国际循环的海上明灯。双循环发展对海南而言既是机会,同时也是挑战,因为一方面海南拥有充足的资源,政府的政策扶持,得天独厚的离岛优势等。在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自由贸易港在此前并无先例,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照搬国外自由贸易港发展模式,要摸着石头过河,探索适合海南自贸港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海南自贸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发展机遇

一、引言

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中国目前唯一一个自由贸易港,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由贸易港建设探索的重要一步,建设成功后可向全国进行推广,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美国基于冷战思维和保持其世界经济霸权地位的客观要求,对中国进行了贸易战,贸易形势严峻,大循环经济贸易模式的出现给中国贸易的增长提供了方向,也为中国海南的自贸港的建设提供了方向。2020年6月,中共中央提出的《海南自由贸易区建设总体方案》,将在北部湾地区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区,并依靠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高新技术工业,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巩固实体经济,提高在各领域的综合实力。

二、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机遇分析

(一)史无前例的政策支持

海口自由贸易港区特别规定、特殊监管、政策优先,海口自由贸易港区预计将于二零二五年年底进行全面封关运营,在2025年闭港以前将实现对所有产品的免进口关税、进口环节所得税和消费税,在2025年封闭运营以后,对进口征税商品目录外、允许从海口自由贸易港区进口的所有产品,将免收进口关税。吸引企业在海南进行生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而对国家政策所扶持的旅游业、高新科技领域、现代服务业的企业,在2025年以前所取得的海外投资所得减免所得税,对到海南旅游业自由贸易港发展的高端人员和紧缺人才企业,其所得税中应负担达到百分之十五的部分,也给予免税。营造虹吸效应,吸引高端人才进入。

而对于想进入市场进行投资的企业而言,市场准入承诺"非禁即入","极简审批"实现企业设立、经营、注销、破产便利化。减少繁琐的程序,降低企业的时间成本。

(二)地理位置优越,得天独厚的离岛优势

海南市面向南海,紧邻东南亚各国,是我国南迁进人太平洋、印度洋的主要战略门户,位置十分巨大。海南设立自由贸易港,将有助于进一步增加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商贸合作力度和辐射范围,并有力促进"一带一路"地区的多方协作,在西方势力对华围剿实行对华包围圈的当下,一带一路的贸易伙伴关系就显得更加珍贵,我国与东盟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已经超过了和美国的贸易总额。

海口特有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海口的离岛特色。海南岛与雷州五岛之间以琼州海峡为界隔海相望,导致了海口区域与中国大陆相对独立,而这个较为独特的离岛资源优势,也有利于政府对海口旅游业自由贸易港采取"一条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主"等特殊的税目优惠措施和通关管理。海南物理空间被世界所分割,这种特殊的区域优势为海口打造货物、资本、人才自由流转的独特区域经济积累优势。

(三)自然资源丰富

海南动植物医药资源丰厚,享有"自然药房"之美称。四千余种物中可入药的仅有二千余种,占全我国的约百分之四十,风景秀丽环境宜居,海南致力于构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在疫情放开的当下,有利于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2022年海南省接待游客6000万人次,恢复到2021年的74%;实现旅游总收入1040亿元,恢复到2021年的75%,旅游经济积极复苏。

三、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风险分析

(一)高层次人员大量流失,对高层次人员吸引力减少

我国奉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新加坡日本等岛国的发展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持和世界一流高校的贡献。而就海南而言,海南共有高校20所,其中有较高教学水平的为海南大学和闽南师范大学,教学水平略显不足。海南有1008万人,其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140万人,而硕士学历等较高层次人才留在海南的意愿相对较低,出现人口净流出。

(二)经济相对脆弱,内生发展动能不够,抵御外来风险能力不足

2021年海南省GDP总量为6475.2亿元,相对于我国沿海发达省份而言经济发展落后,以广东为例,广东的GDP总额为12.44万亿元,2021年城镇居民收入为40213元,乡村居民收入为18076元,收入差距较大,且城乡收入差距还在不断扩大。2021年全省一二三产业占比为19.4:19.1:61.5。以第一和第三产业为主,而重工业占比较少,经济结构不合理,房价高收入低的问题困扰人们,限制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产业基础薄弱,且海南为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居民众多,如何解决农民和土地的问题也是海南自贸区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加剧了出口市场的竞争,而海南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大型的金融机构进行离岸贸易和离岸金融,在法律法规上对资本的进出监管偏严,没有实现资金的自由进出。在金融、航运、科技方面的竞争力不足,易受外来风险的影响。美国出于意识形态,思想的差异,维护自身政治经济地位的目的出发发动了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占据优势的低端制造业加征高额的关税,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的发展,扰乱了国际贸易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以第一第三产业为主的海南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要找到保证国内市场需求和维持对外贸易出口的平衡点。

(三)缺少监管,需自主形成贸易体系

成为全球首个社会主义自由贸易港口,没有前人的成功经验可借鉴,必须自己建立政策法规和机制系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地制宜针对海南岛当地的资源禀赋,建立有利于海南岛的产业政策,以及合理的法律法规和市场准入规则,在建设初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容易被不法分子钻漏洞,这无疑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四、应对策略分析

(一)引进外来人才,推动优势产业发展

海南自贸区受制于自身产业布局和缺乏高端科技人才的劣势,要想打造以高新科技产业,旅游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离不开各方面的人才支撑。要想实现百万人才下海南,必须落实高端人才引进的补贴,解决高端人才的住房和子女上学的问题,不仅要将人才引进海南,还要将人才留在海南,推动以技术入股等优惠政策,提高人才占有量,引进高技术人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实施二级有效的自貿区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开放实验进程

中国自贸区管理目前采用的是三层管理体系,即由中央政府,省级人民政府,市贸区管委会实施的重重管理,这也使得政策变革往往需要重重上报,而改革的进展困难很大,也就导致了开放政策的成效有限,市贸区管委会也只是地方政府的执行机构,而并非国家政策法规的实际制定者,自贸区管委会权利受限。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全国的先行者,可以试行两级管理体制,直接由中央对地方进行管辖,减少改革阻碍,实施两级管理体制,赋予自贸区管委会地方政策制定权和执行权,面对自贸区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可大胆向新加坡的《自由贸易园区法》等为借鉴,因地制宜制定海南自由贸易区人员流动,资本运行,政策管理等基础法律框架,给予海南自由贸易区最大的自由度,提升其对外吸引力。

(三)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

海口自由贸易区和中国其他海滨城市有所不同,海口旅游业农村土地企业和农民投资较多,产业以第一三产为主,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每年接纳大量来自各地的旅客,旅游业也是海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因此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旅游业,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产品的销售,先富带领后富促进共同富裕,从而缩短城乡收入差距,并防止了房地产企业在发展产业过程中的占有比例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房价过高,影响居民的幸福感和消费意愿。

参考文献:

[1]岳美怡,尹珍丽.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融资结构分析——以上汽集团为例[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02):158-159.

[2]刘妮,尹珍丽.经济新常态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02):210-211.

[3]王頔,尹珍丽.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商业模式探索[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01):172-173.

[4]王爱俭,方云龙,于博.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传导路径与动力机制比较[J].财贸经济,2020,41(08):127-144.DOI:10.19795/j.cnki.cn11-1166/f.2020.08.009.

[5]安国俊,訾文硕.绿色金融推动自贸区可持续发展探讨[J].财政研究,2020(05):117-129.DOI:10.19477/j.cnki.11-1077/f.2020.05.009.

[6]兰宜生.探索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高水平建设路径——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机遇、挑战与政策建议[J].人民论坛 学术前沿,2019(22):23-29.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22.003.

[7]陈浩.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9.DOI:10.27479/d.cnki.gzgcd.2019.000247.

[8]王之华,周利梅.新常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国际竞争力情况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0):11-13+18.

[9]程翔,杨宜,张峰.中国自贸区金融改革与创新的实践研究——基于四大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案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9(03):12-17.

[10]马瑀. 国际自贸港税收政策比较及其对海南自贸区(港)的启示[D].上海海关学院,2019.

[11]胡加祥.我国建设自由贸易港若干重大问题研究[J].太平洋学报,2019,27(01):72-83.DOI:10.14015/j.cnki.1004-8049.2019.01.007.

[12]吴士存,蔡振伟.海南自贸区建设的时代背景、深远意义与推进路径[J].南海学刊,2018,4(03):46-53.

[13]朱森第.智能制造,你准备好了吗?[J].电器工业,2015(10):17-20.

猜你喜欢
发展机遇
探讨天然气化工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带一路”战略下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机遇
新媒体电影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浅谈基于资源整合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
新形势下青岛外贸发展策略分析
“一带一路”构想下西藏边境贸易发展问题探究
海汽集团琼中分公司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