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09-03 16:10王元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摘要: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刻的教育意义。高校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整体与局部相统一的原则,加强思政课建设、坚持多元协同育人、丰富教育教学载体,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二十大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同时也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1 ]。新时代青年肩负着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奋斗力量。因此,为了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校应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推动党的科学理论入脑入心入行。

一、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

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新时代大学生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的重要保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助于大学生不断提高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有助于大学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持续提高政治判断力,“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2 ]。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科学的精神实质,是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使大学生能够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增强使命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创造新的辉煌。

(二)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保证

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自觉同错误思想作斗争,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增强马克思主义认同,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勇于担当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担当者,以实际行动自觉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目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各类错误社会思潮仍然存在,只有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才能使大学生达到在理论上清醒,在行动上坚定,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始终朝着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前进。

(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

全面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不仅是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而且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时代要求。面对各种社会思想观念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的社会思潮同时并存的新形势,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自觉跟随正确思想舆论的引领,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奋发昂扬的精神面貌迎接未来的各种机遇与挑战。同时,大学生能够从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汲取信念力量,有助于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勇于担当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逐步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

党的二十大精神不仅是历史的产物更是现实的总结,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既要从历史维度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也要从现实角度分析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时代内涵。高校教师应从历史的视角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大学生从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的维度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运用历史思维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精髓要义,使大学生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所具有的划时代、里程碑的重大历史意义,帮助大学生坚定跟党走的信念。还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时代内涵和重大意义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向大学生讲清楚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概念、新观点和新论断,使大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一方面,应充分发挥理论教育的优势,扎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使大学生深刻体悟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实践样态,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应不断丰富和创新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党的二十大精神不仅是科学理论,更是新时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开展实践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在鲜活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与感悟。因此,要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用党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从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逐步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青年。

(三)坚持整体与局部相统一的原则

一方面,要使党的二十大精神整体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教师应根据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和教书育人规律对融入内容进行整合贯通,结合不同课程的学理特性和知识特点等情况做好系统规划,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认真解读。同时,应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党的二十大精神成为大学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从而实现整体性融入。另一方面,在融入過程中要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应深刻阐明“两个确立”“三件大事”“六个必须坚持”“两个结合”和中国式现代化等关键词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引导大学生由点及面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三、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融入思政课教学,设置专题课程

第一,思政课教师应在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的本质属性、内容特点和教学目标等要素,精心备课和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刻内涵。第二,应结合大学生当前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思政课程。例如,聚焦于党的二十大精神采取案例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第三,高校应设置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课程,结合时代热点开展专题授课,做到既与大学生学习兴趣相契合,又与党的二十大精神相关联,从而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大学生心里落地生根。

(二)坚持多元协同育人,发挥共育优势

高质量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激发自主融合意识,在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主力军作用的同时积极调动其他建设力量,努力在全人员、全方面、全过程中形成融入合力”[ 3 ]。首先,应锻造信仰坚定和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队伍,多措并举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各类课程。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将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使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教育内容融会贯通。其次,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用正确的行动和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孩子,为孩子提供榜样引领和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最后,要借助社会教育资源,通过社区宣传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打造多维度和广覆盖的社会宣传矩阵,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三)丰富教育教学载体,创新教育形式

一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实现文化育人。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利用好宣传栏和文化墙等文化阵地,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涵养校园文化。二要发挥实践教育的重要作用,彰显实践育人功能。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红色革命遗址、纪念馆,使大学生走出课堂,在党史故事和英雄事迹中深刻体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要用好新媒体技术和优质网络资源,打造网络育人平臺。应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在线学习平台,借助优质育人资源,吸引大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四、结语

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极其深刻的价值意蕴,有针对性地提出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促使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有效融合,有助于高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不断提升立德树人水平,筑牢高校文化育人重要阵地,进一步促进新时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提供有力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 孟宪生.党的二十大精神系统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3):119-120.

基金项目:山东财经大学2022年研究生创新项目“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CXXM062)。

(作者简介:王元,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