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难点及破解思路

2023-09-03 16:10郑期帆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6期
关键词:价值认同党员发展青年教师

摘要: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中坚力量。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目前面临群体主观意志、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作用发挥等方面的难点。高校要有针对性地从补足精神之钙,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党支部建设等方面系统性破局,做好做实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

关键词:高校;党员发展;青年教师;价值认同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注重从青年和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1 ]。高校聚集了大批高质量知识分子,而青年教师是其中的生力军,并将逐步成长为立德树人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加大发展青年教师党员的力度,优化高校党员队伍结构。由此可见,将优秀的青年教师发展成党员,是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内在要求。

一、发展青年教师党员的意义

(一)发展青年教师党员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提出,“一流大学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需要高度重视教师党员发展,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政治信仰、科研能力、教学水平决定着未来大学的发展方向。青年教师成为理想信念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才会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高校党委需要重视吸纳青年教师党员,使他们在党的领导下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确保人才培养为党和国家所需。

(二)发展青年教师党员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现实需要

青年教师群体与学生年龄接近,除课堂教学外,在课余生活中的交往相对频繁,他们对学生在理想信念、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影响更为直接。这就要求必须加大在青年教师群体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教育者先受教育,青年教师要最先成为信念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引路人的责任。高校党委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聚拢政治素养硬、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使他们自觉增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为社会主义事业输送忠诚建设者树立为职业追求、人生目标。

(三)发展青年教师党员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 ]。在高校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根基,就是要重视各基层党支部源源不断吸纳新鲜血液。高校作为先进知识分子的聚集地,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摇篮,陈独秀、李大钊等都来自青年教师队伍。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青年教师党员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只有将优秀知识分子吸纳入我们的队伍,才能推动着党向先进方向不断前行[ 3 ]。

二、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的难点

近年来,在培养能够担当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青年教师党员队伍方面,高校党委虽然都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难点来推进,但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部分青年教师入党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高校科研成绩和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呈正相关,青年教师大多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弱化了入党意愿的培养。他们更愿意专注于基金申请、课题研究、教学授课,而非提升政治理论学习,部分人认为入党后会花费较多时间、精力在集体会议、理论学习等方面,于科研能力提升、学术水平提高无较大益处。此外,高校青年教师近年来呈现出海归人才潮,他们在外留学科研多年,一方面接受多元文化冲击,另一方面由于远离国内大环境,政治意识薄弱,对国家大政方针了解甚少,仅对自己的专业领域和个人生活感兴趣,虽然能够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开展教学科研活动,配合完成一些党建相关活动,但整体对入党呈观望态度,缺乏积极主动性。

(二)部分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突出,吸引力不够

一方面是高校存在重业务、轻政治的倾向,导致配套制度建设在党员权益方面重视不够,对青年教师吸引力不足。例如,部分高校更看重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在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方面权重也更倾向于科研成果水平,对思想政治方面要求不高。对青年教师而言,入党后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在党建工作上,但待遇提升、职称评审又不完全与党建工作挂钩,激励制度不完善,部分青年教师忽略了政治理想的追求。另一方面是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多以教研室为单位设立,但是随着学科融合、科研团队成立,教研室单一工作模式被打破,党支部设置却没有随着学科发展进行调整,导致支部理论学习、活动开展受到一定阻碍,支部党员内部凝心聚力不足,自然无法吸引青年教师加入。

(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足,宣传效果不显著

教师党支部书记多由承担大量科研任务的学科带头人担任,他們虽然能够完成支部常规建设任务,但“以教师为本”做得不够,对青年教师缺乏深入的思想政治引导,忽视了从该群体的迫切需求角度进行人文关怀,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足,影响青年教师对党组织战斗堡垒的认同感。同时,由于身边存在个别师德师风失范的教师党员、互联网上对党内不正之风放大、西方虚假新闻意识形态的影响,青年教师不能正确地用辩证眼光看待中国共产党,对入党产生消极情绪。

三、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的有效思路

切实做好青年教师的党员发展工作,不断提升青年教师党员培养的质量,需要学校、学院党委和基层支部三级协同发力,充分发挥工作合力。

(一)强化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

发展青年教师党员的根本就是要加强对这一群体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首先,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青年教师开展集中学习,注重抓好“党史学习教育”“作风建设”“党的二十大”等契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政、主题教育结合。其次,要强化价值认同,增强党性教育,通过组织红色观影、先进党员优秀事迹讲座、红色基地主题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青年教师深刻领悟到党的初心使命,夯实思想基础。最后,要注重将师德师风教育同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在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的同时将党章、党规、党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其中,在树立职业道德的同时让青年教师更加坚定政治底线、红线,清醒地认识到立德树人宗旨,明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二)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党员发展机制

学校党委要将青年教师党员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开展,虽然党员发展工作程序复杂,但仍然要严格依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要求,从思想政治、业务能力、道德素养、现实表现四个层面优化符合本校实际的青年教师党员筛选标准,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发挥好学校党委、学院党委、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机制。党委委员要做出表率,与学校高层次青年教师建立定期“联系谈话”制度,确保每一位高质量人才都有校级直接联系人。二级学院党委书记要成为学院青年教师党员发展的领头雁和主心骨,积极、主动与非党员青年教师就思想政治、师德师风、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深入思想交流,落实好 “老带新”的联系人制度,安排学院学术带头人成为青年教师的学术导师和政治导师,强化价值认同,引导入党意愿。

(三)增强党支部作用,发挥党组织凝聚力

高校基层党支部在凝心聚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要优化党支部设立模式,打破既往以教研室为核心的支部建设模式,围绕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实验室团队等建立党支部,将党建工作与科研教学工作相融合,同研究、同部署,方便各项工作开展,增强党支部凝聚力。二是要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以党龄、學术水平、德行为标准,让支部书记既在众多高质量人才中能够以学术水平服众,又具有人文关怀,尤其是在面对青年非党员教师时,能够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给予学术、生活、精神上源源不断的精神和情感支持,给他们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正向引导,强化党组织对该群体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三是要创新支部活动,支部(扩大)会议常态化,开展专题宣讲、学习、座谈会时邀请非党员青年教师列席,通过围读、心得交流,拉近他们与党组织的距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相联合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鼓励非党员青年教师加入担任指导老师,促进他们在这一活动中不断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学生引路,为人民服务,提升时代使命感,锤炼品格心性。

(四)增进部门沟通,抢抓发展时机

由于民主党派党员发展程序相对简单,周期较短,因此民主党派吸收新晋党员时要及时与该教师所在基层党组织沟通,这就需要党委组织部与党委统战部之间建立及时互联互通渠道,做好党务工作和统战工作之间的协调,避免产生重复发展,打乱发展计划。基层党支部也要注重抢占发展时机,以新职工入职培训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期、发展对象入党成熟期“三个关键期”为抓手,对有意向的青年教师深入进行谈心谈话,进一步唤醒青年教师的政治热情,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提升党员发展效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 周洪芳,杜娜,刘小辉.加强在高校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思考[J].教育教学坛,2020(38):32-33.

(作者简介:郑期帆,西安邮电大学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廉洁文化宣传研究)

猜你喜欢
价值认同党员发展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用“积分制”党员发展模式严把党员“入口关”
班主任管理艺术探析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认同的辩驳与实践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创新路径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