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企业军品市场地位的几点思考

2023-09-03 13:21张道延丁德秋刘建东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6期

张道延 丁德秋 刘建东

摘要:为巩固企业军品市场地位,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着眼部队演训频繁,装备问题频发、装备可靠性不强、装备质量工作要求增多的实际,提出树牢质量工作理念、强化部队服务水平、推动奖惩制度落地、瞄准新产品研产跟进、实践融合发展举措五点措施,进一步强化企业装备建设能力,提升质量水平。

关键词:军品企业;市场地位;建设举措

近年来,随着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军民融合领域“开闸放水”以及装备采购实行公开招标,大批生产企业参与到装备生产竞争领域中,装备生产企业发展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如何在广阔的军品市场中守好一席之地,巩固好自身地位,本文提出以下看法。

一、立足长远,树牢以质取胜质量工作理念

“装备之上,质量第一”,质量永远是武器装备建设永恒的话题,要坚持以过硬的质量赢得市场地位。

一是树牢思维观念。尤其是领导层、最高管理者,要深扎质量至上的根子,用长远的眼光看质量、用打造品牌的目标看质量、用立于不败之地的地位看质量,把质量工作摆在第一位,做深、做细、做扎实,克服急功近利、熟视无睹的错误认识。民营企业,要借助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契机,以过硬的质量优势跻身军品生产行列;国有企业,要有忧患底线意识,以优良的品质守好市场,保住阵地。

二是严格法规落实。严格按照法规制度和国军标开展工作,着力加强日常执行和程序要求的严肃性和规范性,自觉形成主动贯标、按章办事的习惯,克服以产品简单、配套级别低为由随意简化程序、降低标准,杜绝凡事都想着搞特殊,要增强规范、法治、程序观念,按照标准开展工作、履行程序。

三是强化持续改进。质量工作无止境,产品质量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要以增强顾客满意度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为目标,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以产品质量问题倒逼推动质量体系不断完善,以体系建设不断规范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反复推进、持续深化。管理者代表要切实发挥好职能作用,带头学体系、建体系,定期检查体系运行,摸清薄弱环节,及时向最高管理者报告改进需求。

二、聚焦实战,强化为部队服务工作力度

“顾客至上 、用户至上”,把握好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这一原则,坚持到部队去,了解部队需求,掌握装备使用情况,解决存在问题,积极开展技术服务。

一是能于積极主动。要迅速转变思想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上门,着眼装备列装服役实际,制定定期走访计划,把装备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收集回来、把使用用户的改进意见收集回来,把及时、高效的技术服务送到部队;要加强与军代表、发运仓库沟通,建立起装备动态分布表,不断完善补充,全面掌握装备使用信息。配套厂要加强与整机厂的沟通,提供技术支持,定期征求意见,不断提升整机厂的满意度。

二是强化组织实施。着力加大技术服务人员、精力和经费的保障与投入,强化领导牵头,建强组织机构,建精服务队伍,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工作制度、实施细则和工作流程,确保技术服务开展规范、高效。整机厂要坚持一个周期对型号装备摸排一遍;配套厂要利用产品交付、技术协调、质量问题处理等时机不定期地与整机厂沟通互动,确保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利用装备交装、定期走访等时机择机开展技术培训,保证官兵会操作、掌握装备基本构造原理、能够诊断排除一般故障问题,以优质、周到的服务赢得官兵的满意好评。

三是务求实际效果。技术服务工作开展要着眼于产品质量提升、部队满意和企业知名度增强,以优质周到的服务赢取市场份额,获得军方信任。要切实通过部队走访、与官兵座谈等,寻求制约装备质量提升的重要信息,攻关解决瓶颈问题。要立足于长远,针对型号装备,建立装备使用质量问题动态档案,汇总问题集,分析归纳梳理,编制装备常见问题排障手册。落实服务工作考评制度,加强对服务部门、服务人员、计划完成、工作质量的考评,监督督促服务工作高标准落实。

三、务求实效,推动质量奖惩制度落地生根

推动质量奖惩制度落地生根是上级装备建设部门的一项重要举措,坚持以严肃的质量追究奖惩进一步强化装备质量提升。

一是端正奖惩态度。主要是各级领导的态度,要强化对质量奖惩工作的重视性,充分认识到质量奖惩制度的意义,坚持以严肃的奖惩警示震慑全员质量之上观念,大力提倡探索质量奖惩办法,进一步健全质量奖惩制度、细化量化奖惩标准,保证质量奖惩办法可操作、能执行。

二是严肃奖惩落实。要加大落实力度,利用好奖惩手段,做到赏罚分明、公平公正。要克服人情因素的影响,该奖不奖、该罚不罚,奖罚的尺度和程度掌握不好,造成奖罚不均、人心离散,结果导致赏罚的正面作用没起到,负面影响一片。要加大对质量意识不强、粗心大意、偷工漏工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低层次质量问题或事故的惩戒力度,以此提升质量奖惩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是加强奖惩宣传。利用员工大会、专题学习、质量问题处理等时机,加强对奖惩制度措施的宣讲和学习,让奖惩的概念和措施入目、入脑、入心,融入日常工作;同时,有条件的单位建议加强质量奖惩文化建设,在工厂区、车间一线、试验场张贴奖惩标语、口号,借助宣传橱窗、工厂报刊等宣传奖惩事例,每年可视情开展奖惩典型学习活动,以此激励一群、警示一片,促进人员质量工作责任心不断增强。

四、创新驱动,瞄准新技术新产品研产跟进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军武器装备正处在一个更新换代升级的大发展时期,要在军品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研发投入,不断跟进开发新产品。

一是勤于未雨绸缪。在完成眼前任务的同时,要着眼下一步发展、市场方向做好布局跟进,提前做好技术储备、知识储备和人员力量储备,确保一旦有市场需求,能够站的出来、顶的上去,克服只顾眼前、不顾及可持续的短视行为。重视加强老产品的升级改进,根据产品使用情况,主动收集吸纳用户意见,主动推进老产品优化提升,给客户带来持续改进,强化顾客满意。

二是紧盯行业前沿。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紧盯前沿问题多摸索多研究,及时把先进的技術、先进的工艺和先进的理念引入应用到产品研制生产中,巩固优化产品性能,提升产品质量。要善于“不断试错”,鼓励专注、专一的“工匠”精神,在不断“折腾”、执着追求中求取突破、实现跃升。要强化市场导向,针对当前部队急需、装备发展方向加强研究,以独有的技术和产品赢得顾客市场。

三是加强研发投入。高度重视研发创新,积极给予政策倾斜和经费、力量保障,吸纳高层次科研人才充实到研发队伍中来,充分保证研发基础势力雄厚,研发创新工作势头高涨。要积极自筹资金技术攻关,克服计划经济“等、靠、要”获取任务的思想束缚,主动适应新时代武器装备加速推进的形势要求。

五、顺应大势,实践融合式发展思路举措

“跑单帮”难成气候,“抱成团”才能打出一片天地。尤其在当今市场经济大循环的社会里,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想要成就一项事业,单靠个把人、少数人是不行的,需要一支队伍、一个组织、一个群体的共同奋斗,需要众多人智慧碰撞、团队合作。

一是积极相互合作。进一步强化积极的态度和相互的概念,态度上积极、观念上积极、行动上积极,你与他合作、他与你配套,互相往来、互利互惠。大国企要有虚心、踏实的态度,敢于、善于吸纳小私企,取长补短;小企业要敢于、勇于发挥自身优势、展现特点亮点,借机积极融入大企业、大圈子,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承担订货量大的单位要舍得把一些配套任务拿出来;研究所、高校要积极发挥优势,加快实现科研技术向经济效益转化,能于把优势技术转接到企业、把工程化项目转产到加工制造厂,积极与相关单位建立起研产合作关系,打造学、研、产、用一体化模式平台。

二是加强友邻联系。积极与兄弟单位沟通,纵向贯通、横向互通,一条线上单位要信息共享、技术分享,一个面上的单位要相互往来、扑捉机遇。积极融合友邻区域平台,密切观察相互动向,确保不掉队、不被排出圈外。积极与行业龙头建立联系,盯紧关键技术攻坚,努力追求瓶颈突破,实现行业内领先成名。加强与军方尤其是订货部门联系,及时掌握军队装备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及时调整研产结构,适应市场需要。

三是吸纳行业优势。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态势,通过积极参加行业协会活动、论坛会议、订阅报刊等,及时获取信息,了解掌握当前行业先进技术、生产工艺、设施设备、人才输入等情况,始终保持“行内人”身份。深入了解行业政策动向,把握有利契机,密切关注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及时掌握军方大量采购信息和优势技术单位信息。

(作者单位:驻某地区第三军代室)